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集成度的低成本远近光车灯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03563发布日期:2021-08-10 14:0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集成度的低成本远近光车灯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集成度的低成本远近光车灯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车灯的远近光实现方式是各自独立的,第一类的情况是车灯的远光和近光分别是各自独立的模块,第二类的情况是车灯的远光和近光是集成在一起的模块,往往是在一个模组中,但是模组中的远光系统和近光系统各自是独立的实现方式,互相之间几乎并无交集,除了模组的投射透镜之外并不会公用某一个零件。传统的远近光实现方式是各自独立的做法是方便于近光或者远光的设计和产品实现的,两者互不相干,设计自由较大,可以实现各自功能都相对均匀并符合法规要求的远近光灯或远近光一体的模组。但是传统做法存在的一个缺陷是,对于第一类的情况,完全独立的远光模块和近光模块的零部件的数量多和由此带来的空间问题、成本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与车灯空间越来越狭小、集成度越来越高的要求和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对于第二类的情况,虽然车灯的远光和近光集成在一个模组中,但远光系统和近光系统仍然各自是独立的实现方式,互相之间几乎并无交集,并且对于此类情况的模组而言,还通常需要额外的一个遮光部件来与近光初级配光透镜配合才能形成近光光型,并且近光和远光的pcb板分别为两块独立设计和安装,这一点导致的不利后果是近光和远光的散热器也必须是分开独立设计和安装的,这就导致整个系统虽在一个模组中集成远光和近光,但需要的零部件仍然很多,而且对于这种情况的集成远光和近光的模组其安装结构就愈发复杂,并且也会带来成本高的问题。而随着汽车照明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灯具的照明性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就包括集成性更高,功能更完善并且成本要求更低。

因此,如何在解决汽车远近光既保证均匀性又能满足车灯法规的前提下,又能减少零件、提高空间灵活性且降低成本,这就是本实用新型提到的高集成度远近光一体模组想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集成度的低成本远近光车灯模组,使用了集聚光和遮光加反光为一体的聚光厚壁件(也就是远光初级配光透镜),远近光led分布在同一平面内的一块pcb以及远近光共用的一块挤出式散热器的一种结构简单的车灯模组系统;通过远光聚光器的光线经由厚壁部件后由前表面出射用于远光,而厚壁的上表面通过镀一层金属膜增加反光用于提高近光灯光效率,且厚壁的前表面与上表面的相交线将用于形成近光截止线,结合从近光初级配光透镜经投影透镜出射的光,从而使由近光初级透镜出射的光能最终在路面形成近光灯光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集成度的低成本远近光车灯模组,包括远光初级配光透镜,近光初级配光透镜,远近光一体pcb,远近光一体散热器,投影透镜,投影透镜支架,隔热片,卡扣,螺钉一,螺钉二;远近光一体pcb上配置有至少一个远光光源和至少一个近光光源;远光初级配光透镜与近光初级配光透镜装配连接,远近光一体pcb与远近光一体散热器装配连接;隔热片装配于投影透镜支架上;远近光一体pcb与远近光一体散热器装配后的小分总成和远光初级配光透镜与近光初级配光透镜装配后的小分总成和投影透镜支架与隔热片装配后的小分总成这三个小分总成装配于一起,上述的三个小分总成通过螺钉二实现装配;投影透镜装配于投影透镜支架上;其中,近光光源、近光初级配光透镜配合投影透镜实现近光功能,远光光源、远光初级配光透镜配合投影透镜实现远光功能,同时通过远光初级配光透镜上表面优选的镀金属膜实现近光灯的遮光板作用,作为实现近光功能的一部分;远光光源和近光光源排布在同一块远近光一体pcb上;远近光一体散热器是一体式的集成了作为远光功能和近光功能的散热模块;所述远近光一体pcb通过四个螺钉一装配至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所述投影透镜通过左右侧两个卡扣装配于投影透镜支架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设置于远光初级配光透镜上方,远光初级配光透镜与近光初级配光透镜构成的小分总成设置于远近光一体pcb与远近光一体散热器构成的小分总成前方,且在空间上是位于投影透镜的后方位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入光端由至少一个聚光器组成,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入光端由至少一个聚光器组成,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准直器数量和所述远光光源的数量对应,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准直器数量和所述近光光源的数量对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厚壁部分的上表面和前表面的交线为近光截止线的线型,用于遮挡近光光型使形成近光截止线,取代传统模组中额外的单独一个金属挡光板零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聚光器部分将远光光源发出的扩散光耦合到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主体内部,经过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厚壁部分传播后由厚壁前表面出射到投影透镜,最终形成远光照明;所述近光光源发出的扩散光经过近光初级配光透镜后将被分配到特定区域,由近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出射的光能的一部分直接到达投影透镜,另一部分将被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上表面反射后到达投影透镜,这两组不同方向的光能经过投影透镜后被投射到路面形成近光光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成型工艺为铸铝注塑、金属板冲压成型或挤压成型,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的散热翅片为钉状的、鳍片的、或其组合形式,优选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采用挤压成型,散热翅片为鳍片的形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隔热片优选为金属件或者为表面镀铝的塑料件,用以防止经由所述投影透镜入射并发生聚焦的光线引起阳光聚焦风险,另一种优选情况是隔热片为金属件,并且在其表面喷黑漆,保证防止阳光聚焦风险基础上具有更优的外观可视性。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投影透镜将由近光初级配光透镜分配的近光光型和由远光初级配光透镜形成的远光光型投射到模组之外,在地面形成符合法规要求的车灯照明效果,所述投影透镜的尺寸大小和形状根据车灯造型进行裁切,所述投影透镜的厚度不进行限制。

