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跑道残留物清扫机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5923发布日期:2018-12-07 23:2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跑道残留物清扫机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跑道残留物清扫机具。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的航空产业也进入高速增长期,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中国通用飞机保有量约为2500架,预计到2020年将突破9000架。随着飞机以及飞行架次的大增,飞机在运行前后的维护都得到了相当大的重视,而伴随飞机的大量投入运营,机场停机坪以及跑道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变的十分重要。不言而喻,大型飞机在起降过程中,对机场跑道的平整度有严格的要求,因在高速滑行中,飞机往往承载着数十乃至上百吨的重载和冲击力,跑道上很小的残留物,如金属碎片,轮胎碎片等物质都有可能给正在起降的飞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曾有报道称,因为个别飞机在起降中产生的金属碎片或轮胎碎片遗留在跑道上,被正在高速滑行准备起飞的其他飞机碾压后吸入发动机导致发动机损坏以及爆胎,该飞机不得不当即改变飞机计划,进行紧急迫降,此举虽避免发生灾难性后果,但飞机维修的经济损失也较为惨重。由此,作为机场工作人员,及时发生和清除机场跑道上残留物,保障飞机起降的安全是一件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就是如何实现高效、及时的对机场跑道上残留物的进行清理,保障飞机起降安全的技术问题,因此提供一种航空跑道残留物清扫机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航空跑道残留物清扫机具,包括水平框架,所述水平框架包括前、后、左、右边框的矩形框架,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的下方靠近所述前边框一侧分别设置水平梁,两个所述水平梁彼此相互平行且轴向轴线均与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平行,两个所述水平梁之间,从靠近所述前边框一端起至所述后边框,依次连接有轴向轴线与所述前边框和后边框平行的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其中,所述第二滚轴、第三滚轴的轴面之间还通过滚动带连接,所述滚动带以及所述第一滚轴的轴面上分别设置刷毛;两个所述水平梁的中段侧壁上的过孔通过所述第二滚轴的两侧的轴端与各自的竖直杆铰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杆上分别设有弹簧装置,在所述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各自的两个轴端还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水平框架的前边框设有牵引臂,靠接所述后边框的下方设有收纳装置,所述牵引臂与拖车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拖车上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弹簧装置中包括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杆的下段侧壁上,在两个所述竖直杆的所述第二挡圈的上方的侧壁上分别套接有第二压簧,两个所述竖直杆位于第二压簧之上的杆段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上的通孔与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配合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杆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挡圈;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与各自下方的所述水平梁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水平梁靠近所述后边框的梁段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所述水平梁外侧且靠近所述右边框的第二滚轴的轴端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第三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在所述水平梁外侧且靠近所述左边框的第二滚轴的轴端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第六皮带轮,第七皮带轮以及与该侧轴端连接的电机;

在所述水平梁外侧且靠近所述右边框的第一滚轴的轴端设有的第四皮带轮,在所述水平梁外侧且靠近所述左边框的所述第一滚轴的轴端设有的第五皮带轮,

在所述水平梁外侧且靠近所述右边框的第三滚轴的轴端设有的第一皮带轮,在所述水平梁外侧且靠近所述左边框的所述第三滚轴的轴端设有的第八皮带轮;

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所述第五皮带轮和第六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所述第七皮带轮第八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所述牵引臂位于所述前边框的对称中心线上,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在所述水平框架的后边框的下方设有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前侧位于所述第三滚轴的后方且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的下边缘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板,所述板的下边缘与下方的水平地面之间设有角度,在所述板背对所述第三滚轴的一面设有第三压簧,在所述收纳箱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磁性装置,所述收纳箱的后侧设有后门,所述后门的上边缘通过第二铰接轴与所述水平框架的后边框铰连接,所述后门的两侧边缘与所述收纳箱侧壁上设有的插销铰连接。

所述板的下边缘与下方的水平地面之间的角度为20度至45度。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拖车上的PLC控制器,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拖车上的PLC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拖车的后端连接清扫机具,利用飞机跑道的飞行间隙或在规定清扫时间内,在拖车的牵引下,实现对飞机机场跑道尤其是跑道上的残留物展开大面积的清扫工作。

