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横锁钉及骨折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7984222发布日期:2024-05-13 12:4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横锁钉及骨折固定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横锁钉及骨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胫骨远端骨折在外伤和事故伤中常见,也是骨科中常见的骨折类型,无论开放性或闭合性骨折都容易出现软组织并发症,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选择既能牢固内固定又能减少并发症的治疗方案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关键,一般按照患者骨折损伤类型及损伤程度,临床多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mippo经皮钢板植入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术。

2、随着医疗科技技术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种胫骨远端髓内钉和与其相配套的横锁钉,既解决了传统钢板内固定异物感明显、软组织激惹、皮肤肿胀坏死和钢板外露等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随身携带不方便和病人心理障碍等问题。

3、虽然目前的胫骨远端髓内系统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是发明人发现,目前的胫骨远端髓内系统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在于:

4、在患者使用该胫骨远端髓内系统时,需要将髓内钉主钉固定在患者的骨髓腔内,在固定髓内钉主钉的过程中,通常先将髓内钉主钉放置在患者骨髓腔内后,再将横锁钉从体外植入骨头内并于髓内钉主钉相配合,以此达到固定髓内钉主钉的目的,其中,横锁钉上设置有外螺纹,在横锁钉植入骨头的过程中,横锁钉先于骨头螺纹配合,随着横锁钉在骨内的不断旋入,横锁钉不断朝骨内移动,再依次与髓内钉主钉上的通孔和骨头相配合,然而,横锁钉与骨头螺纹配合,并未与髓内钉主钉螺纹配合,使得在单个横锁钉与髓内钉主钉相配合后,髓内钉主钉仍能沿横锁钉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通常需沿不同的方向向骨头内植入多个横锁钉,以在多个不同的方向对髓内钉主钉进行限位,虽然在骨头上植入多个横锁钉能够提高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的牢固性,但是植入多个横锁钉需要在骨头上钻入多个孔,会增加骨头受到的损伤,同时植入多个横锁钉不利于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5、所以,基于上述不足,目前亟需设计一种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横锁钉及骨折固定装置,以达到降低骨头受到的损伤的同时,提高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被固定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胫骨远端髓内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横锁钉及骨折固定装置,以达到降低骨头受到的损伤的同时,提高骨髓腔内的骨髓钉主钉被固定的稳固性。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胫骨远端骨折的横锁钉,包括钉杆,所述钉杆上设置有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依次沿所述钉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第三螺纹部位于所述横锁钉的伸入前端,所述第一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用于与骨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纹部用于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部所配合的骨头区域与第三螺纹部所配合的骨头区域互为对侧。

4、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固定在所述钉杆上,所述第二螺纹部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钉杆上,所述第二螺纹部相对所述钉杆移动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钉杆的长度方向同向;

5、所述第二螺纹部上设置有第一抵接件,所述第一抵接件和第二螺纹部同步运动,所述钉杆上设置有第二抵接件,所述第二抵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一抵接件相抵,所述第二抵接件上的用于与第一抵接件相抵的端部为抵接部,所述抵接部具有弹性;

6、所述第二抵接件用于对所述第二螺纹部朝靠近第一螺纹部的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所述抵接部的形变而使所述第二螺纹部单方向移动的最大移动距离为a,所述第二螺纹部的导程为b,a≥b。

7、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抵接件与所述钉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抵接件相对所述钉杆转动时,所述第二抵接件沿所述钉杆的长度方向移动。

8、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螺纹部的导程为c,b>c;

9、所述第一抵接件与所述钉杆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抵接件相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钉杆相配合,在所述第二螺纹部逐渐朝远离第一螺纹部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逐渐增大。

10、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钉杆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第一弹性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抵接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

11、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钉杆上还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钉杆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第二螺纹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相配合,使所述滑块能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12、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纹部上设置有第一挡板,所述钉杆上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纳区,所述第一容纳区内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具有弹性,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挡板相连,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挡板相连,在所述第二螺纹部朝远离第一螺纹部的方向移动时,所述第一容纳区的空间逐渐缩小,使所述第三弹性件受到挤压作用并朝逐渐远离所述钉杆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

13、在所述横锁钉与骨髓腔中的髓内钉主钉相配合的过程中,所述第三弹性件能挤压至所述第一螺纹部所对应的骨头和髓内钉主钉之间的间隙处;

14、所述第三弹性件为若干个,若干所述第三弹性件环绕所述钉杆的中心轴线分布。

15、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横锁钉还包括钉帽,所述钉帽与所述钉杆和第一螺纹部相连,所述钉帽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螺纹部上的螺纹直径。

16、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挡板包括横板和竖板,所述横板与第二螺纹部相连,所述竖板与横板相连,所述第一挡板通过所述竖板与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一端相连,所述横板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钉杆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竖板垂直所述横板设置,所述横板用于在所述第三弹性件受到挤压作用时防止所述第三弹性件朝靠近所述钉杆的中心轴线处移动。

