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参中的降脂活性成分和降脂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8817发布日期:2020-05-15 17:4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书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竹节参中的降脂活性成分及其降脂优势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高血脂症,是人群中高发病症,它可以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他丁类药物,它们具有确切的降脂作用,但它们同时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如横纹肌溶解作用、肝损伤作用等。在中药或天然药物中寻找具有降脂活性的成分,受到了普遍关注。

本研究拟利用体外、体内降脂实验模型,研究竹节参中多种降脂活性成分和降脂优势组合物的相关活性及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从竹节参药材中分离得到的9种化合物,其中6种化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或/和用于修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从竹节参药材中分离得到的8种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或/和用于修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从竹节参药材中分离得到的4种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组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或/和用于修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脂或/和用于修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的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从竹节参药材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或/和用于修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化合物为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竹节参皂苷ib中的任意一种。

从竹节参药材中分离得到的8种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或/和用于修复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8种化合物为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和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按重量份数计,该组合物中8种化合物的配比范围为0.1~5份(即竹节参皂苷v0.1~5份、伪人参皂苷rt10.1~5份、竹节参皂苷iv0.1~5份、竹节参皂苷iva0.1~5份、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0.1~5份、姜状三七皂苷r10.1~5份、龙牙楤木皂苷vi0.1~5份和太白楤木皂苷i0.1~5份),且不限于该范围。优选的,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姜状三七皂苷r1:龙牙楤木皂苷vi:太白楤木皂苷i=(1~2):1:1:1:1:1:1:1;最优选的,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姜状三七皂苷r1:龙牙楤木皂苷vi:太白楤木皂苷i=1:1:1:1:1:1:1:1或2:1:1:1:1:1:1:1组合物为优势组合物。

从竹节参药材中分离得到的4种化合物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组合物在制备降脂药物或/和用于修复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4种化合物为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和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合物为以下(1)~(11)中的任意一种:

(1)由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和竹节参皂苷iva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v0.1~5份、伪人参皂苷rt10.1~5份、竹节参皂苷iv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a0.1~5份,但不限于此;

(2)由竹节参皂苷v和伪人参皂苷rt1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v0.1~5份和伪人参皂苷rt10.1~5份,但不限于此;

(3)由竹节参皂苷v和竹节参皂苷iv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v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0.1~5份,但不限于此;

(4)由竹节参皂苷v和竹节参皂苷iva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v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a0.1~5份,但不限于此;

(5)由伪人参皂苷rt1和竹节参皂苷iv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伪人参皂苷rt1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0.1~5份,但不限于此;

(6)由伪人参皂苷rt1和竹节参皂苷iva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伪人参皂苷rt1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a0.1~5份,但不限于此;

(7)由竹节参皂苷iv和竹节参皂苷iva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iv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a0.1~5份,但不限于此;

(8)由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和竹节参皂苷iv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v0.1~5份、伪人参皂苷rt1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0.1~5份,但不限于此;

(9)由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和竹节参皂苷iva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v0.1~5份和伪人参皂苷rt1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a0.1~5份,但不限于此;

(10)由竹节参皂苷v、竹节参皂苷iv和竹节参皂苷iva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竹节参皂苷v0.1~5份、竹节参皂苷iv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a0.1~5份,但不限于此;

(11)由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和竹节参皂苷iva组成的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组合物中各化合物的重量份为:伪人参皂苷rt10.1~5份、竹节参皂苷iv0.1~5份和竹节参皂苷iva0.1~5份,但不限于此。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组合物(1)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1~2):1:1:1,最优选为,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2:1:1:1或1:1:1:1;

所述的组合物(2)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1~2):1,最优选为,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1:1或2:1;

所述的组合物(3)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竹节参皂苷iv=(1~2):1,最优选为,竹节参皂苷v:竹节参皂苷iv==1:1或2:1;

所述的组合物(4)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竹节参皂苷iva=(1~2):1,最优选为,竹节参皂苷v:竹节参皂苷iva=1:1或2:1;

所述的组合物(5)中,按重量比计,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1:1;

所述的组合物(6)中,按重量比计,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a=1:1;

所述的组合物(7)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1:1;

所述的组合物(8)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1~2):1:1,优选为,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2:1:1或1:1:1;

所述的组合物(9)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a=(1~2):1:1,最优选为,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a=2:1:1或1:1:1;

