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9355发布日期:2021-03-19 11:13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运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在闲暇之余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到户外露营,而帐篷是户外露营的主要装备;帐篷主要由若干根帐篷杆组成的帐篷架和套设于帐篷架上的帐篷布组成,传统的帐篷架装配过于繁琐,且存在一定的难度,帐篷常见于生活中,其中帐篷架是帐篷的主要部件,目前,市场上的帐篷的数量虽然比较繁多,但是大多都是固定高度及固定空间,无法因为地形或环境的不同进行更改,且大多都单纯靠地钉固定于地上或是采用固定带绑缚于树干上,其抗风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地形环境的不同改变形状、且具有多重固定方式的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包括:

顶部圆盘,顶部圆盘呈环状,其下端设有多个圆弧形卡扣一;

支撑杆,支撑杆设有多个,其两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球形块;

底部盘,底部盘呈圆形,其上端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圆弧形卡扣二,右侧活动连接有地面固定组件;

地面固定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六角栓和固定件;

固定件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圆锥状,其内侧上端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二次固定组件,且空腔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矩形窗。

优选的,二次固定组件包括转动柱、空心管和二次固定件;

转动柱转动连接于空腔底壁中间位置,空心管设有多个,其固定于空腔底壁上;

二次固定件包括矩形块和弧形锥块,矩形块一端固定于转动柱侧壁上,另一端与弧形锥块大头合页连接。

优选的,六角栓包括栓体和多个圆形柱,栓体中间位置设有通孔,圆形柱位于栓体下端且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的,圆形柱分布位置与空心管相同,且圆形柱直径小于空心管直径。

优选的,通孔直径大于转动柱直径。

优选的,顶部圆盘外侧设有多个环形耳,环形耳外接有固定带。

优选的,圆弧形卡扣一外设有松紧螺栓,松紧螺栓与圆弧形卡扣一螺纹连接。

优选的,固定带采用尼龙材质制成,且其两端设有活动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支撑杆两端采用球形块的设计与顶部圆盘及底部盘上的圆弧形卡扣一和圆弧形卡扣二活动连接,使得支撑杆在两端可以分别转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地形及环境调节其高度和内部空间,或是根据调节其外部形状。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底面固定组件首先采用传统的地钉模式将固定件钉入地下,再通过二次固定组件内的弧形锥块转动出来后为地面固定组件提供横向的作用力,使得其固定的更牢固,抗风性能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部圆盘的底部结构及与固定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六角栓和二次固定组件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部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部圆盘;10、圆弧形卡扣一;101、松紧螺栓;11、环形耳;110、固定带;1101、活动扣;

2、支撑杆;20、球形块;

3、底部盘;30、圆弧形卡扣二;

4、地面固定组件;40、六角栓;401、栓体;4010、通孔;402、圆形柱;41、固定件;410、空腔;4100、矩形窗;411、二次固定组件;4110、转动柱;4111、空心管;4112、二次固定件;41120、矩形块;41121、弧形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包括:

顶部圆盘1,所述顶部圆盘1呈环状,其下端设有多个圆弧形卡扣一10;

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设有多个,其两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球形块20;

底部盘3,所述底部盘3呈圆形,其上端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圆弧形卡扣二30,右侧活动连接有地面固定组件4;

所述地面固定组件4包括活动连接的六角栓40和固定件41;

所述固定件41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圆锥状,其内侧上端设有空腔410,所述空腔410内设有二次固定组件411,且所述空腔410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矩形窗4100。

实际使用时,首先将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竖直立起,拧动支撑杆2中的一根,在通过旋转调节该支撑杆2底部的底部盘3,使得底部盘3平行于地面,随后通过帐篷架中配套的内六方拧动地面固定组件4中的六角栓40,六角栓40旋转的过程中,栓体401底部的多个圆形柱402插入空心管4111中,当栓体401转动时,圆形柱402也随着转动,并通过空心管4111带动固定件41转动,通过旋转使得固定件41逐渐钻入地底,固定件41持续转动直至与其活动连接的底部盘3平稳放置于地面即可,而固定件41空腔410内的转动柱4110上端穿过栓体401中心的通孔4010并露在栓体401上侧,转动柱4110上端漏出部分也采用的六角结构,通过与之相匹配的内六方拧动转动柱4110,转动柱4110的转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矩形块41120转动,矩形块41120的转动又带动弧形锥块41121转动,弧形锥块41121转动过程中碰触到空心管4111,空心管4111的阻力使得弧形锥块41121无法在做圆周转动,由于其与矩形块41120合页连接的设置,随着矩形块41120的持续转动,弧形锥块41121展开并由矩形窗4100探出并深扎于外侧的岩土中,为支架提供横向的作用力;

随后根据地形和使用者实际需求拉伸开其与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拉伸角度不同,其形状、高度及内部空间大小也不同,当调整好后,通过同样的方式将各个支撑杆2上的地面固定组件4固定好,随后再拧动圆弧形卡扣一10上的松紧螺栓101将支架上方锁死即可,若环境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取出外接的活动带110,将一端的活动扣1101与顶部圆盘1上的环形耳11相连接,另一端上的活动扣1101扣于外界的树上或是其他物体上,为帐篷支架提供更强的固定作用力,使得其具有更强的抗风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当不需要再次使用支架时,在收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空腔410内是否钻入泥土或是小石子,若有将其倒出或用细长的工具取出。

具体的,所述二次固定组件411包括转动柱4110、空心管4111和二次固定件4112;

所述转动柱4110转动连接于所述空腔410底壁中间位置,所述空心管4111设有多个,其固定于所述空腔410底壁上;

所述二次固定件4112包括矩形块41120和弧形锥块41121,所述矩形块41120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柱4110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弧形锥块41121大头合页连接。

通过转动柱4110的转动带动二次固定件4112的转动,而在转动过程中,弧形锥块41121的转动由于空心管4111的阻力无法继续转动,进而其通过与矩形块41120的合页连接伸展开并扎入岩土中,为支架提供横向的作用力。

具体的,所述六角栓40包括栓体401和多个圆形柱402,所述栓体401中间位置设有通孔4010,所述圆形柱402位于所述栓体401下端且与其固定连接。

固定连接的栓体401和圆形柱402可以保证同向转动,并通过圆形柱402带动固定件41的转动,通孔4010使得转动柱4110能够穿过栓体401,避免六角栓40的转动带动二次固定件4112的转动。

具体的,所述圆形柱402分布位置与所述空心管4111相同,且所述圆形柱402直径小于所述空心管4111直径;

圆形柱402的与空心管4111位置相对应,且其直径差使得六角栓40与固定件41能够联动。

具体的,所述通孔4010直径大于所述转动柱4110直径;通孔4010直径大于转动柱4110的直径,可以有效避免六角栓40的转动带动二次固定件4112的转动。

具体的,所述顶部圆盘1外侧设有多个环形耳11,所述环形耳11外接有固定带110;环形耳11和外接的固定带110使得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一重固定手段,进一步提升帐篷的抗风性能。

具体的,所述圆弧形卡扣一10外设有松紧螺栓101,所述松紧螺栓101与所述圆弧形卡扣一10螺纹连接。圆弧形卡扣一10外设有的松紧螺栓101可以将其内的球形块20固定住使其无法转动,避免帐篷支好后顶部左右摆动。

具体的,所述固定带110采用尼龙材质制成,且其两端设有活动扣1101。尼龙材质韧性强且无法拉伸,而两端的活动扣1101连接简单方便,易于操作。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