17、作为本技术优先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部上的螺纹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螺纹部上的螺纹直径,所述第二螺纹部上的螺纹直径大于所述第三螺纹部上的螺纹直径。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骨折固定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横锁钉,还包括主钉,所述主钉用于伸入骨髓腔,所述主钉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纹配合。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0、1. 在本技术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螺纹部、第二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使得在横锁钉与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相配合时,第一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与骨头螺纹连接,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如此,在第一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与骨头螺纹连接时,能够提高横锁钉和骨头相配合的牢固性,在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时,能够防止髓内钉主钉相对横锁钉沿横锁钉的长度方向上移动,进而提高了单个横锁钉对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的固定效果,提高了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被固定的稳固性,并且可使用数量更少的横锁钉对髓内钉主钉进行固定,以此能够降低骨头受到的损伤,提高患者伤口的痊愈速度;

21、2.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抵接件和第二抵接件,使得第一抵接件能与第二抵接件相抵,并使a≥b,如此,在将横锁钉旋入骨头和髓内钉主钉的过程中,在第二螺纹部和髓内钉主钉相配合的瞬间,由于第二螺纹部与第一螺纹部一同转动,在第一螺纹部与骨头上的螺纹相啮合后,第二螺纹部和髓内钉主钉上的螺纹孔的啮合关系存在不确定状态,若此时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上的螺纹孔相啮合,则可顺利使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以此完成横锁钉的植入;若此时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上的螺纹孔未啮合,在继续旋入横锁钉后,钉杆相对髓内钉主钉沿钉杆的长度方向移动,其钉杆上的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相抵,使得抵接部的形变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第二螺纹部也绕钉杆的中心轴线方向旋转,直至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上的螺纹孔相啮合,便于后续使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进而在第一螺纹部和骨头螺纹连接的情况下,便于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从而降低了横锁钉对骨髓腔内的髓内钉主钉进行固定的难度;

22、3. 进一步的,使第二抵接件与钉杆螺纹连接,通过使第二抵接件相对钉杆转动,使得第二抵接件沿钉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此调节第一抵接件与第二抵接件相抵时的第二抵接件在沿钉杆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从而便于调节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之间的距离,因不同患者的胫骨大小存在差异,在将髓内钉主钉放置在骨髓腔后,不同患者所对应的髓内钉主钉与骨头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不同,本技术可针对不同的患者,通过对第二抵接件相对钉杆的转动进行调节,更利于在第一螺纹部与骨头螺纹连接时,使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从而提高了横锁钉与不同患者之间的适配度;

23、4. 进一步的,通过在第一抵接件和钉杆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并使b>c,使得在第一螺纹部与骨头螺纹连接,且第二螺纹部刚与髓内钉主钉螺纹连接时,通过继续向骨头内旋入横锁钉,随着钉杆绕其自身中心轴线转动,在沿钉杆的长度方向上,第二螺纹部移动的距离大于第一螺纹部移动的距离,使得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并使第一弹性件的形变量逐渐增大,在横锁钉植入骨头内并处于预设位置时,因髓内钉主钉通常采用钛合金制成,其硬度通常比骨头的硬度大,使得髓内钉主钉与第二螺纹部之间的配合更牢固,在第一弹性件变形的作用下,第一弹性件能对第一螺纹部施加从第三螺纹部指向第一螺纹部的方向的力,使得钉杆、第一螺纹部和第三螺纹部受到朝向患者体内的作用力,能够提高横锁钉植入骨头内的稳固性,并且在无人为拧动横锁钉时,其第一弹性件所提高的弹性力能进一步提高第二螺纹部与髓内钉主钉螺纹配合的牢固性;

24、5.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区,且在第一容纳区内设置第三弹性件,其第三弹性件可为条状结构,也可为块状结构,在向骨头逐渐旋入横锁钉的过程中,在第二螺纹部朝远离第一螺纹部的方向移动时,第二螺纹部与第一螺纹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第一容纳区的空间逐渐缩小,使得第三弹性件受到挤压作用并逐渐朝远离钉杆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会将第三弹性件挤压至第一螺纹部所对应的骨头和髓内钉主钉之间的间隙处,一方面,变形后的第三弹性件能卡在第一螺纹部所对应的骨头和髓内钉主钉之间的间隙处,能够进一步提高横锁钉植入骨头内的稳固性,另一方面,钉帽的直径大于第一螺纹部上的螺纹直径,使得钉帽和第三弹性件能对第一螺纹部所对应的骨头进行挤压夹持,且骨头上的被挤压夹持的部分靠近第一孔洞处,能够提高骨头上的位于第一孔洞周边区域的形态的稳固性,能够防止第一孔洞周边区域的骨头出现开裂的情况,尤其是对于骨头较为脆弱或者骨质疏松的患者而言,其防止第一孔洞周边区域的骨头出现开裂的作用更为明显。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