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蒸箱。
背景技术:
蒸箱是一种烹饪设备,利用动态平衡技术,烹饪过程能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成分。蒸箱通常包括温度显示、压力显示以及自动进出蒸气装置等。
目前,常见的蒸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用于放置托盘或是物品的蒸架固定连接于蒸箱箱体内部,不可移动,使用者需要将放置在蒸架上的物品移出蒸箱时,只能单独对某个物品进行操作;当蒸箱内一次烹饪的数量较大时,只能将烹饪的物品先从蒸架上移下放置在其他移动装置,再利用移动装置对其搬运移动。上述方法在大批量对食物进行蒸熟时,相对使用不便。
公开号为CN206109705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长方体蒸箱,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蒸箱、蒸箱用可折叠轨道以及汽蒸支架,蒸箱用可折叠轨道包括固定导轨和转动导轨,转动导轨与固定导轨固定连接,固定导轨固定在蒸箱内部,转动导轨设为固定导轨向蒸箱外部的延伸,转动导轨与固定导轨连接部位设置为连接端,转动导轨远离固定导轨一端设为转动端,转动导轨位于第一工作位置,转动端紧贴地面,汽蒸支架的滚轮能够沿着导轨直接进入蒸箱中;转动导轨位于第二工作位置,转动端位于蒸箱内部。
上述方案中解决了蒸架不可移动,对使用者造成不便的问题,但是因为蒸架移进或是移出蒸箱时,需要先对蒸箱用可折叠导轨进行的操作,使用起来还是相对比较繁琐,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箱,可以方便使用者将蒸架移进或是移出蒸箱,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蒸箱,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箱体、开设于箱体前侧的开口、横向铰接于开口处的箱门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蒸架,所述蒸架包括用于安置托盘的主架体以及设置在主架体下方的移动组件,所述主架体契合于箱体内腔,所述移动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设置在连接件下部的若干万向轮,所述连接件侧投影呈横置的U形结构,所述连接件两U形边沿之间间距大于所述开口下边沿到箱体底面之间间距,所述开口下边沿到箱体底面之间部分置于连接件的U形两边沿之间,所述连接件远离其U形开口一侧竖直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贴近开口边沿,所述箱门下部朝向箱体内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板的封堵部,所述封堵部抵触密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蒸架包括具有原本放置托盘功效的主架体以及用于移动的移动组件,由于移动组件包括呈横置U形结构的连接件以及万向轮,呈横置U形结构的连接件契合箱体开口下边沿到箱体底面之间间距,所以使用者可以依靠连接件方便的将主架体直接移出箱体,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口上沿其外边沿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箱门抵触密封圈,所述封堵部上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长度沿箱门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密封条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密封板的卡槽,所述卡槽两侧以及下部均呈开口结构,所述密封条朝向箱体内一侧呈外凸的圆弧状结构,且具有弹性,所述密封板抵触密封圈,且所述密封上部置于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口边沿设置有密封圈,以在箱门关闭时,配合箱门将开口密封,保证箱体密封性;连接件的存在,即便设置密封板,密封板一侧抵触密封圈,另一侧抵触封堵部,密封板上部依旧存在较大间隙,因此在封堵部内设置密封条,并开设契合密封板上边沿的卡槽,以将密封板卡接于卡槽内,利用密封条将密封板上部和箱门之间的间隙堵住;为了配合蒸架位于箱体内部时的情况,即密封板至于开口外侧,且抵触开口是的情况可以在将箱门关上的同时将密封板置于卡槽内,将密封条设置为朝向箱体内一侧呈外凸的圆弧状结构,且具有弹性,此时关闭箱门时,密封条靠近密封板移动,并利用弧形面和自身弹性,使得密封条靠近箱体内腔一侧从密封板上部滑过,直到密封板卡接于卡槽内;后续的由于密封条具有弹性,所以不会对箱门开启,或者说密封板离开卡槽存在阻