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5589发布日期:2020-07-17 17:30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人造革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回收工艺是将皮革废料打碎成粉末状(也称皮粉),然后通过静电植绒工艺利用胶水将皮粉制成片状,粘合在无纺布层上。该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不利于公认的健康,粘合过程使用完全依赖胶水,化学成分过高不符合生态环保理念。制成产品比较厚也比较生硬,更多应用在鞋材和家具领域。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这类产品由于是胶水粘合制成,比较怕水,经过水以后会有大量的粉末脱落。而服装革追求的是柔软和舒适,加工过程需要有多次水揉工序,另外真皮的特性就是厚度不均匀,而人造革湿法工艺也只是适用于比较平整的面料之上。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价格低、利用率高、服用性好、易打理等特点的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皮革主要由牛皮纤维无纺皮布、湿法贝斯层和干法贴面层组成;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序:开纤、纤维染色、革基布生产、磨皮定型、湿法贝斯层制备、干法贴面层制备、成品革制备、后段处理、以及成检、收卷打包;其中,所述开纤工序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材料筛选:选择牛皮分层前蓝皮废料,筛选厚度范围在3-4mm左右的材料;

(2)预处理:将蓝皮废料先浸泡于质量浓度10%的碳酸钠溶液8小时,温度40度,通过加入清水调节ph值至7±0.5,加入1%脂肪酶继续浸泡2小时,随后进行挤压清洗,挤压压力10吨,挤压时间20分钟,挤压后进行15分钟清洗,清洗后加入适量gemini阳离子柔软剂再浸泡2-3小时;

(3)二次挤压脱脂:挤压压力10吨,挤压时间15分钟,挤压后进行二次清洗15分钟,后将湿蓝皮通过脱脂机进行脱脂处理,烘干至70%左右;

(4)开松、除杂:将脱脂后碎块经开松除杂机处理;将粗纤维进行两次开松除杂,初步开纤成粗纤维,一次风选排渣,进一步开纤成细纤维,二次风选排渣,达到长度15mm左右,细度0.1-0.3mm的牛皮纤。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纤维染色:染色使用低温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加入软水剂,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减少对纤维的损害,且染色和烘干全过程控制温度低于80℃,避免高温破坏纤维中胶原蛋白成分。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纤维染色工序中软水剂为六偏磷酸钠或螯合分散剂。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革基布生产工序:将90%涤纶纤维和20%锦纶纤维经铺网寄交叉铺网,通过水刺机制成无纺布,然后将95%的牛皮纤维混合5%的涤纶纤维形成混合纤维层,经铺网机交叉铺网,同步将无纺布经传送带运送,通过水刺机高压水刺,将两者合织成无纺皮布。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革基布生产工序中无纺布厚度0.2mm,克重50克/平米;涤纶纤维长度5-10mm,细度为0.3分特(dtex);成品无纺皮布的厚度为0.45-0.5mm,平方米克重140-150克。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磨皮定型工序:使用磨皮机对无纺皮布背面进行磨皮,磨出大概0.1mm的毛效。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湿法贝斯层制备工序:按比例将二甲基甲酰胺,甲壳质粉、苎麻纤维超细粉末混合,使用200转/分的速度快速搅拌8分钟,再按比例依次加入泡孔调节助剂、防水助剂、超软聚氨酯树脂、柔软聚氨酯树脂、分散剂和色浆,600转/分速度高速搅拌30分钟进行真空脱泡形成聚氨酯浆料,随后在含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槽中对无纺皮布进行浸水处理,再经烫平辊加热去除无纺皮布中的水分,烫平辊的温度为80-100℃,将聚氨酯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无纺皮布上,然后在二甲基甲酰胺含量为15%的水溶液中凝固10分钟,水溶液温度30℃,凝固结束后再经水洗100℃烘干得到牛皮纤维贝斯。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干法贴面层制备工序:干法贴面层由面料和底料组成,面料所含组分按重量记份:二甲基甲酰胺80份,色片5份,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80份,底料所含组分按重量记份:二甲基甲酰胺80份,色片5份,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100份.将面料和底料的组分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得到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先将底层浆料涂覆在离型纸上经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面层浆料,经烘干卷取得到干法贴面层。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成品革制备工序:通过贴合装置将湿法贝斯层和干法贴面层贴合,经干燥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得到成品革。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成品革制备工序:将成品革放入添加3%柔软剂的水溶液中通过揉纹设备进行水揉20分钟,水温40℃,水揉后轧干再进行干揉干燥,经60℃烘干制成超软牛皮纤维服装用成品革,成品厚度0.6-0.65mm,成品克重230克每平方米。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皮粉工艺无法突破的难题,本发明是利用长纤维织造制成的,薄厚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服装革加工过程中可以随意的进行水洗,制成服装以后终端消费者也可以进行干洗和水洗,避免了真皮皮装需要定期维护的麻烦;另外还参照传统革基布的织造工艺,尝试突破用牛皮纤维这种生态环保复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材料,通过特殊的织造和人造革湿法以及干法工艺制成;该产品具有真皮的成分和优良特性,除了生态方面的意义,该产品具有价格低、利用率高,服用性好,易打理等优势。对真皮行业废料处理有着很好的补充,在人造革行业尤其是服装领域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价格低、利用率高、服用性好、易打理等特点的服装用胶原蛋白纤维皮革的生产工艺。

