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曲菌固态发酵茶制备红曲速溶茶粉工艺方法

文档序号:37591991发布日期:2024-04-18 12:2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曲菌固态发酵茶制备红曲速溶茶粉工艺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曲菌固态发酵茶制备红曲速溶茶粉工艺方法,属于食品加工。


背景技术:

1、茶是一种天然饮品,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如降血脂、抗氧化、抗炎等其它生物活性。《本草纲目》记载:“茶为万病之药”。如今,茶的饮用价值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仅靠茶叶自身对降血压、血脂及血糖的作用较小。我国盛产茶叶,云南以“茶叶的故乡”而驰名。云南省茶园面积位居首位,云南茶叶资源极其丰富。云南省茶叶产量大,同时存在许多低级茶叶,如夏秋茶,茶叶在夏秋季会因为温度上升、光照增强而导致新叶氨基酸含量大幅度降低,酚氨比升高,会导致茶叶滋味苦涩味重,难以售卖。

2、红曲菌是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药食两用丝状真菌,是红曲米的生产菌种。红曲菌在食品行业、酿造行业及制药行业等领域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红曲菌代谢产物主要功能性成分有色素、monacolin k(洛伐他汀)等多种活性物质。monacolin k是红曲菌发酵过程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抑制胆固醇合成效果显著的活性物质。monacolin k有酸式和内酯式两种结构,monacolin k其酸式结构可在降低血脂浓度方面发挥作用,内酯式结构需要在人体内转化成酸式才能发挥作用。功能性红曲产品中酸式monacolin k的含量是衡量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3、通过微生物定向发酵技术提高夏秋茶的利用率,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发酵型茶饮料值得研究。因此,现阶段需要开发一种红曲菌固态发酵茶制备红曲速溶茶粉的方法,制成富含茶有益成分和红曲有益代谢产物的功能性饮料。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曲菌固态发酵茶制备红曲速溶茶粉的方法。使用本工艺制备的红曲速溶茶粉,赋予了产品monacolin k,且酸式monacolin k占比高,同时改善了夏秋茶的苦涩味,兼有茶叶和红曲菌的风味,增加了茶饮料的营养价值、风味组成,解决目前低档茶叶利用率低、售卖困难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红曲菌固态发酵茶制备红曲速溶茶粉的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茶原料的处理;

4、(2)红曲菌菌种的活化;

5、(3)摇瓶种子液的制备;

6、(4)红曲菌发酵茶培养基的制备;

7、(5)红曲菌发酵茶的培养;

8、(6)茶汤的制备;

9、(7)茶提取物的制备。

1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1)茶原料的处理

12、在步骤(1)中,茶原料为茶鲜叶,所述茶鲜叶为夏秋季节采摘后的新鲜茶叶,晾干至含水量7%~9%,得发酵茶原料。

13、(2)红曲菌菌种的活化

14、将红曲菌转接到含有pda培养基的平板上,置于28~32℃的培养箱中活化7~10d,得红曲菌菌种。

15、(3)摇瓶种子液的制备

16、摇瓶种子液的制备方法为:

17、将无菌水倒入步骤(2)得到的培养基中,使用接种铲刮下表面孢子,过滤除去菌丝,置于已经灭菌的装数粒玻璃珠的三角瓶内,充分震荡摇匀,使孢子浓度达107个/ml,得到孢子悬浮液。

18、再以10%(v/v)的接种量将孢子悬浮液接入种子培养基中,30℃,120r/min条件下,培养3~4d,得到所述种子液。

19、其中,所述种子培养基为pda液体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制备方法:称取200g洗净去皮马铃薯,切成1cm左右的小块,加水煮沸,使用8层纱布纸过滤,得滤液,补足水至1000ml,并添加20g葡萄糖,得pda液体培养基。

20、(4)红曲菌发酵茶培养基的制备

21、将步骤(3)中得到的种子液接种于发酵茶培养基中,得红曲菌发酵茶培养基。

22、其中,所述发酵茶培养基为1.0~3.0g碳源和0.35~1.0g氮源加入到3~16ml水中混匀,加入到装有有3~7g茶叶中的250ml容量瓶中,并浸泡1~2h,并在121℃,灭菌20min。

23、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甘油的任一种,所述氮源为硫酸铵、氯化铵、玉米浆干粉的任一种。

24、(5)红曲菌发酵茶的培养

25、将10~20%步骤(3)中所得种子液接入步骤(4)中所得的红曲菌发酵茶培养基,在30℃培3~5d后,转入24~26℃培养箱中培养15~18d,期间每3d摇瓶一次,得红曲发酵茶。

