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唑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814403发布日期:2024-04-30 17: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三唑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9h39n7o4,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采用的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钙中至少一种;步骤(1)中所述水解的条件为:在55-65℃保温1.5-3h,或在55-65℃微波30-45min;步骤(1)中所述浓缩的方法为加入萃取剂萃取;所述萃取剂选自乙酸乙酯和乙醚中的一种或两种;步骤(1)中所述氯乙酰氯、4-二甲氨基吡啶和三乙胺与丁苯酞的摩尔用量比依次为:1.4-1.6:0..08-0.12:1.4-1.6:1;步骤(2)中所述溶解采用的溶剂包括二氯化碳;步骤(2)中所述炔丙胺与中间体1的摩尔用量比为1.1-1.3:1;步骤(2)中所述o-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四氟硼酸、n,n-二异丙基乙胺与中间体1的摩尔用量比依次为:1.1-1.3:1.8-2.2:1;步骤(2)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30℃,时间为5.5-7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过氧化苯甲酰与川芎嗪的摩尔用量比为0.08-0.12:1;步骤(3)中所述n-溴代琥珀酸酐与川芎嗪的摩尔用量比为0.25-0.35:1;步骤(3)中所述溴代反应的方法为回流;步骤(4)中所述溶解采用的溶剂包括乙腈;步骤(4)中所述叠氮化钠与中间体3的摩尔用量比为1.15-1.25:1;步骤(4)中所述反应的条件为在55-65℃微波55-70min。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中间体2与中间体4的摩尔用量比为1:0.9-1.1;步骤(5)中所述溶解采用的溶剂包括二氯甲烷;步骤(5)中所述催化剂包括噻吩-2-甲酸亚铜(i);步骤(5)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30℃;步骤(6)中所述催化剂包括碳酸铯;所述碳酸铯与中间体5的摩尔用量比为1.4-1.6:1;步骤(6)中所述吗啉与中间体5的摩尔用量比为1.4-1.6:1;步骤(6)中所述取代反应的条件为在60-70℃反应100-140min;或在60-70℃微波50-65min。

6.一种三唑类化合物的手性化合物、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游离形式和药用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酯在制备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唑类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29h39n7o4,化学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7.一种三唑类化合物或其手性化合物、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游离形式和药用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酯在制备用于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类似机制及损伤介导的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8.一种含有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选自下组:粘合剂、填充剂、稀释剂、崩解剂、混悬剂、助悬剂、缓释剂、控释剂、冻干保护剂、包衣剂、肠溶材料、润滑剂、助流剂、抗粘剂、甜味剂、风味剂、增塑剂、遮光剂、增溶剂、保湿剂、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着色剂、色素、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水溶性基质、脂溶性基质、油脂性基质、致孔剂、凝胶剂、防腐剂、缓冲剂、螯合剂和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其他具有提高脑血流量或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的活性组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唑类化合物在制备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所述三唑类化合物如结构式(Ⅰ)所示,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还提供了所述三唑类化合物的手性化合物、对映异构体、非对映异构体、几何异构体、游离形式和药用可接受的盐、水合物、溶剂化物或酯在制备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三唑类化合物在制备具有防治缺血性脑卒中药物的应用中,表现出了更佳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孙桂波,田瑜,叶景学,尚海,王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