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螺丝批转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1000发布日期:2018-07-27 19: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冲击螺丝批转换结构,包括

壳体(1);

驱动马达(2),设于所述壳体(1)内;

输出轴(4),设于所述壳体(1)内并由驱动马达(2)带动旋转;

冲击块(5),能前后移动的设于所述输出轴(4)上并能随输出轴(4)的旋转而旋转,该冲击块(5)的前端面上设置有向前凸起的主动冲击部(51);

冲击弹簧(6),设于所述冲击块(5)后侧并使该冲击块(5)始终保持向前移动的趋势;

工作轴(7),能转动的设于所述壳体(1)前侧,该工作轴(7)的后端设置有能与所述主动冲击部(51)相配合撞击的被动冲击部(7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节套(8),约束在壳体(1)内,能沿壳体(1)的轴向进行滑移并始终与输出轴(4)保持同步转动,调节套(8)与冲击块(5)之间设有离合结构,在调节套(8)向前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调节套(8)与冲击块(5)结合而同步转动,在调节套(8)向后移动的状态下,所述调节套(8)与冲击块(5)脱离结合,冲击块(5)不随调节套(8)同步旋转;以及

拨动件(9),设于所述壳体(1)上,用以驱动调节套(8)前后移动,同时调节套(8)能相对拨动件(9)绕自身轴线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螺丝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8)的外周壁上开有沿周向布置的滑槽(81),对应的,所述拨动件(9)上设置有沿调节套(8)径向布置并活动插置于滑槽(81)中的限位销(9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螺丝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径向布置的第一导向槽(11),对应的,所述拨动件(9)的前端面上向前延伸形成有能与该第一导向槽(11)导向配合的导向条(9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螺丝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后部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径向布置的第二导向槽(42),对应的,所述调节套(8)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能与该第二导向槽(42)导向配合的导向块(8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螺丝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块(5)的后端向前开设有沿轴向布置的限位槽(54),对应的,所述调节套(8)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能插置在限位槽(54)中的限位块(84),该限位块(84)与上述限位槽(54)共同构成所述的离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冲击螺丝批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件(9)的顶部具有向上延伸的拨钮(92),所述壳体(1)的表面开有供拨钮(92)露出的调节长孔(1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