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高尿酸血症的黑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621951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高尿酸血症的黑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食品科学领域,具体地涉及到一种防治高尿酸血症的黑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大量调查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患病率一直处于10%?20%的高水平。ItUA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uric acid,UA)排泄减少所引起,以血UA升高为主要特征。当人体内血UA超过420?mol/L时,发生痛风性关节炎和肾脏uA结石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据统计约有5%?12%的HUA最终可发展为痛风。HUA不仅是引起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而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代谢性疾病的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由此可见,tlUA己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0003]uA是嘌呤代谢的终产物,由次黄嘌呤、黄嘌呤在XOD作用下生成。嘌呤主要来源于食物、细胞中嘌呤核苷酸的分解及体内的合成。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基因突变,失去编码尿酸酶的功能基因,缺乏尿酸氧化酶,不能将UA分解成可溶性的尿囊素而排出体外,因此,体内嘌呤分解代谢的终产物仅为uA。正常情况下约2/3的UA通过肾脏排泄,约1/3经肠道排出,2%左右在自身机体细胞内参与代谢。当人体UA生成过多和/或排泄较少时,就造成HUA。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HUA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0004]关于1-tUA的动物造模方法主要包括补充uA前体物(酵母、腺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等)、补充外源性uAn、抑制UA酶活性(如氧嗪酸钾)以及抑制肾脏UA排泄(乙胺丁醇、烟酸等)。本实验选用雄性SD大鼠,联合应用酵母膏、腺嘌呤和氧嗪酸钾溶液灌胃以制备慢性HUA大鼠模型。造模30d后,模型组血UA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提示HUA模型建立成功。TP干预组在第20日,血u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表明TP能降低HUA大鼠体内血UA水平。
[0005]同时,TP干预组24h UA排泄量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相比差异不大,可推断TP干预组体内UA水平降低的原因主要与其合成受到抑制有关。
[0006]XOD是嘌呤类物质代谢为UA过程中最重要的酶,该酶活性增强可加速uA生成。在生物体内,XOD有两种存在形式:氧化酶和脱氢酶,在HUA和痛风患者体内,其氧化型水平增加,促进了 UA的产生。因此,对HUA和痛风患者来说,抑制体内XOD活性,避免UA过量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TP是一种很强的天然抗氧化剂,有研究表明,TP在体内外都能有效清除活性氧(ROS)、NO等,提高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LPO)和脂褐质含量。此外,体外研究显示,绿茶TP能抑制组织细胞中XOD活性,从而防止病理条件下自由基的爆发性增加。
[0007]本实验以肝脏及血清中XOD活性为指标探讨TP降低体内uA的机制。结果,模型组肝脏及血清中XOD活性均升高,支持HUA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同时,TP干预组均表现出XOD活性被抑制的趋势,其中低剂量TP能显著抑制肝脏XOD活性。从而减少了 HUA大鼠体内uA的生成,降低体内UA水平。血清Cr和UN浓度作为检测指标用以反映动物肾功能情况。本研究给造模剂30d后,模型组和TP干预组血cr、血UN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同时,TP干预组尿cr浓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这反映出造模剂对肾功能造成了损害,cr和uN通过肾脏排泄减少,在血中堆积浓度升高。
[0008]FEUA反映uA清除率与cr清除率之比,指经肾小球滤过的uA最终从尿中排出百分比。TP干预组大鼠尿UA浓度及24hUA排泄量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未观察到明显的促进UA排泄。但FEUA结果却表明,TP干预组肾脏uA排泄较空白对照组增多,甚至有比模型组还高的趋势。其原因可能是此期肾功能损害严重,肾脏UA排泄下降的速度远慢于Cr清除率下降速度,两者比值增高,使FEUA增高。
[0009]综上所述,TP能降低酵母膏、腺嘌呤和氧嗪酸钾联合诱导的HUA大鼠体内血uA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肝脏X0D活性有关。至于其确切的降uA作用机制以及是否对UA盐转运蛋白的表达产生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也为TP应用于ttUA患者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0010]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是茶叶中主要活性成分儿茶素、花青素、黄酮与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多酚化合物的总称。TP中最重要的成分儿茶素(catechins)是黄烷醇类,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 3 — gallate,EGCG)、表L茶素(L-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一)一epigallocate-chin, EGC)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一)_印ica-techingallate,ECG)等多种成分。其中EGCG含量最高,约占TP总量的65%,是TP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有报道,饮茶为HUA的保护因素,但关于其降uA的作用却不尽相同,可能由于饮茶增加排尿使uA排泄增加和/或TP抑制UA生成。
