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调理肠胃作用的植物饮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00297发布日期:2020-07-07 14:32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调理肠胃作用的植物饮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植物饮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调理肠胃作用的植物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的关注越来越多,对饮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为身体提供水分的基本功能外,还对饮料的口味及养生功能提出了更多要求。但是,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饮料,大多是以改善口味为主,饮料功能上依然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人们逐渐提高的养生需求。

为了应对目前人们对养生及快捷生活方式的需求,近几年,中药、草本饮料正成为众多食品饮料研发机构竞相研发的方向。不同的中草药具有不同的药性和功效,但是一种中草药的功效比较单一,因此通常需要将多种中草药材联合使用以达到联合增益的效果,甚至获得与单一中草药完全不同、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不同的中草药之间并不能随意的混合使用,某些中草药的组合会降低各自的药效,甚至形成剧毒等,且部分植物饮料其口感相对较差,不符合人们对正常饮料良好口味的追求,且其饮料加工时间较长,加工效率较低,植物饮料通常不能长期放置,其口味的保质期相对较短,正常情况下仅能保留一个星期,经长期放置后则发生口味变化,从而影响其正常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调理肠胃作用的植物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它可以通过结合各药物的药效机理及相互作用机制调配出具有预期保健功效,且营养成分和口感更佳的植物饮料,既满足消费者对保健功效的需求,又满足消费者对饮料口感的追求,同时可有效延长植物饮料的口味保质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节约经济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调理肠胃作用的植物饮料,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100-200份桑叶、50-100份麦芽、20-40份赤砂糖、25-35份短双歧杆菌、20-30份嗜酸乳杆菌、25-30份保加利亚乳杆菌、40-60份凝结芽孢杆菌、20-35份干酪乳杆菌和5-10份食品添加剂,余量为水,其生产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上述组分配比进行组分的称量;

s2、原料预处理,采摘新鲜的桑叶放入大锅中开小火快速且不停的翻炒,翻炒一定时间后,边翻炒边揉搓桑叶,待颜色成熟时,加快翻炒的速度,再次翻炒一定时间后,出锅并置于通风处晾干,至桑叶呈萎蔫状态;

s3、浸泡提取,将s2中萎蔫的桑叶、麦芽投入萃取罐中加水浸泡萃取,过滤后得提取液,加入余量的水定容;

s4、辅料添加液,将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加水溶解后得到辅料添加液;

s5、调配,将s3中得到的提取液和s4中得到的辅料添加液加入调配罐中进行均匀混合,加水定容后得到调配混合液;

s6、发酵,将s5得到的调配混合液、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依次投入发酵罐中进行自然发酵处理,发酵15天后,得到发酵液;

s7、过滤,对s6得到的发酵液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成品植物饮料;

s8、灌装,将s7所得的植物饮料灌装成瓶。

进一步的,所述食品添加剂为甜菊糖苷,甜菊糖苷是一种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或称甜菊叶)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为为蔗糖的250-450倍,极少用量即可达到预期甜度效果,可用作为风味增强剂。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桑叶的采摘时间为10-11月霜降后,采收经霜之叶并除去细枝和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s2中桑叶一次翻炒时间为50-60min,所述桑叶二次翻炒时间为30-40min,通过翻炒使得桑叶中的营养成分不易丢失。

进一步的,所述s2中通风处为非光照环境下的通风,使煮制后的桑叶所含有的水分在自然风力作用下风干,在光照环境下,桑叶容易呈现过度萎蔫状态,且容易导致其颜色较暗,所含的营养成分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s4中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加水溶解时,在小杯容器中进行,(借助外界棒状物体)边高速搅拌边溶解,溶解水温为90-100℃,溶解时间为3-4min,因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量和总体积相对较小,将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投入高温水的小杯容器中进行搅拌,搅拌方式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s7中过滤处理包括粗过滤处理和精过滤处理,所述粗过滤处理采用80-120目滤布对发酵液进行粗滤,所述精过滤处理为采用微孔膜对粗滤后的发酵液进行精滤,通过双重过滤方式,使得发酵液中可能含有的较大杂质和较小杂质均被除去,得到较为纯净的发酵液,有利于人体食用。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植物饮料颜色呈浅橙色,ph值为4-6,成品植物饮料喝时的口感为酸甜口味,装瓶后的植物饮料底部有少许沉淀,该沉淀食用对人体无害。

