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用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51834发布日期:2021-06-15 19:5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灯具用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灯具用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筒灯是一种嵌入到天花板内光线下射式的照明灯具。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会因为灯具的设置而破坏吊顶艺术的完美统一。目前市场上的现有家居筒灯的发光体只能固定在天花板上,无法向下拉伸变更为吊灯,功能单一。若将筒灯改造为筒灯、吊灯两用的灯具,需要借助收线装置,但市场上现有的收线装置无法直接应用于筒灯、吊灯两用灯具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用收线装置,旨在解决市场上缺少适用于筒灯、吊灯两用灯具上的收线装置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灯具用收线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内腔以及连通所述内腔与外部空间的穿线孔;

收线转筒,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收线转筒上设置有导电部;

导线,缠绕于所述收线转筒上,一端通过所述导电部与外接电缆电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穿线孔延伸至所述壳体外、用于与灯具的发光体电连接;所述收线转筒能够在所述导线的拉动下发生正向旋转以实现所述导线的放线;以及

收线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收线转筒反向旋转以实现所述导线的收线。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驱动装置为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收线器,所述收线器具有可伸缩的拉绳,所述拉绳的自由端缠绕于所述收线转筒上,所述拉绳和所述导线分别缠绕于所述收线转筒轴向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收线转筒的外周壁上开设有用于缠绕所述拉绳的第一线槽和用于缠绕所述导线的第二线槽,所述第一线槽和所述第二线槽沿所述收线转筒的轴向依次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部包括:

转动部,固定设置于所述收线转筒中靠近所述第二线槽的一端上,用于与所述导线电连接、在所述收线转筒的带动下绕所述收线转筒的轴向旋转;以及

固定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用于与所述外接电缆电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导电环,所述转动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导电环滑动接触并形成电连接的线刷。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收线转筒的支撑杆,所述收线转筒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能够绕所述支撑杆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收线器的容纳盒。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外接电缆位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和所述容纳盒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中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壁上的u型件,所述u型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围成供所述外接电缆穿过的环形穿线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

左半部,位于所述收线转筒的左侧;以及

右半部,与所述左半部插接;

其中,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左半部和所述右半部中的其中一个半部上,另一端与另一个半部插接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灯具本体插接的插接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借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可实现筒体与吊灯的相互转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未示出左半部;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爆炸分解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爆炸分解仰视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收线转筒和导电部的组合件的爆炸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限位件与外接电缆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限位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穿线孔;120、支撑杆;130、容纳盒;140、限位件;150、左半部;160、右半部;170、插接件;200、收线转筒;210、第一线槽;220、第二线槽;300、导电部;310、转动部;320、固定部;330、导电环;340、线刷;400、导线;500、外接电缆;600、发光体;700、收线驱动装置;710、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灯具用收线装置,包括壳体100、转动设置于壳体100内的收线转筒200、缠绕于收线转筒200上的导线400,以及设置在壳体100上的收线驱动装置700。

壳体100具有内腔以及连通内腔与外部空间的穿线孔110。收线转筒200上设置有导电部300。导线400的一端通过导电部300与外接电缆500电连接,另一端穿过穿线孔110延伸至壳体100外、用于与灯具的发光体600电连接。收线转筒200能够在导线400的拉动下发生正向旋转以实现导线400的放线。收线驱动装置700用于驱动收线转筒200反向旋转以实现导线400的收线。

使用时,将灯具的发光体600安装于导线400延伸出壳体100的一端上,将外接电缆500通过穿线孔110穿入壳体100内、与导电部300连接,从而实现导线400与外接电缆500的电连接。这里所说的外接电缆500可为与电源连接的电源线或与灯具的驱动件连接的电缆。

当需要将灯具由筒灯转换为吊灯时,手握发光体600向下拉拽导线400,此时收线转筒200在导线400的拉动下发生正向旋转以实现导线400的放线。当需要将灯具由吊灯转换为筒灯时,控制收线驱动装置700驱动收线转筒200反向旋转以实现导线400的收线。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为人为设定,用以说明收线和放线时收线转筒200的旋转方向相反,并不起其他限定作用。

本实施例中收线驱动装置700可以为固定设置于壳体100上的收线器,或者活动设置于壳体100上旋转驱动装置。为便于理解,现举例说明,当收线驱动装置700采用活动设置于壳体100上旋转驱动装置,旋转驱动装置可以滑动或转动设置在壳体100内壁上,通过直线驱动装置或者转动驱动装置驱动,旋转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及设置在电机驱动端上的驱动轮,当需要将灯具由吊灯转换为筒灯时,驱动轮在直线驱动装置或者转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与收线转筒200紧密贴合,之后驱动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收线转筒200反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借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可实现筒体与吊灯的相互转换。

当收线驱动装置700采用固定设置于壳体100内的收线器时,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收线驱动装置700为固定设置在壳体100内的收线器。收线器具有可伸缩的拉绳710,拉绳710的自由端缠绕于收线转筒200上,拉绳710和导线400分别缠绕于收线转筒200轴向的两端。

