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8542发布日期:2020-10-09 18: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包括透水沥青(1)路面和植被覆盖层(2),所述植被覆盖层(2)位于所述透水沥青(1)路面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1)路面下设有导水管(3),所述导水管(3)埋设于土基层(21)中,两侧所述植被覆盖层(2)下均开设有蓄水腔(4),两个所述蓄水腔(4)分别位于所述导水管(3)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3)与所述蓄水腔(4)连通,所述导水管(3)上方设有多个引流管(5),多个所述引流管(5)与所述导水管(3)连通;两个所述蓄水腔(4)内均设有随所述蓄水腔(4)内水位升高对导水管(3)的出水口进行阻挡的阻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水平设于蓄水腔(4)内的浮板(6),所述浮板(6)的大小与所述蓄水腔(4)在竖直方向的横截面大小一致,所述浮板(6)的厚度大于所述导水管(3)的出水口在竖直方向的长度,所述浮板(6)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水孔(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4)的腔壁开设有竖直的滑动槽(8),所述滑动槽(8)内滑动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端部与所述浮板(6)的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8)内嵌设有滚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4)远离所述导水管(3)和蓄水腔(4)连通处的腔壁上设有弹簧板(10),所述弹簧板(10)一端铰接于所述蓄水腔(4)的腔壁上,另一端上设有复位弹簧(11),所述复位弹簧(11)连接于所述蓄水腔(4)的腔壁上,所述复位弹簧(11)位于所述弹簧板(10)与所述蓄水腔(4)的腔壁铰接点的下方,所述弹簧板(10)和所述蓄水腔(4)的腔壁之间呈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腔(4)和所述植被覆盖层(2)之间设有抽水管(12),所述抽水管(12)上设有水泵(13),所述浮板(6)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抽水管(12)滑动连接于所述滑移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1)路面和所述导水管(3)之间设有承重层(14)和过渡层(15),且所述过渡层(15)位于所述承重层(14)下方,所述承重层(14)主要由支撑砖组成,所述过渡层(15)主要由粗砂和碎石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层(15)和所述导水管(3)之间设有透水分隔布(16),所述承重层(14)和所述过渡层(15)之间设有透水分隔布(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路面结构,包括透水沥青路面和植被覆盖层,所述植被覆盖层位于所述透水沥青路面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沥青路面下设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埋设于土基层中,两侧所述植被覆盖层下均开设有蓄水腔,两个所述蓄水腔分别位于所述导水管的两端。本实用新型具有雨水不会在路面堆积,减小路面损坏,增长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业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兆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