实施例1:

一种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由牛皮纤维无纺皮布、湿法贝斯层和干法贴面层组成;各层用料配比:

其中湿法贝斯层所含组分按重量份计:柔软聚氨酯树脂50份,超软聚氨酯树脂50份,二甲基甲酰胺70份,泡孔调节剂4份,色浆1份,苎麻纤维粉末15份,甲壳质粉10份,分散剂0.2份和防水助剂0.2份

干法贴面层由面层浆料和底料组成,面层浆料配比:二甲基甲酰胺70份,色片6片,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70份;底层浆料配比:二甲基甲酰胺90,色片5份,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110份

一种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湿法贝斯层制备:先将按比例将二甲基甲酰胺,甲壳质粉、苎麻纤维超细粉末混合,使用200转/分的速度快速搅拌10分钟,再按比例依次加入泡孔调节助剂、防水助剂、超软聚氨酯树脂、柔软聚氨酯树脂、分散剂和色浆,600转/分速度高速搅拌25分钟进行真空脱泡形成聚氨酯浆料,随后在含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槽中对无纺皮布进行浸水处理,再经烫平辊加热去除无纺皮布中的水分,烫平辊的温度为80-90℃,将聚氨酯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无纺皮布上,然后在二甲基甲酰胺含量为15%的水溶液中凝固10分钟,水溶液温度35℃,凝固结束后再经水洗100℃烘干得到牛皮纤维贝斯;

b.干法贴面层制备:将所述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按照上述配比组分,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得到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先将底层浆料涂覆在离型纸上经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面层浆料,经烘干卷取得到干法贴面层;

c.成品革制备:通过贴合设备将步骤a中所述的湿法贝斯层于步骤b中所述的干法贴面层进行贴合,经干燥、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得到成品革;

d.后段处理:将步骤c制成的成品革放入添加3%的柔软剂水溶液中通过揉纹设备进行水揉20分钟,水温40℃,水揉后轧干再进行干揉干燥,经60℃烘干制成超软牛皮纤维服装用革,成品厚度0.6-0.65mm.

e.成检、收卷打包:成品为卷装,有效门幅137cm,每卷50米左右,内有硬质pvc管,外套塑料袋和编织袋。

本实施例1中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进行色牢度、柔软度以及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柔软度为9.302±0.113mm,iso12947-2:1998马丁代尔测试结果达到60000转以上,水洗和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实施例2:

一种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由牛皮纤维无纺皮布、湿法贝斯层和干法贴面层组成,各层用料配比:

其中湿法贝斯层所含组分按重量份计:柔软聚氨酯树脂60份,超软聚氨酯树脂80份,二甲基甲酰胺80份,泡孔调节剂2份,色浆1份,苎麻纤维粉末15份,甲壳质粉10份,分散剂0.2份

干法贴面层由面层浆料和底料组成,面层浆料配比:二甲基甲酰胺60份,色片3份,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70份;底层浆料配比:二甲基甲酰胺100,色片3份,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100份

