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29355发布日期:2021-03-19 11:1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圆盘(1),所述顶部圆盘(1)呈环状,其下端设有多个圆弧形卡扣一(10);

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设有多个,其两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球形块(20);

底部盘(3),所述底部盘(3)呈圆形,其上端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圆弧形卡扣二(30),右侧活动连接有地面固定组件(4);

所述地面固定组件(4)包括活动连接的六角栓(40)和固定件(41);

所述固定件(41)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圆锥状,其内侧上端设有空腔(410),所述空腔(410)内设有二次固定组件(411),且所述空腔(410)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矩形窗(4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次固定组件(411)包括转动柱(4110)、空心管(4111)和二次固定件(4112);

所述转动柱(4110)转动连接于所述空腔(410)底壁中间位置,所述空心管(4111)设有多个,其固定于所述空腔(410)底壁上;

所述二次固定件(4112)包括矩形块(41120)和弧形锥块(41121),所述矩形块(41120)一端固定于所述转动柱(4110)侧壁上,另一端与所述弧形锥块(41121)大头合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六角栓(40)包括栓体(401)和多个圆形柱(402),所述栓体(401)中间位置设有通孔(4010),所述圆形柱(402)位于所述栓体(401)下端且与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柱(402)分布位置与所述空心管(4111)相同,且所述圆形柱(402)直径小于所述空心管(4111)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010)直径大于所述转动柱(4110)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圆盘(1)外侧设有多个环形耳(11),所述环形耳(11)外接有固定带(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卡扣一(10)外设有松紧螺栓(101),所述松紧螺栓(101)与所述圆弧形卡扣一(10)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110)采用尼龙材质制成,且其两端设有活动扣(11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风便携式帐篷支架,包括顶部圆盘,所述顶部圆盘呈环状,其下端设有多个圆弧形卡扣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有多个,其两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的球形块;底部盘,所述底部盘呈圆形,其上端左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圆弧形卡扣二,右侧活动连接有地面固定组件;所述地面固定组件包括活动连接的六角栓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端呈圆柱状,下端呈圆锥状,其内侧上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二次固定组件,且所述空腔外侧壁上设有多个矩形窗;支撑杆两端采用球形块的设计与顶部圆盘和底部盘连接,使得帐篷内部空间可以随着地形不同更改,而二次固定组件的设置使得支架的抓地力更强,具有更强的抗风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赵李宇;张洁琼;陈活良;程刘思远;李乃尊;陆鹏程;陈嘉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