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变形敏感区域人造山形建筑的堆土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01790发布日期:2022-12-02 1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建筑结构(3)的施工点由水平高度的高点向低点分为挡土区(1)和填土区(2),建筑结构(3)采用钻孔灌注桩结构作为桩基础(31),挡土区(1)靠近建筑结构(3),设置有挡土墙(11)、加筋土袋(12),填土区(2)设置有地基(21)、土工布(23)、回填土(22);开挖所述填土区(2),所述填土区(2)底部设置有所述地基(21);回填所述填土区(2),每层所述加筋土袋(12)覆盖一层所述回填土(22),每层所述回填土(22)采用所述土工布(23)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21)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复合地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3)底部采用桩基础(31)加支撑承台(32)的结构,所述挡土墙(11)底部采用桩基(111)加挡土承台(112)的结构,所述挡土承台(112)与所述支撑承台(32)连为整体,且所述桩基(111)和所述地基(21)之间相互独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1)上设置有传力件(4),所述传力件(4)与建筑结构(3)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1)与所述加筋土袋(12)层之间设置有过滤层(5),所述挡土墙(11)下部设置透水管(8),且所述透水管(8)与所述过滤层(5)连通;所述建筑结构(3)内设置有积水沟(81),且所述积水沟(81)与透水管(8)出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墙(11)顶部与所述建筑结构(3)之间设置有止水带(6),所述挡土墙(11)设置接水槽(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23)一端反包覆盖所述加筋土袋(12)收边,另一端埋设于所述回填土(22)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23)与回填土(22)通过若干u型钉(24)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21)与所述回填土(22)层之间设置有加筋碎石垫层(25)。10.一种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的结构,包括如下步骤:一、开挖填土区;二、设置挡土墙,且挡土墙与建筑结构连接;三、填土区底部设置地基;四、地基顶部设置加筋碎石垫层;五、靠近挡土墙堆叠加筋土袋,加筋土分层压实填筑,且每层加筋土层铺设土工布;六、设置过滤层、透水管,排积水;七、挡土墙与建筑结构之间设置止水带、接水槽;八、覆盖回填土;九、夯实回填土;十、检测验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形敏感区域人造山形建筑的堆土结构,沿建筑结构的施工点由水平高度的高点向低点分为挡土区和填土区,建筑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结构作为桩基础,挡土区靠近建筑结构,设置有挡土墙、加筋土袋,填土区设置有地基、土工布、回填土;开挖所述填土区,所述填土区底部设置有所述地基;回填所述填土区,每层所述加筋土袋覆盖一层所述回填土,每层所述回填土采用所述土工布覆盖。本申请具有减少敏感区域的土体变形的效果。此外,还提供一种用于变形敏感区域山形建筑堆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域山形建筑堆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域山形建筑堆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 余光远 朱刚 杜亮 高淼 张忆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7
技术公布日:2022/1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