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5826发布日期:2022-11-29 19:2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


背景技术:

2.汽车灯具在低温的环境下,其的灯具外壳或者出光玻璃都会积雪、结霜或者结冰等。这种情况会对灯具的性能造成影响,而且,由于积雪容易挡住灯具的出光,从而使得灯具的出光达不到设计时的照度要求,这种情况会对行驶安全造成影响。因此,行业内亟需对现有的汽车灯具进行改进,使得其可以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至少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包括:背壳、光源板、光学透镜、透射板、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前边框、正极节点、负极节点和供电模块;
5.所述背壳设有前开口和容纳腔,所述供电模块、光源板和光学透镜落入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光学透镜与光源板连接,所述光源板的照明点光源朝向所述前开口,所述透射板和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自前往后依次覆盖住前开口,所述前边框对前开口进行框接,所述光学透镜用于将光源板的点状照明光转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依次穿过透射板、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和前边框,所述前边框和背壳均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前边框和背壳导热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与前边框接触,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用于产生热辐射,所述热辐射通过接触传递在前边框上,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的正极端通过正极节点与供电模块的正极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的负极端通过负极节点与供电模块的负极供电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分别给光源板和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提供电能。
6.进一步,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还包括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设置在光学透镜和透射板之间,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与前开口覆盖连接,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的正极端与正极节点连接,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的负极端与负极节点连接。
7.进一步,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导热网、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和第二石墨烯加热片,所述第一导热网嵌入在第一基板的前侧面,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左侧边沿,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设置在第一基板的右侧边沿,所述第一导热网分别与第一石墨烯加热片和第二石墨烯加热片接触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正极端与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负极端与第二石墨烯加热片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正极端与正极节点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的负极端与负极节点连接,所述正极节点与供电模块的正极供电端连接,所述负
极节点与供电模块的负极供电端。
8.进一步,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包括第二基板、第二导热网、第三石墨烯加热片和第四石墨烯加热片,所述第二导热网嵌入在第二基板的后侧面,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设置在第二基板的左侧边沿,所述第四石墨烯加热片设置在第二基板的右侧边沿,所述第二导热网分别与第三石墨烯加热片和第四石墨烯加热片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的正极端与第四石墨烯加热片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的负极端与第四石墨烯加热片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的正极端与正极节点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的负极端与负极节点连接。
9.进一步,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单元、控制器单元和切换开关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和控制器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控制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单元的开关侧串联在正极节点和供电模块的正极供电端之间,所述切换开关单元的开关侧的一端与正极节点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单元的开关侧的另一端与供电模块的正极供电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用于检测前边框的外部的温度值,所述温度值记为环境温度,所述控制器单元用于将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则控制切换开关单元导通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和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与供电模块之间的电连接。
10.进一步,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前边框通过密封圈与前开口密封框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通过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产生热量,从而实现对前边框和背壳加热作用。使得前边框和背壳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下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过冷而导致雪的积累,起到融雪的作用。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汽车灯具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
13.图1是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控制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18.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
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19.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提供一种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包括:背壳700、光源板600、光学透镜500、透射板300、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前边框100、正极节点901、负极节点902和供电模块700。
20.所述背壳700设有前开口和容纳腔701,所述供电模块700、光源板600和光学透镜500落入所述容纳腔701中,所述光学透镜500与光源板600连接,所述光源板600的照明点光源朝向所述前开口,所述透射板300和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自前往后依次覆盖住前开口,所述前边框100对前开口进行框接,所述光学透镜500用于将光源板600的点状照明光转换成平行光,所述平行光依次穿过透射板300、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和前边框100,所述前边框100和背壳700均为金属材质构件,所述前边框100和背壳700导热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与前边框100接触,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用于产生热辐射,所述热辐射通过接触传递在前边框100上。
21.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的正极端通过正极节点901与供电模块700的正极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的负极端通过负极节点902与供电模块700的负极供电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700分别给光源板600和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提供电能。
22.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的功能是可以对灯具的自身提供一定的热量,从而使得灯具在寒冷的环境下不容易产生雪的积累,达到融雪的目的。