清扫机具的下方设置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所述第一滚轴、第二滚轴、第三滚轴安装在水平梁上,在各个滚轴上连接有皮带轮,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电机利用拖车上的电源以及在拖车上的控制器的控制下对皮带轮进行驱动并使各个滚轴联动,滚轴上的毛刷旋转,将跑道上的较大的残留物清扫到机具后端的收纳箱内。水平梁与机具上方的水平框架通过弹簧装置连接,当遇到较大残留物时,弹簧装置可以上、下方向压缩,自适应调整高度,实现对较大残留物的收纳。对于部分铁磁物质,在所述收纳箱内还设置有磁性装置进行吸附,提高铁磁残留物的收纳效果。拖车上可以设置包括启动和停止开关在内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的启动和停止开关与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入端连接,PLC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与继电器电连接,继电器与电机电连接,从而实现对机具的电气控制。相比其他大型清扫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保障维修和拆装过程灵活、便利,能适应多种环境,清除效果明显,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机具主体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其中:1.磁性装置,2.第三滚轴,3.水平框架,4.竖直杆,5.牵引臂,6.拖车,7.第一滚轴,8.电机,9.水平梁,10.板,11.收纳箱,12.后门,13.第一铰接轴,14.第一压簧,15第一挡圈,16.第二压簧,17.第二挡圈,18.刷毛,19.第二滚轴,20.滚动带,21.第三压簧,22.插销,23.第二铰接轴,24.第一皮带轮,25.第二皮带轮,26.第三皮带轮,27.第四皮带轮,28.第五皮带轮,29.第六皮带轮,30.第七皮带轮,31.第八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至图3中所示:提供一种航空跑道残留物清扫机具,包括水平框架3,所述水平框架3包括前、后、左、右边框的矩形框架,该水平框架3起到主体框架的作用,方便其他部件的安装、悬挂;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的下方靠近所述前边框一侧分别设置水平梁9,水平梁9为两个,分别分置在左边框和右边框的下方,两个所述水平梁9彼此相互平行且轴向轴线均与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平行,两个所述水平梁9之间,从靠近所述前边框一端起至所述后边框,依次连接有轴向轴线与所述前边框和后边框平行的第一滚轴7、第二滚轴19、第三滚轴2,其中,所述第二滚轴19、第三滚轴2的轴面之间还通过滚动带20连接,所述滚动带20以及所述第一滚轴7的轴面上分别设置刷毛18;两个所述水平梁9的中段侧壁上的过孔通过所述第二滚轴19的两侧的轴端与各自的竖直杆4铰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杆4上分别设有弹簧装置,在所述第一滚轴7、第二滚轴19、第三滚轴2各自的两个轴端还分别设有驱动装置,所述水平框架3的前边框设有牵引臂5,靠接所述后边框的下方设有收纳装置,所述牵引臂5与拖车6连接,拖车6可采用机动车或电动车。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拖车6上的控制装置电连接。

所述弹簧装置中包括第二挡圈17,所述第二挡圈17设置在两个所述竖直杆4的下段侧壁上,第二挡圈17也是两个分别靠近左边框和右边框下方的水平梁9,在两个所述竖直杆4的所述第二挡圈17的上方的侧壁上分别套接有第二压簧16,两个所述竖直杆4位于第二压簧16之上的杆段分别通过设置在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上的通孔与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配合连接,两个所述竖直杆4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挡圈15;第一挡圈15相当于紧固螺母,满足竖直杆4上下位移的同时还将竖直杆4与左边框和右边框的通孔活动连接在一起,所述左边框和右边框与各自下方的所述水平梁9之间还连接有第一压簧14,所述第一压簧14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水平梁9靠近所述后边框的梁段上;第一压簧14和第二压簧16可以满足安装在水平梁9上的第一滚轴7、第二滚轴19、第三滚轴2上、下位移的需要,这样可以对跑道上的残留物的大小自适应,不至于因残留物过大,导致机具整体上、下跳跃或卡阻,影响清扫效果。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在所述水平梁9外侧且靠近所述右边框的第二滚轴19的轴端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第三皮带轮26、第二皮带轮25,在所述水平梁9外侧且靠近所述左边框的第二滚轴19的轴端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第六皮带轮29,第七皮带轮30以及与该侧轴端连接的电机8;

在所述水平梁9外侧且靠近所述右边框的第一滚轴7的轴端设有的第四皮带轮27,在所述水平梁9外侧且靠近所述左边框的所述第一滚轴7的轴端设有的第五皮带轮28,

在所述水平梁9外侧且靠近所述右边框的第三滚轴2的轴端设有的第一皮带轮24,在所述水平梁9外侧且靠近所述左边框的所述第三滚轴2的轴端设有的第八皮带轮31;

所述第一皮带轮24和第二皮带轮25之间连接有皮带;

所述第三皮带轮26和第四皮带轮27之间连接有皮带;

所述第五皮带轮28和第六皮带轮29之间连接有皮带;

所述第七皮带轮30第八皮带轮31之间连接有皮带;

这些皮带轮利用皮带相互实现联动,只需一个电机8就可实现对全部滚轴的驱动效果。

所述牵引臂5位于所述前边框的对称中心线上,所述收纳装置包括在所述水平框架3的后边框的下方设有的收纳箱11,所述收纳箱11的前侧位于所述第三滚轴2的后方且设有开口,在所述开口的下边缘通过第一铰接轴13铰接有板10,所述板10的下边缘与下方的水平地面之间设有角度,在所述板10背对所述第三滚轴2的一面设有第三压簧21,在所述收纳箱11的内部上方安装有磁性装置1,磁性装置1可以采用永磁体来提高对部分铁磁物质残留物的收纳效果,所述收纳箱11的后侧设有后门12,所述后门12的上边缘通过第二铰接轴23与所述水平框架3的后边框铰连接,所述后门12的两侧边缘与所述收纳箱11侧壁上设有的插销22铰连接,这样可以方便对收纳箱11中收纳的跑道残留物的倾倒,方便日常使用。

所述板10的下边缘与下方的水平地面之间的角度为20度至45度。这样可以在拖车6牵引前行的同时,将各个滚轴清扫的残留物由跑道上铲入收纳箱11中,清扫效果显著。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拖车6上的PLC控制器,所述电机8通过导线与设置在拖车6上的PLC控制器电连接。其中,在拖车6上还设置控制面板10,将机具的启动和停止按钮等安装在面板10上,启动和停止按钮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设计,不在赘述。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