所述的组合物(10)中,按重量比计,竹节参皂苷v: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1~2):1:1,最优选为,竹节参皂苷v: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2:1:1或1:1:1;

所述的组合物(11)中,按重量比计,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1:1:1。

上述的药物由所述的化合物或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固体制剂和/或液体制剂。

一种用于降脂或/和修复肝损伤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包含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和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中的至少两种。优选的,该组合物为由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和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中的至少两种组成的组合物;或者由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和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组成的组合物。

一种用于降脂或/和修复肝损伤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包含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和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中的至少两种。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按重量份数计,该组合物中4种化合物的配比范围0~5份(为0份的化合物个数≤2),且不限于该范围;所述的4种化合物的优势组合物为: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2:1:1:1、1:1:1:1;2:0:1:1、1:0:1:1;2:1:0:1、1:1:0:1;2:1:1:0、1:1:1:0;0:1:1:1;2:1:0:0、1:1:0:0;2:0:1:0、1:0:1:0;2:0:0:1、1:0:0:1;0:1:1:0;0:1:0:1、0:0:1:1。

一种用于降脂或/和修复肝损伤的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中包含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和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

本发明的研究目的:研究竹节参中2号、5~9号单体化合物的降脂作用;研究发现具有优势降脂作用各化合物组合物,使组合物避免拮抗或相减作用,产生协同或加合作用。

本发明的研究方法:采用油酸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堆积模型,以tg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药物体外的降脂活性作用。采用小鼠急性蛋黄乳高脂模型,以tc、tg、ldl-c、hdl-c为指标,考察药物体内的降脂活性作用。采用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以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变化为指标,考察药物的保肝活性作用。

本发明的研究结果:我们从竹节参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并发现这9个化合物均具有降脂活性,第2号、第5~9号化合物降脂活性为本实验首次发现。其中1-9号化合物依次为: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和竹节参皂苷ib。

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1)优于竹节参总皂苷的降脂活性(p<0.05),显示竹节参总皂苷中其余的未知成分对1~8号单体化合组成的组合物的降脂作用具有拮抗或者相减作用,发现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优势降脂作用具有创新性,故申请专利保护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优势降脂活性。

分离得到的1~4号化合物的组合物,在相同的剂量条件下,该1~4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01)优于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1),显示1~8号化合的组合物,存在着降脂作用的拮抗或相减的成分;在相同剂量的条件下,该1~4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01)优于1~4号化合物各自的降脂活性(p<0.05,p<0.01),显示1~4号化合物组合物存在着降脂活性的协同作用;1~4号化合物组合物避免了1~8号化合物组合物在降脂活性中的拮抗或相减作用,1~4号化合物组合物产生了降脂活性的协同作用,发现1~4号化合物组合物的优势降脂活性具有重要创新性。故申请专利保护1~4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

1~4号化合物组合物是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与chikusetsusaponiniva的组合,可以是它们质量比为0~3的任意组合(1~4号化合物中的三种或四种化合物的含量不能同时为0),但不限于该比例范围的组合,最佳质量比例组合为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2:1:1:1及1:1:1:1。

1~4号化合物组合物,质量比为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2:0:1:1及1:0:1:1组合物,具有优势降脂活性,。

第2、5、6、7、8、9号样品组(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和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竹节参皂苷ib)、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1:1:1:1:1:1:1:1)、第12号样品组(1~4号化合物组合物,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2:1:1:1组合物)、第19号样品组(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1:1:1:0组合物)、第27号样品组(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0:1:1:0组合物)竹节参总皂苷各样品均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降脂、修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活性。

本发明的竹节参药材中的各单体化合物或其优势组合物可分别与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种辅料制成的固体制剂和/或液体制剂,具有降脂作用。

本发明的研究结论:

1.竹节参中的第2号、5~9号化合物(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oleanolicacid3-o-d-glucuronopyranosideiva、zingibrosider1、tarasaponinvi、taibaienosidei、chikusetsusaponinib)具有降脂活性。

2.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1)优于竹节参总皂苷的降脂活性(p<0.05),显示竹节参总皂苷中其余的未知成分对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作用具有拮抗或者相减作用,发现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优势降脂作用具有创新性。