本实施例中的收线器可采用市场上现有的收线器或收线装置。当需要将灯具由筒灯转换为吊灯时,收线转筒200在导线400的拉动下发生正向旋转,此时收线器中的拉绳710不断被拉出,收线器中涡旋簧进行储能,当导线400停止拉出时,收线器内锁定装置对拉绳710进行锁定,导线400及拉绳710停止动作。当需要将灯具由吊灯转换为筒灯时,利用导线400、按钮或其他管道,打开锁定机构,使得涡旋簧的储能释放,将拉绳710收回,与此同时收线转筒200在拉绳710的带动下进行反向旋转,实现导线400的收回。

为进一步提高收线操作的便捷性,可采用能够通过进一步向外拉动拉绳710的方式实现锁定机构解锁的收线器。这样当需要将灯具由吊灯转换为筒灯时,向下拉动导线400,即可实现导线400的收线。

由于拉绳710和导线400都缠绕于收线转筒200上,为避免使用时拉绳710和导线400发生相互缠绕,影响灯具用收线装置的正常使用,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收线转筒200上加设了互不相交的第一线槽210和第二线槽220。其中,第一线槽210用于缠绕拉绳710,第二线槽220用于缠绕导线400,两者沿收线转筒200的轴向依次分布于收线转筒200的外周壁上。上述第一线槽210和第二线槽220的设置实现了拉绳710与导线400的分隔,避免了使用过程中拉绳710与导线400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发生,保证了灯具用收线装置的正常使用。

为确保导线400与导电部300的稳定连接,一般是将导线400中固定设置在收线转筒200上的一端与导电部300连接,这样当收线转筒200绕自身轴向旋转时,导线400的固定端(即导线400与导电部300连接的一端)也会随收线转筒200一起转动。为避免导线400的固定端旋转对导线400与导电部300之间或导电部300与外接电缆500之间连接关系的稳定性,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导电部300包括转动部310和固定部320。转动部310固定设置于收线转筒200中靠近第二线槽220的一端上,用于与导线400电连接、在收线转筒200的带动下绕收线转筒200的轴向旋转。固定部320固定设置于壳体100的内壁上,用于与外接电缆500电连接。其中,固定部320上设置有导电环330,转动部310上设置有用于与导电环330滑动接触并形成电连接的线刷340。

本实施例将导电部300设置为了转动部310与固定部320相结合的形式,使得可转动的导线400和不可转动的外接电缆500可分别与导电部300中的相应部件稳定连接,之后借助转动部310和固定部320之间的滑动接触,实现导线400与外接电缆500的电连接。

上述收线转筒200可借助转轴等支撑件与壳体100的内壁连接,以避免收线转筒200绕自身轴向旋转时与壳体100内壁发生碰撞或摩擦。请参阅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收线转筒200的支撑杆120,收线转筒200套设于支撑杆120上且能够绕支撑杆120旋转。

支撑杆120的设置实现了收线转筒200在壳体100内位置的限定,避免了收线转筒200在转动过程中与壳体100的内壁发生摩擦的现象发生,保证了收线转筒200的顺畅旋转。

进一步的,固定部320和支撑杆120分设于相对设置的两个壳体100的侧壁上。

上述收线器可以通过螺栓、插接方式等固定设置在壳体100内。请参阅图2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收线器的容纳盒130。

容纳盒130的设置实现了收线器与壳体100的相对固定,且便于收线驱动装置700的拆装。

与此同时,为保证上述灯具用收线装置内线缆的规整性,请一并参阅图2、图4及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定外接电缆500位置的限位件140,限位件140和容纳盒130分别设置在壳体100中两个相对设置的侧面上。

限位件140的设置实现了外接电缆500穿入壳体100后与壳体100相对位置的限定,避免了外接电缆500在壳体100内发生晃动,保证了外接电缆500与导线400电连接的稳定性。

又由于容纳盒130所占空间小于收线转筒200,限位件140与容纳盒130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上,可实现两者的并排设置,有效提高了壳体100内空腔的利用率。

请参阅图7及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位件140为可拆卸设置于壳体100内壁上的u型件,u型件与壳体100的内壁围成供外接电缆500穿过的环形穿线孔110。

u型件可通过螺栓、插接等方式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u型件与壳体100的内壁围成封闭的环形穿线孔110,避免了外接电缆500穿入线孔后脱出的现象发生,保证灯具用收线装置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为便于收线转筒200的安装,上述壳体100可采用分体式结构。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包括位于收线转筒200左侧的左半部150、以及与左半部150插接的右半部160。其中,支撑杆120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左半部150和右半部160中的其中一个半部上,另一端与另一个半部插接配合。

壳体100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灯具用收线装置的组装和维修。其中,支撑杆120的设置既实现了收线转筒200在壳体100内位置的限定,又实现了左半部150和右半部160的连接。

具体的,可将容纳盒130和支撑杆120设置在同一个半部上,将限位件140设置在另一半部上,这样既便于加工,又便于两个半部的组装。上述容纳盒130、支撑杆120和相应半部可采用一体成型结构,以保证其组合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固定部320和支撑杆120分设于不同的半部上,如固定部320设置在左半部150上时,支撑杆120设置在右半部160上;固定部320设置在右半部160上时,支撑杆120设置在左半部150上。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具用收线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与灯具本体插接的插接件170。

插接件170的设置便于灯具用收线装置安装至灯具上。

本实施例中的插接件170可以为插杆,使用时在灯具的外壳或其他装置上开设与该插杆插接配合的插接结构。组装时,先将灯具用收线装置组装好,再将上述灯具用收线装置整体插接至灯具本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