[0011]茶色素是从茶叶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在中医文献《新修本草》中茶已有独立描述,其味甘、苦,微寒,“主治痿疸,利小便,祛痰,解渴,令人少睡、主下气、消宿食”。茶色素既除祛了茶叶中的咖啡因的成分,免去了兴奋、少眠的作用;又保留其利小便的作用,国内外大量研究报道,其主要药效作用是茶色素具有较强的抗脂质氧化,消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厉兰娜,王翠莲,朱惠芳等研究了“茶色素干预原发性痛风性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观察中看到茶色素具有良好的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其对关节疼痛、关节红肿症状的改善也较明显,但该产品起效时间较缓慢,通常症状需在2周后明显减轻,用药1个月总有效率达85%。
[0012]谢华,戢璐,陈敏等在“茶多酚和维生素C联合补充对高尿酸血症伴脂代谢异常者的改善效果研究”中发现,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引起痛风及肾实质损伤,还是高血压、冠心病、尚血脂、尚血糖及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尚尿酸血症患者中62.2%伴有血脂异常,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者。降低高尿酸血症伴血脂代谢异常及相关的慢性病危险是高尿酸血症治疗的主要目的。
[0013]研究者认为,高尿酸血症常伴着很高比例的脂代谢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密切相关。脂代谢异常与高尿酸发病之间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两者常常互为因果。血清中升高的脂蛋白脂酶可导致清除血尿酸障碍,而高尿酸又造成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TG分解减少,血中TG水平升高。过量活性氧(R0S)参与了高尿酸血症及脂肪代谢异常。研究显示尿酸在氧化应激和抗氧化方面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尿酸是人体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另一方面高尿酸血症也是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物。
[0014]Naka-nishi等报道高尿酸血症增加自由基产生和氧化应激反应,含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猝灭血管内皮细胞生成的N0,使血管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降低。尿酸能与LDL反应生成氧化型LDL阻碍脂蛋白的正常代谢、导致血管壁增厚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增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因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氧化应激造成的组织损伤是防治高尿酸血症及其血脂异常的有效途径。在天然抗氧化剂中,TP、VC除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也有降低尿酸的作用。Vc可促使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增加尿酸排出。国外学者调查显示Vc摄入量和血尿酸血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并有临床研究显示补充VC500mg/d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及痛风发生。
[0015]TP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还具有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功能,因此推测有类似别嘌呤醇降低尿酸的作用。
[0016]研究表明,联合TP和VC干预后,试验组的血清UA及TC水平显著下降。表明TP和VC的联合补充能够降低血清UA及TC。这与国内学者显示茶色素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相似。同时也与TP和VC降低血脂的结果一致。
[0017]MDA、S0D、GSH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水平的可靠指标。本研究显示在给予TP和Vc联合补充后,可改善高尿酸血症伴血脂代谢异常时的氧化应激状态。CRP作为炎性标志物,被认为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并与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对血管内皮细胞给予尿酸刺激后会引起炎症反应,可增加CRP表达,影响内皮细胞N0产生,损伤内皮细胞。本研究亦显示,在降低尿酸后减少CRP水平,表明降低尿酸可改善机体炎症状态。
[0018]综上所述,对高尿酸血症伴血脂代谢异常者联合补充TP和VC能降低血尿酸水平,改善机体氧化应激状态,可以作为治疗高尿酸血症伴血脂代谢异常的选择手段。
[0019]黑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其对高尿酸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黑茶联合药食同源的物品防治高尿酸血症的黑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尚未见报道。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