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245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菜用大豆(Glycine max)是指在R6(鼓粒期)至R7(初熟期)青割食用的大豆,是一种很好的保健蔬菜,因而倍受消费者青睐。目前菜用大豆采后主要是采取直接鲜销和速冻冷藏的方式,但近年来菜用大豆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逐年增加,直接鲜销难以及时销完,加上速冻冷藏规模有限,致使菜用大豆的经济效益较低。

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参与氧化猝发和脂质过氧化的部分酶及代谢物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能够诱导多酚氧化酶(PPO)、蛋白酶抑制剂(PI)和过氧化物酶(POD)等防御相关蛋白质,从而延缓贮藏果蔬品质的下降。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能够明显促进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OD 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延缓果实的衰老。壳聚糖能诱导植物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而增强自身抗病性,包括提高几丁质酶、PAL 及POD 活性。

现有技术公开了运用1-MCP、Me-JA 和壳聚糖对菜用大豆采后抗病相关酶活性和腐烂指数的影响。然而所述方法使用的成分单一,效果还不够理想。尤其是贮藏60天后大豆POD下降比较多。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组分安全天然,能使大豆在常温的长期贮存中达到防湿、防菌、防变质的良好效果,延长大豆保鲜期,尤其是能保持大豆POD的水平几乎不变6个月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组分安全天然,能使大豆在常温的长期贮存中达到防湿、防菌、防变质的良好效果,延长大豆保鲜期,尤其是能保持大豆POD的水平几乎不变6个月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生姜提取物的制备,将生姜晾干,粉碎,用乙醇按1:3浸提两次,过滤,滤液在30℃以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浸膏,低温保存备用;

(2)按照重量份数,取生姜提取物5-10份,木醋7-9份,海藻糖1份,柠檬酸0.2份,褐藻胶0.5份,维生素C 0.5份,纯净水100份,混合溶解得到大豆保鲜剂。

所述天然大豆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

将天然大豆保鲜剂按保鲜剂∶大豆质量比为1∶300的比例喷雾于大豆上,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胶质生化膜,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本发明指标的测量方法为:

腐烂指数={Σ[(褐腐级别×该级别菜用大豆数) / 总菜用大豆数] / 3}×100%;

POD 活性的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

木醋是来自木材中的天然醋酸成分,木材经过高温烧制后,提取脂液,再经过净化提炼出粉末,就是具有保健功能的木醋了 。木醋也可以从竹子中提取,或从各种坚果客中提取。木醋可作环保除臭剂、融雪剂、除虫剂等等。是一种正在开发的生物质应用中的副产品。木醋的用途:1.土壤改良将木醋液喷洒在土壤中可以预防种子的立枯病,也可用作土壤的消毒剂。土壤中施用竹醋液能有效抑制有碍植物生长的微生物类的繁殖,并能杀死根瘤线虫等害虫。2.除臭木醋液可用于厕所粪便处理、家畜舍及鱼市场等生鲜物品腐败时所发出的恶臭脱臭。将木醋液喷洒在卫生间等有恶臭的地方,能消除臭味,保持空气清新,喷洒一次能维持3-5天。夏天还可作为香水消除身上汗臭等气味,并使人感到凉爽。3.液体熏制品经澄清的木醋液浸渍的火腿和香肠,再进行烟熏,火腿和香肠不易生虫,味道更鲜美。4.植物生长调节剂木醋液能够促进蔬菜、果树、花卉、水稻、草坪等植物的生长。此外,木醋液还可以制造肥料,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农药用量,虫害的驱避剂等。5.食品的保存,木醋液常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抗霉、抗菌、抗氧化性。6.医疗保健,木醋液可以起到防菌杀菌的作用,可用于皮肤炎、脚气、瘙痒性疾病的治疗,结果表明对止痒消炎效果显著。7.饮料添加剂木醋液原液经过精制处理,除去甲醇、甲醛等有害物质,可作为健康饮料添加剂。8.饲料添加剂,木醋液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家畜、养殖鱼类的肉质,改善鱼蛋等的品质和提高营养。

虽然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木醋可以用于食品的抗霉、抗菌、抗氧化性,但是单独用于大豆保鲜效果并不很好,本发明使用木醋和其他组分在特定比例下混合,发现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对大豆具有很好的保鲜作用,尤其是能保持大豆POD的水平几乎不变6个月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组分安全天然,能使大豆在常温的长期贮存中达到防湿、防菌、防变质的良好效果,延长大豆保鲜期,尤其是能保持大豆POD的水平几乎不变6个月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生姜提取物的制备,将生姜晾干,粉碎,用乙醇按1:3浸提两次,过滤,滤液在30℃以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浸膏,低温保存备用;

