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紧结构及动感单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7550发布日期:2022-12-17 12:03阅读:50来源:国知局
锁紧结构及动感单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紧结构及动感单车。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素质的愈发关注,健身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诸多型号健身器械面世。动感单车是一款有氧运动的辅助器材,多年的发展其结构已基本成熟。但在更加注重差异性的今天其仍有一些改进空间。
3.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动感单车的扶手架和座垫架多数仅能实现上下方向的调节,对不同使用者对前后距离的调节的需求关照不足。综上,研发一种能够实现扶手架及座垫架前后调节的锁紧结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紧结构,其可实现扶手架及座垫架的前后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锁紧结构的动感单车,其可实现扶手架及座垫架的前后调节。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锁紧结构,包括滑块、导轨、压块和固定杆;
7.所述滑块上贯穿设置滑孔,所述滑孔套接于所述导轨上;
8.所述滑块上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滑孔连通以构成连通部,所述压块设于所述定位孔中;
9.所述固定杆的部分结构外置于所述滑块,其余部分穿过所述滑块上的连接孔并伸入所述定位孔,所述压块设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导轨之间;
10.在所述固定杆向所述滑块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后,能够压紧所述压块,并使所述压块经所述连通部压紧所述导轨,以锁紧所述滑块于所述导轨;
11.在所述固定杆向所述滑块外运动到第二设定位置后,所述压块能够释放所述导轨,以使所述滑块能够在所述导轨上滑动。
12.优选地,所述固定杆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接孔。
13.优选地,所述螺纹杆上与所述压块接触的一端设置螺杆凸起,所述螺杆凸起包括圆锥面,所述圆锥面的圆心线与所述固定杆的旋转中心线共线;所述压块上与所述螺纹杆接触的一端设置压块凹槽,所述压块凹槽为梯形槽;在所述固定杆向所述滑块内运动到所述第一设定位置后,所述压块凹槽上与腰对应的斜面与圆锥面贴合配合。
14.优选地,在所述固定杆向所述滑块内运动到所述第一设定位置后,所述螺杆凸起的外凸顶端与所述压块凹槽的内凹顶端之间具有间隙。
15.优选地,所述导轨远离所述压块一端设置第一凹槽,靠近所述压块一端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于预设对称面呈镜面对称,所述预设对称面垂直于所述固定杆相对于所述滑块内外运动的线性方向,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至少
部分表面为相对于所述预设对称面倾斜的斜面;
16.所述滑孔上设置第一凸起,所述压块上设置第二凸起;
17.在所述固定杆向所述滑块内运动到所述第一设定位置后,所述第一凹槽上的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一凸起的至少部分表面贴合配合,所述第二凹槽上的所述斜面与所述第二凸起的至少部分表面贴合配合。
18.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梯形槽。
19.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为等腰梯形槽。
20.优选地,在所述固定杆向所述滑块内运动到所述第一设定位置后,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凸顶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凹顶端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凸起的外凸顶端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凹顶端之间具有间隙。
21.一种动感单车,包括车架和扶手架,还包括如上锁紧结构,所述导轨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扶手架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22.一种动感单车,包括车架和座垫架,还包括如上锁紧结构,所述导轨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所述座垫架固定于所述滑块上。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结构,包括滑块、导轨、压块和固定杆。滑块上贯穿设置滑孔,滑孔套接于导轨上。滑块上设置定位孔,定位孔与滑孔连通以构成连通部,压块设于定位孔中。固定杆的部分结构外置于滑块,其余部分穿过滑块上的连接孔并伸入定位孔,压块设于固定杆和导轨之间。在固定杆向滑块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后,能够压紧压块,并使压块经连通部压紧导轨,以锁紧滑块于导轨。在固定杆向滑块外运动到第二设定位置后,压块能够释放导轨,以使滑块能够在导轨上滑动。
