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铰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
背景技术:2.汽车车门铰链又称车门合页,是用来连接车身和车门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由于铸造铝合金具有一些其他铸件无法比拟的优势,如美观、质量轻、耐腐蚀等优势,使它广受用户的青睐,特别是在汽车轻量化以来,铸造铝合金铸件在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铸铝铰链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而现在大多数的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各个连接件进行便捷拆卸和单独更换,因此当全铸铝铰链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后,需要进行整体更换,成本较高,实用性较差,同时常规的全铸铝铰链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润滑油导致转动出现异响或磨损时,驾驶员不能够随时随地的对其进行润滑油的添加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各个连接件进行便捷拆卸和单独更换,同时不能够随时随地的对其进行润滑油的添加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包括车体铸铝连接件,所述车体铸铝连接件上贯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连接有铸铝转动轴,所述铸铝转动轴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连接在铸铝转动轴内,所述卡块卡合连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开设在车门铸铝连接件上,所述车体铸铝连接件上固定连接有存储箱。
6.优选的,所述铸铝转动轴的长度大于车体铸铝连接件的宽度,所述固定弹簧设置有两组,每组固定弹簧设置有两个,两组固定弹簧对称分布在铸铝转动轴的前后两侧,两个固定弹簧对称分布在铸铝转动轴的上下两侧,所述固定弹簧通过卡块与卡槽一一对应,所述卡块的顶部横截面呈直角梯形。
7.优选的,所述存储箱的底部侧端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气囊,所述橡胶气囊的另一端连接有输送管,所述橡胶气囊固定在车体铸铝连接件上。
8.优选的,所述固定管连接在橡胶气囊的侧端中间部位,所述橡胶气囊整体呈椭圆形,所述输送管连接在橡胶气囊另一侧端中间部位,所述输送管的直径与固定管的直径相等。
9.优选的,所述固定管和输送管内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衔接板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绳,所述橡胶绳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球,所述橡胶球卡合连接在通孔内。
10.优选的,所述通孔开设在衔接板的中心部位,所述通孔的右侧开口直径大于橡胶球的直径,所述橡胶球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左侧开口直径,所述固定管内部橡胶球的朝向与输送管内部橡胶球的朝向相同。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
12.1、设置有卡块和卡槽,利用卡块和卡槽的配合,能够将车体铸铝连接件、铸铝转动轴和车门铸铝连接件进行同时拆卸安装,进而能够对车体铸铝连接件、铸铝转动轴和车门铸铝连接件进行便捷稳定的单独拆卸更换,且卡块在工作过程中会隐藏在卡槽内避免误碰,有效提高了铰链的更换高效和便捷,同时有效减小了铰链的检修更换成本;
13.2、设置有橡胶气囊和橡胶球,通过重复按压橡胶气囊,利用固定管和输送管内部橡胶球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存储箱内的润滑油进行便捷稳定的抽吸喷洒,进而能够随时随地的对铸铝转动轴处进行便捷高效的润滑工作,避免铸铝转动轴处缺乏润滑油导致异响或磨损损坏,增加了铰链的使用多样性、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橡胶气囊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橡胶绳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车体铸铝连接件;2、安装槽;3、铸铝转动轴;4、固定弹簧;5、卡块;6、卡槽;7、车门铸铝连接件;8、存储箱;9、固定管;10、橡胶气囊;11、输送管;12、衔接板;13、通孔;14、橡胶绳;15、橡胶球。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包括车体铸铝连接件1,车体铸铝连接件1上贯穿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滑动连接有铸铝转动轴3,铸铝转动轴3内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4,固定弹簧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5,卡块5滑动连接在铸铝转动轴3内,卡块5卡合连接在卡槽6内,卡槽6开设在车门铸铝连接件7上,车体铸铝连接件1上固定连接有存储箱8。
