一种残地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4954发布日期:2021-10-30 10:5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残地膜回收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膜回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残地膜回收机。


背景技术:

2.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等功能,自上世纪7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经过四十多年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玉米、棉花、花生、蔬菜、烟草等作物种植,大幅度提高了作物产量,但地膜长期应用却得不到及时有效回收,导致其危害已逐渐显现,地膜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3.国家强制标准要求使用0.01mm厚度及以上地膜,同时对地膜强度和耐候性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为地膜机械化回收创造了条件,但在机械化回收过程中,时常出现地膜缠绕拾膜滚筒的情况,影响自动脱膜。
4.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新型地膜回收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地膜回收机,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设有地膜切断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地膜缠绕在滚筒上。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残地膜回收机,包括牵引架、边膜起膜装置、地膜切断装置、行走装置、机架、集膜箱、刷膜装置和拾膜装置,所述牵引架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牵引架将所述机架与拖拉机相连接,所述集膜箱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后端,所述集膜箱用于盛装地膜,所述行走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的下端,所述行走装置带动机架行走,所述机架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所述边膜起膜装置、所述地膜切断装置、所述拾膜装置和所述刷膜装置,所述边膜起膜装置、所述地膜切断装置、所述拾膜装置和所述刷膜装置均位于所述牵引架与所述集膜箱之间,所述边膜起膜装置将边膜与土分离,所述地膜切断装置包括切断刀,所述切断刀用于切断地膜,所述拾膜装置包括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多个拾膜齿,所述拾膜齿将地膜勾起,所述刷膜装置将所述拾膜齿上的地膜刷到所述集膜箱内,所述地膜切断装置、所述拾膜装置和所述刷膜装置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8.优选地,所述边膜起膜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边膜起膜装置分别固定于所述机架的前端两侧,所述边膜起膜装置包括铲刀和升降装置,所述铲刀固定于所述升降装置的下端,所述升降装置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9.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螺纹摇把、套管和内螺纹连接件,所述外螺纹摇把的第一端为光杆,所述外螺纹摇把的第二端具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具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摇把的第二端与所述内螺纹连接件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内螺纹连接件的第二端固定有铲座,所述铲刀固定于所述铲座上,所述内螺纹连接件为方形块,所述套管为方形套管,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外螺纹摇把和所述内螺纹连接件的外侧,所述套管的第一端具有圆形通孔,所述外螺纹摇把穿过所述圆形通孔,所述外螺纹摇把的第二端固定
有两个限位片,两个所述限位片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圆形通孔的截面面积,两个所述限位片分别位于所述圆形通孔的两侧,所述套管的第二端具有方形通孔,所述内螺纹连接件在所述方形通孔处伸缩。
10.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外框架和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固定于所述外框架的内部,所述外框架包括外部前横梁和两个外部侧方管,两个所述外部侧方管分别固定于所述外部前横梁的两端,所述边膜起膜装置固定于所述外部前横梁上,所述行走装置固定于所述外部侧方管上,所述内框架包括内部前横梁和内部中横梁,所述地膜切断装置固定于所述内部前横梁和所述内部中横梁之间。
11.优选地,所述地膜切断装置还包括一个第一液压马达、一个液压马达座、两个刀柄、两个曲柄、两个带座轴承、两个轴承垫块、两个连接板、两个传动轴、一个第一安全离合器、一个变速箱、两个第二安全离合器、一个固定板、四个夹板和两个摇杆,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液压马达座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液压马达固定于所述液压马达座上,所述第一液压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安全离合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安全离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速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所述第二安全离合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变速箱的输出端,两个所述第二安全离合器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所述传动轴的第一端,两个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带座轴承的内圈,两个所述带座轴承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轴承垫块上,两个所述轴承垫块固定于所述机架上,两个所述传动轴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曲柄的第一端,两个所述曲柄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刀柄上,一个所述刀柄的第一端铰接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两个所述刀柄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两个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切断刀的两端,两个所述摇杆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两侧,所述摇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摇杆的第二端铰接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
12.优选地,所述滚筒包括凸轮、滚轮、滚筒支架、滚筒外壳、连接支架和拐臂,所述滚筒外壳为圆筒状结构,所述滚筒支架固定于所述滚筒外壳内,所述滚筒支架包括多个环形轨道和一个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环形轨道所在平面,多个所述环形轨道相互平行,所述拐臂为“人”字型结构,所述拐臂具有三端,所述拐臂的第一端固定有所述滚轮,所述滚轮在所述环形轨道上滑动,所述拐臂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滚筒支架上,所述拐臂的第三端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拾膜齿固定于所述连接支架上,所述滚筒外壳上设有多个伸缩孔,所述拾膜齿在所述伸缩孔处伸缩,所述中心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轴,所述第二液压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液压马达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
13.优选地,所述刷膜装置包括刷膜叶片、辊体、辊轴和第三液压马达,所述辊轴贯穿所述辊体,所述刷膜叶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刷膜叶片在所述辊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所述辊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液压马达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三液压马达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辊轴的两端均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
14.优选地,还包括中膜起膜装置,所述中膜起膜装置包括多个起膜齿,多个所述起膜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多个所述起膜齿相互平行。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进行地膜切断的残地膜回收机,提供的地膜切断装置,可对地膜进行切断,保证滚筒不被地膜缠绕,可避免因滚筒缠绕造成停机,同时也利于刷膜装置脱膜,实现机具连续作业。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施例残地膜回收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施例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施例中边膜起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施例中地膜切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施例中拾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施例中刷膜装置的侧视图;
24.图7为本实施例中刷膜装置的正视图;
25.图中:1为牵引架,2为边膜起膜装置,2

