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可以为圆环或者椭圆环,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周向曲度变化的环形。
[0030]本文所述的网壳2属于空间网格结构的一种,所谓空间网格结构是指按一定规律布置的杆件、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而成的空间结构,包括网架、曲面型的网壳以及立体桁架等。换言之,网壳2是一种曲面结构的空间网格结构。网壳2的常见型式有圆柱面网壳、圆球网壳和双曲抛物面网壳。.圆柱面网壳的外形呈圆柱形曲面的网状结构,兼有杆系和壳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单层结构按排列可分为单向斜杆正交正放网格、交叉斜杆正交正放网格、联方网格和三向网格;双层结构可参照平板网架的型式布置不同的网格。圆球网壳常见的网格形式有:肋型、施威德肋型、联方网格、短程线型、三向网格。双曲抛物面网壳是将一直线的两端沿两根在空间倾斜的固定导线(直线或曲线)上平行移动而构成;单层结构常用直梁作杆件,双层结构采用直线衍架两向正交而成。
[0031]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网壳2可以采用单层或者双层结构,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网壳2可以为单层网壳或者双层网壳,具体可以根据网壳2的类型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
[0032]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网壳2可以为单层网壳,可以由若干钢管相贯焊接形成所述单层网壳,或者由若干钢管通过毂节点连接而形成所述单层网壳。
[0033]本实用新型的网壳2也可以为双层网壳,可以由若干钢管相贯焊接而形成所述双层网壳,或者由若干钢管通过螺栓球节点、焊接球节点或者毂节点连接而成所述双层网壳。
[0034]请进一步参考图3,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桁架I中,第一桁架I和第二桁架12均可以由若干钢管相贯焊接而成,或者采用毂节点等连接而成。第一桁架11与第二桁架12可以在相交点焊接,也可以通过毂节点等连接,形成稳定的桁架I。
[0035]根据桁架I与网壳2结构形式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实现两者的连接,具体可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或者将网壳2直接与桁架I上的节点连接。如图3所示,当桁架I上所形成的安装框3为方形空腔时,网壳2可以其四周焊接固定在桁架I上,或者以其四周的钢管直接连接在桁架I的节点上,以实现网壳2与桁架I的可靠连接。
[0036]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支撑件4,支撑件4可以与最下端的第二桁架12相连,并能够通过支撑件4实现与基础的连接。
[0037]请结合图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4可以包括若干格构柱41,所述格构柱41可以交叉设置,形成在最下端的第二桁架12的周向分别的交叉柱,各格构柱4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最下端的第二桁架12上,并在第二桁架12的周向间隔分布,各格构柱41的底端形成能够与基础连接的固定端。所述格构柱41 一般为型钢或钢板设计成双轴对称或单轴对称的截面。
[0038]格构柱41的交叉形式多样,具体可以采用两根格构柱41呈X型交叉的形式,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根格构柱41交叉。当格构柱41采用X型交叉时,处于上下方向的交叉角度以不大于90度为宜,此时,格构柱41的支撑力在竖直方向上具有足够的分力,以有效支撑上部的桁架I和网壳2,同时又能够通过支撑力在横向上的分力产生第二桁架12的周向聚拢力,提高周向稳定性以及抗侧和抗风性能。
[0039]此时,还可以在基础内设置预埋件,然后将格构柱41的固定端与预埋件连接,以便将格构柱41固定在基础上。预埋件的结构形式以及安装方式均可以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置,此处不再赘述,只要能够与格构柱41匹配即可。
[0040]此外,各第一桁架11可以处于同一圆锥面内,或者说各第一桁架11可以为弧度一致的弧形,且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第二桁架12的周向。各第二桁架12的直径可以相等,也可以由上至下渐增或者呈直线型或者曲线型变化,具体可以根据装配式间接冷却塔的空间结构需求进行设置。
[0041]各第一桁架11也可以围合形成腰状的筒形框架,如图1-3所示,第一桁架11大致呈由上至下延伸的弧形,其曲率在由上至下的方向上先增加后减小,形成类似马鞍状的筒形外框,更加符合工程力学,具有较强的抗风性能和稳定性。
[004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装配式间接冷却塔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I)和若干网壳(2),所述桁架(I)包括若干第一桁架(11)和若干呈环形设置的第二桁架(12),各所述第二桁架(12)同轴设置,并由上至下间隔排布;各所述第一桁架(11)由上至下延伸,并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二桁架(12)的周向,与各所述第二桁架(12)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桁架(11)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桁架(12)围合形成安装框(3),各所述网壳⑵连接在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安装框(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壳(2)为单层网壳,所述单层网壳由若干钢管相贯焊接而成,或者由若干钢管通过毂节点连接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壳(2)为双层网壳,所述双层网壳由若干钢管相贯焊接而成,或者由若干钢管通过螺栓球节点、焊接球节点或毂节点连接而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11)和所述第二桁架(12)均由若干钢管相贯焊接而成,或者由若干钢管采用毂节点连接而成。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11)与所述第二桁架(12)在相交处焊接,或者通过所述毂节点连接。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最下端的所述第二桁架(12)相连的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包括若干交叉设置的格构柱(41),各所述格构柱(41)以各自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最下端的所述第二桁架(12)上,并在所述第二桁架(12)的周向间隔分布,各所述格构柱(41)的底端形成能够与基础连接的固定端。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构柱(41)呈X型交叉,且处于上下方向的交叉角度不大于90度。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桁架(11)处于同一圆锥面内。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桁架(11)围合形成腰状的筒形框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具有较强的抗震、抗风和稳定性能,且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易于保证。所述装配式间接冷却塔包括桁架和若干网壳,所述桁架包括若干第一桁架和若干呈环形设置的第二桁架,各所述第二桁架同轴设置,并由上至下间隔排布;各所述第一桁架由上至下延伸,并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二桁架的周向,与各所述第二桁架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桁架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桁架围合形成安装框,各所述网壳连接在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安装框内。与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结构相比,降低了对于基础的依赖,提高了抗震性,同时降低了混凝土的用量以及对于基础的要求,缩短了施工周期和成本;而且,易于工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缩短施工周期,还易于保证质量。
【IPC分类】E04H5/12
【公开号】CN205172069
【申请号】CN201520849306
【发明人】刘学武, 刘涛, 李庆建, 侯亚委, 丁圣潇, 苏海丽
【申请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