3.1~4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01)优于1~8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1),显示1~8号化合物组合物中,存在着降脂作用的拮抗或相减的成分;在相同剂量的条件下,该1~4号化合物组合物的降脂活性(p<0.001)优于1~9号化合物各自的降脂活性(p<0.05),显示1~4号化合物组合物存在着降脂活性的协同作用;1~4号化合物组合物避免了1~8号化合物组合物在降脂活性中的拮抗或相减作用,1~4号化合物组合物产生了降脂活性的协同作用,发现1~4号化合物组合物的优势降脂活性具有重要创新性。

4.1~4号化合物组合物中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与chikusetsusaponiniva的组合,可以是它们质量比为0~3的任意组合(1~4号化合物中的三种或四种化合物的含量不同时为0),最佳降脂活性质量比例组合为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2:1:1:1及1:1:1:1。

5.在1~4号化合物组合中,质量比为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2:0:1:1及1:0:1:1组合物具有降脂优势。

6.竹节参总皂苷(第9号样品)具有降脂的显著活性(p<0.05)。

7.从竹节参中分离得到的1~9号化合物、1~8号化合物组合物、1~4号化合物组合物、竹节参总皂苷各样品均具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修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活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体外、体内降脂实验模型,研究得到竹节参中多种降脂活性成分和降脂优势组合物及其肝损伤方面的相关活性及应用。筛选了出副作用小,效果好的降脂中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或采用已公开的方法获得。

在“竹节参中多种降脂活性成分和降脂优势组合物及其应用”研究中,涉及以下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和各种实验样品液的配制

1.实验材料

1.1实验仪器

rt-6000酶标仪(深圳雷杜生命科技有限公司),tp-21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denver,北京丹佛仪器有限公司),kq-25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tb-25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denver,北京丹佛仪器有限公司);kd-160型鼠称(tanita公司);79-1型磁力搅拌器(深圳国华仪器有限公司);hh-4型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20μl、50μl、200μl、1000μl移液器(莱弗思生物实验器材有限公司),tgl-16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mh-1型振荡器(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96孔细胞培养板(thermofisherscientific)等。hh-4型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tgl-16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rt-6000酶标仪(深圳雷杜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丹佛仪器(北京)有限公司);20μl、50μl、200μl、1000μl移液器(莱弗思生物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等。

1.2药品试剂

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zingibrosider1、tarasaponinvi、taibaienosidei、chikusetsusaponinib(实验室自制,面积归一化法测定hplc纯度分别为:≥98%、≥98%、≥98%、≥98%、91.6%、89.6%、93.4%、90.3%、92.1%);甲醇(分析级,江苏汉邦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65905);肝素钠(万邦医药,批号51604101,规格2ml:12500u);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160406)。h2so4、kcl(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60960239);nahpo4.12h2o(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081111002);nacl(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40502);kh2po4(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50105);nahco3(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10121321271);胰蛋白酶(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批号:20160708),高糖dmem培养基(gibco,批号:1665609),胎牛血浆(gibco,批号:1618863),mtt(南京凯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二甲基亚砜(dmso)(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51228),青霉素(solarbio,批号:119a0322),链霉素(solarbio,批号:1022d052),we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凯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60111),油酸(美国sigma公司,批号:slbn4432v),辛伐他汀片(mercksharp&dohmelimitedu.k.,批号:l033385,);血脂康胶囊(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150510);甘油三酯(tg)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61024)、总蛋白定量试剂盒(bca法)(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批号:20161014)。辛伐他汀片(批号:l033385,mercksharp&dohmelimitedu.k.);血脂康胶囊(批号:20150510,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胆固醇(cho)测定试剂盒、甘油三酯(tg)测定试剂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剂盒、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试剂盒(均购于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实验细胞与动物

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新药筛选中心赠送。昆明种小鼠,spf级,雌雄各半,体重18-22g,共240只,购自上海杰思捷实验动物有限公司,许可证号码:scxk(沪)2013-0006。实验动物适应性饲养4天,雌雄分笼饲养,自由饮水,给予普通词料,每天光照和暗夜环境各12小时,室内温度为22~25℃。

1.4体外实验试剂及药液的配制

1.4.1常用试剂配制

洗液:10gk2cr2o7、16mlh2o、200ml浓h2so4混合配制;

pbs平衡盐溶液:nacl8.00g,kcl0.20g,na2hpo4·12h2o3.49g,kh2po40.20g,纯净水1000ml,调节ph至7.2-7.4;

dmem高糖培养基:dmem干粉培养基13.5g,nahco33.7g,青霉素(400万u单位市售)0.06g,链霉素(100万u单位市售)0.1g,三蒸水1000ml配制,抽滤除菌;