1为外螺纹摇把,2

2为套管,2

3内螺纹连接件,2

4为铲刀,2

5为铲座,3为地膜切断装置,3

1为第一液压马达,3

2为液压马达座,3

3为刀柄,3

4为曲柄,3

5为带座轴承,3

6为轴承垫块,3

7为连接板,3

8为切断刀,3

9为传动轴、3

10为第二安全离合器,3

11为变速箱,3

12为第一安全离合器,3

13为固定板,3

14为夹板,3

15为摇杆,4为行走装置,5机架,5

1为外框架,5
‑1‑
1为外部前横梁,5
‑1‑
2为外部侧方管,5

2为内框架,5
‑2‑
1为内部前横梁,5
‑2‑
2为内部中横梁,6为第二液压马达,7为第三液压马达,8为集膜箱,9为刷膜装置,9

1为刷膜叶片,9

2为辊体,9

3为辊轴,10为拾膜装置,10

1为环形轨道,10

2为滚轮,10

3为滚筒支架,10

4为滚筒外壳,10

5为连接支架,10

6为拐臂,10

7为拾膜齿,11为中膜起膜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残地膜回收机,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设有地膜切断装置,可以有效的避免地膜缠绕在滚筒上。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如图1

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残地膜回收机,包括牵引架1、边膜起膜装置2、地膜切断装置3、行走装置4、机架5、集膜箱8、刷膜装置9和拾膜装置10。牵引架1固定于机架5的前端,牵引架1将机架5与拖拉机相连接,拖拉机在前方移动带动机架5移动。集膜箱8固定于机架5的后端,集膜箱8用于盛装地膜。行走装置4固定于机架5的下端,行走装置4带动
机架5行走。机架5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边膜起膜装置2、地膜切断装置3、拾膜装置10和刷膜装置9,边膜起膜装置2、地膜切断装置3、拾膜装置10和刷膜装置9均位于牵引架1与集膜箱8之间。边膜起膜装置2将边膜与土分离,因为地膜两侧均是用泥土压实,使用边膜起膜装置2可以方便后续的拾膜装置10将地膜拾取。地膜切断装置3包括切断刀3

8,切断刀3

8用于切断地膜,通过将地膜切断,可以防止地膜全部缠绕在拾膜装置10上。拾膜装置10包括滚筒,滚筒上多个拾膜齿10

7,拾膜齿10

7将地膜勾起,多个拾膜齿10

7在滚筒表面上均匀设有多排。刷膜装置9将拾膜齿10

7上的地膜刷到集膜箱8内。地膜切断装置3、拾膜装置10和刷膜装置9均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实现使用者远程控制。
30.使用时,先通过牵引机将机架5与拖拉机连接起来,驱动拖拉机启动,此时机架5会与拖拉机一同运动。当机架5运动时,边膜起膜装置2最先与地膜的边膜接触,实现膜土分离,方便后续地膜的拾取。地膜切断装置3中的切断刀3

8可以将地膜切割成预计长度,避免地膜在滚筒上形成缠绕。然后拾取装置上的拾膜齿10

7将地膜勾起,并且绕滚筒旋转。最后刷膜装置9将拾膜齿10

7上的地膜刷到集膜箱8内进行收集即可。
31.对于边膜起膜装置2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边膜起膜装置2为两个,两个边膜起膜装置2分别固定于机架5的前端两侧,两个边膜起膜装置2之间的距离要与地膜的两个边膜之间的距离相对应,这样才能使得边膜起膜装置2对边膜起到膜土分离的作用。边膜起膜装置2包括铲刀2

