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重车纵梁加强板的自动切换冲头的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578发布日期:2019-06-19 02:16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重车纵梁加强板的自动切换冲头的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重车纵梁加强板的自动切换冲头的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汽车的年产销量达到近3000万辆,跃居世界第一,尤其是载重车型号规格很多。仅我公司生产的载重车纵梁加强板就有20多种,板料长度从3m多到8m,板表面的孔从数十个到近300个,孔径从φ10到φ40的孔径不同圆孔和方形、腰鼓形等孔形不同的孔共有20多种,内孔尺寸容许误差从+0.2到+0.5,孔距尺寸公差从±0.3到±0.5左右。为此公司购置了配备有自动上料、送料、下料装置的数控油压机,上料、送料、下料装置通过自动编程的程序控制将载重车纵梁加强板进行横向移动和油压机床身的的纵向移动,以达到待冲孔的孔位精确定位在冲孔模对应的位置。传统的冲孔模的是一副模具只能冲一种形状的孔,对于一种规格的载重车纵梁加强板上如有多达10种孔径或孔形不同的孔,则需更换10副模具才能完成所有孔的冲制,不仅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大,而且孔距尺寸公差因为频繁更换模具而难于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重车纵梁加强板的自动切换冲头的冲孔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需多次更换模具才能完成冲制一种规格的载重车纵梁加强板上多种孔径或孔形不同的孔,而导致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大,且孔距尺寸公差难于保证缺陷。

所述的载重车纵梁加强板的自动切换冲头的冲孔模具,包括上模板、导柱衬套、导柱、凹模板、安装在上模板下面的垫板、安装在所述垫板下面的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下面的冲头导向板和设在所述冲头导向板(7)的下方的卸料板,所述固定板内安装有若干冲头和对应控制所述冲头是否能实施冲切的若干冲头控制机构,所述凹模板、所述卸料板和所述冲头导向板上都设有与所述冲头一一对应的通孔,所述上模板上安装有大气缸,所述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所述卸料板上面。

优选的,所述冲头控制机构包括小气缸和挡板,所述固定板的上部两侧设置若干凹槽,所述小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小气缸的活塞杆水平伸出搭接在所述挡板上,所述挡板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挡板被所述小气缸顶出后盖在所述冲头上方。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中固定安装有若干与所述冲头一一对应的冲头套,所述冲头套上端侧面设有供所述挡板插入的开口,所述冲头滑动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冲头套中。

优选的,所述冲头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顶板、过渡段和冲头段,所述过渡段的截面小于所述上顶板,所述过渡段的截面为顶角为圆角的矩形,所述冲头段的截面小于所述过渡段。

优选的,所述冲头套设有与所述上顶板滑动配合的上部滑槽和与所述过渡段滑动配合的顶角为圆角的矩形孔,所述冲头导向板上的通孔为冲头导向孔,分为与所述过渡段滑动配合的导向孔上段和与所述冲头段滑动配合的导向孔下段。

优选的,所述凹模板中固定安装有若干与所述冲头一一对应的凹模套,所述凹模套的内孔的上段与所述冲头段匹配,所述内孔的下段为下端开口较大的倒锥形,安装所述凹模套的油压机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内孔下端开口相配合的落料孔。

优选的,所述上模板的四个角上压装有所述导柱衬套,所述导柱下端与所述卸料板紧配合连接,所述导柱衬套与所述导柱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大气缸有两个,对称安装在所述上模板两侧的中间处。

优选的,所述冲头从所述卸料板伸出能实施冲切部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挡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冲孔模具安装在能沿油压机底座导轨纵向移动的床身上,所述载重车纵梁加强板通过自动送料装置横向移动送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程序控制小气缸活塞杆推动和抽回档板以实现自动切换冲头,可实现一副冲孔模可冲制多种孔径或孔形不同的孔,依孔径和孔形变化最多可达20种以上。在对载重车纵梁加强板冲孔时无需更换模具,能连续进行冲孔加工,工作效率提高5-10 倍,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安全性,而且能有效保证孔距尺寸公差,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A-A方向的剖视图(省略大气缸);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B-B方向的剖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1、大气缸;2、上模板;3、凹模板,4、卸料板, 5、垫板,6、固定板,7、冲头导向板,8、导柱、9、导柱衬套,10、小气缸,11、大紧固螺栓,12、大定位销,13、油压机工作台,14、冲头,15、挡板,16、冲头套、17、凹模套,18、上顶板,19、过渡段,20、冲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重车纵梁加强板的自动切换冲头的冲孔模具,包括上模板2、导柱8、导柱衬套9、垫板5、固定板6、冲头导向板7、卸料板4和凹模板3。所述冲孔模具安装在能沿油压机底座导轨纵向移动的床身上,所述载重车纵梁加强板通过自动送料装置横向移动送料。

