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40701发布日期:2022-07-30 0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小麦依次进行初次筛理、去石、打麦、风选、磁选、二次筛理以去除小麦中的各类杂质;然后再将处理后所得小麦浸入温度为40~50℃的润湿液中进行润湿处理,待润湿处理完毕后,对小麦进行冷冻干燥处理,直至其含水量保持为13~15%;步骤二、将步骤一处理后的小麦置于破壁设备中进行破壁处理10~20min,然后再将小麦破碎后所得物料转入碾碎设备中对其进行挤压粉碎处理;所得小麦粉料保存,备用;步骤三、对上述所得的小麦粉料进行过筛处理,得小麦微粉及小麦胚乳细粉;所得小麦微粉经机械搅拌20~30min后,再通过风选设备对其进行物料分离处理,将所得小麦胚芽及麸皮分别保存,备用;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所得小麦胚芽置于吸油纸上,然后对其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其中,微波干燥的功率设置为600~750w,微波干燥的时间设置为3~5min;步骤五、将步骤三中所得的麸皮浸渍于质量为其5~8倍的水中,并将其ph调节为5.0~5.3,然后向其中加入质量为所得麸皮水分散液0.05~0.08%的肌醇六磷酸,混合分散均匀后,将之在50~55℃的温度下保温酶解2~4h;待酶解完毕后,用适量的碱液将之ph调节至7.4~7.7,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将之于50~55℃的温度下烘干至含水量为1.5~3.5%,然后将处理后的麸皮保存,备用;步骤六、将步骤四处理后所得的小麦胚芽及步骤五处理后所得的麸皮一同投至超微粉碎机中进行超微粉碎处理,然后再对所得固体混合料进行灭酶处理;待灭酶处理完毕后,将所得固体混合料保存、备用;步骤七、根据等级不同和食品感官要求不同将灭酶处理后所得固体混合料与不同等级的小麦胚乳细粉混合,经机械搅拌均匀后,再依次对其进行杀菌、计量及充氮包装处理,最终所得即为全麦粉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润湿液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将莲子及玉竹清洗及干燥处理后,将之粉碎研磨至80~120目;然后将所得的莲子粉及玉竹粉投入质量为两者总量的8~12倍的清水中,经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煮70~120min;待煎煮完毕后,将之自然冷却至室温,再用200目筛网对煎煮液进行过滤,然后向所得煎煮液中加入质量为其0.08~0.12%的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混合搅拌使之均匀溶解后,所得滤液即为润湿液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润湿处理过程中还对润湿液中的小麦进行电击处理,且电击处理时电压设置为220v,电流设置为6~7a,通电时间设置为30~5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进行破壁处理时,破壁温度设置为100~120℃,破壁压力设置为6~11mpa,破壁机转速设置为800~1000rp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所用碱液为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且其浓度为2.5~2.8wt%。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小麦胚芽及麸皮均超微粉碎至80~120目,且通过率≥9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超微粉碎
机的主机频率设置为40~50hz,喂料频率设置为10~15hz,分级机频率设置为20~35hz,粉碎温度设置为33~37℃。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的灭酶处理选用两段干燥处理灭酶工艺,且其气流干燥温度设置为95~110℃,灭酶时间设置为5~10min。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的杀菌方式选用微波杀菌,且微波频率设置为2200~2500mhz,杀菌时间设置为3~1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麦粉的加工工艺;本发明将经过除杂处理后的小麦浸渍在润湿液中进行润湿处理,并在润湿的过程中对其润湿液中的小麦进行电击处理。其中,润湿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及莲子粉、玉竹粉的有效成分;在润湿过程中莲子粉及玉竹粉中的有效成分通过水相作为媒介,有效地渗透至小麦的内部,从而将其有效成分也滞留在小麦的内部;使得加工所得的全麦粉除了具有口感佳、韧性好的优点之外还具有一定的降低血糖的保健价值。再者,其还能有效地提高小麦中蛋白质的含量,增加全麦粉的营养价值。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 魏巍 牛再兴 方桂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恒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4
技术公布日:2022/7/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