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01056发布日期:2020-06-23 19:1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结构中,大多楼板依然采用混凝土叠合板、压型钢板混凝土楼板等需要现浇的形式。虽然目前出现一些预制程度较高的新型楼板,可以在工厂制作后运至现场装配,但为了保证楼板连续性和整体刚度,依然需要对楼板间的连接采取相应措施,如设置后浇带、面层整体现浇等湿作业方法。这些楼板形式均未达到全装配式结构体系的要求,即使在梁、柱、节点等构件完全干作业装配好后,依然需要对楼板进行湿作业浇筑。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及其装配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包括:梁结构,该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多个预制底板单元,多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底板平面,每个预制底板单元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梁结构上,并覆盖一个矩形网格单元;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多个预制盖板单元能够拼接形成预制盖板平面,其中,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边预制盖板单元,以及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中预制盖板单元;其中,中预制盖板单元与预制底板单元装配时,中预制盖板单元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的中心。

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盖板单元的下表面设置有凸起的抗剪结构,抗剪结构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预制底板单元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抗剪结构的凹槽,以及位于凹槽内且供第一连接结构穿过的第一通孔;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还包括:第一紧固件,设置为在第一连接结构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以使预制底板单元与预制盖板单元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底板单元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梁组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还包括:第二紧固件,设置为在第二连接结构穿过第二通孔后,与第二连接结构连接,以使预制底板单元与梁组件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角预制盖板单元和边预制盖板单元均设置有第三连接结构;预制底板单元的边缘设置有第三通孔;梁组件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还包括:第三紧固件,设置为在第三连接结构穿过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后,与第三连接结构连接,以使角预制盖板单元或边预制盖板单元均能与预制底板单元以及梁组件连接在一起。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内均设置有套筒。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为螺栓,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第三紧固件为螺母。

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底板单元和预制盖板单元为钢筋混凝土板。

在某些实施例中,抗剪结构内设置有钢筋笼。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的装配方法,包括:形成梁结构,其中,该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将多个预制底板单元安装于梁结构上形成预制底板平面,其中每个预制底板单元覆盖一个矩形网格单元;将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安装于预制底板平面上形成预制盖板平面,其中,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边预制盖板单元,以及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中预制盖板单元;其中,中预制盖板单元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的中心。

在某些实施例中,将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安装于预制底板平面上形成预制盖板平面,包括:将角预制盖板单元安装在楼板平面顶角区域对应的预制底板单元上;将边预制盖板单元安装在楼板平面边缘区域对应的预制底板单元上;将中预制盖板单元安装在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对应的预制底板单元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制件拼接形成楼板,避免了现场进行湿作业浇筑,避免了养护混凝土,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后,预制件拼接形成的楼板可拆卸,实现了装配式楼板的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和图2所示梁结构中矩形网格单元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a一种实施方式的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a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b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盖板单元c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图4a所示的预制盖板单元a的a-a截面的示意图;

图8为图4a所示的预制盖板单元a的b-b截面的示意图;

图9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d一种实施方式的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9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d一种实施方式的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e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底板单元f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12为图9a所示的预制底板单元d的c-c截面的示意图;

图13为图9a所示的预制底板单元d的d-d截面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一种实施方法的示意图;以及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的装配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或“第三”的前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第一”、“第二”或“第三”可以代表相同或不同的“模块”、“部件”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将楼板分层,预制盖板单元与预制底板单元错位排布,使预制盖板单元主要承受负弯矩,预制底板单元主要承受正弯矩。在某些实施例中,两层楼板之间设置抗剪和连接结构,保证楼板的整体性。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包括:梁结构3;多个预制底板单元,用于形成预制底板平面2;以及多个预制盖板单元,用于预制盖板平面1。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在装配时,自下而上依次为梁结构3、预制底板平面2和预制盖板平面1。预制底板单元、预制盖板单元及梁结构3通过紧固件4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体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所示,梁结构3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g。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参考图3所示,梁组件包括连接板6与梁5,连接板6设置在梁5上,连接板6上设置连接孔(通孔)。连接板6与梁5预先连接好。

