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97533发布日期:2023-06-28 2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在皮肤上使用的表面电极,所述表面电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构成电极(11、11.1、11.2)的末端(11a、11.1a、11.2a)的厚度(t)是该构成电极(11)的中间部分(11c)的厚度(t)的至少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的末端(11a)具有独立地从以下形状组成的组中选择的形状:球形、半球形、卷形、圆柱形、棒状形状、销状形状、钉状形状和锥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2)具有蘑菇状形状的末端(11.2a)。

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电极单元(10)内的所有构成电极(11、11.1、11.2)具有相同形状的末端(11a、11.1a、11.2a)。

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的中间部分(11c)具有圆柱形的形状,所述圆柱形的半径(r)限定所述中间部分(11c)的厚度(t)的一半。

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的末端(11a、11.1a、11.2a)具有用于接触皮肤的凸形表面,其中所述凸形表面由所述凸形表面的曲率半径(c)限定。

8.根据权利要求3、6和7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的末端(11a、11.1a)具有球形的形状,所述球形的半径(r)限定所述末端(11a、11.1a)的厚度(t)的一半,并且所述半径(r)等于所述末端(11a、11.1a)的所述表面的曲率半径(c),在所述单个构成电极(11、11.1)内,所述曲率半径(c)是所述中间部分(11c)半径(r)的至少2倍。

9.根据权利要求4、6和7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2)的末端(11.2a)具有蘑菇状形状,所述蘑菇状形状的半径(r)限定所述末端(11.2a)的厚度(t)的一半,并且所述半径(r)小于所述末端(11.2a)的所述表面的曲率半径(c),在所述单个构成电极(11.2)内,所述曲率半径(c)是所述中间部分(11c)的半径(r)的至少2倍。

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具有单个电极单元(10),该单个电极单元(10)包括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间隔开使得在相邻的两个末端(11a、11.1a、11.2a)之间存在1mm到5mm的间隙,从而能够从所述自由空间体积(111)引入和移除毛发。

11.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还包括用于将导电介质供应到所述自由空间体积(111)的系统(2),所述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12)的背面(12b)上的歧管(20),所述歧管(20)包括管道(21),所述管道(21)与出口管(22)端接,出口管(22)从所述背面(12b)到所述正面(12a)设置在所述衬底(12)中,用于将所述导电介质供应到所述构成电极(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单元(10)设置在可变形层(30)上,所述可变形层(30)面向所述衬底的所述背面(12b)设置在所述歧管(20)与所述衬底(12)之间,其中所述可变形层(30)具有用于从所述可变形层(30)的一侧到另一侧设置所述出口管(22)的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20)通过紧固装置(23、121)与所述衬底(12)连接。

1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单元(10)。

1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一个电极单元(10)包括至少四个构成电极(11、11.1、11.2)。

1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由导电聚合物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由不锈钢或涂覆有氯化银的金或银制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用于供应导电介质的所述系统(2)与用于导电介质的贮存器(24)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用于供应导电介质的所述系统(2)包括用于将所述导电介质从所述贮存器(24)供给到所述出口管(22)的泵。

21.根据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层(30)由从棉、聚酰胺、聚酯和皮革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22.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是所述衬底(12)的组成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11.1、11.2)附接于所述衬底(12)。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电极(11)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在皮肤上使用的表面电极,该表面电极包括可连接到电压和/或电流源的电极单元(10)。每个电极单元(10)包括具有正面(12a)和背面(12b)的衬底(12),以及设置在衬底(12)的正面(12a)上的构成电极(11、11.1、11.2),这些构成电极彼此间隔开使得在构成电极(11、11.1、11.2)之间形成自由空间体积(111),每个构成电极(11、11.1、11.2)具有与衬底(12)连接的基端(11b)、被配置为用于接触皮肤的末端(11a)以及在基端(11b)与末端(11a)之间的中间部分(11c);构成电极(11、11.1、11.2)被设计成使得在单个构成电极(11、11.1、11.2)内,末端(11a、11.1a、11.2a)的厚度(T)大于中间部分(11c)的厚度(t)。

技术研发人员:马里乌什·吉尔盖莱维奇,帕维尔·普罗科普奇克,亚当·扬基维奇,克日什托夫·马莱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神经设备组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