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16194发布日期:2020-05-06 20:1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挂车连接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挂车是指由汽车牵引而本身无动力驱动装置的车辆。由一辆汽车(货车或牵引车、叉车)与一辆或一辆以上挂车的组合。载货汽车和牵引汽车为汽车列车的驱动车节,称为主车。被主车牵引的从动车节称为挂车。是公路运输的重要车种,采用汽车列车运输是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而简单的重要手段。具有迅速、机动、灵活、安全等优势;可方便地实现区段运输。挂车只有与牵引车或其他汽车一起才能组成完整的运输工具。挂车的总重量由它自身承受的称为全挂车,通常全挂车也简称挂车。特点是本身无动力,独立承载,依靠其他车辆牵引行驶的车辆挂车是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由汽车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特殊用途.挂车按挂车与牵引汽车的连接方式分为全挂车和半挂车。全挂车由牵引车牵引且其全部质量由本身承受的挂车;半挂车由牵引车牵引且其部分质量由牵引车承受的挂车。

挂车连接架是挂车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部件,传统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的步骤包括锻件选取,锻造,然后加工成成品,这样锻件强度低,使得锻件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进而影响挂车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具备摩擦系数较小,对被磨件损伤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因摩擦系数较大,对被磨件损伤大,制品机械强度不够高而不能满足一些特殊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具备准确的得到关于企业金融能力有效评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准备多块锻件以及多根高强度钢筋,并使用数控机床对所述锻件进行预切断处理,使用切割机对所述钢筋进行切割,得到多块所述钢板以及多根钢筋备用;

步骤二:锻造预热:采用加热炉对所述锻件进行预加热处理,将所述锻件温度加热至350摄氏度—380摄氏度,加热所述锻件时间设置为1小时-2小时,将所述锻件加热完毕后保温保持2小时—2.5小时;

步骤三:锻件粗锻造:待所述步骤二中所述锻件加热保持2小时-2.5小时后,对所述锻件进行锻造成型,将所述锻件按指定的要求进行锻造成型,锻造直至初步成型后,采用水冷的方式对所述锻件进行快速冷却,并将冷却完毕的所述锻件保持常温放置1小时-1.5小时后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锻件精锻造:采用所述加热炉将冷却1小时-1.5小时的所述锻件加热到800摄氏度—1000摄氏度,所述锻件加热时间设置为20分钟-40分钟,将所述锻件加热完毕后保温40分钟—60分钟,然后将所述锻件放置进水箱内,采用所述水箱对所述锻件冷却至20摄氏度-30摄氏度,接着采用数控机床对经过加热加工的所述锻件进行精密锻造处理,将所述锻件锻造至完全成型后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锻件再次预热:采用加热炉将步骤四中得到的所述锻件加热至560摄氏度—580摄氏度,接着在所述加热炉内将所述锻件保温3小时—4小时,接着将所述锻件放置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保持4小时-5小时;

步骤六:打孔加工:采用冲床将经过所述步骤五加工得到的所述锻件进行固定,并用所述冲床对所述锻件进行冲孔处理;

步骤七:成品连接成型:采用固定架将所述步骤六加工得到的锻件进行固定,采用电焊机将步骤一中预备的所述钢筋与加工的所述锻件进行焊接,根据指定的样式,焊接加工得到需要的连接架;

步骤八:涂层涂抹:对所述步骤七加工完毕的所述连接架进行保护层涂料涂覆处理。

优选的,当所述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锻件采用高温加热时,对应所述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保温温度保持时间缩短,对应所述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温度降温时间变长。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自然冷却指不人为干预采用冷却方式进行冷却的一种冷却,即利用空气,以及自然流动带走锻件热量的方式冷却,使得所述锻件温度铸件自然下降冷却的一种冷却方式。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锻件精锻造加工的环境采用充满氮气的加工环境进行加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加工完毕的连接架焊接加工完毕后需进行耐撕裂性能以及剪切性能试验,待加工得到的所述连接架进行完毕耐撕裂性能以及剪切性能试验后方可包装封存入仓库储存。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加工完毕得到的所述连接架成品,根据加工需要以及所述锻件加工的程度,加工完毕得到的所述连接架进行打磨剖光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保护层涂料采用的材质为cvd涂料涂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加工的过程包括材料准备、锻造预热、锻件粗锻造、锻件精锻造、锻造再次预热、打孔和保护层涂覆步骤,其中锻造预热、锻件粗锻造、锻件精锻造和锻造再次预热加工步骤,将锻件先加热至350摄氏度朝上,接着水冷,使得内部钢铁分子强度提高,再次进行加热至800摄氏度朝上,然后待锻件冷却后,将锻件加热至560摄氏度朝上,利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对锻件温度进行上升下降,使锻件内部分子多次重组,提高锻件的强度,进而提高挂车连接架的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材料准备:准备多块锻件以及多根高强度钢筋,并使用数控机床对锻件进行预切断处理,使用切割机对钢筋进行切割,得到多块钢板以及多根钢筋备用;

