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光机的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76949发布日期:2020-03-27 13:26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曝光机的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属于光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曝光机光具。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pcb板)制造工艺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就是将底片图像转移到基材上。先在基板上涂覆一层感光材料(如液态感光胶、光敏抗蚀干膜等),然后对涂覆在基材上的感光材料进行光辐射,使其溶解性发生变化。未感光部分的树脂没有聚合,在显影液作用下溶解,感光部分的感光材料发生聚合反应固化在基材上形成图像,这一工艺过程即是曝光,也就是印制电路板生产中由曝光机完成的工序。

在pcb及微电子器件的制造设备中,曝光机的研制至关重要。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手机、平板电视、摄像机等家电领域产品以及微型机器人、微型飞行器、微型鱼雷等微型武器产品,都表明高精度高解析度led曝光机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到目前为止,现有的led曝光机还不能满足高精度高解析度(50μm)pcb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曝光机的光源,设有光路调整组件、光路修正组件;

光源光路能穿过所述光路调整组件和光路修正组件;

所述光路调整组件的光路方向与所述光路修正组件的中心轴同向;

所述光路修正组件的透光部侧壁设有若干环形槽;

所述环形槽中心的连线平行于所述光路修正组件的中心轴。

一种方式,所述光路调整组件位于光源与所述光路修正组件之间;

所述光源的光线能穿过所述光路调整组件和光路修正组件。

一种方式,所述光路调整组件的出光光路方向平行于所述透光部的中心轴;

所述光路调整组件包括的主光轴相互平行的一级透镜和二级透镜。

一种方式,所述一级透镜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二级透镜之间。

一种方式,所述透光部为开设在光路修正组件的通孔;

所述光路修正组件的多个所述透光部呈矩阵形排列。

一种方式,若干个所述环形槽相互连通形成螺旋槽。

一种方式,所述螺旋槽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光路调整组件的中心轴;所述光路调整组件的主光轴和所述透光部的中心轴平行。

一种方式,所述二级透镜为双面凸透镜;所述二级透镜的第一凸透部和第二凸透部设置在所述二级透镜主体两端;所述一级透镜的一端面外凸形成第三凸透部。

一种方式,所述第二凸透部位于所述第一凸透部和所述第三凸透部之间;所述光源位于所述一级透镜远离所述第三凸透部的一端。

一种方式,所述二级透镜厚度为3-3.5cm,第一凸透部厚度为0.8-1.2cm,第二凸透部厚度为0.3-0.7cm;所述第三凸透部厚度为2-2.3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螺旋状方式对光路进行了修正,使得led的光束经过光学聚光后,光束纯正,无杂光;

2.光学模组采用面阵方式排列成矩形或近似矩形,形成高能量高准值度的面阵光源;

3.此双透镜能量变化相差不大,对比解析参数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光部一种排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级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二级透镜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老方案光角测试数据;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情况的光角测试数据;

图7为解析度测试菲林图。

图中:1光源,2光路调整组件,3光路修正组件,21一级透镜,211第三凸透部,22二级透镜,220二级透镜主体,221第一凸透部,222第二凸透部,30透光部,31环形槽,300螺旋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曝光机的光源,依次设有光源1、光路调整组件2、光路修正组件3;

所述光源1的光路依次穿过所述光路调整组件2和光路修正组件3(滤光板);光源1的光线经过光路调整组件2后,形成一个平行光路,然后通过光路修正组件3修正光路;

所述光路调整组件2的光路方向平行于所述光路修正组件3的透光部30的中心轴,光路调整组件2用于将光源的光路规整,使得形成类平行的光路;使得光线能够更好的穿过透光部30;

所述透光部30侧壁设有若干环形槽31;多个所述环形槽31的中心点的连线平行于所述透光部30的中心轴;通过在透光部30侧壁设置环形槽31,光路能够沿着透光部30的轴方向传播;透光孔径小于透镜尺寸。

使得光束经过光学聚光后,光束纯正,无杂光,从而保证pcb曝光后的产品品质;

所述光路调整组件2包括的主光轴相互平行的一级透镜21和二级透镜22;

所述一级透镜21位于所述光源1与所述二级透镜22之间。光源1的光线先经过一级透镜21进行汇聚,将光源大角度的照射方向收缩,然后光线穿过一级透镜21后,照射于二级透镜22,光线穿过二级透镜22后进一步被汇聚,进而使得光线变成平行光;

光源1、一级透镜21、二级透镜22具体的设置、间隔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不同型号的一级透镜21、二级透镜22需要不同的间距,凡是能将光源1的光线变为平行光即可。

一种情况是,若干个所述环形槽31相互连通形成螺旋槽300,此时若干环形槽31个体不是首尾连接的闭合环,相邻两环形槽31相互连接,在透光部30内壁形成连续的螺旋槽300。

所述螺旋槽300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光路修正组件3的中心轴,进一步是平行于透光部30的中心轴。上述的中心轴一般为转动中心轴。

所述光路调整组件2的主光轴和所述光路修正组件中心轴重合,使得光线能够更好的从中心位置射入。

结合图2,所述透光部30为开设在光路修正组件的通孔;

所述光路修正组件的多个所述透光部30呈矩阵形排列;采用面阵方式排列成矩形或近似矩形,形成高能量高准值度的面阵光源。

如图3-4,所述二级透镜22为双面凸透镜;所述二级透镜22的第一凸透部221和第二凸透部222设置在所述二级透镜主体220两端;所述一级透镜21的一端面外凸形成第三凸透部211。

所述二级透镜22厚度为3-3.5cm,第一凸透部221厚度为0.8-1.2cm,第二凸透部222厚度为0.3.0.7cm;所述第三凸透部211厚度为2-2.3cm。

一种方式为,所述二级透镜22厚度为3.3cm,第一凸透部221厚度为1cm,第二凸透部222厚度为0.5cm;所述第三凸透部211厚度为2.24cm。

结合图1,所述第二凸透部222位于所述第一凸透部221和所述第三凸透部211之间;所述光源1位于所述一级透镜21远离所述第三凸透部211的一端;第一凸透部221靠近所述螺旋槽300设置。图5为原有双透镜光源老方案φ10/t5.0+φ13光角测试数据。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