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73563发布日期:2023-10-08 00: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预制节点(1),各组所述预制节点(1)之间水平间隔设置;所述预制节点(1)包括:型钢斜撑(11)和钢板(12),所述钢板(12)水平设置,所述型钢斜撑(11)穿设于所述钢板(12),所述型钢斜撑(11)连接于所述钢板(12);同一组的各所述预制节点(1)朝所述型钢斜撑(11)的倾斜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预制节点(1)之间的所述型钢斜撑(11)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预制节点(1)一一对应设置,相邻两组且相对应的两所述预制节点(1)的所述钢板(12)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柱(2),处于最底部的所述预制节点(1)中的所述型钢斜撑(11)的底端与所述立柱(2)内的钢筋笼相连接,各所述预制节点(1)中的所述钢板(12)与所述立柱(2)内的钢筋笼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2)的底部铺设有加固横梁(13),所述加固横梁(13)内预设有连接于所述钢板(12)的加固梁钢筋,所述加固横梁(13)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型钢斜撑(11)和所述立柱(2)内的钢筋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组且相对应的所述预制节点(1)的型钢斜撑(11)之间铺设有加固支梁(14),所述加固支梁(14)内预设有连接于所述钢板(12)的支梁钢筋,所述加固支梁(14)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型钢斜撑(11)。

5.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施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3-4所述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步骤五之间,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8.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的施工辅助装置,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底座(31)、升降台(32)、转动轴(33)和承托架(34),所述升降台(32)朝竖直方向移动式安装在底座(31),所述底座(31)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升降台(32)移动的第一驱动件(312);所述转动轴(33)竖直设置,所述转动轴(33)转动式安装在所述升降台(32),所述升降台(32)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转动轴(33)转动的第二驱动件(321);所述承托架(34)安装于所述转动轴(33),所述承托架(34)上沿周向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所述支梁钢筋的工位(341),所述承托架(34)对应所述工位(341)的两侧拆卸式安装有侧模板(35),所述承托架(34)和所述侧模板(35)组合形成用于对所述加固支梁(14)进行灌装的所述总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的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34)安装有支撑杆(36),所述支撑杆(36)的底端安装有万向轮(361),所述升降台(32)开设有供所述万向轮(361)滚动式连接的导向槽(32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的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34)开设有燕尾槽(343),所述侧模板(35)设置有燕尾块(351),所述燕尾块(351)通过所述燕尾槽(343)卡接式安装于承托架(3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预制型斜撑楼层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若干组预制节点,各组所述预制节点之间水平间隔设置;所述预制节点包括:型钢斜撑和钢板,所述钢板水平设置,所述型钢斜撑穿设于所述钢板,所述型钢斜撑连接于所述钢板;同一组的各所述预制节点朝所述型钢斜撑的倾斜方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预制节点之间的所述型钢斜撑相连接;相邻两组所述预制节点一一对应设置,相邻两组且相对应的两所述预制节点的所述钢板相互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对斜撑楼层板的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邓刚,薛强,张乐平,尹宜超,肖宙,王定相,刘斌,吴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