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10928发布日期:2022-05-31 11:3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墨印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2.水墨印刷机是在用于生产纸箱时在纸板上印刷上所需图形文字的设备,一般分为多个印刷机构,依次对纸板进行印刷,直至完成整个图形文字的印刷,在每次印刷后需要及时对水墨层进行干燥。现有的水墨印刷干燥系统包括加热风箱以及吹风系统,通过吹风系统将加热风箱内的热空气吹到纸板的印刷层上,实现对印刷层的干燥。现有的水墨印刷干燥系统在使用时,热空气吹到纸板上后会沿着纸板的表面流通,在纸板的表面形成水平方向的气流,对未干的水墨造成扰动,使得印刷图案边缘模糊,影响印刷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该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可以有效避免在纸板的表面形成水平气流对未干的水墨造成扰动的情况,保证印刷图案边缘清晰,提高印刷效果。
4.(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包括:加热风箱,所述加热风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室和回流腔室,且所述加热风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均风机构,设置于所述加热风箱的底部,且所述均风机构包括框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框体内部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框体的内部分隔成出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回风风道间隔设置,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加热腔室连通,所述回风风道与回流腔室连通;以及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回流腔室连通,输出端与所述加热腔室连通;其中,所述分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缺口,所述出风风道与所述回风风道通过所述缺口连通。
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室内的多个回风管道,所述回流腔室通过多个所述回风管道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隔板底部的缺口处设置有朝向所述回流腔室的导风部,所述导风部的底部为弧面结构。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风箱的内部设置有挡板,所述加热风箱的内部通过所述挡板分隔成所述加热腔室和所述回流腔室。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风箱还包括设置于挡板上的吸附组件,所述吸附组件填充设置于所述回流腔室内,用于过滤进入所述回流腔室内的气体。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风箱上设置有用于取出所述吸附组件的取放口,并在所述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放置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放置框架内的活性炭吸附层。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设置有布风管,所述布风管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室内;所述加热风箱还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加热腔室内的均风板,所述均风板上设置有均风孔,且所述均风板位于所述布风管和出风风道之间。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均风板的远离所述布风管的一端。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风箱顶部的补风管,所述补风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
14.(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风机将加热腔室内的热空气吹入出风风道内,热空气流动到出风风道的底部对纸板上的水墨层进行干燥,然后热空气通过分隔板底部的缺口进入回风风道,通过回风风道进入回流腔室,减少热空气沿纸板表面流动的情况,可以有效避免在纸板的表面形成水平气流对未干的水墨造成扰动的情况,保证印刷图案边缘清晰,提高印刷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风箱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和布风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加热风箱;11、加热腔室;12、回流腔室;13、加热组件;14、回风管道;15、挡板;16、吸附组件;161、放置框架;162、活性炭吸附层;17、门板;18、均风板;181、均风孔;19、补风管;191、单向阀;2、均风机构;21、框体;22、分隔板;221、缺口;222、导风部;23、出风风道;24、回风风道;3、风机;31、布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7.图1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
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风箱内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和布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18.请参阅图1-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包括:加热风箱1、均风机构2和风机3。
19.加热风箱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腔室11和回流腔室12,且加热风箱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13。