步骤二:锻造预热:采用加热炉对锻件进行预加热处理,将锻件温度加热至350摄氏度—380摄氏度,加热锻件时间设置为1小时-2小时,将锻件加热完毕后保温保持2小时—2.5小时;

步骤三:锻件粗锻造:待步骤二中锻件加热保持2小时-2.5小时后,对锻件进行锻造成型,将锻件按指定的要求进行锻造成型,锻造直至初步成型后,采用水冷的方式对锻件进行快速冷却,并将冷却完毕的锻件保持常温放置1小时-1.5小时后进入步骤四;

步骤四:锻件精锻造:采用加热炉将冷却1小时-1.5小时的锻件加热到800摄氏度—1000摄氏度,锻件加热时间设置为20分钟-40分钟,将锻件加热完毕后保温40分钟—60分钟,然后将锻件放置进水箱内,采用水箱对锻件冷却至20摄氏度-30摄氏度,接着采用数控机床对经过加热加工的锻件进行精密锻造处理,将锻件锻造至完全成型后进入步骤五;

步骤五:锻件再次预热:采用加热炉将步骤四中得到的锻件加热至560摄氏度—580摄氏度,接着在加热炉内将锻件保温3小时—4小时,接着将锻件放置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冷却,冷却时间保持4小时-5小时;

步骤六:打孔加工:采用冲床将经过步骤五加工得到的锻件进行固定,并用冲床对锻件进行冲孔处理;

步骤七:成品连接成型:采用固定架将步骤六加工得到的锻件进行固定,采用电焊机将步骤一中预备的钢筋与加工的锻件进行焊接,根据指定的样式,焊接加工得到需要的连接架;

步骤八:涂层涂抹:对步骤七加工完毕的连接架进行保护层涂料涂覆处理;

加工的过程包括材料准备、锻造预热、锻件粗锻造、锻件精锻造、锻造再次预热、打孔和保护层涂覆步骤,其中锻造预热、锻件粗锻造、锻件精锻造和锻造再次预热加工步骤,将锻件先加热至350摄氏度朝上,接着水冷,使得内部钢铁分子强度提高,再次进行加热至800摄氏度朝上,然后待锻件冷却后,将锻件加热至560摄氏度朝上,利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对锻件温度进行上升下降,使锻件内部分子多次重组,提高锻件的强度,进而提高挂车连接架的强度。

当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锻件采用高温加热时,对应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保温温度保持时间缩短,对应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温度降温时间变长。

步骤五中自然冷却指不人为干预采用冷却方式进行冷却的一种冷却,即利用空气,以及自然流动带走锻件热量的方式冷却,使得锻件温度铸件自然下降冷却的一种冷却方式。

步骤四中锻件精锻造加工的环境采用充满氮气的加工环境进行加工,提高连接架的强度。

步骤八中加工完毕的连接架焊接加工完毕后需进行耐撕裂性能以及剪切性能试验,待加工得到的连接架进行完毕耐撕裂性能以及剪切性能试验后方可包装封存入仓库储存。

步骤七中加工完毕得到的连接架成品,根据加工需要以及锻件加工的程度,加工完毕得到的连接架进行打磨剖光处理,提高连接架的质量。

步骤八中保护层涂料采用的材质为cvd涂料涂层,防止连接架生锈的情况发生。

该挂车连接架加工工艺,加工的过程包括材料准备、锻造预热、锻件粗锻造、锻件精锻造、锻造再次预热、打孔和保护层涂覆步骤,其中锻造预热、锻件粗锻造、锻件精锻造和锻造再次预热加工步骤,将锻件先加热至350摄氏度朝上,接着水冷,使得内部钢铁分子强度提高,再次进行加热至800摄氏度朝上,然后待锻件冷却后,将锻件加热至560摄氏度朝上,利用自然冷却的方式,对锻件温度进行上升下降,使锻件内部分子多次重组,提高锻件的强度,进而提高挂车连接架的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