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9919642发布日期:2024-11-08 20:1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步骤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包括外壳(1)和储泥仓(2),外壳(1)上开设吸取口(11),所述外壳(1)内设有吸取泵(12),所述吸取泵(12)的进口与吸取口(11)连通,所述外壳(1)内设有第一过滤机构(3)和第二过滤机构(4),所述第一过滤机构(3)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4)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取泵(12)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3)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3)包括第一过滤壳体(31)、第一过滤组件(32)和排泥组件(33),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排泥组件(33)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壳体(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2)包括过滤网板(321),所述过滤网板(321)固定在所述第一过滤壳体(31)内,所述过滤网板(321)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一污水进口,所述排泥组件(33)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壳体(31)内且与所述排泥组件(33)与所述过滤网板(321)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组件(33)包括清洁刷(331)和活动门板(332),所述活动门板(332)铰接在所述第一过滤壳体(31)内且所述活动门板(332)的边缘与所述排泥口(34)的内壁抵接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排泥口(3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4)包括第二过滤组件(41)和排水组件(42),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1)设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1)与所述第一过滤组件(32)连通,所述排水组件(42)设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排水组件(42)远离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1)的一端与所述排出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组件(41)包括第二过滤壳体(411),所述第二过滤壳体(411)固定在外壳(1)内,所述第二过滤壳体(411)上设有充气孔(412)和排气孔(413),所述充气孔(412)与充气泵(414)连接,所述排气孔(413)上设有排气阀,所述第二过滤壳体(411)的顶部设有捞网(415),污水进入所述第二过滤壳体(411)内时所述捞网(415)置于水面以下,所述排水组件(42)设于所述第二过滤壳体(411)的外壁上,所述排水组件(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壳体(411)连通,所述排水组件(4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外壳(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组件(42)包括排水滤网(421),所述排水滤网(421)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罩合在所述排出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设有牵引绳(5),所述牵引绳(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壳(1)的外壁上,所述修复装置沉入湖体底部时所述牵引绳(5)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湖体的水面固定在所述围堰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工湖体生态修复方法,应用在人工湖修复的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建造步骤,在湖体待修复的区域建设围堰,在湖体内形成若干独立的修复区域;放置步骤,将修复装置放置在修复区域内并沉底,每个修复区域内均对应放置至少一套修复装置;修复步骤,修复装置的吸取口吸取修复区域的泥水混合物并经由修复装置过滤后排出;打捞步骤,清洁完成后将修复装置从修复区域中打捞;拆除步骤,拆除湖体内的围堰,完毕。本申请具有无需频繁更换大型器械,使用更加方便,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水体净化效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韩元媛,许桂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市宏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