4和升降装置,铲刀2

4固定于升降装置的下端,升降装置固定于机架5上,通过升降装置带动铲刀2

4升降,当不需铲边膜时,通过升降装置带动铲刀2

4上升,避免铲刀2

4与地面接触,减小阻力,方便机架5运行;当需要铲边膜时,通过升降装置将铲刀2

4放下即可。
32.进一步的,对于升降装置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升降装置包括外螺纹摇把2

1、套管2

2和内螺纹连接件2

3。外螺纹摇把2

1近似为z型件,外螺纹摇把2

1的第一端为光杆,方便工作人员抓握,外螺纹摇把2

1的第二端具有外螺纹,内螺纹连接件2

3的第一端具有内螺纹,外螺纹摇把2

1的第二端与内螺纹连接件2

3的第一端螺纹连接,两者形成丝杠螺母结构,通过转动丝杆即可带动内螺纹连接件2

3上升或下降。内螺纹连接件2

3的第二端固定有铲座2

5,铲刀2

4固定于铲座2

5上,从而实现内螺纹连接件2

3与铲刀2

4的相对固定。内螺纹连接件2

3为方形块,套管2

2为方形套管2

2,套管2

2套设于外螺纹摇把2

1和内螺纹连接件2

3的外侧,套管2

2的第一端具有圆形通孔,外螺纹摇把2

1穿过圆形通孔,外螺纹摇把2

1的第二端固定有两个限位片,两个限位片的截面面积大于圆形通孔的截面面积,两个限位片分别位于圆形通孔的两侧,通过两个限位片与圆形通孔的限位作用,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转动外螺纹摇把2

1过程中,外螺纹摇把2

1发生上下移动的问题。套管2

2的第二端具有方形通孔,内螺纹连接件2

3在方形通孔处伸缩,由于是方形套管2

2,使得内螺纹连接件2

3不会发生旋转运动,只能进行升降移动。使用时,是需要转动外螺纹摇把2

1即可带动内螺纹连接件2

3进行升降移动,从而实现铲刀2

4的升降运动。
33.对于机架5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机架5包括外框架5

1和内框架5

2,内框架5

2固定于外框架5

1的内部,外框架5

1和内框架5

2均为方形框架,还包括一些立式的框架结构,对于外框架5

1和内框架5

2的具体结构以及大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以下仅包括部分结构:外框架5

1包括外部前横梁5
‑1‑
1和两个外部侧方管5
‑1‑
2,两个外部侧方管5
‑1‑
2分别固定于外部前横梁5
‑1‑
1的两端,边膜起膜装置2固定于外
部前横梁5
‑1‑
1上,具体的,两个套管2