22.铸铝转动轴3的长度大于车体铸铝连接件1的宽度,固定弹簧4设置有两组,每组固定弹簧4设置有两个,两组固定弹簧4对称分布在铸铝转动轴3的前后两侧,两个固定弹簧4对称分布在铸铝转动轴3的上下两侧,固定弹簧4通过卡块5与卡槽6一一对应,卡块5的顶部横截面呈直角梯形,利用卡块5和卡槽6的配合,能够将车体铸铝连接件1、铸铝转动轴3和车门铸铝连接件7进行同时拆卸安装,进而能够对车体铸铝连接件1、铸铝转动轴3和车门铸铝连接件7进行便捷稳定的单独拆卸更换。
23.存储箱8的底部侧端连接有固定管9,固定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橡胶气囊10,橡胶气囊10的另一端连接有输送管11,固定管9连接在橡胶气囊10的侧端中间部位,橡胶气囊10整体呈椭圆形,橡胶气囊10固定在车体铸铝连接件1上,输送管11连接在橡胶气囊10另一侧端中间部位,输送管11的直径与固定管9的直径相等,通过按压橡胶气囊10,利用橡胶气囊10的弹性能够将存储箱8内的润滑油进行稳定抽吸,进而能够保证后续润滑工作的稳定和便捷。
24.固定管9和输送管11内均固定连接有衔接板12,衔接板12上贯穿开设有通孔13,衔接板12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绳14,橡胶绳14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球15,橡胶球15卡合连接在通孔13内,通孔13开设在衔接板12的中心部位,通孔13的右侧开口直径大于橡胶球15的直径,橡胶球15的直径大于通孔13的左侧开口直径,固定管9内部橡胶球15的朝向与输送管11内部橡胶球15的朝向相同,利用固定管9和输送管11内部橡胶球15的相互配合作用下,能够对存储箱8内的润滑油进行便捷稳定的抽吸喷洒,进而能够随时随地的对铸铝转动轴3处进行便捷高效的润滑工作。
25.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汽车车门全铸铝铰链时,首先,在需要对铰链进行安装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按压铸铝转动轴3上的卡块5,并将铸铝转动轴3插入进车体铸铝连接件1上的安装槽2中,随后工作人员可通过将车门铸铝连接件7卡合在铸铝转动轴3上,且在车门铸铝连接件7卡合在铸铝转动轴3过程中,结合卡块5的倾斜面,车门铸铝连接件7能够推动卡块5向铸铝转动轴3内运动,直至车门铸铝连接件7上的内端圆弧面与铸铝转动轴3相接触,此时车门铸铝连接件7上卡槽6能够运动至卡块5处,随后在固定弹簧4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带动卡块5自动卡合至卡槽6内,进而能够便捷稳定的完成铸铝转动轴3与车门铸铝连接件7之间的安装固定,且当两侧的车门铸铝连接件7都安装稳定后,此时车体铸铝连接件1、铸铝转动轴3和车门铸铝连接件7之间能够进行便捷稳定的安装工作,随后铰链整体能够进行稳定工作;
26.且当卡块5卡合连接在卡槽6内时,会隐藏在卡槽6内,避免误碰,因此在需要对铰链进行拆卸工作时,工作人员只需使用例如起子等尖锐工具推动卡块5,直至卡块5运动脱离卡槽6,此时能够便捷稳定的完成铸铝转动轴3与车门铸铝连接件7之间的拆卸工作,而当两侧的车门铸铝连接件7均拆卸完成后,通过按压铸铝转动轴3便捷完成铸铝转动轴3与车体铸铝连接件1之间的拆卸工作,进而能够对车体铸铝连接件1、铸铝转动轴3和车门铸铝连接件7进行便捷稳定的单独拆卸更换;
27.而当铸铝转动轴3在工作过程中,缺乏润滑油导致转动出现异响时,工作人员只需向下按压车体铸铝连接件1上的橡胶气囊10,此时在气压作用下,橡胶气囊10内的空气在受到挤压后,能够向两侧的固定管9和输送管11内运动,此时在气压作用下,能够推动左侧固定管9内的橡胶球15稳定贴合在衔接板12上的通孔13中,此时固定管9紧密关闭,因此橡胶气囊10内的空气只能够向右侧的输送管11内运动,此时挤压后的空气能够推动右侧的输送管11内橡胶球15向右运动,并脱离衔接板12上的通孔13,此时橡胶气囊10内的空气能够通过输送管11内部衔接板12上的通孔13稳定排出,随后工作人员可松开橡胶气囊10,此时橡胶气囊10在自身弹性作用下能够进行自动复位,与此同时,在输送管11内部衔接板12上的橡胶绳14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带动橡胶球15运动至输送管11内部衔接板12上的通孔13中,并在气压作用下进行紧密闭合,因此橡胶气囊10在弹性复位过程中产生的空气负压能够带
动固定管9内部的橡胶球15向有运动,并脱离固定管9内部衔接板12上的通孔13,此时存储箱8内的润滑油在负压作用下能够通过固定管9内部衔接板12上的通孔13被稳定抽吸至橡胶气囊10中,随后工作人员只需再次按压橡胶气囊10,此时橡胶气囊10能够像上次排气一样将橡胶气囊10内部的润滑油通过输送管11喷洒至铸铝转动轴3处,如此往复,能够对铸铝转动轴3处进行便捷稳定的润滑油喷洒工作,且在重力作用下,铸铝转动轴3顶端的润滑油能够沿着轴体向下流动,进而能够随时随地的对铸铝转动轴3处进行便捷高效的润滑工作,避免铸铝转动轴3处缺乏润滑油导致异响或磨损损坏,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