(2)按照重量份数,取生姜提取物5份,木醋9份,海藻糖1份,柠檬酸0.2份,褐藻胶0.5份,维生素C 0.5份,纯净水100份,混合溶解得到大豆保鲜剂。

所述天然大豆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

将天然大豆保鲜剂按保鲜剂∶大豆质量比为1∶300的比例喷雾于大豆上,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胶质生化膜,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未经只用木醋(同样是1:300比例)处理的菜用大豆作为对照组。

经过保鲜处理的大豆28℃,湿度60%存放3个月后,经检测外观、气味正常,腐烂指数达到1.5%,几乎无变质现象,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7%左右。

6个月后,测得POD 活性为1000 IU/g,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30IU/g。

实施例2:

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生姜提取物的制备,将生姜晾干,粉碎,用乙醇按1:3浸提两次,过滤,滤液在30℃以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浸膏,低温保存备用;

(2)按照重量份数,取生姜提取物10份,木醋7份,海藻糖1份,柠檬酸0.2份,褐藻胶0.5份,维生素C 0.5份,纯净水100份,混合溶解得到大豆保鲜剂。

所述天然大豆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

将天然大豆保鲜剂按保鲜剂∶大豆质量比为1∶300的比例喷雾于大豆上,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胶质生化膜,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未经只用木醋(同样是1:300比例)处理的菜用大豆作为对照组。

经过保鲜处理的大豆28℃,湿度60%存放3个月后,经检测外观、气味正常,腐烂指数达到2. 0%,几乎无变质现象,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7%左右。

6个月后,测得POD 活性为1000 IU/g,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30IU/g。

实施例3:

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生姜提取物的制备,将生姜晾干,粉碎,用乙醇按1:3浸提两次,过滤,滤液在30℃以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浸膏,低温保存备用;

(2)按照重量份数,取生姜提取物6份,木醋8份,海藻糖1份,柠檬酸0.2份,褐藻胶0.5份,维生素C 0.5份,纯净水100份,混合溶解得到大豆保鲜剂。

所述天然大豆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

将天然大豆保鲜剂按保鲜剂∶大豆质量比为1∶300的比例喷雾于大豆上,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胶质生化膜,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未经只用木醋(同样是1:300比例)处理的菜用大豆作为对照组。

经过保鲜处理的大豆28℃,湿度60%存放3个月后,经检测外观、气味正常,腐烂指数达到1.6%,几乎无变质现象,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7%左右。

6个月后,测得POD 活性为1000 IU/g,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30IU/g。

实施例4:

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生姜提取物的制备,将生姜晾干,粉碎,用乙醇按1:3浸提两次,过滤,滤液在30℃以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浸膏,低温保存备用;

(2)按照重量份数,取生姜提取物9份,木醋9份,海藻糖1份,柠檬酸0.2份,褐藻胶0.5份,维生素C 0.5份,纯净水100份,混合溶解得到大豆保鲜剂。

所述天然大豆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

将天然大豆保鲜剂按保鲜剂∶大豆质量比为1∶300的比例喷雾于大豆上,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胶质生化膜,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未经只用木醋(同样是1:300比例)处理的菜用大豆作为对照组。

经过保鲜处理的大豆28℃,湿度60%存放3个月后,经检测外观、气味正常,腐烂指数达到1.9%,几乎无变质现象,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7%左右。

6个月后,测得POD 活性为1000 IU/g,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30IU/g。

实施例5:

一种天然大豆保鲜剂,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步骤如下:

(1)生姜提取物的制备,将生姜晾干,粉碎,用乙醇按1:3浸提两次,过滤,滤液在30℃以下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浸膏,低温保存备用;

(2)按照重量份数,取生姜提取物7份,木醋7份,海藻糖1份,柠檬酸0.2份,褐藻胶0.5份,维生素C 0.5份,纯净水100份,混合溶解得到大豆保鲜剂。

所述天然大豆保鲜剂的使用方法为:

将天然大豆保鲜剂按保鲜剂∶大豆质量比为1∶300的比例喷雾于大豆上,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胶质生化膜,从而起到保鲜作用。

未经只用木醋(同样是1:300比例)处理的菜用大豆作为对照组。

经过保鲜处理的大豆28℃,湿度60%存放3个月后,经检测外观、气味正常,腐烂指数达到1.7%,几乎无变质现象,远远低于对照组的15.7%左右。

6个月后,测得POD 活性为1000 IU/g,远远高于对照组的130IU/g。

可见,虽然现有技术已经公开了木醋可以用于食品的抗霉、抗菌、抗氧化性,但是单独用于大豆保鲜效果并不很好,本发明使用木醋和其他组分在特定比例下混合,发现具有显著的协同效果,对大豆具有很好的保鲜作用,尤其是能保持大豆POD的水平几乎不变6个月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