2分别固定于外部前横梁5
‑1‑
1的两端,行走装置4固定于外部侧方管5
‑1‑
2上。内框架5

2包括内部前横梁5
‑2‑
1和内部中横梁5
‑2‑
2,地膜切断装置3固定于内部前横梁5
‑2‑
1和内部中横梁5
‑2‑
2之间,外框架5

1与内框架5

2之间具有一定框架来实现切断刀3

8的运动。
34.对于地膜切断装置3,本实施例中,地膜切断装置3还包括一个第一液压马达3

1、一个液压马达座3

2、两个刀柄3

3、两个曲柄3

4、两个带座轴承3

5、两个轴承垫块3

6、两个连接板3

7、两个传动轴3

9、一个第一安全离合器3

12、一个变速箱3

11、两个第二安全离合器3

10、一个固定板3

13、四个夹板3

14和两个摇杆3

15。固定板3

13固定在机架5上,具体的是固定在内部前横梁5
‑2‑
1和内部中横梁5
‑2‑
2之间。液压马达座3

2固定于固定板3

13上,第一液压马达3

1固定于液压马达座3

2上,第一液压马达3

1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实现第一液压马达3

1的开关。第一液压马达3

1的输出轴与第一安全离合器3

1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安全离合器3

12的输出端与变速箱3

11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3

11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朝向相反,对应机架5的两侧。两个第二安全离合器3

1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变速箱3

11的输出端,两个第二安全离合器3

10的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一个传动轴3

9的第一端,两个传动轴3

9的第二端分别穿过两个带座轴承3

5的内圈,两个带座轴承3

5分别固定于两个轴承垫块3

6上,两个轴承垫块3

6分别固定于机架5的两侧。两个传动轴3

9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曲柄3

4的第一端,两个曲柄3

4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刀柄3

3的中部位置附近,一个刀柄3

3的第一端铰接于两个夹板3

14之间,两个刀柄3

3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两个连接板3

7的第一端,两个连接板3

7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切断刀3

8的两端,两个摇杆3

15分别位于机架5的两侧,两个摇杆3

15的第一端分别铰接于机架5两侧,摇杆3

15的第二端铰接于两个夹板3

14之间,通过夹板3

14的设置实现摇杆3

15与刀柄3

3的铰接作用,对于刀柄3

3和摇杆3

15的相对位置关系,既可以将刀柄3

3的第一端与摇杆3

15的第二端重叠起来,再使用销钉同时贯穿刀柄3

3、摇杆3

15和两个夹板3

14;也可以将刀柄3

3和摇杆3

15分别与夹板3

14铰接。使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液压马达3

1开启,第一液压马达3

1通过第一安全离合器3

12、变速箱3

11和第二安全离合器3

10带动传动轴3

9转动,任一安全离合器断开均自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停机,传动轴3

9带动曲柄3

4转动,曲柄3

4转动带动刀柄3

3移动,刀柄3

3在带动切断刀3

8移动。其中切断刀3

8会进行上下移动来实现切断地膜的作用,通过切断刀3

8还是进行小幅度前后移动,这样可以拉断黏连地膜,方便后续地膜的拾取。
35.对于拾取装置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滚筒包括凸轮、滚轮10

2、滚筒支架10

3、滚筒外壳10

4、连接支架10

5和拐臂10

6。滚筒外壳10

4为圆筒状结构,滚筒支架10

3固定于滚筒外壳10

4内,滚筒支架10

3包括多个环形轨道10

1、一个中心轴还有其他必要的连接梁等结构,中心轴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环形轨道10

1所在平面,多个环形轨道10

1相互平行。拐臂10

6为“人”字型结构,拐臂10

6具有三端,拐臂10

6的第一端固定有滚轮10

2,滚轮10

2在环形轨道10

1上滑动,环形轨道10

1的形状为异形环形,拐臂10

6在滚轮10

2和环形轨道10

1的一侧,这样可以防止拐臂10

6可能会限制滚轮10

2在环形轨道10

1上滑动的问题。拐臂10

6的第二端固定于滚筒支架10

3上,拐臂10

6的第三端固定于连接支架10

5上,拾膜齿10

7固定于连接支架10

5上,连接支架10

5为l型板,连接支架10

5实现拾膜齿10

7与拐臂10

6的相对固定。滚筒外壳10

4上设有多个伸缩孔,伸缩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多排多列,拾膜齿10

7在伸缩孔处伸缩。中心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二液压马达6的输出轴,第二液压马达6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液压马达6固定于机架5上,中心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于机架5上。使用时,控制第二液压马达6开启,带动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滚筒整体的转动,与此同时,滑轮也会在环形轨道10

1上发生转动,从而通过拐臂10

6带动拾膜齿10

7在伸缩孔处实现伸缩作用。当拐臂10

6位于最低位置时,拾膜齿10

7伸出量最长,方便地膜的勾取;当拐臂10

6位于最高位置时,拾膜齿10

7的伸出量最短,方便拾膜齿10

7与地膜的分离。
36.对于刷膜装置9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刷膜装置9包括刷膜叶片9

1、辊体9

2、辊轴9

3和第三液压马达7。辊轴9

3贯穿辊体9

2,刷膜叶片9

1为多个,刷膜叶片9

1为橡胶材质,多个刷膜叶片9

1在辊体9

2的外表面均匀分布,辊轴9

3的一端与第三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三液压马达7固定于机架5上,第三液压马达7与控制器电连接,辊轴9

3的两端均与机架5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使用时,刷膜叶片9

1能够将位于拾膜齿10

7上的地膜刷到集膜箱8内。
37.为了进一步实现膜土分离,松动地膜,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中膜起膜装置11,中膜起膜装置11包括多个起膜齿,多个起膜齿固定在机架5上,多个起膜齿相互平行,多个起膜齿位于拾膜装置10的下方,起膜齿前端比拾膜装置10更靠前一些,起膜齿将中央的地膜松动后,方便拾膜齿10

7勾取地膜。
38.对于行走装置4的具体结构,行走装置4包括四个行走轮,四个行走轮分别固定于机架5下端的四角处。
39.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