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加工轧辊和地面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5948发布日期:2019-11-29 17: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加工轧辊包括载体结构(11),其中,为了形成能围绕轧辊转动轴线(a)转动的轧辊主体(36)在所述载体结构(11)的径向外部区域处设置多个沿所述轧辊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设置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主体(36)在其外周区域中构造成沿径向向外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包括多个沿轧辊转动轴线(a)的方向依次连续布置的、为了形成轧辊主体(36)彼此连接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其中,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处设置多个沿所述轧辊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处设置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构造有圆形的外周轮廓,或/和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包括多个彼此以周向间距布置的载体盘片部段(14a、14b、14c、14d、14e)。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包括在其径向外部区域中承载多个沿所述轧辊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的多个载体支杆(3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布置成包围用于振动发生机构(98)的壳体(24)的周壁(22)或/和连接到所述周壁(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包括多个沿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依次连续布置的、为了形成轧辊主体(36)彼此连接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其中,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所述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并且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布置成包围所述壳体(24)的周壁(22),其中,包围所述周壁(22)布置的载体盘片与所述周壁(22)固定连接,或/和在所述轧辊主体(36)的至少一个轴向端部区域中至少一个载体盘片与包围所述周壁(22)布置的载体盘片通过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连接,或/和包围所述周壁(22)布置的载体盘片与所述周壁(22)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24)中布置具有至少一个能围绕不平衡转动轴线(u)转动的不平衡质量(100、102)的振动发生机构(98),或/和在至少一个轴向端部区域中通过端壁(26、28)闭合所述壳体(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平衡转动轴线(u)相应于所述轧辊转动轴线(a)或/和为所述至少一个不平衡质量(100、102)分配的不平衡驱动马达(106)支承在端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包括与所述载体结构(11)固定连接的地面加工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包括一个地面加工板,或/和多个地面加工板彼此带有周向间距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包括多个沿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依次连续布置的、为了形成轧辊主体(36)彼此连接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其中,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所述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地面加工板与所有载体盘片(12、14、16、18、20)固定连接,或/和所述至少一个地面加工板与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包括与所述载体结构(11)固定连接的工具载体(42),以及地面加工工具(46)能松脱地与至少一个工具载体(42)连接或能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包括一个工具载体(42),或/和至少一个工具载体(42)具有关于所述轧辊主体(36)的外周凹形的轮廓,或/和多个工具载体(42)彼此带有周向间距地布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包括多个沿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依次连续布置的、为了形成轧辊主体(36)彼此连接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其中,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所述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并且至少一个工具载体(42)与每个载体盘片(12、14、16、18、20)固定连接,或/和所述至少一个工具载体(42)与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工具(46)构造成地面加工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加工板包括构造成用于固定在工具载体(42)上的底座区域(50)和在地面加工工具(46)安装在工具载体(42)上时从所述底座区域(50)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地面加工区域(5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工具(46)以其底座区域(50)通过螺接或/和夹紧与工具载体(42)连接或能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工具(46)包括与至少两个工具载体(42)连接的或能连接的、在径向外部在周向区域中包围所述载体结构(11)地定位的或能定位的地面加工壁板(66)。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多个地面加工壁板(66)沿周向方向依次连续地分别在两个周向端部区域中与一个工具载体(42)连接或能连接,或/和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壁板(66)与至少两个工具载体(42)通过螺接连接或能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包括多个沿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依次连续布置的、为了形成轧辊主体(36)彼此连接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其中,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所述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并且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壁板(66)定位或可定位成在径向外部在周向区域中包围所有载体盘片(12、14、16、18、20)。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壁板(66)上支承至少一个碾压工具(78),或/和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壁板构造有格栅状的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地面加工壁板(66)上支承至少一个碾压工具(78),或/和在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壁板(66)上支承多个碾压工具(78),或/和至少一个更换支架(76)与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壁板(66)固定连接且至少一个碾压工具(78)能松脱地与所述至少一个更换支架(76)连接或能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碾压工具(78)包括凿刀(80),或/和至少一个碾压工具(78)包括夯实座。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地面加工壁板(66)在至少一个周边端部区域中具有与工具载体(42)的凹形轮廓匹配的工具载体接合区域(68、70)。

2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在所述载体结构(11)上在至少两个沿周向方向依次连续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之间包括至少一个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地面加工突出部(40;62)。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结构(11)包括多个沿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依次连续布置的、为了形成轧辊主体(36)彼此连接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其中,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所述滚轮转动轴线(a)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或/和在至少一部分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上设置多个沿周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并且至少一个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在至少一个载体盘片(12、14、16、18、20)上在至少两个沿周向方向依次连续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之间包括至少一个沿径向向外突出的地面加工突出部(40;62)。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载体盘片(12、14、16、18、20)上至少一个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包括至少一个地面加工突出部(40;62)。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载体盘片(12、14、16、18、20)中在至少两个沿周向方向依次连续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之间没有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载体盘片(12、14、16、18、20)中在沿周向方向依次连续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之间交替地设置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并且没有设置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沿所述轧辊转动轴线(a)的方向依次连续的载体盘片(12、14、16、18、20)中在沿周向方向依次连续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之间在所述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其中一个上设置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且在另一载体盘片(12、14、16、18、20)上没有设置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中至少一个地面加工突出部形成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一体组成部分。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包括至少一个能松脱地与载体盘片或连接或能连接的地面加工突出部载体(60)。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在载体盘片(12、14、16、18、20)的外周区域处包括地面加工突出部承载区域(44),以及地面加工突出部载体(60)在所述地面加工突出部承载区域(44)中与所述载体盘片(12、14、16、18、20)通过螺接连接或能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中,所述至少一个地面加工突出部(40;62)与沿周向方向在其之间容纳所述第二地面加工单元(38)的第一地面加工单元(30)具有周向间距。

36.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能围绕所述轧辊转动轴线(a)转动地支承在机械框架(90;114)上的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面加工轧辊(10)。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加工机为牵引式机械并且没有行驶驱动机构。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为了给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加工轧辊(10)中的振动发生机构(98)提供驱动能量使所述地面加工机与驱动机械(124)液压地或/和机械地联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面加工机上设置用于为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加工轧辊(10)中的振动发生机构(98)提供驱动能量的驱动机组。

40.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加工机是自行式的并且具有行驶驱动机构。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地面加工机,其特征在于,设置用于为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地面加工轧辊(10)中的振动发生机构(98)提供驱动能量的行驶驱动机构的驱动机组,或在所述地面加工机上设置用于所述行驶驱动机构的驱动机组和与用于所述行驶驱动机构的驱动机组分开构造的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地面加工轧辊(10)的振动发生机构(98)的驱动机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