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一个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或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聚光器处可以设置两个甚至更多个的远光光源led或近光光源led,这种情况每个聚光器处的光源都离焦或者一个在焦点位置其他的在离焦位置。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和近光初级配光透镜均优选采用玻璃、聚碳酸酯(即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mma)或pmmi或硅胶材料制作。

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出光的厚壁前表面上可做出一定造型的颗粒结构,并结合额外的至少一个的遮光部件和控制遮光部件运作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实现adb功能。

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上表面优选的镀金属膜能提高近光光能使用效率,对光效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上表面也可以不镀金属膜。

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侧表面,下表面通常不镀金属膜,根据不同需求也可以镀金属膜(例如为防止不必要的杂散光问题或提高光反射率和效率)。

实现近光的初级配光方式并不限于所述的聚光器形式,也可以是反射镜的形式或其他形式。

所述远光光源和所述近光光源排布在同一块平面pcb板上,简化pcba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少一块pcb板也能带来空间的优势和更重要的成本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进步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远近光共用多个零件的集成度极高、低成本的车灯模组系统,用于同时实现车灯远近光,模组系统在实现远近光集成在一个车灯模组的基础上,将远光系统和近光系统联系了起来实现了交集,不仅保证远近光的均匀性和满足车灯法规,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通过一个远光初级配光透镜将传统远光灯的初级配光透镜和传统近光灯的截止线遮光板做成一体,集成化的同时取代了传统模组中特定需要的一块额外的金属遮光板,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灵活性,减少了成本;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模组系统使得远近光的光源模块和散热模块都从传统的分离式变成一体式,极大的减少车灯模组零部件,简化安装步骤,减少了公差链提升模组稳定性,节约成本的同时空间灵活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装配后的总成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轴侧视角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显示装配关系的右视视角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除去投影透镜支架后的内部主要零件的轴侧图。(此视图隐藏投影透镜支架和各个装配连接件的螺钉卡扣)

图5为图4的局部爆炸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远光初级配光透镜和近光初级配光透镜的装配位置关系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远近光一体pcb的俯视图。

图8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系统的俯视视角的爆炸图。

其中:1-远光初级配光透镜、2-近光初级配光透镜、3-远近光一体pcb、31-远光光源、32-近光光源、4-远近光一体散热器、5-投影透镜、6-投影透镜支架、7-隔热片、81-卡扣一、82-卡扣二、9-螺钉一、10-螺钉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9所示,本实施提供一种高集成度的低成本远近光车灯模组。

图1为本实施例系统装配后的总成正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系统轴侧视图的爆炸图,图9为本实施例系统的俯视视角的爆炸图,如图2和9所示本实施例的系统包括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远近光一体pcb3,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投影透镜5,投影透镜支架6,隔热片7,卡扣8,螺钉一9,螺钉二10。其中如图7所示,所述远近光一体pcb3上配置有四个远光光源31和五个近光光源32。

结合图3的装配关系的示意图可以看出各组件的位置连接关系是: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与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装配连接,所述远近光一体pcb3与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装配连接,所述隔热片7装配于所述投影透镜支架6,所述远近光一体pcb3与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装配后的小分总成和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与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装配后的小分总成和所述投影透镜支架6与所述隔热片7装配后的小分总成这三个小分总成装配于一起,所述投影透镜5装配于所述投影透镜支架6。(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与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通过卡扣结构实现装配连接,所述远近光一体pcb3通过四个螺钉一9装配至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所述隔热片7通过卡扣结构装配于所述投影透镜支架6,上述的三个小分总成通过四个所述螺钉二10实现装配,所述投影透镜5通过左右侧各自的卡扣一81和卡扣二82装配于所述投影透镜支架6。)

图4为本实施例系统的除去投影透镜支架后的内部主要零件的轴侧图,图5则为更进一步的对图4进行局部爆炸并由此清楚示意内部重点零件(尤其为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远近光一体pcb3和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的位置、空间和装配关系,其中,所述远近光一体pcb3装配于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上构成一个小分总成,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与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装配于一起构成一个小分总成,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与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构成的小分总成设置于所述远近光一体pcb3装与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构成的小分总成前方,且在空间上是位于所述投影透镜5的后方位置。