0.25%胰蛋白酶消化液:将胰蛋白酶(trypsin(1:250)amresco,usa)溶解于pbs平衡盐溶液中,0.22μm滤器过滤除菌;

1.4.2油酸造模剂配制

采用蛋白吸附法配制油酸造模剂溶液(参考文献:cousinsp,huglsr,wredece,etal.freefattyacid-inducedinhibitionofglucoseandinsulin-likegrowthfactori-induceddeoxyribonucleicacidsynthesisinthepancreaticβcelllineins-1[j].endocrinology,2001,142(1):229-240.),取油酸100ul(为0.1×0.8935÷282.47×1000=0.316mmol),70℃振荡水浴中将油酸溶于3.06ml0.1mol/lnaoh中,配成100mmol/l储存液(即:0.316÷(3.06+0.1)×1000=100mmol/l);称取2.844gbsa,加pbs溶液28.44ml溶解,配成10%的bsa溶液;55℃振荡水浴中将上述储存液逐滴滴入10%bsa溶液中,配成浓度10mm使用液,过滤除菌,-20℃冻存备用。使用前55℃水浴15min并冷却至室温,稀释至所需浓度使用。

1.4.3阳性药的配制

辛伐他汀溶液的配制:取1片辛伐他汀片,研钵粉碎后,精密称取辛伐他汀片粉末0.0233g(标示量含20mg/片/0.466g,0.0233g辛伐他汀片粉末相当于辛伐他汀含量1mg),用10μl的dmso助溶,然后加9990μl的1%fbs的dmem高糖培养基,得100μg/ml的辛伐他汀溶液,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血脂康溶液的配制:取血脂康胶囊1粒,将胶囊中的颗粒倒出,将颗粒研成粉末,精密称取该粉末2.0mg,用100μl的95%乙醇助溶,然后加9900μl的含1%fbs的dmem高糖培养基,得200μg/ml的血脂康储备液,0.22μm滤膜过滤除菌,备用。

1.4.4各实验样品药液配制

(1).1-9号各单体化合物给药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zingibrosider1、tarasaponinvi、taibaienosidei、chikusetsusaponinib(依次编号为1-9号)单体化合物各适量,各加1%fbs高糖dmem培养基溶解,得到浓度为1000μg·ml-1的1-8号单体化合物溶液,0.22μm滤膜过滤除菌,临用时将其稀释到所需浓度。它们分别称为第1、2、3、4、5、6、7、8、30号样品液。

(2).竹节参总皂苷部位给药溶液的配制:称取10mg竹节参总皂苷,加10ml1%fbs高糖dmem培养基溶解,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即得1000μg/ml的竹节参总皂苷部位溶液,0.22μm滤膜过滤除菌,临用时将其稀释到所需浓度。称为第9号样品液。

(3).1-8号化合物组合物给药溶液的配制:

按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zingibrosider1:tarasaponinvi:taibaienosidei=1:1:1:1:1:1:1:1、2:1:1:1:1:1:1:1的质量比,分别精密称取单体化合物各适量,分别加1%fbs高糖dmem培养基溶解,得到浓度为1000μg·ml-1的1-8号单体化合物组合物溶液,0.22μm滤膜过滤除菌,临用时将其稀释到所需浓度。分别称为第10、11号样品液。

(4).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给药溶液的配制:1-4号化合物分别为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和chikusetsusaponiniva,它们分别简称为:v、rt1、iv和iva。每份样品中v、rt1、iv、iva的比例关系如下。将18份样品分别置于离心管,分别加1%fbs高糖dmem培养基溶解,得到浓度为1000μg·ml-1的1-4号单体化合物组合物溶液,0.22μm滤膜过滤除菌,临用时将其稀释到所需浓度。分别称为第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号样品液。

(1).v2份、rt11份、iv1份、iva1份;

(2).v1份、rt11份、iv1份、iva1份;

(3).v2份、rt10份、iv1份、iva1份;

(4).v1份、rt10份、iv1份、iva1份;

(5).v2份、rt11份、iv0份、iva1份;

(6).v1份、rt11份、iv0份、iva1份;

(7).v2份、rt11份、iv1份、iva0份;

(8).v1份、rt11份、iv1份、iva0份;

(9).v0份、rt11份、iv1份、iva1份;

