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机舱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27385发布日期:2021-04-09 20:3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机舱门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客机舱门机构领域,涉及一种客机舱门锁装置,具体地来讲为一种安装在舱门上用于锁定舱门闩位置的装置,具有舱门不解锁不能解闩、不上闩就不能上锁和舱门完全打开时不能上闩的功能。



背景技术:

适航ccar25.783(d)(4)特别要求每一打开时首先作内向运动并且未锁闩可能导致危险的门必须具有锁定措施,能够防止锁闩脱离。(d)(5)特别要求如果锁闩和锁闩机构没有位于锁闩位置,则锁不得位于锁定位置。目前客机舱门为满足该适航条款特设计了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应用于客机舱门上,能够分别锁定舱门闩在完全上闩位置和完全解闩位置,不上闩不能上锁的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客机舱门锁装置,其包括锁轴4、锁曲柄5、被锁曲柄6、锁弹簧曲柄7、锁弹簧8、限位曲柄9、限位挡件10、驱动闩曲柄11、闩轴12、闩驱动槽13和闩弹簧14;其中,所述的锁轴4与舱门结构1铰接,锁曲柄5和驱动闩曲柄11分别与锁轴4固定连接;所述的闩轴12与舱门结构1铰接,位于锁轴4下方,被锁曲柄6和闩驱动槽13固定连接在闩轴12上;所述的锁曲柄5与被锁曲柄6位置相对应,所述的驱动闩曲柄11与闩驱动槽13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的锁曲柄5为具有2段圆弧面和1个挡块的扇形构件,圆弧面包括开始圆弧面501和结束圆弧面502,挡块为扇形结构;所述的被锁曲柄6是具有3段圆弧面的扇形构件,包括开始被锁圆弧面601、结束被锁圆弧面602和防止误上锁圆弧面603。

在舱门关闭状态下,开始圆弧面501与开始被锁圆弧面601是同心圆弧,圆心与锁轴4轴线同心,导致被锁曲柄6的转动力矩不能驱动锁曲柄5转动,达到锁定被锁曲柄6的作用;在舱门打开状态下,结束圆弧面502与结束被锁圆弧面602是同心圆弧,圆心与锁轴4轴线同心,导致被锁曲柄6的转动力矩不能驱动锁曲柄5转动,达到锁定被锁曲柄6的作用;当关门中未完全上闩时,挡块撞击到圆心在闩轴12轴线上的防止误上锁圆弧面603,导致锁曲柄5不能上锁。所述的驱动闩曲柄11为带有滚轮的l型构件,闩驱动槽13是u型构件;滚轮碰撞u型内表面,驱使u型构件转动。

所述的锁弹簧曲柄7与锁轴4固定连接,位于锁曲柄5外侧,远离驱动闩曲柄11的一端;限位曲柄9与锁轴4固定连接,位于驱动闩曲柄11的外侧,远离锁曲柄5的一端,与限位曲柄9配合限位的限位挡件10与舱门结构1固定连接;所述的锁弹簧8两端分别铰接在舱门结构1上和锁轴4的锁弹簧曲柄7上;所述的闩弹簧14两端分别与闩驱动槽13和舱门结构1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曲柄9是固定连接在锁轴4上的v型构件,限位挡件10是固定连接在舱门结构1的螺栓或支座;在锁轴4转动到关闭和打开位置,v型的限位曲柄9的两个臂分别与限位挡件10接触,被限制在关闭和打开位置,即v型的限位曲柄9的两个臂的夹角决定锁轴4的转动范围。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

本发明提供的客机舱门锁装置,同时具有将闩分别锁在上闩位置和完全解闩位置的功能,且不上闩时锁无法上锁。相比传统的只锁定上闩位置,防止闩脱离的锁装置,该发明避免了误上闩,提高了舱门的可靠性。相比在其他位置设计或增加误上闩的装置,该发明通过1个装置实现了多项功能要求,具有小巧轻便、占用空间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发明机构完全关闭状态示意图。

图3为解锁完成未解闩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机构完全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未上闩时锁无法上锁状态示意图。

图中:1舱门结构;2客机舱门锁装置;3手柄;4锁轴;5锁曲柄;6被锁曲柄;7锁弹簧曲柄;8锁弹簧;9限位曲柄;10限位挡件;11驱动闩曲柄;12闩轴;13闩驱动槽;14闩弹簧;501开始圆弧面;502结束圆弧面;601开始被锁圆弧面;602结束被锁圆弧面;603防止误上锁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按比例地绘制,而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各种特征的适当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

在所附多个附图中,同样的或等同的部件(元素)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引。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至图5,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客机舱门锁装置,其包括锁轴4、锁曲柄5、被锁曲柄6、锁弹簧曲柄7、锁弹簧8、限位曲柄9、限位挡件10、驱动闩曲柄11、闩轴12、闩驱动槽13和闩弹簧14。