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置于箱体外一侧开设有若干把手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在需要移动架体时将准备好的把手卡接在把手卡槽内,以方便对蒸架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主架体包括若干竖直设置于移动组件上的固定杆以及若干横向设置于固定杆的托持件,若干所述固定杆对称的设立于移动组件两侧,若干所述托持件沿固定杆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且沿着移动组件长度延伸,位于所述移动组件两侧的若干托持件呈横向对称设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将托盘横置于任意对称的两个托持件上,以方便后续放置物品,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同时因为是采用设置托持件的方式用于后续放置物品,所以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放置合适数量的托持件,以避免不必要时,托盘过多,蒸架重量过大,不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持件呈L状,且其L状下端朝向主架体中心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将托盘至于对称的两个托持件中间时,托盘的两侧面抵触于托持件L状侧边,从而利用托持件的L状侧边对托盘进行限位,避免托盘在蒸架的移动过程中不慎滑落,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横向对称的固定杆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加强杆将若干固定杆连接在一起,避免托盘过多时,固定杆由于重力作用而向内或是向外倾斜,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组件上竖直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位于靠近连接件U形开口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可以利用限位杆对托盘进行限位,避免托盘在蒸架移动时从蒸架后侧,即靠近连接件开口一侧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底面开设有呈上开口结构的容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门打开时,蒸汽冷凝成的水会先留到到箱体内底部,再流动到箱体内底面开设的容纳槽内,以避免冷凝水乱流方便后续使用者对箱体内进行清理,进一步的方便使用者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底面呈倾斜设置,且靠近容纳槽一侧位置低于远离容纳槽一侧位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落在箱体内底面的多余冷凝水会朝向容纳槽汇聚,以保证容纳槽的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蒸架包括至于箱体内的主架体和用于移动的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呈横置U形结构的连接件以及万向轮,呈横置U形结构的连接件契合箱体开口下边沿到箱体底面之间间距,所以使用者可以依靠连接件方便的将主架体直接移出箱体,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在箱体内底面开设呈上开口结构的容纳槽,使得冷凝水可以汇聚到容纳槽内,方便使用者后续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用以展示整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用以展示箱体内部和蒸架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用以展示蒸架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用以为后续附图做基础;
图5为图4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密封条和卡槽的结构。