图6为本实施例系统的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和近光初级配光透镜3的装配位置关系放大图,从图中可知,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设置于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上方,本实施例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和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通过卡扣实现装配连接。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其入光端有多个聚光器组成,本实施例为四个远光聚光器;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其入光端有多个聚光器组成,本实施例为五个远光聚光器。

图7是对pcb板的俯视细节示意,包括四个远光光源31和五个近光光源32,其中四个远光光源31、五个近光光源32各自通过实线和虚线的图中示意,对应图6的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的各自的实线和虚线示意,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准直器数量和所述远光光源31的数量对应,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的准直器数量和所述近光光源32的数量对应。

进一步结合图8的剖视图的本实施例系统的光路示意和说明,其中远光光路为细实线,近光光路为细虚线。具体为所述远光光源31出射的光,通过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聚光器耦合到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内,而后再经过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厚壁部分的前表面出射,经过投影透镜5投射到地面形成远光。优选的,如果在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出光的厚壁前表面上做出一定造型的颗粒结构,并结合额外的至少一个的遮光部件和控制遮光部件运作的电子控制单元,可以实现adb功能。本实施例很重要的一个部件是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厚壁部分的上表面,该表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镀金属膜或者不镀金属膜来用于实现车灯近光灯的遮光板,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厚壁部分上表面是镀金属膜的。所述近光光源32出射的光如图8所示经过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的聚光器后,将进入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且被分配到特定的区域,用于实现近光灯需要的法规要求和展宽要求及均匀性要求,而后由近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出光面出射的光能的一部分直接到达投影透镜5,另一部分将被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上述的上表面反射后到达投影透镜5,这两组不同方向的光能经过投影透镜5后被投射到路面形成近光光型。由于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厚壁部分对于近光系统来说是具有遮光效果的,并且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厚壁部分上表面和前表面的交线可以形成近光截止线的线型,所以近光光型自然的带有清晰的明暗截止线。正是由于远光初级配光透镜的这一既用于实现远光功能、也用于作为实现近光功能作用的一部分,使得远光和近光的光源led可以排布在同一块远近光一体pcb3上,这将简化pcba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少一块pcb板也能带来空间的优势和更重要的成本优势,并且连带作用是,远近光一体pcb3的使用必然使得远光和近光的散热模块也可以做成一体式,如图示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就是一种可行的挤出式散热片,这也将带来设计和工艺的简化、空间和成本的优势愈加明显。

本实施例的所述隔热片7通过卡扣结构装配于所述投影透镜支架6,所述隔热片7优选为金属件或者为表面镀铝的塑料件,用以防止经由所述投影透镜5入射并发生聚焦的光线引起阳光聚焦风险,另一种优选情况是所述隔热片7为金属件,并且在其表面喷黑漆,保证防止阳光聚焦风险基础上具有更优的外观可视性。

本实施例的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4集合了传统的近光散热模块和远光散热模块为一体,使得整个模组的集成度更高,优选所述远近光一体散热器采用挤压成型,散热翅片为鳍片的形式,本实施例整个模组的高集成度使得远近光一体散热器使用挤出成型工艺成为了可能,该加工工艺流程简洁,成本低,鳍片的散热翅片形式的散热面积大,因此本实施例优选的挤压成型工艺结合鳍片的散热翅片形式的散热器具有成本低、散热面积大的优势。

每一个所述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或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的聚光器处可以设置两个甚至更多个的远光或近光光源,这种情况每个聚光器处的光源都离焦或者一个在焦点位置其他的在离焦位置。

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和近光初级配光透镜1均可采用玻璃、聚碳酸酯(即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mma)或pmmi或硅胶材料制作。

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上表面可以镀金属膜也可以不镀,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侧表面,下表面通常不镀金属膜,根据不同需求也可以镀金属膜(例如为防止不必要的杂散光问题或提高光反射率和效率)。

所述远光初级配光透镜1和近光初级配光透镜2的聚光器个数和尺寸大小均不做限制。

所述投影透镜5的尺寸大小和厚度不进行限制,可以根据不同车灯造型做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本实施例的系统在实现远近光集成在一个车灯模组的基础上,将远光系统和近光系统联系了起来实现了交集,不仅保证远近光的均匀性和满足车灯法规,而且本实施例的通过一个远光初级配光透镜将传统远光灯的初级配光透镜和传统近光灯的截止线遮光板做成一体,集成化的同时取代了传统模组中特定需要的一块额外的金属遮光板,从而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灵活性,减少了成本;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系统使得远近光的光源模块和散热模块都从传统的分离式变成一体式,极大的减少车灯模组零部件,简化安装步骤,减少了公差链提升模组稳定性,节约成本的同时空间灵活性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