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铁架基础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343950发布日期:2020-04-10 22: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输电线路铁架基础,包括底板筋(3)和立柱筋(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筋(3)的底部设置有砖块(2),所述立柱筋(4)放置在底板筋(3)的中心位置,在所述底板筋(3)的四周设置有四组支模板,所述每组支模板有在由至少三块模板(5)上、下垂直叠放在一起;所述相邻的两组支模板之间的夹角处设置有一个直角固定板(6),所述每组支模板的外部与基坑(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至少三个顶杆(8),所述基坑口的上方设置有撑板(9),所述撑板(9)与顶杆(8)之间通过软绳依次套设在顶杆及撑板(9)的外部并固定在一起;所述四组支模板的上方的中间部位横设有一根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与下方模板(5)的顶部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铁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模板(5)的外部呈凹槽状分布,所述每个模板(5)的四周分别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直角固定板(6)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与模板(5)上间距相同的螺栓孔;所述直角固定板(6)设置在相邻的两组支模板的夹角处,所述每个直角固定板(6)的侧边与对应的模板(5)之间通过铁丝(7)依次穿过设置在直角固定板(6)侧边上的孔洞、模板(5)侧边上的孔洞并拧紧固定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铁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筋(3)的四周距离基坑四周内壁的距离为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铁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呈无盖的盒体状分布,在模板四周的壁面上挖设有螺栓孔洞(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铁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板(9)两端的中间呈对称状挖设有一个条形槽(9-1)。

6.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铁架基础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施工准备:

1)工具准备:选用适合施工使用的测量仪器,包括经纬仪、钢卷尺、塔尺、花杆、水平尺、科学计算器;配齐基坑开挖、回填、基础浇制、接地沟开挖及回填用的各种工具;此外还要准备小钉子、细绳、油漆、锤子、铅锤作为辅助材料;使用前对测量仪器和量具进行检查与校正;

2)线路复测:校核直线与转角度,校核杆位高差和档距,校核交叉跨越位置和标高,校核风偏影响点;对杆塔位进行全面校核,包括:基础保护范围,杆塔位基础的高差,特殊地形应测量塔位断面,最终确认杆塔位是否可行,为分坑提供资料;

3)基础分坑:确定各塔杆腿基础砼中心及设计基准面高,包括基础尺寸;根据测量的地形高差计算出要开挖的基坑深度;

b、具体操作步骤:

1)基坑、接地坑开挖

a、基坑开挖时,应保护好杆塔中心桩和复测时所钉的辅助桩,杆塔基础的坑深应符合标准,洞底标高以杆塔中心桩顶面为基准;

b、挖出的泥沙应远离坑口1m处的地方合理的存放,防止抛土回落坑内,基坑过深时,应采取防坍塌措施;

c、开挖坑壁时,应垂直挖,不得掏空;开挖完成后,测量坑口的宽度及坑深是否符合标准;

c、接地沟开挖时,应清除沟中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在山坡上挖接地沟时,宜沿等高线开挖,两接地沟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m;

2)扎筋支模

①、底板筋绑扎:在基坑底部放置砖块(2),避免板筋与基坑土层接触;布筋要均匀,绑扎好的钢筋应牢固、美观;底板筋与基坑壁之间要留有5cm的保护层;

②、立柱筋绑扎:扎好的立柱筋要位于基坑的中心位置;柱身主筋采用ii级钢筋,主筋接头采用双面焊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取3倍主筋直径;搭接后的两根钢筋应位于同一重线上,主筋接头应错开连接,的位置;桩内箍筋采用双面搭接焊,搭接长度为钢筋直径的5倍;桩外箍筋采用螺旋筋形式;

③、模板的安装:

a、模板应采用刚性材料,其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接触混凝土的表面应采取有效脱模措施,以保证浇筑混凝土表面质量;模板安装后应对模板(5)加箍,防止模板“鼓肚”、“爆肚”情况的发生;

b、相邻模板(5)之间形成90°夹角,在夹角处放置带有螺栓孔的直角板条(6),直角板条(6)与两侧模板(5)的边之间通过铁丝(7)拧紧固定;每个模板(5)的侧边的上至少有两处位置与直角板条(6)的边用铁丝拧紧固定;

c、在模板(5)的外部与基坑内壁之间放置顶杆(8),保证模板的牢固;在基坑口上方横放四根撑板(9),在立柱筋的左侧放置两根,在立柱筋的右侧放置两根;四根撑板(9)的长度要大于基坑口的宽度,将每根四根撑板(9)与对应下方设置的顶杆(8)之间套设一根绳子(12),避免顶杆(8)松动出现滑落的情况;位于立柱筋上侧方向和下侧方向的顶杆(8),分别通过绳子(12)与四根撑板(9)的端部套在一起;

④、地脚螺栓的安装

地脚螺栓的安装,必须保证浇制后露出砼面高度,顶部两螺栓应在同一水平面,最大高差不得超过3mm;

基础浇筑

a、基础浇制需要在现场拌制,混凝土强度设计为c25;在浇制过程中,应使用振动棒振捣混凝土,以确保振实;振动棒不得用作使混凝土流动的手段;应尽可能避免施工缝,先浇制层台,后浇制立柱;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通过将旧混凝土表面切碎到粗糙表面上,确保新旧接头之间有足够的粘结力;在放置新混凝土之前,应立即清洁表面上所有疏松的颗粒,清洁后的表面应按等比例铺上一层10mm厚的砂浆;

b、基础浇筑过程中,应制作试块,试块应在现场从浇筑中的混凝土取样制作,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转角、耐张、终端、换位塔基础每基取一组,每组制作3块;

c、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脚螺栓及模板的准确性,发生偏差及时进行校正;基础浇筑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拆模回填

a、浇筑混凝土后48小时,检查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规定强度方可拆模;拆模时应小心操作,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b、基础拆模后立即进行表面质量检查,拆模后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狗洞等现象;

c、基础拆模经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每回填300mm厚夯实一次,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继续浇水养护;拆模后,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混凝土残渣,地脚螺丝扣部分涂裹黄油,回收的地脚螺帽应做好标识妥善保管;

d、接地槽回填土前,必须检查接地槽的长度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土不能掺有石块,并要夯实;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还应采取合适的降阻措施:使用接地模块;

清理现场:在完成所有基础活动后,应清理现场所有多余的开挖和建设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铁架基础的施工方法,其中输电线路铁架基础主要由底板筋和立柱筋组成,在立柱筋的外部设置有模板,相邻两个模板通过直角固定板固定连接在一起;上下两个模板通过铁丝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模板的外壁与基坑内壁之间设置有顶杆,顶杆通过绳子套设在撑板上并依次将顶杆套在一起固定连接;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1)基坑、接地坑开挖,2)扎筋支模,3)模板的安装,4)地脚螺栓的安装,5)基础浇筑,6)拆模回填,7)清理现场。本发明对铁塔基础的施工进行了全方位的把控,减少后期施工完成后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了整体的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有利于铁塔基础施工的顺利完成,为电力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牛玉草;毛旭升;李会乾;闫从晓;胡圃源;李庆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5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