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8910发布日期:2020-04-14 20:0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压锅。



背景技术:

微压锅是在市场上的常见的一种锅具,其通过的锅盖和锅体之间的进行密封配合,进而在对锅体进行加热时,使得锅体内的蒸汽不易溢出,进而锅体内温度高,因此食物在锅体内能更快被煮熟。

目前市场上的微压锅的锅盖与锅体在盖在上之后,是通过位于锅耳上的锁块压住锅盖,使得锅盖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锅内的气压将锅盖顶起而泄气,但是现有微压锅其通过锁块的推动实现锁定,但是因为在操作过程中通常是通过大拇指推动锁块进行锁扣的,但是其需要双手同时推动两侧的锁块同时运动才能实现,无法实现单手操作,其操作不方便;同时因为是通过推动的方式,其操作难度大,需要用较大的力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单手操作的低压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锅,包括

锅体;

锅盖,用于盖到所述锅体上;

锅耳,可与所述锅体相连;

提手,可与所述锅盖相连;

设于所述提手上的锁定件,相对所述提手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该锁定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该锁定件与所述锅耳防脱配合以锁定所述锅盖与所述锅体;

设于所述提手上的开关结构,用于驱动所述锁定件由第二位置动作至第一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定件,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锅盖盖下之后即可将锅盖和锅体进行锁定,从而实现了锅盖与锅体之间的防脱配合,可通过单手抓持着锅盖上的提手等即可带动开关结构工作,该方式可及时将锁定件进行拉动和推动,其即可实现锁定件与锅耳之间防脱,该过程中操作简单,并且对锅盖与锅体之间的密封性能好,而且采用单手操作,在盖上锅盖的时候,由上至下的压力使得锅盖与锅体之间接触紧密,且操作省力;通过设置提手其可方便将锅盖提起来,在锁定件与所述锅耳防脱配合之后,可直接通过提手将整个锅体提起来,其方便移动锅体,因此该锅体可适用于绝大部分人群,包括残障人士也能正常使用该锅体。

优选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提手上的开关件和与所述开关件相配合以拉动所述锁定件由第二位置动作至第一位置的传动件;通过设置开关件和传动件按压开关件即可拉动所述传动件动作,进而将带动所述锁定件左右动作,其传动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开关结构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锁定件由第一位置动作至第二位置的推动件;通过设置推动件可便于将锁定件推动到第二位置上,从而实现锁定件与锅耳之间进行防脱配合,进而实现锅盖与锅体之间紧密连接。

优选的,所述开关件上设有与所述提手相配合的复位件;通过设置复位件可在按压开关件之后,开关件自动复位弹出,便于后续操作。

优选的,所述提手与所述锁定件通过安全开关结构相配合;通过设置安全开关结构可实现对将提手和锁定件在相互锁定之后,该结构可保障即使在误操作的过程中锁定件与锅耳之间不会发生脱开,其可保障在使用锅体的时候,整体稳定性高,在通过提手将锅体提起的时候,锅盖与锅体不会发生脱开,保障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安全开关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锁定件上的限位部和可于所述提手上前后动作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与所述限位部相配合;通过设置限位件和限位部之间的限位配合,其限制了锁定件可前后动作,保持了锁定件在锁定完成之后安全稳定。

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形成于所述锁定件上的凹部,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凹部内;限位件穿入到凹部当中,限位件的外壁与凹部的内壁之间的相互限位,可实现保持保持锁定件无法动作。

优选的,所述锁定件上设有第一防脱部,所述锅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防脱部插接配合的第二防脱部;通过第一防脱部和第二防脱部之间进行配合,其可实现在通过提手将锅体提起的时候,第一防脱部和第二防脱部之间会相互限位,从而锅盖与锅体之间不会脱开,稳定性高,使得盖上锅盖后的整个锅体的密封性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脱部为形成于所述锁定件上的凹陷部,所述第二防脱部为设于所述锅耳上的凸起部;通过将第一防脱部设为凹陷部,第二防脱部设为凸起部,其在锁定件运动到第二位置的时候,所述凹陷部会套入到所述凸起部当中,或者说所述凸起部插入到所述凹陷部当中,而所述凸起部的外壁和凹陷部的内壁之间相互接触,相互限位,其可限制锁定件上下动作,因此也就限制了锅盖上下动作。

优选的,所述锅耳上设有用于供所述提手至少部分插入以实现所述锅盖立起的开口部;通过设置开口部,其在将锅盖打开之后,可将锁定件插到开口部内,使得锅盖立起来,该过程中锅盖上的水汽液化之后,顺着锅盖的表面滑落回到锅体内,该方式不但避免了锅盖上水流的四处都是,保障了厨房内环境卫生;并且该设置方式还可方便放置锅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锁定件,该过程中操作简单;通过设置提手其可方便将锅盖提起来,在锁定件与所述锅耳防脱配合之后,可直接通过提手将整个锅体提起来,其方便移动锅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锅盖安装过程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锅盖放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锁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低压锅,包括锅体、锅盖、锅耳、提手、锁定件及开关结构,其中所述锅体1为一铝材质的锅,该在所述锅体1的口部设有梯形部,该梯形部设置可在锅盖2盖到锅体1上的时候,对锅盖2进行支撑;所述锅盖2同样为铝材质制成或者是玻璃制成的,该锅盖2用于盖到所述锅体1上,并且所述锅盖2的边缘处设有一硅胶层21,所述硅胶层21与所述锅盖2粘接在一起;锅盖盖于梯形部上,锅盖边缘的硅胶与梯形部的内壁配合,起密封作用;所述锅耳3为耐热塑料制成,该锅耳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锅体1侧壁上,在运输的时候,所述锅耳3与所述锅体1可拆卸开来,方便进行包装运输;所述锅耳3包括了与所述锅体1相连的l形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锅耳部,在用双手搬运锅体的时候,手部可直接支撑之着所述锅耳部来将锅体进行搬运。

