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1),所述房建框架(1)包括多根承重柱(11),所述承重柱(11)竖直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用于房建框架(1)抗震的减震机构(2),所述减震机构(2)位于基坑内,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固定筒(21)、竖直减震垫(22)以及水平减震块(23),所述竖直减震垫(22)位于固定筒(21)内,所述竖直减震垫(22)底壁与所述固定筒(21)底壁连接,所述竖直减震垫(22)的顶壁与所述承重柱(11)的底壁抵接,所述水平减震块(23)位于固定筒(21)内,所述水平减震块(23)位于所述承重柱(11)侧壁与固定筒(21)之间,且所述水平减震块(23)一侧与所述固定筒(21)连接,所述水平减震块(23)另一侧与所述承重柱(11)侧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1)上连接有用于封堵所述固定筒(21)筒口的堵盖(24),且所述堵盖(24)上开设有通孔(241),所述固定筒(21)、堵盖(24)以及通孔(241)同心设置,所述通孔(241)的孔径大于所述承重柱(11)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11)的下端连接有减压板(3),所述减压板(3)位于所述固定筒内,且所述减压板(3)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承重柱(11)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所述减压板(3)一侧与所述竖直减震垫(22)顶壁连接,另一侧与所述水平减震块(23)底壁和承重柱(11)的底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台(4),所述固定台(4)位于基坑内,所述固定台(4)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固定筒(21)的放置腔(41),所述放置腔(41)内设置有缓冲垫(42),所述缓冲垫(42)位于所述固定筒(21)与所述放置腔(41)底壁之间,所述放置腔(41)的腔壁上连接有减震弹簧(43),所述减震弹簧(43)远离所述放置腔(41)腔壁一端与所述固定筒(21)的外侧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1)的顶壁低于所述固定台(4)的顶壁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11)上连接有吸音板(5),所述吸音板(5)位于所述固定台(4)上方。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板(5)与所述固定台(4)顶壁之间设置有摩擦垫(6),且所述摩擦垫(6)与所述固定筒(21)的顶壁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11)上连接有固定弹簧(7),所述固定弹簧(7)与承重柱(11)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吸音板(5)的上方,所述固定弹簧(7)的另一端与基坑的坑壁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包括房建框架,房建框架包括多根承重柱,承重柱竖直设置,还包括多组用于房建框架抗震的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位于基坑内,减震机构包括固定筒、竖直减震垫以及水平减震块,竖直减震垫位于固定筒内,竖直减震垫底壁与固定筒底壁连接,竖直减震垫的顶壁与承重柱的底壁抵接,水平减震块位于固定筒内,水平减震块位于承重柱侧壁与固定筒之间,且水平减震块一侧与固定筒连接,水平减震块另一侧与承重柱侧壁抵接;设计的土木工程抗震房建框架结构,通过减震机构,可以吸收地震横波和纵波产生的冲击力,减小房建框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抗震效果较好。抗震效果较好。抗震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孙贝贝 姚刚 陈帅 余海勤 李华 程晋彩 庄凯喆 任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济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5
技术公布日:202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