进一步的,所述灌装成瓶的植物饮料于常温条件下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且其保质期为二十四个月,灌装成瓶的植物饮料相比有其他只能低温或冷藏类的植物饮料,贮存条件更佳,可适应环境的温度变化,保存时间更久。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通过结合各药物的药效机理及相互作用机制调配出具有预期保健功效,且营养成分和口感更佳的植物饮料,既满足消费者对保健功效的需求,又满足消费者对饮料口感的追求,同时可有效延长植物饮料的口味保质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节约经济成本。

(2)食品添加剂为甜菊糖苷,甜菊糖苷是一种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或称甜菊叶)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为为蔗糖的250-450倍,极少用量即可达到预期甜度效果,可用作为风味增强剂。

(3)s2中桑叶的采摘时间为10-11月霜降后,采收经霜之叶并除去细枝和杂质。

(4)s2中桑叶一次翻炒时间为50-60min,桑叶二次翻炒时间为30-40min,通过翻炒使得桑叶中的营养成分不易丢失。

(5)s2中通风处为非光照环境下的通风,使煮制后的桑叶所含有的水分在自然风力作用下风干,在光照环境下,桑叶容易呈现过度萎蔫状态,且容易导致其颜色较暗,所含的营养成分降低。

(6)s4中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加水溶解时,在小杯容器中进行,(借助外界棒状物体)边高速搅拌边溶解,溶解水温为90-100℃,溶解时间为3-4min,因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量和总体积相对较小,将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投入高温水的小杯容器中进行搅拌,搅拌方式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7)s7中过滤处理包括粗过滤处理和精过滤处理,粗过滤处理采用80-120目滤布对发酵液进行粗滤,精过滤处理为采用微孔膜对粗滤后的发酵液进行精滤,通过双重过滤方式,使得发酵液中可能含有的较大杂质和较小杂质均被除去,得到较为纯净的发酵液,有利于人体食用。

(8)成品植物饮料颜色呈浅橙色,ph值为4-6,成品植物饮料喝时的口感为酸甜口味,装瓶后的植物饮料底部有少许沉淀,该沉淀食用对人体无害。

(9)灌装成瓶的植物饮料于常温条件下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且其保质期为二十四个月,灌装成瓶的植物饮料相比有其他只能低温或冷藏类的植物饮料,贮存条件更佳,可适应环境的温度变化,保存时间更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感官要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理化指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微生物限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植物饮料的感官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检验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阅图1-5的一种具有调理肠胃作用的植物饮料及其生产方法,它包括按照重量份计的以下组分:150份桑叶、80份麦芽、30份赤砂糖、25份短双歧杆菌、30份嗜酸乳杆菌、30份保加利亚乳杆菌、40份凝结芽孢杆菌、20份干酪乳杆菌和5份食品添加剂,余量为水,其生产方法为: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上述组分配比进行组分的称量;

s2、原料预处理,采摘新鲜的桑叶放入大锅中开小火快速且不停的翻炒,翻炒一定时间后,边翻炒边揉搓桑叶,待颜色成熟时,加快翻炒的速度,再次翻炒一定时间后,出锅并置于通风处晾干,至桑叶呈萎蔫状态;

s3、浸泡提取,将s2中萎蔫的桑叶、麦芽投入萃取罐中加水浸泡萃取,过滤后得提取液,加入余量的水定容;

s4、辅料添加液,将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加水溶解后得到辅料添加液;

s5、调配,将s3中得到的提取液和s4中得到的辅料添加液加入调配罐中进行均匀混合,加水定容后得到调配混合液;

s6、发酵,将s5得到的调配混合液、短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和干酪乳杆菌依次投入发酵罐中进行自然发酵处理,发酵15天后,得到发酵液;

s7、过滤,对s6得到的发酵液进行过滤处理,得到成品植物饮料;