在某些实施例中,连接板6形状以及其上设置的连接孔的个数可按照需要进行调整。梁5可以为钢梁也可以为混凝土梁,如为混凝土梁,可以将连接板6通过预埋件预埋于混凝土梁内。参考图3所示,梁5采用的工字型钢梁,仅作为一个示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预制底板单元拼接形成预制底板平面2。参考图1和图2所示,预制底板单元包括预制底板单元d、e、和f,其中,预制底板单元d、e分别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和楼板平面边缘区域,多个预制底板单元f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每个预制底板单元均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在梁结构3上,并覆盖一个矩形网格单元g。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预制盖板单元拼接形成预制盖板平面1,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a(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b(边预制盖板单元),以及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c(中预制盖板单元)。多个预制盖板单元a、b和c能够拼接形成预制盖板平面1。

图1和图2示出了预制盖板单元c与四个预制底板单元f部分重叠并可拆卸地连接。在连接时,参考图1中虚线所示,预制盖板单元c与预制底板单元f的尺寸均为刚好覆盖一个梁结构3的网格平面内的一个矩形网格单元g,且预制盖板单元c与预制底板单元f错位排布,预制盖板单元c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f的中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制底板单元d、e和f与预制盖板单元a、b和c之间能够通过多种结构形成可拆卸连接。例如,在某些实施例中,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非限制性地,在预制盖板单元a、b和c预埋螺栓,螺栓的第一部分预埋在预制盖板单元a、b和c内,螺栓的第二部分突出于上预制单元a、b和c的下表面且设置有螺纹;在预制底板单元d、e和f上设置供螺栓穿过的通孔,螺栓穿过通孔后与螺母紧固,从而将预制盖板单元a、b和c与预制底板单元d、e和f可拆卸地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预制盖板单元a、b和c与预制底板单元d、e和f具有抗剪结构和连接结构,通过设置足够的抗剪和连接结构,保证了楼板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a、4b和图9a、9b所示,预制盖板单元a、b和c,以及预制底板单元d、e和f为钢筋混凝土板9。参考图7、8、12或13所示,钢筋混凝土板9内设置有受拉钢筋网10。

参考图4a、4b以及5至8所示,预制盖板单元a、b和c设置有凸起的抗剪结构7和抗剪结构7内部预埋的连接结构8(第一连接结构),但不限于此。参考图9a、9b以及10至13所示,预制底板单元d、e和f设置有预制凹槽11与通孔(第一通孔),在某些实施例中,通孔内设置有套筒12,套筒12供连接结构8穿过,但不限于此。

参考图1、4a和4b所示,预制盖板单元a为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参考图4b所示,预制盖板单元a的上表面为平面,但不限于此。参考图4a所示,预制盖板单元a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抗剪结构7,抗剪结构7内部预埋有连接结构8(第一连接结构),预制盖板单元a的两个边缘也设置连接结构8(第三连接结构),从而在负弯矩处将预制盖板单元a、预制底板单元d及梁组件连接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预制盖板单元抵抗负弯矩的作用。

参考图1和5所示,预制盖板单元b为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预制盖板单元b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抗剪结构7(例如混凝土凸块),抗剪结构7内部预埋有连接结构8(例如螺栓),并且预制盖板单元b的一个边缘也设置连接结构8(第三连接结构)。

参考图6所示,预制盖板单元c为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预制盖板单元c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凸起的抗剪结构7,抗剪结构7内部预埋有连接结构8(第一连接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制盖板单元a、b边缘上设置的连接结构8(第三连接结构)与抗剪结构7内部预埋的连接结构8(第一连接结构),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参考图7和图8所示,连接结构8设置于受拉钢筋网10的下方。连接结构8形式多样,可根据抗拉需求及实际构造需求进行相应设计,图中预埋的连接结构8仅作为一个示例。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置受拉钢筋10,来满足相应抗拉承载力需求。

参考图9a、9b及图10至13所示,预制底板单元d、e和f设置有凹槽11与套筒12(位于第一通孔内)。凹槽11与抗剪结构7尺寸和位置相当,为了便于抗剪结构7与凹槽11对接,凹槽11略大于抗剪结构7。套筒12与连接结构8尺寸和位置相当,套筒12供连接结构8穿过。

参考图1、9a和9b所示,预制底板单元d为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预制底板单元,预制底板单元d的两个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8(第二连接结构),能够穿过梁组件的连接板6上的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4与梁组件的连接板6连接。预制底板单元d的另外两个边缘还设置有套筒12(位于第三通孔内),套筒12供预制盖板单元a上设置的连接结构8(第三连接结构)穿过,预制盖板单元a的连接结构8穿过套筒12后与紧固件4连接,使得预制盖板单元a、预制底板单元d与梁组件的连接板6连接在一起。