图中:1、箱体;11、开口;12、容纳槽;2、箱门;21、封堵部;211、密封条;212、卡槽;3、蒸架;4、主架体;41、固定杆;42、托持件;5、移动组件;51、连接件;511、把手卡槽;52、万向轮;53、密封板;6、密封圈;71、加强杆;72、限位杆;8、锁紧装置;81、蒸汽管;9、泄压阀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蒸箱,参照图1和图2,包括呈中空结构的箱体1,在箱体1前侧开设有开口11;为保证箱体1可以在必要时封闭,在箱体1上通过对应的铰链横向铰接有与开口相适配的箱门2;箱门2自由侧安装有适配的锁紧装置8,锁紧装置8为转动锁,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跟换其他锁紧机构。
进一步,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提供热能的蒸汽装置,蒸汽装置包括两个设置与箱体1内部两侧面的蒸汽管81,蒸汽管81位于箱体1内的部分呈倒置的T型结构,且倒置T型下部的两端呈开口结构,上部竖直穿设箱体1延伸直外侧并相连通,以方便后续连通供气装置;为保证使用时,箱体1内气压可以平衡,在箱体1顶部开设有泄压阀安装口9,以用于后续安装适配的泄压阀。
进一步的,箱体1侧面还安装有控制装置,以用于对控制蒸汽进出以及箱体1内温度,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完整性能。
参照图2,在箱体1内连接有适配的蒸架3,为方便使用者使用,蒸架3包括用于放置托盘的主架体4以及设置在主架体4下方的移动组件5,其中主架体4契合箱体1内腔,进行蒸熟作业时至于箱体1内部。
参照图3,移动组件5包括连接件51以及安装在连接件51下部的四个万向轮52,连接件51侧投影呈横置的U形结构,且其U形两边沿之间的间大于开口11(标示于图2)下边沿到箱体1(标示于图2)底面之间间距,以保证可以直接将蒸架3移进移出箱体1内腔;为减小蒸架3质量,连接件51呈架体结构,而非实体结构。
参照图1和图3,在主架体4完全至于箱体1内腔时,连接件51远离U形开口一侧位于箱门2外侧,在连接件51该侧上横向对称的开设有两个把手卡槽511,把手卡槽511呈上开口结构,以方便使用者在需要移动连接件3将对应的把手连接在连接件51上,方便移动连接件51。
参照图3,主架体4设置在连接件51上部,主架体4包括若干竖直焊接固定于连接件51上的固定杆41,固定杆41分为两组,横向对称的设立于连接件51两侧;在固定杆41上设置有若干托持件42,若干托持件42沿固定杆41长度方向排列设置,且沿着连接件51长度方向延伸,位于连接件51两侧的若干托持件42呈横向对称设立,以用于放置托盘。
进一步的,托持件42呈L状,且其L状下端朝向主架体4中心一侧;在使用者将托盘至于对称的两个托持件42中间时,托盘的两侧面抵触于托持件42L状侧边,从而利用托持件42的L状侧边对托盘进行限位,避免托盘在主架体4的移动过程中不慎滑落,影响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横向对称的固定杆41之间焊接有若干加强杆71,以利用加强杆71将若干固定杆41连接在一起,避免托盘过多时,固定杆41由于重力作用而向内或是向外倾斜,影响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在靠近连接件51U形开口一侧竖直向上的焊接固定有限位杆72,在使用时,可以利用限位杆72对托盘进行限位,避免托盘在连接件51移动时从主架体4后侧,即靠近连接件51开口一侧滑落。
参照图4和图5,为保证对箱体1内腔的密封,在开口11外侧沿着边沿固定连接有密封圈6,密封圈6为市场上常见的高温密封橡胶圈;箱门2闭合时抵触密封圈6,封闭箱体1内腔。
由于连接51一部分延伸直箱体1内腔外,因此在连接件延伸出箱体1外的一侧,即远离连接件51U形开口一侧焊接固定有密封板53(标示于图2),密封板53呈竖直设置,且长度大于开口11(标示于图2)宽度;在箱门2下部朝向箱体1内腔一侧开设有用于容纳密封板53的封堵部21,封堵部21在箱门关闭时抵触密封板53。
进一步的,在封堵部21上部固定连接有密封条211,211密封条211长度沿箱门2宽度方向延伸,且密封条211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密封板53的卡槽212,卡槽212两侧以及下部均呈开口结构,同时密封条211朝向箱体1内腔一侧呈外凸的圆弧状结构;密封条211同密封圈6一样具有弹性,且为市场上常见的高温密封橡胶制成。
此时关闭箱门2时,密封条靠近密封板移动,并利用弧形面和自身弹性,使得密封条211靠近箱体1内腔一侧从密封板53上部滑过,直到密封板53卡接于卡槽212内;后续的由于密封条211具有弹性,所以不会对箱门2开启,或者说密封板53离开卡槽存在阻碍,保证箱门2使用效果。
参照图2,为方便使用者对箱体1内的冷凝水进行集中处理,在箱体1内底面开设有呈上开口结构的容纳槽12;进一步的,箱体1内内底面呈倾斜设置且靠近容纳槽12一侧位置相对更低,从而使得冷凝水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朝向容纳槽12汇聚,保证容纳槽12使用效果。
工作过程:工作人员先打开箱门2,使得密封板53从卡槽212内脱离,之后将对应的把手卡接于把手卡槽511内,之后拿住把手就可以顺利的将蒸架3移出箱体1内腔,而不必另外配合其他导轨或是辅助设备使用,方便使用者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