s8、灌装,将s7所得的植物饮料灌装成瓶。

食品添加剂为甜菊糖苷,甜菊糖苷是一种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或称甜菊叶)中精提的新型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为为蔗糖的250-450倍,极少用量即可达到预期甜度效果,可用作为风味增强剂。

s2中桑叶的采摘时间为10-11月霜降后,采收经霜之叶并除去细枝和杂质。

s2中桑叶一次翻炒时间为60min,桑叶二次翻炒时间为40min,通过翻炒使得桑叶中的营养成分不易丢失。

s2中通风处为非光照环境下的通风,使煮制后的桑叶所含有的水分在自然风力作用下风干,在光照环境下,桑叶容易呈现过度萎蔫状态,且容易导致其颜色较暗,所含的营养成分降低。

s4中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加水溶解时,在小杯容器中进行,(借助外界棒状物体)边高速搅拌边溶解,溶解水温为90℃,溶解时间为4min,因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量和总体积相对较小,将赤砂糖和食品添加剂投入高温水的小杯容器中进行搅拌,搅拌方式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

s7中过滤处理包括粗过滤处理和精过滤处理,粗过滤处理采用80-120目滤布对发酵液进行粗滤,精过滤处理为采用微孔膜对粗滤后的发酵液进行精滤,通过双重过滤方式,使得发酵液中可能含有的较大杂质和较小杂质均被除去,得到较为纯净的发酵液,有利于人体食用。

成品植物饮料颜色呈浅橙色,ph值为5,成品植物饮料喝时的口感为酸甜口味,装瓶后的植物饮料底部有少许沉淀,该沉淀食用对人体无害。

灌装成瓶的植物饮料于常温条件下保存在干燥、避光和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潮湿的物品同处贮存,且其保质期为二十四个月,灌装成瓶的植物饮料相比有其他只能低温或冷藏类的植物饮料,贮存条件更佳,可适应环境的温度变化,保存时间更久。

对灌装成瓶的植物饮料进行出厂检验时,取50ml混合均匀的被测样品于无色透明、洁净、干燥的100ml烧杯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组织形态和杂质;在室温下,嗅其气味,品尝其味道,实验标准以附图2为准。

其中附图2和3中的gb2762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1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

桑叶和麦芽的组合使用可促进脾胃功能平衡,促进消化,具有健胃的功效;短双歧杆菌可以改善肠道环境、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的生长、提高肌体免疫力,对预防便秘、防疾病、抗衰老有重要作用;植物饮料经过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改善了营养成分,同时,可抑制有害的细菌和有毒物质,保护了人体健康,凝结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菌,当其进入肠道后会消耗游离氧而进行肠道繁殖,有利于厌氧微生物乳酸菌和短双歧杆菌的生长,从而调节肠道内微生物菌群的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在肠道繁殖的过程中还会分泌淀粉酶和蛋白酶,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同时其产生的b族维生素、氨基酸、短链脂肪酸等物质能增加小肠的蠕动速度,从而改善肠道的消化功能,另外,凝结芽孢杆菌在肠道内定居后还能产生大量抑制有害菌的凝固素和l(+)乳酸等抑菌物质,因此,对胃肠道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干酪乳杆菌进入人体后可以在肠道内大量存活,起到调节肠内菌群平衡和促进人体消化吸收等作用。

可以通过结合各药物的药效机理及相互作用机制调配出具有预期保健功效,且营养成分和口感更佳的植物饮料,既满足消费者对保健功效的需求,又满足消费者对饮料口感的追求,同时可有效延长植物饮料的口味保质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节约经济成本。

本发明中的植物饮料适合所有人饮用,饮用方法为早饭、早饭和晚饭后约十分钟,各饮用35ml(每瓶315ml,三天饮用一瓶),儿童减半,饮用时先在口中含一会后饮下即可,饮用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以后继续饮用可减少至每次20ml,五天一瓶。

本发明饮料经过100多人饮用后发现,(申请人公司所有成员也都饮用)有利于调理肠胃、胃胀、胃痛、肚子疼、胃炎、胃溃疡、口腔溃疡等多种症状(90例),儿童饮用能促进食欲(10例),其中口腔溃疡时,将此饮料口含,每日含3-5次,同时本发明饮料对治疗胃酸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较胃胀等症状相对较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