24.在应用于动感单车时,可以将导轨固定于车架,而将扶手架或座垫架固定于滑块,导轨沿前后方向延伸,需要沿前后方向调节扶手架或座垫架时,控制固定杆向滑块外运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或者更外侧,使得滑块能够在导轨上滑动,当前后方向调节到位后,控制固定杆向滑块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或者更内侧,以使固定杆通过压块压紧导轨于滑块,将滑块锁紧于导轨,从而通过该锁紧结构实现扶手架及座垫架的前后调节。当然,该锁紧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锁紧结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锁紧结构具体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
29.滑块1,定位孔11,滑孔12,连接孔13,第一凸起14;
30.导轨2,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
31.压块3,压块凹槽31,第二凸起32;
32.固定杆4,螺纹杆41,螺杆凸起411,头部42;
33.预设对称面a。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5.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锁紧结构,其可实现扶手架及座垫架的前后调节。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锁紧结构的动感单车,其可实现扶手架及座垫架的前后调节。
3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锁紧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一中,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滑块1、导轨2、压块3和固定杆4。
37.滑块1上贯穿设置滑孔12,滑孔12套接于导轨2上,具体地,滑孔12与导轨2外形相同。滑块1上还设置定位孔11,定位孔11与滑孔12连通以构成连通部,压块3设于定位孔11中,当压块3完全与导轨2配合压紧时,压块3不脱出滑定位孔11。
38.固定杆4的部分结构外置于滑块1,其余部分穿过滑块1上的连接孔13并伸入定位孔11,压块3设于固定杆4和导轨2之间。其中,固定杆4相对于滑块1内外运动的方向参考图2中的箭头方向,通常也为连接孔13的贯穿方向。
39.在固定杆4向滑块1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后,能够压紧压块3,并使压块3经连通部压紧导轨2,以锁紧滑块1于导轨2。在固定杆4向滑块1外运动到第二设定位置后,压块3能够释放导轨2,以使滑块1能够在导轨2上滑动。具体地,在滑块1上,第二设定位置位于第一设定位置的外侧。
40.在应用于动感单车时,可以将导轨2固定于车架,而将扶手架或座垫架固定于滑块1,导轨2沿前后方向延伸,需要沿前后方向调节扶手架或座垫架时,控制固定杆4向滑块1外运动到第二设定位置或者更外侧,使得滑块1能够在导轨2上滑动,当前后方向调节到位后,控制固定杆4向滑块1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或者更内侧,以使固定杆4通过压块3压紧导轨2于滑块1,将滑块1锁紧于导轨2,从而通过该锁紧结构实现扶手架及座垫架的前后调节。当然,该锁紧结构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设备。
41.进一步地,固定杆4包括螺纹杆41。另外,固定杆4上外置于滑块1的部分为固定于螺纹杆41的头部42,具体使得螺纹杆41和头部42构成t型结构,头部42上具体可以设置把手等便于施加外力的结构。螺纹杆41螺纹连接于连接孔13。也就是说,此时,固定杆4为旋钮,除了能够进行相对于滑块1内外运动的线性运动外,还可以自转。通过转动固定杆4,即可以调节其对压块3的压力,通过固定杆4和滑块1之间的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对固定杆4压紧力的无级调节,自由调整滑块1与导轨2之间的压力。
4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杆4也可以进行其他设置,例如,固定杆4的外侧面上固定设置卡块,连接孔13上设置内凹槽和外凹槽,通过固定杆4的线性移动,当卡块运动到内凹槽时,固定杆4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当卡块运动到外凹槽时,固定杆4运动到第二设定位置。
43.进一步地,螺纹杆41上与压块3接触的一端设置螺杆凸起411,螺杆凸起411包括圆
锥面,圆锥面的圆心线与固定杆4的旋转中心线共线,需要说明的是,圆锥面可以为一个设定的完整圆锥面在轴向上的选定的一段锥面。压块3上与螺纹杆41接触的一端设置压块凹槽31,压块凹槽31为梯形槽,更具体为等腰梯形槽。具体地,梯形槽为截面为梯形的凹槽,具体在垂直于滑块1滑动方向上的截面。在固定杆4向滑块1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后,压块凹槽31上的两个与腰对应的斜面分别与圆锥面贴合配合。通过压块3和螺杆之间采用圆锥面接触,可以避免压块3影响固定杆4的转动,同时,可以在固定杆4的径向上对压块3进行限位。
