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6285发布日期:2022-05-16 23:43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土地工程设施的统称,传统房屋包括地上的房建框架和地下的房建基础,房建基础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地下开挖基坑,然后在基坑内进行房建基础施工,传统的房建基础与房建框架是刚性连接,在面对地震到来时,抗震能力较差。
3.申请号为 201822075659.x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抗震结构,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定位机构,底座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底座的对应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对称安装在滑板的两侧,滑板的顶部中心处焊接固定有顶块,顶块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定位槽,底座的底部内壁粘接固定有吸震阻尼垫,滑板的顶部四周焊接固定有第一限位板,底座的顶部内壁位于通孔的四周焊接固定有第二限位板,且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之间等距离焊接固定有减震机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减震结构,仅能够吸收地震横波带来的竖直方向的震动,无法吸收地震横波带来的水平方向震动,抗震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减震机构的抗震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所述房建框架包括多根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竖直设置,还包括多组用于房建框架抗震的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位于基坑内,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筒、竖直减震垫以及水平减震块,所述竖直减震垫位于固定筒内,所述竖直减震垫底壁与所述固定筒底壁连接,所述竖直减震垫的顶壁与所述承重柱的底壁抵接,所述水平减震块位于固定筒内,所述水平减震块位于所述承重柱侧壁与固定筒之间,且所述水平减震块一侧与所述固定筒连接,所述水平减震块另一侧与所述承重柱侧壁抵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震来临时,地面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左右晃动,位于固定筒侧壁的水平减震块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横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承重柱的水平位移,进而减小房建框架的水平位移,地面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产生上下晃动,位于固定筒底壁的竖直减震垫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承重柱的竖直位移,进而减小房建框架的竖直位移;设计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通过减震机构,可以吸收地震横波和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房建框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抗震效果较好。
8.可选的,所述固定筒上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固定筒筒口的堵盖,且所述堵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筒、堵盖以及通孔同心设置,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承重柱的直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堵盖,可以防止水平减震块在变形过大时从固定
筒中脱落。
10.可选的,所述承重柱的下端连接有减压板,所述减压板位于所述固定筒内,且所述减压板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承重柱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所述减压板一侧与所述竖直减震垫顶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水平减震块底壁和承重柱的底壁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减压板,可以减小承重柱与竖直减震垫接触面的压强,保护竖直减震垫,进而延长减震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压板顶壁与水平减震块的底壁抵接,可以进一步提高减震机构吸收纵波的能力。
12.可选的,还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位于基坑内,所述固定台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筒的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位于所述固定筒与所述放置腔底壁之间,所述放置腔的腔壁上连接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远离所述放置腔腔壁一端与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壁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震来临时,地面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左右晃动,减震弹簧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横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减震机构的水平位移,进而减小房建框架的水平位移,地面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产生上下晃动,缓冲垫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减震机构的竖直位移,进而减小房建框架的竖直位移;设计的固定台、缓冲垫以及减震弹簧,可以进一步提高房建框架的抗震能力。
14.可选的,所述固定筒的顶壁低于所述固定台的顶壁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固定筒低于固定台的顶壁,可以防止减震机构在应对地震横波时侧翻。
16.可选的,所述承重柱上连接有吸音板,所述吸音板位于所述固定台上方。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吸音板,可以将吸音板下方的噪声吸收。