26、(6)茶汤的制备

27、将步骤(5)中所得红曲发酵茶粉碎成茶粉,加入的热水冲泡,获得茶汤。

28、所述茶粉与热水比例=1:20~1:50,冲泡时所用水的温度为55℃以上,冲泡时间20~60min,收集茶汤,重复两次。

29、(7)茶提取物的制备

30、在步骤(7)中,所述物料混合的方法为:将收集到的茶汤过600目网筛,去除茶渣,收集茶汤滤液,将茶汤滤液浓缩到原来体积的1/4后,真空冷冻干燥并紫外杀菌,获得茶提取物,即红曲速溶茶粉。

3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曲菌固态发酵茶制备红曲速溶茶粉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1)茶原料的处理:新鲜茶叶晾干后得到发酵茶原料;

33、(2)红曲菌种子液的制备:将无菌水倒入活化后的红曲菌9901培养基平板,使用接种铲刮下表面孢子,过滤除去菌丝,置于已经灭菌的装玻璃珠的三角瓶内,充分震荡摇匀,得到孢子悬浮液;将孢子悬浮液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后得到种子液;

34、(3)红曲菌发酵茶培养体系的制备:将步骤(2)得到的种子液接种于发酵茶培养基中,得红曲菌发酵茶培养体系;

35、其中,所述发酵茶培养基为1.0~3.0g碳源和0.35~1.0g氮源加入到3~16ml水中混匀,加入到装有有3~7g步骤(1)得到的茶原料中的250ml容量瓶中,用棉塞塞住瓶口,浸泡1~2h,并在121℃,灭菌15~20min。

36、(4)红曲菌发酵茶的培养:将步骤(3)中所得的红曲菌发酵茶培养体系,在30℃培3~5d后,转入24~26℃培养箱中培养15~18d,期间每3d摇瓶一次,得红曲发酵茶;

37、(5)茶汤的制备:

38、将步骤(4)中所得红曲发酵茶烘干后,粉碎成茶粉,加入的55~95℃的热水冲泡,获得茶汤;

39、所述茶粉:热水=1~20:1~50,冲泡时间20~60min,收集茶汤,重复两次;

40、(6)速溶茶粉的制备:

41、将收集到的茶汤过滤,去除茶渣,获得茶汤滤液,将茶汤滤液浓缩到原来体积的1/5~1/3后,干燥后得茶提取物,即速溶茶粉。

42、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化后的红曲菌9901培养基平板为:将红曲菌转接到含有pda培养基的平板上,置于28~32℃的培养箱中活化7~10d,得到活化后的红曲菌9901培养基平板。

43、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孢子悬浮液浓度达107个/ml。

44、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孢子悬浮液的接种量为10%(v/v)。

45、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将孢子悬浮液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在30℃,120r/min条件下,培养3~4d,得到所述种子液;

46、所述种子培养基为pda液体培养基;pda液体培养基制备方法:称取200g洗净去皮马铃薯,切成小块,加水煮沸,使用纱布纸过滤,得滤液,补足水至1000ml,并添加20g葡萄糖,得pda液体培养基。

47、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和甘油的任一种,所述氮源为硫酸铵、氯化铵、玉米浆干粉的任一种。

48、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种子液的添加量为:10~20%。

49、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加入55~95℃的热水冲泡,并添加质量比为:0.0~0.5%的β-环状糊精。

50、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茶原料为云南大叶种茶鲜叶,所述茶鲜叶为夏秋季节采摘后的新鲜茶叶,晾干至含水量7%~9%,得发酵茶原料。

51、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速溶茶粉。

52、有益效果

53、1、本发明可以利用云南大叶种低档茶叶为发酵用茶叶,茶鲜叶直接采摘、晾干,无其它加工工艺。茶叶原料处理简单,减少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54、2、本发明工艺中的发酵工艺部分,能获得自然发酵产生的monacolin k,且酸式monacolin k占比高,同时降低茶叶中儿茶素、酚酸、苦味氨基酸等呈苦涩味物质;未经发酵的茶叶未检测到monacolin k,且滋味苦涩。

55、3、本发明采用红曲固态发酵技术,应用于红曲速溶茶粉制备上。固态发酵是一种传统发酵技术,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物逐渐积累,生产成本低;人工接种发酵能赋予茶叶特殊的风味滋味,还能克服因自然渥堆发酵导致的产品质量不齐的问题。本发明不需二次补料,工艺简单。

56、4、本发明所得红曲速溶茶粉,具有特殊的菌香味,冲泡后的速溶茶粉,澄清透亮,汤色呈红棕色。具有抗氧化、降血脂等功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