参考图10所示,预制底板单元e为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底板单元。预制底板单元e设置有凹槽11与套筒12。预制底板单元e的三个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8(第二连接结构),与梁组件的连接板6连接。预制底板单元e位于楼板平面边缘的一侧设置有套筒12(位于第三通孔内),供预制盖板单元b上设置的连接结构8(第三连接结构)穿过。

参考图11所示,预制底板单元f为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处的预制底板单元。预制底板单元f设置有凹槽11与套筒12。预制底板单元f四个边缘设置有连接结构8(第二连接结构),预制底板单元f上的连接结构8与梁组件的连接板6通过紧固件4连接。

参考图12和图13所示,连接结构8、受拉钢筋网10、凹槽11与套筒12布置在钢筋混凝土板9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抗剪结构7及凹槽11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方柱形、曲面柱形、球面形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抗剪结构7和凹槽11为圆柱形,仅作为一个示例。套筒12形式多样,可根据需求及实际构造需求进行相应设计,本申请实施例中套筒12仅作为一个示例。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4所示,连接结构8为螺栓,紧固件4为螺母13,连接结构8部分预埋在抗剪结构7、预制盖板单元或预制底板单元内。通过螺栓、套筒和螺母进行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位置的抗剪结构7、连接结构8及凹槽11、套筒12可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制盖板单元、预制底板单元、梁结构3的梁组件及其他构件均可以在工厂进行预制。通过调整混凝土模板形状预制本发明混凝土板,并在浇筑时预埋好相应构件。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卸装配式楼板与梁组合体系的装配方法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参考图15所示,该方法包括步骤s102至步骤s106。

步骤s102,形成梁结构。

在步骤s102中,参考图1、2和3所示,该梁结构包括多个梁组件形成的网格平面,网格平面包括多个矩形网格单元。

步骤s104,将多个预制底板单元可拆卸地安装于梁结构上形成预制底板平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预制底板单元拼接形成预制底板平面,每个预制底板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梁结构上,并覆盖一个矩形网格单元。

步骤s106,将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可拆卸地安装于预制底板平面上形成预制盖板平面。

其中,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包括:多个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角预制盖板单元、多个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边预制盖板单元,以及多个位于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中预制盖板单元;其中,中预制盖板单元的四个顶点分别对应于与其装配的两两相邻的四个预制底板单元的中心。

在某些实施例中,步骤s106中,将多个预制盖板单元可拆卸地安装于预制底板平面上形成预制盖板平面,包括:将角预制盖板单元安装在楼板平面顶角区域对应的预制底板单元上;将边预制盖板单元安装在楼板平面边缘区域对应的预制底板单元上;将中预制盖板单元安装在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对应的预制底板单元上。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4中,逐一将预制底板单元置于矩形网格单元上相对应位置处,使预制底板单元内预埋连接结构(例如,螺栓)穿过梁结构上的孔洞。采用紧固件(如螺母)拧紧。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6中,逐一将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参见图1中的a、b)置于相对应位置处,在该位置处,预制盖板单元的抗剪结构放置于预制底板单元的凹槽内,预制盖板单元的第一连接结构穿过预制底板单元(参考图1所示的d、e)的套筒(第一通孔内),预制盖板单元边缘预埋的第三连接结构穿过预制底板单元(参考图1所示的d、e)的套筒(第三通孔内),再穿过梁的连接板上的孔洞。然后,采用紧固件(如螺母)拧紧。

在某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06中,将位于楼板平面顶角区域、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安装好后,再逐一将其他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参考图1所示的c)置于相对应位置处,使预制盖板单元内预埋的连接结构穿过预制底板单元(参考图1所示的f)的套筒,然后采用紧固件(如螺母)拧紧。

在拆卸时,逐一将非楼板平面边缘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相对应的紧固件(如螺母)拧松取下,移除相应预制盖板单元;逐一将位于楼板平面边缘区域、楼板平面顶角区域的预制盖板单元相对应的紧固件(如螺母)取下,移除相应预制盖板单元;逐一将预制底板单元相对应的紧固件(如螺母)拧松取下,移除相应预制底板单元。

通过本申请实施的技术方案,避免了楼板的湿作业,使钢结构全体系的完全装配成为可能,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省了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快了装配式钢结构的发展进程。并且,由于该楼板为全螺栓连接,也可以快速拆卸,可同时达到建筑构件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要求。本申请实施例,尤其适用于需要进行快速装配和拆卸楼板的框架结构,基于楼板的工作原理,在保证楼板整体性、承载能力的同时,避免湿作业带来的各种问题,从而有效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