(10).v2份、rt11份、iv0份、iva0份;

(11).v1份、rt11份、iv0份、iva0份;

(12).v2份、rt10份、iv1份、iva0份;

(13).v1份、rt10份、iv1份、iva0份

(14).v2份、rt10份、iv0份、iva1份

(15).v1份、rt10份、iv0份、iva1份

(16).v0份、rt11份、iv1份、iva0份

(17).v0份、rt11份、iv0份、iva1份

(18).v0份、rt10份、iv1份、iva1份

1.5在体实验试液与药液的配制

1.5.10.5%cmc-na溶液的配制

称取2.5g(2.5059g)羧甲基纤维素钠于1000ml烧杯中,加500ml纯净水溶胀,即得0.5%cmc-na溶液,4℃冰箱保存,备用。

1.5.2阳性药的配制

辛伐他汀混悬液的配制:取2片辛伐他汀片,精密称重(含辛伐他汀40mg),为0.41312g,置研钵中研磨后,精密称取1.75片重量(含辛伐他汀35mg),为0.2594g,于100ml盐水瓶中,加50ml0.5%cmc-na溶液,超声,即得浓度为0.7mg/ml的辛伐他汀混悬液,给药体积为20ml/kg,给药剂量为14mg/kg,4℃保存。

血脂康混悬液的配制:精密称取血脂康胶囊内容物2.5050g,于100ml盐水瓶中,加50ml0.5%cmc-na溶液,超声,即得浓度为50mg/ml的血脂康混悬液,给药体积为20ml/kg,给药剂量为1000mg/kg,4℃保存。

1.5.3各实验样品药液的配制

(1).1-8号各单体化合物给药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zingibrosider1、tarasaponinvi、taibaienosidei(依次编号为1-8号)各300mg,分别置于100ml盐水瓶中,加50ml0.5%cmc-na溶液,超声,即得浓度为6mg/ml的1-8号各单体化合物1~8份单体化合物灌胃液,4℃保存。给药体积均为20ml/kg,给药剂量均为120mg/kg。它们分别称为第1、2、3、4、5、6、7、8号样品液。

(2).竹节参总皂苷部位给药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取竹节参总皂苷300mg,置于100ml盐水瓶中,加50ml0.5%cmc-na溶液,超声,即得浓度为6mg/ml的总皂苷的灌胃液,4℃保存。给药体积均为20ml/kg,给药剂量均120mg/kg。它被称为第9号样品液。

(3).1-8号化合物组合物给药溶液的配制:

按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zingibrosider1:tarasaponinvi:taibaienosidei=1:1:1:1:1:1:1:1的质量比,分别精密称取单体化合物各适量,混合,精密称取混合物300mg,置于100ml盐水瓶中,加50ml0.5%cmc-na溶液,超声,即得浓度为6mg/ml的1-8号化合物组合物给药溶液,4℃保存。给药体积均为20ml/kg,给药剂量为120mg/kg。它被称为第10号样品液。

(4).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给药溶液的配制

按chikusetsusaponinv:pseudoginsenosidert1:chikusetsusaponiniv:chikusetsusaponiniva=1:1:1:1的质量比,分别精密称取单体化合物各适量,混合,精密称取混合物300mg,置于100ml盐水瓶中,加50ml0.5%cmc-na溶液,超声,即得浓度为6mg/ml的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给药溶液,4℃保存。给药体积均为20ml/kg,给药剂量为120mg/kg。它被称为第12号样品液。

1.5.4造模剂的配制

75%蛋黄乳的配制:鸡蛋黄75ml,加入生理盐水25ml,搅拌均匀后过滤,得到75%蛋黄乳,给药剂量为20ml/kg。

1.6各种实验样品(竹节参总皂苷、8种单体化合物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oniniva)、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竹节参chikusetsusaponinib的制备(1).竹节参总皂苷的制备方法(一至五种方法)

方法一:干燥的竹节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称取10kg,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取部分干燥,得总提取物1)加水适量混悬,过滤,上样于d101大孔树脂,从10%、30%、50%、70%、90%乙醇开始梯度洗脱,根据薄层板tlc显色法监控洗脱液中是否含有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竹节参皂苷ib,五者任一出现在洗脱液中开始收集,至五者全部从树脂上洗脱完停止收集,将这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竹节参总皂苷1。