20.均风机构2设置于加热风箱1的底部,且均风机构2包括框体21以及设置于框体21内部的分隔板22,分隔板22将框体21的内部分隔成出风风道23和回风风道24,出风风道23与回风风道24间隔设置,出风风道23与加热腔室11连通,回风风道24与回流腔室12连通。具体的,出风风道23和回风风道24均设置有多组,多组出风风道23分别与多组回风风道24间隔设置。
21.具体的,回风风道24与出风风道23的宽度相匹配。
22.可选的,出风风道23的宽度大于回风风道24的宽度,即出风风道23内的风速大于回风风道24内的风速,保证热空气可以缓慢均匀的吹到纸板上。
23.可选的,分隔板22排列设置于框体21内,且分隔板22的两端与框体21的内侧壁连接。
24.风机3的输入端与回流腔室12连通,输出端与加热腔室11连通。
25.分隔板22的底部设置有缺口221,出风风道23与回风风道24通过缺口221连通。
26.本技术中,风机3将加热腔室11内的热空气吹入出风风道23内,热空气流动到出风风道23的底部对纸板上的水墨层进行干燥,然后热空气通过分隔板22底部的缺口221进入回风风道24,通过回风风道24进入回流腔室12,减少热空气沿纸板表面流动的情况,可以有效避免在纸板的表面形成水平气流对未干的水墨造成扰动的情况,保证印刷图案边缘清晰,提高印刷效果。
27.而且,热空气进入回流腔室12内后再返回加热腔室11进行二次利用,减少了废气的排放,提高环保性,回流腔室12内的空气仍然具有一定的温度,减少了加热组件13的加热负担,更加节能。
28.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加热腔室11内的多个回风管道14,回流腔室12通过多个回风管道14与回风风道24连通。
29.本技术中,多个回风管道14贯穿加热腔室11,回风管道14的一端伸入回流腔室12,另一端伸入回风风道24中,实现回流腔室12与回风风道24的连通。
30.本技术实施例中,分隔板22底部的缺口221处设置有朝向回流腔室12的导风部222,导风部222的底部为弧面结构。
31.本技术中,出风风道23中的热空气通过缺口221处的导风部222进入回风风道24中,方便热空气进入回风风道24,热空气通过回风风道24两侧的导风部222进入回风风道24内,两股热空气在回风风道24内汇聚后一同上升,进一步减少热空气在纸板表面水平流动的情况。
32.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风箱1的内部设置有挡板15,加热风箱1的内部通过挡板15分隔成加热腔室11和回流腔室12。
33.本技术中,挡板15将加热风箱1的内部分隔成加热腔室11和回流腔室12,具体的,回流腔室12位于加热腔室11的上方。
34.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风箱1还包括设置于挡板15上的吸附组件16,吸附组件16填充设置于回流腔室12内,用于过滤进入回流腔室12内的气体。
35.本技术中,热空气进入回流腔室12内,通过吸附组件16对空气中的杂质成分进行吸附,保证空气的清洁度,经过吸附处理的热空气被风机3再次导入加热腔室11内进行再加热,加热到所需温度后再吹入出风风道23内用于干燥。
36.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风箱1上设置有用于取出吸附组件16的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门板17。
37.本技术中,通过取放口方便对吸附组件16进行更换。
38.本技术实施例中,吸附组件16包括放置框架161以及设置于放置框架161内的活性炭吸附层162。
39.本技术中,在对吸附组件16进行更换时,将放置框架161连同活性炭吸附层162一同拉出,然后对活性炭吸附层162进行更换即可,活性炭吸附层162盖住回风管道14的顶部,保证回风管道14吹出的热空气可以被充分净化。
40.具体的,活性炭吸附层162为多层活性炭吸附毡或者排列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块。
41.本技术实施例中,风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布风管31,布风管31设置于加热腔室11内;加热风箱1还包括横向设置于加热腔室11内的均风板18,均风板18上设置有均风孔181,且均风板18位于布风管31和出风风道23之间。
42.本技术中,风机3将空气通过布风管31吹入加热腔室11内,在加热腔室11内经过均风板18的均风孔181后实现对空气的均化,使得空气可以均匀分散到各出风风道23内。
43.具体的,布风管31横向设置在加热腔室11内,布风管31可以为一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根,在布风管31上均匀设置有布风孔,空气通过布风管31的布风孔进入加热腔室11内。
44.本技术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3设置于均风板18的远离布风管31的一端。
45.本技术中,穿过均风板18的空气被加热组件13加热到所需温度,然后吹入下方的出风风道23内。
46.具体的,加热组件13为电加热管、硅碳棒和加热丝中的一种。
47.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于加热风箱1顶部的补风管19,补风管19的内部设置有单向阀191。
48.本技术中,通过加热风箱1上的补风管19可以为加热风箱1内部补充空气,单向阀191的设置使得空气只可以由外部进入加热风箱1内而不可以由加热风箱1排出。
49.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补风管19与加热风箱1的回流腔室12连通。
50.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补风管19与加热风箱1的加热腔室11连通,而且补风管19位于挡板15的上方。
51.该水性油墨印刷用干燥系统在使用时,风机3将加热腔室11内的热空气吹入出风风道23内,热空气流动到出风风道23的底部对纸板上的水墨层进行干燥,然后热空气通过分隔板22底部的缺口221进入回风风道24,通过回风风道24进入回流腔室12,减少热空气沿纸板表面流动的情况,可以有效避免在纸板的表面形成水平气流对未干的水墨造成扰动的
情况,保证印刷图案边缘清晰,提高印刷效果。
52.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53.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
……
上”、“在
……
以上”和“在
……
之上”,以使得“在
……
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
……
以上”或者“在
……
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54.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5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