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9919642发布日期:2024-11-08 20:1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人工湖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1、人工湖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其富营养化问题已经影响了城市形象、居民生活和水生态系统安全。另外部分人工湖由于水资源匮乏、多以回用水作为补水加之流动不畅、水环境容量低等因素而使得富营养化问题愈发严重。因而需要定期对人工湖进行生态修复,以保障人工湖的水体清澈。

2、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用于人工湖的生态修复方法多采用机械臂对人工湖底的淤泥进行开挖的方式疏浚人工湖,减少湖底淤积的同时能够减少重金属的沉积,从而起到修复生态的作用,再辅助以常规的水体过滤手段和冲洗手段使得促使人工湖内的水体更新,最终再以种植绿植的方式对水体内残余的重金属进行吸收,从而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而底泥疏浚与水体过滤需要使用不同的工程器械或需要进行开挖工程,导致整个生态修复过程偏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人工湖生态修复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建造步骤,在湖体待修复的区域建设围堰,在湖体内形成若干独立的修复区域;

5、放置步骤,将修复装置放置在修复区域内并沉底,每个修复区域内均对应放置至少一套修复装置;

6、修复步骤,修复装置的吸取口吸取修复区域的泥水混合物并经由修复装置过滤后排出;

7、打捞步骤,清洁完成后将修复装置从修复区域中打捞;

8、拆除步骤,拆除湖体内的围堰,完毕。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个修复区域内放置修复装置,利用修复装置完成人工湖底的底泥疏浚和水体净化,人工仅需要将修复装置投放在修复区域即可,无需频繁更换大型器械,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水体净化效率。

10、可选的,所述修复步骤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11、淤泥过滤步骤,泥水混合物从吸取口被吸入修复装置的第一过滤机构中进行泥水分离,淤泥经由修复装置的排泥口排入修复装置的储泥仓中储存;

12、藻类过滤步骤,经由第一过滤机构过滤的水由第一过滤机构流入修复装置的第二过滤机构中过滤水中的藻类,经由第二过滤机构过滤的水由修复装置的排出口排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修复装置可以将湖体底部的淤泥吸取并与水体分离,同时还能够过滤水体内的藻类,从而利用同一台修复装置既能起到底泥疏浚的作用又能起到过滤藻类的作用,使用更加方便,人工仅需要将修复装置投放在修复区域即可,无需频繁更换大型器械,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水体净化效率。

14、可选的,所述修复装置包括外壳和储泥仓,外壳上开设吸取口,所述外壳内设有吸取泵,所述吸取泵的进口与吸取口连通,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过滤机构和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取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连通;

15、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上开设排泥口,所述排泥口与所述储泥仓连通,所述第一过滤机构上开设排水口,所述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水口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连通,所述外壳上开设排出口,所述排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连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淤泥可以进入到储泥仓临时存储,并且淤泥与藻类等分别存储,需要清洁时仅需要将修复装置由修复区域内取出进行更换,更加方便。

17、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第一过滤壳体、第一过滤组件和排泥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排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壳体内;

18、所述第一过滤壳体上开设第一污水进口、排泥口和第一污水出口,所述第一污水进口与所述吸取泵的出口连通,所述排泥组件与所述排泥口连通,所述第一污水出口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连通。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泥口与储泥仓连通,经由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淤泥由排泥口进入储泥仓中,进而由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流入第二过滤组件过滤藻类,进而仅使用一台装置就能够既过滤淤泥又能过滤藻类等,无需频繁更换大型器械,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水体净化效率。

20、可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板,所述过滤网板固定在所述第一过滤壳体内,所述过滤网板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污水进口,所述排泥组件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壳体内且与所述排泥组件与所述过滤网板抵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泵吸进来的水被过滤网板过滤,淤泥沉积在过滤网板的端面上,由排泥组件推动进入储泥仓中临时存储,需要清洁储泥仓时仅需要取出净化装置进行更换即可,更加方便。

22、可选的,所述排泥组件包括清洁刷和活动门板,所述活动门板铰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壳体内且所述活动门板的边缘与所述排泥口的内壁抵接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排泥口;

23、所述过滤网板的边缘上设有框架,所述清洁刷设于所述框架上并沿所述过滤网板的高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清洁刷的刷头与所述过滤网板抵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洁刷定时启动刷洗过滤网板,降低淤泥堵住过滤网板的可能性,提高使用寿命。

25、可选的,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第二过滤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第二过滤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二过滤组件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连通,所述排水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排水组件远离所述第二过滤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组件过滤水中的藻类,从而进一步净化水质,过滤完藻类的水再次排入人工湖中,从而实现水体的循环。仅使用一台装置就能够既过滤淤泥又能过滤藻类等,无需频繁更换大型器械,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水体净化效率。

27、可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组件包括第二过滤壳体,所述第二过滤壳体固定在外壳内,所述第二过滤壳体上设有充气孔和排气孔,所述充气孔与充气泵连接,所述排气孔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二过滤壳体的顶部设有捞网,污水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壳体内时所述捞网置于水面以下,所述排水组件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排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壳体连通,所述排水组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壳体内的水由排水组件排出,随着水的排出藻类等会滞留在捞网上,从而使得藻类能够从水中过滤出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29、可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滤网,所述排水滤网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罩合在所述排出口上。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滤网的孔径小于过滤网板的孔径,从而实现二次过滤,进一步净化水体。

31、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上设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上,所述修复装置沉入湖体底部时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湖体的水面固定在所述围堰上。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牵引绳需要固定在围堰上以便于打捞,需要打捞时仅需要拖拽牵引绳即可,使用方便。

3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34、1、利用修复装置可以将湖体底部的淤泥吸取并与水体分离,同时还能够过滤水体内的藻类,从而利用同一台修复装置既能起到底泥疏浚的作用又能起到过滤藻类的作用,使用更加方便,人工仅需要将修复装置投放在修复区域即可,无需频繁更换大型器械,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水体净化效率;

35、2、排泥口与储泥仓连通,经由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淤泥由排泥口进入储泥仓中,进而由第一过滤组件过滤后的水流入第二过滤组件过滤藻类,进而仅使用一台装置就能够既过滤淤泥又能过滤藻类等,无需频繁更换大型器械,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水体净化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