方法二:干燥的竹节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称取10kg,用90%乙醇浸泡24h,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取部分干燥,得总提取物2)加水适量混悬,过滤,上样于lx-38大孔树脂,从10%、30%、50%、70%、90%乙醇开始梯度洗脱,根据薄层板tlc显色法监控洗脱液中是否含有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竹节参皂苷ib,五者任一出现在洗脱液中开始收集,至五者全部从树脂上洗脱完停止收集,将这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竹节参总皂苷2。

方法三:干燥的竹节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称取10kg,水煮6小时,过滤,收集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取部分干燥,得总提取物3)加水适量混悬,过滤,上样于lx-38大孔树脂,从10%、30%、50%、70%、90%乙醇开始梯度洗脱,根据薄层板tlc显色法监控洗脱液中是否含有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竹节参皂苷ib,五者任一出现在洗脱液中开始收集,至五者全部从树脂上洗脱完停止收集,将这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竹节参总皂苷3。

方法四:干燥的竹节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称取10kg,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得到浸膏(取部分干燥,得总提取物4)加水适量混悬,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正丁醇部位进行正相硅胶柱层析(200-300目),氯仿-甲醇梯度洗脱(20:1、10:1、5:12:1),根据薄层板tlc显色法监控洗脱液中是否含有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竹节参皂苷ib,五者任一出现在洗脱液中开始收集,至五者全部从树脂上洗脱完停止收集,将这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竹节参总皂苷4。

方法五:干燥的竹节参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称取10kg,用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过滤,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取部分干燥得总提取物5),加适量水混悬,依次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正丁醇部位浸膏进行ods反相硅胶柱层析,依次用20%、30%、40%、50%甲醇水梯度洗脱,根据薄层板tlc显色法监控洗脱液中是否含有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竹节参皂苷ib,五者任一出现在洗脱液中开始收集,至五者全部从树脂上洗脱完停止收集,将这部分洗脱液浓缩干燥得竹节参总皂苷5。

用hplc-elsd法测定上述5种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总提取物1-5以及富含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竹节参皂苷ib的竹节参总皂苷1-5,其中的竹节参皂苷v、伪人参皂苷rt1、竹节参皂苷iv、竹节参皂苷iva、竹节参皂苷ib总质量百分含量,结果如下表1。

表1竹节参中提取物1-5和竹节参总皂苷1-5中5种成分的质量总和

(2).竹节参中9个单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竹节参药材中9个单体化合物:竹节参皂苷v(chikusetsusaponinv)、伪人参皂苷rt1(pseudoginsenosidert1)、竹节参皂苷iv(chikusetsusaponiniv)、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iva)、去28-葡萄糖基竹节参皂苷iva(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姜状三七皂苷r1(zingibrosider1)、龙牙楤木皂苷vi(tarasaponinvi)、太白楤木皂苷i(taibaienosidei)、竹节参皂苷ib(chikusetsusaponinib)的制备方法:取上述竹节参总皂苷提取物,乙醇溶解,采用ods制备柱,用制备液相仪,用乙腈-甲醇-水不同比例的溶剂系统洗脱,制备上述9种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纯度分别是:≥98%、≥98%、≥98%、≥98%、91.6%、89.6%、93.4%、90.3%、92.1%。

实施例一

1.不同浓度各样品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

将hepg2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接种细胞密度为10×104个/ml,每孔接种100μl,孵育24h后,设对照组及各浓度1药和2药给药组,每组均设6个复孔。对照组加含1%fbs的dmem高糖培养基,给药组分别加含各样品液终浓度分别为1μg/ml、10μg/ml、25μg/ml、50μg/ml、100μg/ml、250μg/ml、500μg/ml、800μg/ml、1000μg/ml的1%fbs的dmem高糖培养基。继续培养24h后,加入20μl浓度为0.5mg/ml的mtt溶液,继续培养4h,取出细胞板,弃除上清液,加150μldmso,置振荡器低速振荡10min,于酶标仪570nm处测吸光度,计算细胞存活率。考察1药和2药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各样品的给药浓度范围。