垫板5安装在上模板2下面,固定板6安装在所述垫板5下面,三者通过大定位销12定位,用大紧固螺栓11固定在一起。冲头导向板7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板6下面,卸料板4位于冲头导向板7下方。所述上模板2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大气缸1,大气缸1对称安装在所述上模板2两侧的中间处。所述大气缸1的活塞杆端部固定在所述卸料板4上面,所述卸料板4设在所述冲头导向板7的下方。

所述固定板6内安装有若干冲头14和对应控制所述冲头14是否露出的若干冲头控制机构,二者一一对应,所述冲头控制机构包括小气缸10和挡板15。所述凹模板3、所述卸料板4和所述冲头导向板 7上都设有与所述冲头14一一对应的通孔。固定板6的上部两侧设置多个分布对称的凹槽,每个凹槽内固定安装一个小气缸10。小气缸10的活塞杆水平伸出,其顶端与档板搭接。所述挡板15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所述挡板15被所述小气缸10顶出后位于所述冲头14 上方,覆盖冲头14的顶面。所述冲头14从所述卸料板4露出部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挡板15的厚度。

所述固定板6中通过两个小定位销和两个小螺栓安装有若干冲头套16,冲头套16与所述冲头14一一对应。所述冲头套16上端侧面设有供所述挡板15插入的开口,冲头套16位置和数量与挡板15 相对应,所述冲头14滑动安装在与之对应的所述冲头套16中。所述凹模板3中固定安装有若干与所述冲头14一一对应的冲头套17,所述冲头套17的内孔的上段与所述冲头段20配合,所述内孔的下段为下端开口较大的倒锥形,安装所述冲头套17的油压机工作台13上设有与所述内孔下端开口相配合的落料孔。方便冲头14产生的废料落下。

凹模板3与油压机工作台13固定连连接,可随油压机工作台13 进行纵向移动。冲头14与冲头套16、冲头导向板7、卸料板4均为动配合。所述冲头14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顶板18、过渡段19和冲头段20,所述过渡段19的截面小于所述上顶板18,所述过渡段19 的截面为顶角为圆角的矩形。所述冲头段20的截面小于所述过渡段 19。

所述冲头套16的中心滑槽分为与所述上顶板18滑动配合的上部滑槽和与所述过渡段19滑动配合下部滑槽,所述冲头导向板7上的通孔为冲头导向孔,分为与所述过渡段19滑动配合的导向孔上段和与所述冲头段20滑动配合的导向孔下段。这样上顶板18下降时被所述下部滑槽顶端挡住,过渡段19下降时被所述导向孔下段的顶部挡住,不易脱落。

所述上模板2的四个角上压装有所述导柱衬套9,所述导柱8下端与所述卸料板4紧配合连接,所述导柱衬套9与所述导柱8滑动配合。二者起到导向作用。

上述模具在工作时,先由送料装置在程序控制下进行横向移动载重车纵梁加强板,同时模具随油压机床身也在程序控制下进行纵向移动,二者配合将载重车纵梁加强板所选定冲制的孔精确定位。然后数控油压机的油缸下降,这时卸料板4压在载重车纵梁加强板上将载重车纵梁加强板压紧。

在程序控制下,待冲制的孔所对应的小气缸10运行,伸出活塞杆推动挡板15盖住冲头14的上顶板18。之后油压机将上模板2下压,使冲头14下压进行冲切。除了此步骤需要进行冲压的冲头14外,其他冲头14所对应的小气缸10不工作让其对应的冲头14可以在受压时处于可上升到固定板6凹槽处的浮动状态。所述冲头14从所述卸料板4露出部分的长度不大于所述挡板15的厚度,因而这些冲头 14会在受压后缩到卸料板4的孔中不能进行冲切。那些被挡板15挡住的冲头14与凹模板3配合完成了相应步骤的冲孔工作。

冲孔完成后,油缸上升,同时小气缸10的活塞杆受电控部分驱动抽回,这使挡板15脱离冲头14的顶面,这样该冲头14处于非工作状态,如受压冲头14可上升,其下端能缩到所述卸料板4的孔中。之后大气缸1被启动,大气缸1的活塞杆推动卸料板4下移使模具脱料。送料装置在此后继续送料至冲裁下一段的孔。

当冲制另一种形状的孔时,载重车纵梁加强板横向移动,模具随油压机床身纵向到另一种形状的孔精确定位后,在程序控制下,另一种形状的孔所对应的小气缸10活塞杆推动挡板15盖住冲头14的顶面,使冲头14下压进行冲切。以此类推,通过程序控制小气缸10活塞杆推动和抽回档板以实现自动切换冲头14,可实现一副冲孔模可冲制10-20种孔径或孔形不同的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