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2819发布日期:2020-12-25 08: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包括混凝土平台(1)和混凝土框架楼(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平台(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集装箱(3),且第一集装箱(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集装箱(4),所述第二集装箱(4)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集装箱(5),且第三集装箱(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集装箱(6),所述混凝土平台(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塔墩(7),靠近混凝土平台(1)后端外表面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塔墩(8),所述第一塔墩(7)与第二塔墩(8)外表面靠近混凝土平台(1)的一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塔柱(9)与第二塔柱(10),所述第一集装箱(3)、第二集装箱(4)、第三集装箱(5)与第四集装箱(6)的规格相同,且混凝土平台(1)的宽度与第一集装箱(3)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塔柱(9)与混凝土平台(1)嵌入式连接,所述第二塔柱(10)的一侧外表面与混凝土平台(1)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装箱(4)、第三集装箱(5)依次向第一集装箱(3)的一侧移动2m进行堆叠,且第四集装箱(6)以第三集装箱(5)为基准向另一侧移动2m堆叠在第三集装箱(5)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混凝土框架楼(2)位于混凝土平台(1)靠近第二塔柱(10)的一侧,且第一混凝土框架楼(2)与混凝土平台(1)间距为1m,所述第一集装箱(3)、第二集装箱(4)、第三集装箱(5)与第四集装箱(6)一侧外表面靠近第二塔柱(10)的一侧四周筋骨架表面均焊接有角钢(11),且角钢(11)的数量为若干组相邻角钢(11)之间的距离为0.5m,所述第二集装箱(4)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焊接有第一立柱(16),且第一立柱(16)远离第二集装箱(4)的一端与混凝土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集装箱(6)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焊接有第二立柱(17),且第二立柱(17)的下端外表面与第三集装箱(5)的上端外表面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箱(3)、第二集装箱(4)、第三集装箱(5)与第四集装箱(6)的规格均为:6*3*2.8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箱(3)、第二集装箱(4)、第三集装箱(5)与第四集装箱(6)的数量为若干组,依次垂直向上堆叠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装箱(3)、第二集装箱(4)、第三集装箱(5)与第四集装箱(6)的拐角连接处均焊接有固定板(12),且固定板(1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螺栓(13),相邻固定板(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11)远离第二塔柱(10)的一端,焊接有钢板(14)预埋垫,且钢板(14)预埋垫位于混凝土框架楼(2)的墙体的内部,所述角钢(11)的外表面焊接有钢板(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塔柱(9)与第二塔柱(10)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塔柱(9)的间距为2m,并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两组所述第一塔柱(9)与两组第二塔柱(10)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装箱(4)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与第一集装箱(3)的连接处焊接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的一端与第一塔柱(9)焊接另一端与第二塔柱(10)焊接,所述第四集装箱(6)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与第三集装箱(5)的连接处焊接有连接杆(15),且连接杆(15)的一端与第一塔柱(9)焊接另一端与第二塔柱(10)焊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塔楼结构,包括混凝土平台和混凝土框架楼,所述混凝土平台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集装箱,且第一集装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集装箱,所述第二集装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集装箱,且第三集装箱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集装箱,所述混凝土平台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塔墩。本实用新型,利用集装箱之间错开的2m距离可做上层住户的阳台,并且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增加了住户的房屋使用面积,同时利用错为堆叠的集装箱房屋与混凝土框架楼之间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集装箱塔楼的稳定性,使其能够根据混凝土框架楼的高度进行多层堆叠,为住户减少了经济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树青
技术研发日:2020.04.14
技术公布日:2020.12.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