具体的,所述锅体1,所述提手4设置在所述锅盖上,该提手4由上壳体401和下壳体402相连形成,所述上壳体401和下壳体402均为耐热塑料制成,所述提手4通过螺栓或者是螺钉固定到所述锅盖2上,并且对于提手4的固定为两端都进行固定;所述锁定件6设置在所述提手4的一端,该锁定件6为一塑料块,并且该锁定件6可在提手的端部进行左右动作,因此所述锁定件6相对所述提手4就有了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中第二位置为锁定件6向着锅盖2的边缘方向运动到无法动作时停留的位置,所述都一位置为所述锁定件6的向左运动至到所述锁定件6的端部均进入到锅盖2的边缘以内时停止的位置;所述开关结构设置在所述提手4上,该开关结构包括开关件71和传动件72,所述开关件71为一塑料块,其中在所述下壳体402上设置有一通口403,所述开关件71部分从所述通口403当中露出;而所述开关件71的背面连接有四个复位件711,所述复位件711为一弹簧,该复位件711的一端与所述上壳体401的内壁相连;在所述开关件71的一端处设有一凸条712。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件72由第一杆体721和第二杆体722活动功能在一起构成,所述第一杆体721为一近似于l形的塑料杆,该第一杆体721的一端架在所述凸条712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体722活动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杆体712的折角处与所述提手4的内壁活动连接,因此向上压所述开关件71的时候,所述第一杆体721一端随着所述开关件71的运动向上翘起,另一端向下动作;所述第二杆体722与所述锁定件6的中部的活动连接,其具体连接方式为在所述锁定件6的中部具有一柱形的锁杆601,所述第二杆体722套在所述锁杆601上,因此在所述第一杆体721向下动作的时候,会拉动所述第二杆体722向左动作,从而第二杆体722拖动所述锁定件6向左运动,由原本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上。

为了让所述锁定件6由第一位置重新回复到第二位置上,在所述锁定件6上连接了四个推动件73,该推动件73为弹簧,所述推动件73与所述提手4内壁上的多个凸起相抵,从而在推动件73的弹力作用下,锁定件6会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回到第二位置。

具体的,在所述锁定件6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时候,所述锁定件6与所述锅耳3防脱配合,其具体配合方式为在所述锁定件6上设有第一防脱部60,该第一防脱部60为一半圆柱型的凹陷部,在所述锅耳3上设有第二防脱部30,所述第二防脱部30为固定在所述锅耳3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为圆柱形设置,并且所述锅耳3上还具有一缺口,所述凸起部横架在所述缺口内,因此所述锁定件6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防脱部60套在所述第二防脱部30上,或者基于运动是相对的,所述第二防脱部30插入到所述第一防脱部60内,从而实现锁定件6与所述锅耳3防脱配合。

为了避免在所述锁定件6位于第二位置时,提起提手的时候手部不慎压动开关件而造成锁定件由第二位置运动回到第一位置,所述提手4与所述锁定件6通过一个安全开关结构进行再次配合,具体为所述安全开关结构包括设在所述锁定件6上的限位部61和设在所述提手4上的限位件44,所述限位部61为形成于所述锁定件6上的l形凹部,因此限位部61上具体的是由宽度较窄一条凹条和宽度较为宽的凹槽连通而成的,所述限位件44为一塑料件,该限位件44上具有一凸块部441,所述凸块部441插入到所述限位部61上;因此所述凸块部441会与所述限位部61的内壁相互限位;在使用的时候,推动所述限位件44运动,使得所述凸块部441在由限位部61较窄的部分运动到较宽的部分处的时候,所述锁定件6获得一定的运动空间,从而锁定件6可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处,解除了锁定件6与所述锅耳3之间的防脱配合。

进一步的,在所述提手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泄压阀5,所述泄压阀5为市场上现有的阀门,所述泄压阀5包括阀座51和阀芯,所述阀座51设于所述锁定件4上的金属管,该阀座51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阀芯52为一滚珠,所述阀芯52设于所述阀座51上,并且在所述阀座51上设有一直径大于所述阀芯直径的活动腔,所述阀芯放置于所述活动腔内,因此在锅体1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值的时候,锅体1内压力会推动所述阀芯向上动作,从而部分蒸汽会从阀芯当中喷出。

为了方便在将锅盖2揭开之后对锅盖2进行放置,在所述锅耳3上设有开口部32,该开口部32为宽度与所述锁定部41宽度大小基本相同的通口,在所述锅盖2打开之后,锁定部41插入到所述开口部32当中,从而实现锅盖2可立起来,使得凝聚在锅盖2上水回流到所述锅体1当中。

具体的,所述提手4上靠近所述泄压阀5的一端处,直接设置了半圆柱型的凹槽45,因此该端可先与邻近的锅耳3上的第二防脱部相互插接配合,从而先实现对该提手一端进行固定,然后向前推动所述限位件至限位部上较为宽的区间内,按压开关件,使得锁定件向左运动,从而由原本的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处;盖下锅盖,松开开关件,使得推动件推动所述锁定件由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处,实现第一防脱部和第二防脱部之间防脱配合;然后推动所述限位件向后动作至限位部较为窄的部分,该过程中操作过程实现了将锅盖盖到所述锅体上,并锁定锅盖不会脱开。

实施例二

如图8-9所示,本实施与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本实施当中所述提手的左右两端处均设有一锁定件,相应的,所述传动杆设置有两个,每个对应一锁定件;并且该实施例中所述泄压阀的位置由实施例一中位于提手上,转为将泄压阀设置在锅盖上。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