细胞存活率=a给药组570nm/a对照组570nm×100%,其中,公式中a给药组570nm为给药组吸光度均值;a对照组570nm为对照组吸光度均值。

2.不同浓度各样品对hepg2细胞脂质堆积模型tg含量影响实验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覆盖培养瓶底部80-90%的细胞,经0.25%胰酶消化成细胞悬液并计数,调整细胞浓度约10×104个/ml,接种于24孔板内,每孔加1ml细胞悬液,即每孔接种约10万个细胞。将接种完的96孔细胞板置恒温箱中继续孵育24h取出,弃去原培养基,设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及各样品药给药组。空白组加含2%bsa的1%fbs高糖dmem培养基,模型组加含终浓度1mmol/l油酸的1%fbs高糖dmem培养基,其他组各样品终浓度为100μg/ml的1mmol/l油酸的1%fbs高糖dmem培养基。各组干预24h后,吸弃培养基,用pbs小心清洗两遍。每孔加weastern及ip细胞裂解液100μl,冰上裂解30min,收集裂解液,按试剂盒上的操作步骤测定甘油三酯和总蛋白含量,结果以mmol/gpro表示。同时计算各给药组对细胞内tg清除率。通过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差表示,采用t检验法比较组间差异,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极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如表2。其中,

tg清除率=(tg模型组-tg给药组)/tg模型组×100%

式中:tg模型组为模型组细胞内tg含量;tg给药组为给药组细胞内tg含量。

3.实验结果

3.1不同浓度各样品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

随着各样品药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说明高浓度的竹各样品对hepg2细胞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当各样品终浓度在1μg/ml~250μg/ml时,其细胞存活率高于90%,因此,各样品给药终浓度可设定在1μg/ml~250μg/ml之间。

3.2各样品对hepg2细胞脂质堆积模型tg含量影响实验结果

表2各样品对hepg2细胞脂质堆积模型tg含量的影响结果(n=6)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

如表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内tg含量极显著性增多(p<0.01),表明采用1mmol/l的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肪累积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组(第12、13号样品)具有极显著性降脂作用(p<0.001);第2号样品(pseudoginsenosidert1)、第5号样品(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第21号样(v2份、rt11份、iv0份、iva0份组合物组)、第22号样(v1份、rt11份、iv0份、iva0份组合物组)、第27号样(v0份、rt11份、iv1份、iva0份组合物组)、1~8号化合物组合物组(第10、11号样品)具有显著性降脂作用(p<0.01);其它各样品均对tg含量具有显著降低(p<0.05)。

实施例二

1.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实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2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第2号样品(pseudoginsenosidert1)、第5号样品(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第6号样品(zingibrosider1)、第7号样品(tarasaponinvi)、第8号样品(taibaienosidei)、第9号样品(竹节参总皂苷)、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组1:1:1:1:1:1:1:1)、第12号样(v2份、rt11份、iv1份、iva1份组合物组),共12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给予0.5%cmc-na溶液(给药体积均为20ml/kg);各给药组每天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辛伐他汀组小鼠给药剂量为14mg/kg/d;血脂康组小鼠给药剂量为1000mg/kg/d;各样品组的给药剂量分别为120mg/kg/d;各给药组给药体积均为20ml/kg。按以上述体积和剂量灌胃给药,给药周期为15天。最后一次给药后开始禁食不禁水,2h后,空白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75%蛋黄乳溶液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给药体积均为20ml/kg。腹腔注射后禁食不禁水,造模22h后,摘取小鼠眼球取血0.5ml,静置1h,血样在3000rpm条件下,离心10min,得到各组小鼠血清,置于-20℃待测。

将分离得到的血清,分别按照tc、tg、ldl-c和hdl-c试剂盒的说明书步骤进行测定,用酶标仪测定各样品吸光度。所得数据用excel根据公式计算得到相应tc、tg、ldl-c和hdl-c浓度值。软件统计后,用表示。

2.小鼠急性高血脂模型实验结果

2.1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测定结果

按试剂盒规定方法,用酶标仪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各样品吸光度值。以空白管校零,计算公式:甘油三酯含量(mmol/l)=校准品浓度×(样本od值-空白od值)/(校准od值-空白od值)。测定结果见表3。

表3各组小鼠血清中tg水平测定结果(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模型组血清tg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第12号样品(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组)具有极显著性降低tg作用(p<0.001);第2号样品(pseudoginsenosidert1)、第5号样品(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1:1:1:1:1:1:1:1)、辛伐他汀组具有显著性降低tg作用(p<0.01);其它各样品组均对tg含量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

2.2血清中总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

按试剂盒规定方法,用酶标仪在510nm波长下测定各样品吸光度值。以空白管校零,计算公式:胆固醇含量(mmol/l)=校准品浓度×(样本a值-空白a值)/(校准a值-空白a值)。测定结果见表4。