23.在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工作的时候,供电模块700给光源板600和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提供电能,光源板600发出点状照明光。点状照明光通过光学透镜500进行形态转换,将点状照明光转成平行光。平行光通过依次通过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和透射板300从前边框100中射出。其中,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在供电模块700的作用下产生热量,由于前边框100与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接触。因此,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前边框100中,使得前边框100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过冷而导致雪的积累,起到融雪的作用。同时,由于前边框100与背壳700可以导热的连接,因此,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产生的热量也可以传导到背壳700中,使得背壳700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过冷而导致雪的积累,起到融雪的作用。
24.本技术的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通过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产生热量,从而实现对前边框100和背壳700加热作用。使得前边框100和背壳700可以在寒冷的环境下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过冷而导致雪的积累,起到融雪的作用。
25.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还包括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设置在光学透镜500和透射板300之间,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与前开口覆盖连接,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的正极端与正极节点901连接,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的负极端与负极节点902连接。
26.设置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的作用是产生往容纳腔701方向的热辐射。当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工作时,供电模块700给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提供电能,使得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产生热量。由于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设置在光学透镜500和透射板300之间,因此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产生的热量可以作用在容纳腔701中,使得容纳腔701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环境的冷空气影响。
27.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包括第一基板210、第
一导热网203、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和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所述第一导热网203嵌入在第一基板210的前侧面,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设置在第一基板210的左侧边沿,所述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设置在第一基板210的右侧边沿,所述第一导热网203分别与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和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接触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的正极端与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的负极端与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的正极端与正极节点901连接,所述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的负极端与负极节点902连接,所述正极节点901与供电模块700的正极供电端连接,所述负极节点902与供电模块700的负极供电端。
28.其中,第一导热网203为金属网状构件,第一导热网203与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和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导热连接。第一导热网203通过嵌入第一基板210的前侧面的方式对第一基板210的前侧面进行覆盖。当然为了保证光源板600发出的光可以穿过第一基板210,因此第一基板210具有透射性。同时,第一导热网203不能密。第一导热网203的网目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经验来确定。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工作时,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和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在供电模块700的作用下产生热量。热量通过导热网进行传导,使得第一基板210具有对外辐射热量的功能。为了使得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对于前边框100具有较好的热辐射能力,第一石墨烯加热片201和第二石墨烯加热片202与前边框100接触,通过接触方式提高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对于前边框100的热辐射能力。
29.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包括第二基板410、第二导热网403、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和第四石墨烯加热片402,所述第二导热网403嵌入在第二基板410的后侧面,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设置在第二基板410的左侧边沿,所述第四石墨烯加热片402设置在第二基板410的右侧边沿,所述第二导热网403分别与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和第四石墨烯加热片402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的正极端与第四石墨烯加热片402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的负极端与第四石墨烯加热片402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的正极端与正极节点901连接,所述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的负极端与负极节点902连接。
30.其中,第二导热网403为金属网状构件,第二导热网403与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和第四石墨烯加热片402导热连接。第二导热网403通过嵌入第二基板410的背侧面的方式对第二基板410的背侧面进行覆盖。当然为了保证光源板600发出的光可以穿过第二基板410,因此第二基板410具有透射性。同时,第二导热网403不能密。第二导热网403的网目尺寸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经验来确定。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工作时,第三石墨烯加热片401和第四石墨烯加热片402在供电模块700的作用下产生热量。热量通过第二导热网403进行传导,使得第二基板410具有对外辐射热量的功能。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产生的热辐射作用在容纳腔701中,使得容纳腔701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冷空气的入侵。
31.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还包括控制模块800,所述控制模块800包括:温度传感器单元810、控制器单元820和切换开关单元830,所述温度传感器单元810和控制器单元8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单元830的控制端与控制器单元82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单元830的开关侧串联在正极节点901和供电模块700的正极供电端之间,所述切换开关单元830的开关侧的一端与正极节点901连接,所述切换开关单元830的开关侧的另一端与供电模块700的正极供电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单
元810用于检测前边框100的外部的温度值,所述温度值记为环境温度,所述控制器单元820用于将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的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当所述环境温度低于所述温度阈值,则控制切换开关单元830导通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和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与供电模块700之间的电连接。
32.当控制模块800工作时,控制模块800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单元810得知到前边框100的外部的温度值,得到环境温度。通过环境温度与预先设定的温度阈值进行对比可知道当前的环境情况。如果当前的环境情况表现为环境温度比较低(低于预先设定的温度阈值),则需要进行融雪。因此,控制器单元820控制切换开关单元830导通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和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与供电模块700之间的电连接。通过第一石墨烯热辐射板200和第二石墨烯热辐射板400产生热量,进行融雪,抵御寒冷环境。
33.在一些优选的具体实施例中,本智能加热融雪功能的汽车灯具还包括密封圈(未画出),所述前边框100通过密封圈与前开口密封框接。通过密封圈可以增加了前边框100与前开口之间的气密性,避免外部的水汽进去到容纳腔701中。
34.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
35.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