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学教育用导电鱼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64388发布日期:2021-06-01 23:4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科学教育用导电鱼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科学教育用模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科学教育用导电鱼模型。



背景技术:

学生们容易通过科学课以及科学教材获知:像铜丝、铁钉、大地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之为导体;像橡胶、玻璃、陶瓷、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之为绝缘体。但是对于生活中其他常见的一些物体,学生们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其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科学教育用导电鱼模型,将待测物体同时和第一导电胶带及第二导电胶带连通,即可以通过发声装置是否发出声音判断待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通过发声装置发出声音的音量的大小判断待测物体让电流通过的容易程度,进而加深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直观感受;本实用新型通过各连接板、轴以及电路模块拼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科学教育用导电鱼模型,包括主连接板、铰接轴、限位轴、连接轴、和转动连接板、绝缘块、导电胶带、皮筋、发声装置和电源;两个所述主连接板互相平行设置;两个所述主连接板之间的右端固定有一个所述绝缘块;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板互相平行设置于两个主连接板之间;所述转动连接板和所述主连接板互相平行;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板之间的右端固定有一个所述绝缘块;

所述主连接板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圆弧孔;所述圆弧孔的圆心和第一通孔的圆心重合;所述转动连接板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铰接轴从前到后依次穿置于第一通孔、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所述限位轴从前到后依次穿置于圆弧孔、第四通孔、第四通孔和圆弧孔;所述连接轴从前到后依次穿置于第二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皮筋套置于连接轴和限位轴,用于拉紧所述限位轴和连接轴;

所述导电胶带缠绕于所述绝缘块;其中一个导电胶带和所述电源电性连接,另一个导电胶带和所述发声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发声装置和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横向连接板;所述横向连接板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槽;两个主连接板分别插入横向连接板的两个第一插槽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横向连接板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于主连接板的左端和下端;主连接板固定横向连接板处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对插。

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固定于两个主连接板的下方;所述支撑板设置有两个第三插槽;所述主连接板下方设置有两个第四插槽;两个所述第四插槽均向主连接板的中部倾斜;所述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对插。

优选的,所述绝缘块为泡棉板。

优选的,所述铰接轴、限位轴和连接轴均为相同的十字轴;所述十字轴两端均套置有轴套,以防止十字轴前后串动。

优选的,所述发声装置为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电源固定于两个主连接板上方开设的电池仓放置槽;所述电源包括电池仓、电池;所述电池放置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电池仓内设置有两两相对的四个触点;其中一个所述触点可转动的固定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可通过转动实现和同侧相邻触点连通和断开。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板和转动连接板的厚度相同;所述主连接板的厚度为1.5mm-4mm。

优选的,所述主连接板和转动连接板均由三层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卡纸层、发泡层、卡纸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发声装置是否发出声音判断待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通过发声装置发出声音的音量的大小判断待测物体让电流通过的容易程度,进而加深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直观感受;本实用新型通过各连接板、轴以及电路模块拼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本实用新型拼装简单,结构稳固;可以方便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通电和断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拼装后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正面视图。

图3为图1的后面视图。

图4为图1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主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主连接板所用板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附图1-10,一种科学教育用导电鱼模型,包括主连接板1、铰接轴2、限位轴3、连接轴4、和转动连接板5、绝缘块6、导电胶带7、皮筋8、发声装置9和电源10;两个所述主连接板1互相平行设置;两个所述主连接板1之间的右端固定有一个所述绝缘块6;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板5互相平行设置于两个主连接板1之间;所述转动连接板5和所述主连接板1互相平行;两个所述转动连接板5之间的右端固定有一个所述绝缘块6;所述主连接板1开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102和圆弧孔103;所述圆弧孔103的圆心和第一通孔101的圆心重合;所述转动连接板5开设有第三通孔501和第四通孔502;所述铰接轴2从前到后依次穿置于第一通孔101、第三通孔501、第三通孔501和第一通孔101;所述限位轴3从前到后依次穿置于圆弧孔103、第四通孔502、第四通孔502和圆弧孔103;所述连接轴4从前到后依次穿置于第二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2;所述皮筋8套置于连接轴4和限位轴3,用于拉紧所述限位轴3和连接轴4;所述导电胶带7缠绕于所述绝缘块6;其中一个导电胶带7和所述电源10电性连接,另一个导电胶带7和所述发声装置9电性连接;所述发声装置9和所述电源10电性连接。

使用方法和原理:将本实用新型拼装完毕,接通电源10后,将待测物体放置于两个导电胶带7之间,然后使转动连接板5顺时针转动,直至两个导电胶带7夹紧待测物体,然后注意发声装置9是否发出声音;如果发声装置9发出声音,说明待测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电源10为发声装置9供电,发声装置9发出声音,所以待测物体是导体;如果发声装置9未发出声音,说明待测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电源10不能为发声装置9供电,发声装置9无法发出声音,所以待测物体是绝缘体。如果待测物体是导体,发声装置9发出的声音音量越大,则说明待测物体越容易让电流通过,待测物体的电阻越小。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发声装置9是否发出声音判断待测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通过发声装置9发出声音的音量的大小判断待测物体让电流通过的容易程度,进而加深学生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直观感受;本实用新型通过各连接板、轴以及电路模块拼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感。

还包括横向连接板11;所述横向连接板11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槽1101;两个主连接板1分别插入横向连接板11的两个第一插槽1101进行固定。

这样,通过横向连接板11连接两个主连接板1,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稳固。

所述横向连接板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固定于主连接板1的左端和下端;主连接板1固定横向连接板11处设置有第二插槽104;所述第一插槽1101和第二插槽104对插。

这样第二插槽104可以指示横向连接板11的插入位置;并且第一插槽1101和第二插槽104对插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加固。

还包括支撑板12;两个所述支撑板12固定于两个主连接板1的下方;所述支撑板12设置有两个第三插槽1201;所述主连接板1下方设置有两个第四插槽105;两个所述第四插槽105均向主连接板1的中部倾斜;所述第三插槽1201和第四插槽105对插。

这样两个支撑板12将两个主连接板1的下方进行连接,使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进一步加固;并且两个支撑板12插到主连接板1下方后,向主连接板1中部倾斜,起到支腿的作用,对本实用新型器支撑作用。

所述绝缘块6为泡棉板。

所述铰接轴2、限位轴3和连接轴4均为相同的十字轴;所述十字轴两端均套置有轴套13,以防止十字轴前后串动。

所述发声装置9为蜂鸣器。

所述电源10固定于两个主连接板1上方开设的电池仓放置槽106;所述电源10包括电池仓1001、电池1002;所述电池1002放置于所述电池仓1001内;所述电池仓1001内设置有两两相对的四个触点1003;其中一个所述触点1003可转动的固定有导电片1004;所述导电片1004可通过转动实现和同侧相邻触点1003连通和断开。

这样,当转动导电片1004和同侧相邻触点1003连通时,电源10可正常进行供电,使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当转动导电片1004和同侧相邻触点1003断开时,电源10内部未导通,不能进行供电,使本实用新型处于断电状态。因此导电片1004具有开关功能,通过导电片1004可以方便的控制本实用新型的通电和断电。

所述主连接板1和转动连接板5的厚度相同;所述主连接板1的厚度为1.5mm-4mm。

所述主连接板1和转动连接板5均由三层构成,从上至下依次为卡纸层a1、发泡层a2、卡纸层a1。

以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含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