一种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湿法贝斯层制备:先将按比例将二甲基甲酰胺,甲壳质粉、苎麻纤维超细粉末混合,使用200转/分的速度快速搅拌10分钟,再按比例依次加入泡孔调节助剂、防水助剂、超软聚氨酯树脂、柔软聚氨酯树脂、分散剂和色浆,600转/分速度高速搅拌30分钟进行真空脱泡形成聚氨酯浆料,随后在含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槽中对无纺皮布进行浸水处理,再经烫平辊加热去除无纺皮布中的水分,烫平辊的温度为80-90℃,将聚氨酯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无纺皮布上,然后在二甲基甲酰胺含量为15%的水溶液中凝固15分钟,水溶液温度40℃,凝固结束后再经水洗120℃烘干得到牛皮纤维贝斯;

b.干法贴面层制备:将所述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按照上述配比组分,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得到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先将底层浆料涂覆在离型纸上经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面层浆料,经烘干卷取得到干法贴面层;

c.成品革制备:通过贴合设备将步骤a中所述的湿法贝斯层于步骤b中所述的干法贴面层进行贴合,经干燥、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得到成品革;

d.后段处理:将步骤c制成的成品革放入添加3%的柔软剂水溶液中通过揉纹设备进行水揉20分钟,水温30-40℃,水揉后轧干再进行干揉干燥,经60℃烘干制成超软牛皮纤维服装用革,成品克重230-245克每平方米。

e.成检、收卷打包:成品为卷装,有效门幅137cm,每卷50米左右,内有硬质pvc管,外套塑料袋和编织袋。

本实施例2中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进行色牢度、柔软度以及物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柔软度为9.506±0.153mm,iso12947-2:1998马丁代尔测试结果达到60000转以上,水洗和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实施例3:

一种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由牛皮纤维无纺皮布、湿法贝斯层和干法贴面层组成,各层用料配比:

其中湿法贝斯层所含组分按重量份计:柔软聚氨酯树脂30份,超软聚氨酯树脂70份,二甲基甲酰胺70份,泡孔调节剂3份,色浆2份,苎麻纤维粉末18份,甲壳质粉10份,分散剂0.2份

干法贴面层由面层浆料和底料组成,面层浆料配比:二甲基甲酰胺80份,色片6份,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80份;底层浆料配比:二甲基甲酰胺90,色片4份,柔软贴面聚氨酯树脂100份

一种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的生产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a.湿法贝斯层制备:先将按比例将二甲基甲酰胺,甲壳质粉、苎麻纤维超细粉末混合,使用200转/分的速度快速搅拌8分钟,再按比例依次加入泡孔调节助剂、防水助剂、超软聚氨酯树脂、柔软聚氨酯树脂、分散剂和色浆,600转/分速度高速搅拌30分钟进行真空脱泡形成聚氨酯浆料,随后在含1%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水槽中对无纺皮布进行浸水处理,再经烫平辊加热去除无纺皮布中的水分,烫平辊的温度为80-100℃,将聚氨酯浆料均匀地涂覆在无纺皮布上,然后在二甲基甲酰胺含量为15%的水溶液中凝固10分钟,水溶液温度30℃,凝固结束后再经水洗80℃烘干得到牛皮纤维贝斯;

b.干法贴面层制备:将所述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按照上述配比组分,分别进行混合搅拌得到面层浆料和底层浆料,先将底层浆料涂覆在离型纸上经干燥、冷却工艺后再涂面层浆料,经烘干卷取得到干法贴面层;

c.成品革制备:通过贴合设备将步骤a中所述的湿法贝斯层于步骤b中所述的干法贴面层进行贴合,经干燥、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得到成品革;

d.后段处理:将步骤c制成的成品革放入添加3%的柔软剂水溶液中通过揉纹设备进行水揉20分钟,水温40℃,水揉后轧干再进行干揉干燥,经60℃烘干制成超软牛皮纤维服装用革,成品厚度0.6-0.65mm,单位克重230-245克每平方米。

e.成检、收卷打包:成品为卷装,有效门幅137cm,每卷50米左右,内有硬质pvc管,外套塑料袋和编织袋。

本实施例3中超软牛皮纤维人造革进行抗菌、色牢度、柔软度以及物理性能测试,胶原蛋白纤维皮革成品抗菌率达到90%以上,iso12947-2:1998马丁代尔测试结果达到60000转以上,水洗和摩擦色牢度均达到3级以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