18.可选的,所述吸音板与所述固定台的顶壁之间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与所述固定筒的顶壁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面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左右晃动,摩擦垫与固定台摩擦,通过摩擦力可以对承重柱的左右晃动产生反作用力,减少承重柱的水平位移。
20.可选的,所述承重柱上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与承重柱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减震机构的上方,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与基坑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的固定弹簧,可以吸收地震横波和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承重柱的晃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设计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通过减震机构,可以吸收地震横波和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房建框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抗震效果较好;
24.2.设计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通过减压板,可以减小承重柱与竖直减震垫接触面的压强,保护竖直减震垫,进而延长减震机构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压板顶壁与水平减震块的底壁抵接,可以进一步提高减震机构吸收纵波的能力;
25.3.设计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通过固定弹簧,可以吸收地震横波和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承重柱的晃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的剖视图;
28.图3是图2的a部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房建框架;11、承重柱;12、安装板;13、框架主体;2、减震机构;21、固定筒;22、竖直减震垫;23、水平减震块;24、堵盖;241、通孔;3、减压板;4、固定台;41、放置腔;42、缓冲垫;43、减震弹簧;5、吸音板;6、摩擦垫;7、固定弹簧;71、固定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
32.参照图1和图2,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1、减震机构2、减压板3、固定台4、缓冲垫42、减震弹簧43、吸音板5、摩擦垫6以及固定弹簧7,房建框架1包括框架主体13、安装板12以及承重柱11,框架主体13与安装板12一体连接,安装板12水平设置,安装板12的底壁与地面齐平,基坑位于安装板12的下方,基坑位于地面下,基坑的侧壁与安装板12的侧壁所在的平面为竖直平面,承重柱11竖直设置,承重柱11的上端与安装板12一体连接,承重柱11的下端位于基坑内。
33.参照图2和图3,减震机构2位于基坑内,减震机构2包括固定筒21、竖直减震垫22、水平减震块23以及堵盖24,固定筒21竖直设置,固定筒21包括底板与侧板,底板水平设置,侧板竖直设置,底板和侧板一体连接,固定筒21呈圆柱状;竖直减震垫22位于固定筒21内,竖直减震垫22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竖直减震垫22的底壁与底板抵接,竖直减震垫22与固定筒21同轴设置,竖直减震垫22的侧壁与侧板之间留有用于竖直减震垫22弹性变形的间隙;减压板3位于固定筒21内,减压板3位于承重柱11底壁与底板之间,减压板3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减压板3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承重柱11的横截面面积,减压板3的侧壁与侧板之间留有间隙,减压板3与承重柱11一体连接;水平减震块23位于固定筒21内,水平减震块23位于承重柱11侧壁与侧板之间,水平减震块23沿侧板圆周设置,水平减震块23的底壁与减压板3的顶壁抵接,水平减震块23的顶壁略低于固定筒21的筒口,水平减震块23一侧与侧板粘接,水平减震块23远离侧板一侧与承重柱11的侧壁抵接;堵盖24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与侧板顶壁抵接,竖直段与侧板卡接,水平段中心位置开设有圆形通孔241,固定筒21、堵盖24以及通孔241三者同心设置,且通孔241的孔径大于承重柱11的直径。
34.参照图2和图3,固定台4位于基坑内,固定台4为圆台状,固定台4沿轴线方向开设有筒状放置腔41,放置腔41的深度大于固定筒21的高度,且放置腔41的内径大于固定筒21的直径,缓冲垫42位于放置腔41底壁与底板之间,缓冲垫42的底壁与放置腔41的底壁抵接,缓冲垫42的顶壁与底板抵接,减震弹簧43位于放置腔41腔壁与侧板之间,减震弹簧43与放置腔41的腔壁通过混凝土固定连接,减震弹簧43远离放置腔41腔壁的一端与侧板外侧焊接。
35.参照图2,吸音板5水平设置,吸音板5位于固定台4的上方,吸音板5与承重柱11螺栓连接,摩擦垫6位于吸音板5和固定台4顶壁之间,摩擦垫6的顶壁与吸音板5底壁粘接,摩擦垫6的底壁与固定台4的顶壁抵接。
36.参照图2,固定弹簧7位于基坑内,固定弹簧7一端与承重柱11通过固定栓71连接,固定栓71位于安装板12和吸音板5之间,固定弹簧7另一端与基坑的底壁通过固定栓71连接。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在地震来临时,地面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左右晃动,减震弹簧43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横波产生的冲击力,摩擦垫6与固定台4的顶壁摩擦,也可以吸收地震横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减震机构2的水平位移,地面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产生上下晃动,缓冲垫42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减震机构2的竖直位移;同时,水平减震块23在地震横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横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承重柱11的水平位移,进而减小房建框架1的水平位移,竖直减震垫22在地震纵波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吸收地震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承重柱11的竖直位移,进而减小房建框架1的竖直位移;吸音板5将减震机构2、减震弹簧43、缓冲垫42以及摩擦垫6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吸收;再通过固定弹簧7固定承重柱11,并通过固定弹簧7进一步吸收地震经过减震机构2、减震弹簧43、缓冲板以及摩擦垫6吸收后的冲击力。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