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4530发布日期:2020-07-07 14:2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无纺面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纺布,例如热封无纺布、防粘无纺布、热轧无纺布及水刺无纺布等,用机械方法对其表面进行二次成型已被广泛被用于诸如卫生用品等领域,但普遍存在二次成型过程中固定不牢固,造成成型质量差,良品率低。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943237a,发明创造的名称一种单层立体面料及其成型装置,包括机架、热风供应机构、冷风供应机构、多个压轮、第一配气室、第二配气室、供料机构、转动盘机构、材料输送机构和plc控制器。但现有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存在成型过程中固定不牢固,造成成型质量差,良品率低,需要加热时外接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差,且增加能耗,成型驱动装置运行稳定性差,且传动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以解决现有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存在成型过程中固定不牢固,造成成型质量差,良品率低,需要加热时外接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差,且增加能耗,成型驱动装置运行稳定性差,且传动效率低的问题。一种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脚,加热机构,驱动电机,轴承座,成型机构,丝杠,固定机构,电控柜和导轨,所述支撑脚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下方四角;所述电控柜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左侧;所述加热机构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方的右侧;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方的左侧;所述丝杠左端通过轴销固定在轴承座的内部,右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固定机构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上方,位于驱动电机和轴承座的内侧;所述导轨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的前后两侧,位于固定机构之间;所述成型机构上端通过螺纹与丝杠相连,下端卡接在导轨的外侧。

所述工作台的下方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脚采用圆柱形;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130st-m15015型;所述电控柜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导轨的侧面开设有凹槽。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箱,温度传感器,分流嘴,输气管,电磁阀和排液阀,所述加热箱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下方的凹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加热箱内部上方的右侧;所述分流嘴采用多个,焊接在加热箱的下方,且与加热箱相通;所述输气管焊接在分流嘴的下方;所述电磁阀通过螺栓固定在输气管的左侧;所述排液阀通过螺栓固定在加热箱下方的左侧。

所述加热箱的下方采用倾斜状,且左侧低于右侧;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cwdz11型;所述输气管与蒸汽源相连;所述电磁阀通过导线与电控柜相连,选用2w-320-32k型。

所述成型机构包括螺母座,支撑架,卡槽,安装板和成型板,所述螺母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卡槽采用两个,开设在支撑架下方的内侧,尺寸与导轨的尺寸匹配;所述安装板采用多个,焊接在支撑架的下方;所述成型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下端设置有凸块。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旋杆,固定板和齿形条,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所述旋杆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架上方的中间位置,下端贯穿至固定架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旋杆的下方,位于固定架之间;所述齿形条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设置,将待成型无纺面料放置在工作台的上方,旋转旋杆,推动固定板下降使齿形条抵触待成型无纺面料,设置的齿形条提高固定的稳固性,避免成型过程中出现位移的现象,提高成型加工装置的成型质量。

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的设置,需要加热时,电控柜为电磁阀和温度传感器供电,电磁阀通电打开,通过输气管为加热箱输送蒸汽,对工作台上的待成型无纺面料加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加热箱内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加热质量,设置的分流嘴使蒸汽在加热箱内均匀分布,避免加热箱内存在温度差,提高加热效率,且降低加热过程中的能耗。

3.本实用新型的丝杠和导轨的设置,电控柜为驱动电机供电,驱动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成型机构左右移动进行成型作业,设置的导轨使成型机构左右移动时始终沿着导轨移动,提高成型机构运行的稳定性,且提高传动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构的设置,将成型板安装在安装板上,成型机构左右移动时,成型板在待成型无纺面料的上方按压过去,达到对无纺面料定型的目的,在成型板的下方设置凸块,提高无纺面料的立体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台,2-支撑脚,3-加热机构,31-加热箱,32-温度传感器,33-分流嘴,34-输气管,35-电磁阀,36-排液阀,4-驱动电机,5-轴承座,6-成型机构,61-螺母座,62-支撑架,63-卡槽,64-安装板,65-成型板,7-丝杠,8-固定机构,81-固定架,82-旋杆,83-固定板,84-齿形条,9-电控柜,10-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无纺面料的成型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支撑脚2,加热机构3,驱动电机4,轴承座5,成型机构6,丝杠7,固定机构8,电控柜9和导轨10,所述支撑脚2采用四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下方四角;所述电控柜9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左侧;所述加热机构3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上方的右侧;所述轴承座5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上方的左侧;所述丝杠7左端通过轴销固定在轴承座5的内部,右端通过联轴器与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固定机构8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上方,位于驱动电机4和轴承座5的内侧;所述导轨10采用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的前后两侧,位于固定机构8之间;所述成型机构6上端通过螺纹与丝杠7相连,下端卡接在导轨10的外侧。

所述工作台1的下方开设有凹槽;所述支撑脚2采用圆柱形;所述驱动电机4通过导线与电控柜9相连,选用130st-m15015型;所述电控柜9通过导线与市电相连;所述导轨10的侧面开设有凹槽。

所述加热机构3包括加热箱31,温度传感器32,分流嘴33,输气管34,电磁阀35和排液阀36,所述加热箱3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下方的凹槽内;所述温度传感器32通过螺栓固定在加热箱31内部上方的右侧;所述分流嘴33采用多个,焊接在加热箱31的下方,且与加热箱31相通;所述输气管34焊接在分流嘴33的下方;所述电磁阀35通过螺栓固定在输气管34的左侧;所述排液阀36通过螺栓固定在加热箱31下方的左侧。

所述加热箱31的下方采用倾斜状,且左侧低于右侧;所述温度传感器32通过导线与电控柜9相连,选用cwdz11型;所述输气管34与蒸汽源相连;所述电磁阀35通过导线与电控柜9相连,选用2w-320-32k型。

所述成型机构6包括螺母座61,支撑架62,卡槽63,安装板64和成型板65,所述螺母座61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架62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卡槽63采用两个,开设在支撑架62下方的内侧,尺寸与导轨10的尺寸匹配;所述安装板64采用多个,焊接在支撑架62的下方;所述成型板65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64的下方,下端设置有凸块。

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固定架81,旋杆82,固定板83和齿形条84,所述固定架81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台1左右两侧的前后两端;所述旋杆82通过螺纹固定在固定架81上方的中间位置,下端贯穿至固定架81的内部;所述固定板83卡接在旋杆82的下方,位于固定架81之间;所述齿形条84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板83的下方。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电控柜9接通市电进行供电,将待成型无纺面料放置在工作台1的上方,旋转旋杆82,推动固定板83下降使齿形条84抵触待成型无纺面料,设置的齿形条84提高固定的稳固性,避免成型过程中出现位移的现象,提高成型加工装置的成型质量,需要加热时,电控柜9为电磁阀35和温度传感器32供电,电磁阀35通电打开,通过输气管34为加热箱31输送蒸汽,对工作台1上的待成型无纺面料加热,设置的温度传感器32检测加热箱31内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而影响加热质量,设置的分流嘴33使蒸汽在加热箱31内均匀分布,避免加热箱31内存在温度差,提高加热效率,且降低加热过程中的能耗,电控柜9为驱动电机4供电,驱动电机4带动丝杠7转动,使成型机构6左右移动进行成型作业,设置的导轨10使成型机构6左右移动时始终沿着导轨10移动,提高成型机构6运行的稳定性,且提高传动效率,将成型板65安装在安装板64上,成型机构6左右移动时,成型板65在待成型无纺面料的上方按压过去,达到对无纺面料定型的目的,在成型板65的下方设置凸块,提高无纺面料的立体感。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