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75173发布日期:2019-04-12 23:13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具体是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缺氧是指因组织的氧气供应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导致组织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缺氧是临床各种疾病中极常见的一类病理过程,脑、心脏等生命重要器官缺氧也是导致机体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高原旅游,在进入高原后由于会出现高原反应不仅会对刚进入的游客带来麻烦还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严重影响了高原旅游产业的发展。

为了缓解进入高原时由于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抗缺氧产品,如各种化学品抗缺氧药物,由于需要使用的人员复杂、体质差异较大,使用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使用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80-120份、芫根15-25份、角蒿12-16份、女贞子10-14份、乌饭果8-12份、荃菜7-11份、猪毛菜4-8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2-6份;所述苦荞粉粒径为25-75μ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90-110份、芫根18-22份、角蒿13-15份、女贞子11-13份、乌饭果9-11份、荃菜8-10份、猪毛菜5-7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3-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100份、芫根20份、角蒿14份、女贞子12份、乌饭果10份、荃菜9份、猪毛菜6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4份。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芫根、女贞子和乌饭果进行清洗、脱水干燥,混合后粉碎成混合粉碎物,然后与苦荞粉混合均匀;

(2)将角蒿、荃菜和猪毛菜洗净,加入其总重量4-6倍水,加热煮沸60-90min,趁热过滤,加入维生素c棕榈酸酯加热至110-120℃,400-600rpm搅拌20-40min后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物加入步骤(1)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坯,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烘烤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即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1)中脱水干燥为-20℃真空冷冻干燥,混合粉碎物粒径为25-75μ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趁热过滤为趁热过200目筛。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步骤(3)中烘烤条件为先在110-120℃下烘烤3-4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至140-150℃,恒温烘烤6-7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天然原料苦荞粉、芫根、角蒿、女贞子、乌饭果、荃菜、猪毛菜和维生素c棕榈酸酯经上述工艺制备而成,制备的芫根食品抗缺氧性能好,安全无毒副作用,可以有效保护心脑血管和神经消化系统,食用后可有效缓解进入高海拔的高原反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80份、芫根15份、角蒿12份、女贞子10份、乌饭果8份、荃菜7份、猪毛菜4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2份;所述苦荞粉粒径为25μm。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芫根、女贞子和乌饭果进行清洗,然后在-20℃进行真空脱水干燥,混合后粉碎成粒径为25μm的混合粉碎物,然后与苦荞粉混合均匀;

(2)将角蒿、荃菜和猪毛菜洗净,加入其总重量4倍水,加热煮沸60min,趁热过200目筛,加入维生素c棕榈酸酯加热至110℃,400rpm搅拌20min后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物加入步骤(1)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坯,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烘烤条件为先在110℃下烘烤3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至150℃,恒温烘烤7min,烘烤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2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90份、芫根18份、角蒿13份、女贞子11份、乌饭果9份、荃菜8份、猪毛菜5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3份;所述苦荞粉粒径为38μm。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芫根、女贞子和乌饭果进行清洗,然后在-20℃进行真空脱水干燥,混合后粉碎成粒径为38μm的混合粉碎物,然后与苦荞粉混合均匀;

(2)将角蒿、荃菜和猪毛菜洗净,加入其总重量4.5倍水,加热煮沸70min,趁热过200目筛,加入维生素c棕榈酸酯加热至112℃,450rpm搅拌25min后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物加入步骤(1)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坯,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烘烤条件为先在12℃下烘烤3.3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至147℃,恒温烘烤6.7min,烘烤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3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100份、芫根20份、角蒿14份、女贞子12份、乌饭果10份、荃菜9份、猪毛菜6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4份;所述苦荞粉粒径为50μm。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芫根、女贞子和乌饭果进行清洗,然后在-20℃进行真空脱水干燥,混合后粉碎成粒径为50μm的混合粉碎物,然后与苦荞粉混合均匀;