表4各组小鼠血清中tc水平测定结果(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模型组血清tc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第12号样品(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组)具有极显著性降低tc作用(p<0.001);第2号样品(pseudoginsenosidert1)、第5号样品(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1:1:1:1:1:1:1:1)、辛伐他汀组具有显著性降低tc作用(p<0.01);其它各样品组均对tc含量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

2.3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

按试剂盒规定方法,用酶标仪在546nm波长下测定各样品吸光度值。以空白管校零,计算公式:ldl-c含量(mmol/l)=校准品浓度×[(样本a2-样本a1)-(空白a2-空白a1)]/[(校准a2-校准a1)-(空白a2-空白a1)]。酶标仪测定各孔吸光度值a2,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5各组小鼠血清中ldl-c水平测定结果(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模型组血清ldl-c含量明显升高,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第12号样品(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组)具有极显著性降低ldl-c含量作用(p<0.001);第2号样品(pseudoginsenosidert1)、第5号样品(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1:1:1:1:1:1:1:1)、辛伐他汀组具有显著性降低ldl-c含量作用(p<0.01);其它各样品组均对ldl-c含量具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

2.4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测定结果

按试剂盒规定方法,用酶标仪在546nm波长下测定各样品吸光度值。以空白管校零,计算公式:ldl-c含量(mmol/l)=校准品浓度×[(样本a2-样本a1)-(空白a2-空白a1)]/[(校准a2-校准a1)-(空白a2-空白a1)]。测定结果见下表。

表6各组小鼠血清中hdl-c水平(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模型组血清hdl-c含量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示小鼠急性高脂血症模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第12号样品(1~4号化合物组合物组)具有极显著性升高hdl-c含量作用(p<0.001);第2号样品(pseudoginsenosidert1)、第5号样品(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1:1:1:1:1:1:1:1)、辛伐他汀组具有显著性升高hdl-c含量作用(p<0.01);其它各样品组均对hdl-c含量具有显著升高作用(p<0.05)。

实施例三

1.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模型实验方法

取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各半),120只,随机分成12组,每组10只。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取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阳性对照组、第2号组、第5号组、第6号组、第7号组、第8号组、第9号组、第10组、第12组。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每日按0.2ml/10g灌胃0.5%cmcna,给药组每日灌胃给予0.2ml/10g体积的相应药物,给药剂量分别为:取联苯双酯对照组0.2g/kg、辛伐他汀对照组为0.014g/kg、其它各给药组剂量均为0.12g/kg。共给药7天。除空白组外,其余11组在最后1次给药2h后,均分别腹腔注射0.1%的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0.1ml/10g。禁食16h,于小鼠眼底静脉丛采血约0.5ml,分离血清(4000rp/min,10min,4℃),利用试剂盒测定alt、ast活力。

2.实验结果

表7各样品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影响(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模型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联苯双酯组、第2号样品(pseudoginsenosidert1)组、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1:1:1:1:1:1:1:1)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有显著性降低(p﹤0.01);第12号样(v2份、rt11份、iv1份、iva1份组合物组)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有极显著性降低(p﹤0.001);辛伐他汀组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没有显著性变化;其余各组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均显著降低(p﹤0.05)。

表8各样品对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影响(n=1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1。

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模型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联苯双酯组、第5号样品(oleanolicacid3-o-β-d-glucuronopyranosideiva)组、第7号样品(tarasaponinvi)、第10号样品(1~8号化合物组合物1:1:1:1:1:1:1:1)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有显著性降低(p﹤0.01);第12号样(v2份、rt11份、iv1份、iva1份组合物组)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有极显著性降低(p﹤0.001);辛伐他汀组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没有显著性变化;其余各组的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均显著降低(p﹤0.05)。

实施例四

从竹节参中分离得到的1~9号化合物、1~8号化合物组合物、1~4号化合物组合物各样品,分别与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种辅料制成的固体制剂和/或液体制剂,具有降糖作用。

现已非模拟竹节参总皂苷1~4号化合物组合物为例进行硬胶囊剂制粒。取1~4号化合物组合物500g,加入5~10%淀粉,干法制粒/或湿法制粒,过筛,干燥,装入1号硬胶囊,粒重0.275g/粒。成人每日3次,每次2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