其中,锁轴4与舱门结构1铰接,锁曲柄5和驱动闩曲柄11分别与锁轴4固定连接;闩轴12与舱门结构1铰接,位于锁轴4下方,被锁曲柄6和闩驱动槽13固定连接在闩轴12上,其中,锁曲柄5与被锁曲柄6位置相对应,驱动闩曲柄11与闩驱动槽13的位置相对应。

锁曲柄5为具有2段圆弧面和1个挡块的扇形构件,圆弧分成开始圆弧面501和结束圆弧面502,挡块也是一个小型扇形。

被锁曲柄6是具有3段圆弧面的扇形构件,分别是开始被锁圆弧面601、结束被锁圆弧面602和防止误上锁圆弧面603。

在舱门关闭状态下,开始圆弧面501与开始被锁圆弧面601是同心圆弧,圆心与锁轴4轴线同心,导致被锁曲柄6的转动力矩不能驱动锁曲柄5转动,达到锁定被锁曲柄6的作用。在舱门打开状态下,结束圆弧面502与结束被锁圆弧面602是同心圆弧,圆心与锁轴4轴线同心,导致被锁曲柄6的转动力矩不能驱动锁曲柄5转动,达到锁定被锁曲柄6的作用。当关门中未完全上闩时,挡块会撞击到圆心在闩轴12轴线上的防止误上锁圆弧面603,导致拥有挡块的锁曲柄5不能上锁。锁曲柄5和被锁曲柄6相配合的弧面预留装配间隙。

驱动闩曲柄11为带有滚轮的l型构件,闩驱动槽13是u型构件。滚轮碰撞u型内表面,驱使u型构件转动。具体地,固定连接在锁轴4上的驱动闩曲柄11是主动件,转动时接触到闩驱动槽13的槽面,驱动闩驱动槽13绕闩轴12转动。关锁状态下驱动闩曲柄11与闩驱动槽13间预留间隙或不留间隙。

锁弹簧曲柄7与锁轴4固定连接,位于锁曲柄5外侧,远离驱动闩曲柄11的一端;限位曲柄9与锁轴4固定连接,位于驱动闩曲柄11的外侧,远离锁曲柄5的一端,与限位曲柄9配合限位的限位挡件10与舱门结构1固定连接。锁弹簧8两端分别铰接在舱门结构1上和锁轴4的锁弹簧曲柄7上。

具体地,限位曲柄9是固定连接在锁轴4上的v型构件,限位挡件10是固结在舱门结构1的螺栓或支座。在锁轴4转动到关闭和打开位置,v型的限位曲柄9的两个臂分别与限位挡件10接触,被限制在关闭和打开位置,即v型的限位曲柄9的两个臂的夹角决定锁轴4的转动范围。

锁轴4驱动锁曲柄5转动,通过固接在锁轴4上的驱动闩曲柄11驱动固接在闩轴12上的槽轮驱动闩轴12转动。闩弹簧14两端分别与闩驱动槽13和舱门结构1铰接。

以下是本套装置的设计原理。关闭位置的舱门如图1所示,手柄3与锁轴4固定连接,手柄3处于关闭位置。如图2a和图2b所示,锁弹簧8是一种压簧,驱动锁弹簧曲柄7使限位曲柄9压在限位挡件10上,被锁曲柄6转动时其上的开始被锁圆弧面601碰撞锁曲柄5的圆心在锁轴4轴线上的开始圆弧面501而不能逆时针解闩,从而闩处于完全上闩和锁处于完全上锁状态。向下扳动手柄3驱动锁曲柄5的开始圆弧面501脱离被锁曲柄6的开始被锁圆弧面601,驱动闩曲柄11接触到闩驱动槽13开始驱动闩轴12转动,如图3所示。闩驱动槽13驱动闩轴12转动到完全解闩位置,如图4所示,锁曲柄5的结束圆弧面502锁住被锁曲柄6的结束被锁圆弧面602,锁弹簧8和锁弹簧曲柄7转动过中心位置后使限位曲柄9的另一端压在限位挡件10上,从而闩处于完全解闩和被锁定不能误转动。当闩驱动单一失效时,例如驱动闩曲柄11破损无法驱动闩驱动槽13转动,如图5所示,锁轴4逆时针上锁过程中锁曲柄5碰撞到被锁曲柄6的防止误上锁圆弧面603不能上锁,达到未上闩不能上锁的安全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提高了舱门的可靠性。现有的锁装置,只锁定上闩位置,防止闩脱离而开启舱门,不锁定解闩位置,满足了最低要求,该发明还避免了误上闩而导致无法关门或强行关门损伤飞机结构的事件,提高了舱门的可靠性;

2、小巧轻便、占用空间小。本发明机构传动关系简单,占用空间小,通过1个装置实现了多项功能要求,可以广泛应用到各种客机舱门上。

以上示例性实施方式所呈现的描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描述的精确形式。显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教导做出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式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便于理解、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及其各种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