(2)将角蒿、荃菜和猪毛菜洗净,加入其总重量5倍水,加热煮沸75min,趁热过200目筛,加入维生素c棕榈酸酯加热至115℃,500rpm搅拌30min后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物加入步骤(1)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坯,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烘烤条件为先在115℃下烘烤3.5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至145℃,恒温烘烤6.5min,烘烤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4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110份、芫根22份、角蒿15份、女贞子13份、乌饭果11份、荃菜10份、猪毛菜7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5份;所述苦荞粉粒径为58μm。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芫根、女贞子和乌饭果进行清洗,然后在-20℃进行真空脱水干燥,混合后粉碎成粒径为58μm的混合粉碎物,然后与苦荞粉混合均匀;

(2)将角蒿、荃菜和猪毛菜洗净,加入其总重量5.5倍水,加热煮沸80min,趁热过200目筛,加入维生素c棕榈酸酯加热至117℃,550rpm搅拌35min后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物加入步骤(1)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坯,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烘烤条件为先在118℃下烘烤3.8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至142℃,恒温烘烤6.2min,烘烤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即得。

实施例5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苦荞粉120份、芫根25份、角蒿16份、女贞子14份、乌饭果12份、荃菜11份、猪毛菜8份、维生素c棕榈酸酯6份;所述苦荞粉粒径为75μm。

一种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芫根食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芫根、女贞子和乌饭果进行清洗,然后在-20℃进行真空脱水干燥,混合后粉碎成粒径为75μm的混合粉碎物,然后与苦荞粉混合均匀;

(2)将角蒿、荃菜和猪毛菜洗净,加入其总重量6倍水,加热煮沸90min,趁热过200目筛,加入维生素c棕榈酸酯加热至120℃,600rpm搅拌40min后冷却至室温;

(3)将步骤(2)所得物加入步骤(1)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坯,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烘烤条件为先在120℃下烘烤4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至140℃,恒温烘烤6min,烘烤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即得。

对比例1

除原料中不含角蒿外,其他制备工艺与实施例3一致。

对比例2

除原料中不含乌饭果外,其他制备工艺与实施例3一致。

对比例3

除原料中不含角蒿和乌饭果外,其他制备工艺与实施例3一致。

对比例4

原料与实施例3一致,制备时将芫根、女贞子、乌饭果、角蒿、荃菜和猪毛菜洗净进行清洗,然后在-20℃进行真空脱水干燥,混合后粉碎成粒径为50μm的混合粉碎物,然后与苦荞粉混合,加入维生素c棕榈酸酯均匀,加入适量水,混合均匀后制成饼坯,放入烘箱中进行烘烤,烘烤条件为先在115℃下烘烤3.5min,然后以5℃/min的速度逐渐升高温度,当温度升高至145℃,恒温烘烤6.5min,烘烤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即得。

对比例5

以市售抗缺氧食品为对比例5。

实验例1

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制备的食品进行动物抗缺氧测试,选取成年雄性昆明小鼠100只(体重20±1g),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分别对10只小鼠灌胃相同量实施例1-5和低比例1-5制备的食品,连续灌胃1周,其他饲养条件相同,一周后对各组小鼠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将上述各组实验小鼠逐个放入装有10g钠石灰的250ml广口瓶中,瓶盖周围涂抹凡士林密封,使之不漏气,加盖后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标准,起止时间为指标,记录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具体实验结果见表1。

表1动物抗缺氧测试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芫根食品小鼠食用后比食用现有抗缺氧食品对比例5的缺氧存活时间更长,说明抗缺氧性更好,可以提高小鼠的抗缺氧能力。

实验例2

对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制备的食品进行人体抗缺氧实验,选取选取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受试者10名,男、女各50名,随机分为10组,每组男女各5人。在连续2周的试验中,每天定时定量服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制备的食品,分别于服用前及服用后进行低氧反应实验,实验方法为受试者吸入由dy-84型低氧混合仪产生的氮氧混合气体、模拟3000m和5000m二个海拔高度,氧含量分别为12.5%或10%,气体通量为15l/min;同时,受试者进行倒写数字作业、观察受试者各种生理反应,由床边监护仪测定左手无名指甲襞循环部位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检测达到相同血氧饱和度70%的时间,实验结果见表2。

表2人体抗缺氧测试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的食品人体食用后在不同模拟海拔高度下达到相同血氧饱和浓度时的时间均比现有食品对比例5长,说明本发明的具有更好的提高人体抗缺氧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