44.进一步地,在固定杆4向滑块1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后,螺杆凸起411的外凸顶端与压块凹槽31的内凹顶端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减少固定杆4和压块3之间的摩擦损伤。
45.进一步地,导轨2远离压块3一端设置第一凹槽21,滑孔12上设置与第一凹槽21相匹配的第一凸起14。导轨2靠近压块3一端设置第二凹槽22,压块3上设置与第二凹槽22相匹配的第二凸起32。
46.如图2所示,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相对于预设对称面a呈镜面对称,预设对称面a垂直于固定杆4相对于滑块1内外运动的线性方向。
47.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的至少部分表面为相对于预设对称面倾斜的斜面。在固定杆4向滑块1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后,第一凹槽21上的斜面与第一凸起14的至少部分表面贴合配合,第二凹槽22上的斜面与第二凸起32的至少部分表面贴合配合。通过凸起和凹槽之间的斜面的倾斜式支撑,可以提供平行、垂直于固定杆4相对于滑块1内外运动的线性方向的两个方向的分力,对滑块1起到多向限位作用,能够改善锁定效果。
48.进一步地,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为梯形槽,相应地,第一凸起14、第二凸起32为梯形凸起。具体地,梯形槽指的是,在垂直于滑块1滑动方向上,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第一凸起14以及第二凸起32的截面为梯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还可以为不规则凹槽或者三角形槽。
49.压块3将第一凹槽21压合在第一凸起14上、将第二凹槽22压合在第二凸起32上,第一凹槽21上与腰对应的斜面可以分别对第一凸起14的斜面对应贴合配合以提供支撑力,第二凹槽22上与腰对应的斜面分别贴合于第二凸起32上与腰对应的斜面,以配合支撑力。将凹槽设置为梯形槽,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50.进一步地,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为等腰梯形槽。在压块3将导轨2压向滑块1后,导轨2受到第一凸起14、第二凸起32共四个方向的倾斜的支撑力,支撑稳定,可以避免导轨2和滑块1之间的晃动。如图2所示截图平面,在锁紧状态下,在平面中,固定杆4推动滑块1、压块3,两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f1和f1’、f2和f2’作用在导轨2上,且这两组力的方向不平行,则导轨2在平面中的合力为零,导轨2静止,保证锁紧后的稳定效果。同时,滑块1、压块3与导轨2形成面接触,在垂直截面方向上产生摩擦力,当固定杆4锁紧过程中施加的力越大时,滑块1、压块3与导轨2间的摩擦力也越大,锁紧效果越好。
51.具体地,压块3由一个三角形加一个四边形组合而成的图形为截面拉伸而成,具体地,导轨2由两完全相同的梯形、即图2中上下两个梯形,以上底为公共边组合而成的图形为横截面拉伸而成。
52.进一步地,在固定杆4向滑块1内运动到第一设定位置后,第一凸起14的外凸顶端与第一凹槽21的内凹顶端之间具有间隙,第二凸起32的外凸顶端与第二凹槽22的内凹顶端
之间具有间隙,可以减小导轨2受到的摩擦力。
53.本实施例中的锁紧结构,调节固定杆4可将滑块1稳固地锁紧在导轨2任意位置上,其使用过程包括:将压块3装入定位孔11,再将组装好的滑块1装入导轨2某处位置,调节固定杆4使固定杆4的螺纹杆41推动压块3并将压块3压紧导轨2,导轨2的一端受到压块3的挤压,另一端则受滑块1内孔的第一凸起14挤压,此时导轨2两侧四个方向受力形成稳定,同时滑块1、压块3与导轨2接触表面产生摩擦力,使沿导轨2方向静止,此时滑块1锁紧在导轨2某个位置上。当需要调整滑块1在导轨2上的位置时,松开固定杆4,此时滑块1、压块3与导轨2的压力消失、摩擦力消失,滑块1可以沿导轨2滑动到指定位置。
54.本实施例中的锁紧结构,稳定性可靠,结构简单,无需较高的加工精度,成本低,可应用于扶手架及座垫架的前后调节,满足使用者更丰富的使用要求。
55.除了上述锁紧结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动感单车,动感单车包括车架、扶手架以及座垫架。
56.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导轨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车架上,扶手架固定于滑块1上,以实现扶手架的前后调节。
57.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导轨2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固定于车架上,座垫架固定于滑块1上,以实现座垫架的前后调节。
5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9.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6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61.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6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锁紧结构及动感单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