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卷曲机构。
背景技术:
在很多行业中需要用到螺旋卷曲机构。如图1所示,铜母组件由内铜卷网100、套在内铜卷网100上的内铜套200以及两个外铜套300组成,最后一步工序是将外铜套300套在内铜套200上。其中内铜卷网100两端设有若干梳齿110,在套入外铜套300时要将内铜卷网100的梳齿110螺旋卷曲,此时就要用到螺旋卷曲机构。此外,很多电线保护芯也需要螺旋卷曲,需要用到螺旋卷曲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卷曲机构,自动将内铜卷网上的梳齿螺旋卷曲并插入外铜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螺旋卷曲机构,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导柱、设于所述导柱顶端的气缸固定板、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上的气缸、设于所述导柱上并与所述气缸连接的移动板、设于所述移动板底面的上冲头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并位于所述上冲头组件下方的下模组件;
所述上冲头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板底面的螺旋外套、设于所述螺旋外套内的上冲头、以及设于所述上冲头侧面的侧柄,所述螺旋外套内部中空,所述上冲头一端置于该螺旋外套内,另一端露出于螺旋外套,所述螺旋外套侧面设有镂空轨道,所述侧柄插入该镂空轨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镂空轨道包括第一部以及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垂直于水平线,所述第二部一端与第一部连接,另一端向下方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下模套、设于所述下模套内部的下模柱、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套侧面的顶料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套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模柱嵌入至该第一通孔中,下模柱顶端未露出下模套且与下模套顶面隔有空腔,所述下模套侧面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顶料气缸伸入该第二通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组件侧面设有感应器支架以及设于所述感应器支架上的感应器。
进一步地,所述上冲头底端设有芯轴以及位于所述芯轴周围的若干第一锯齿,所述第一锯齿均匀分布,即相邻两第一锯齿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相邻两第一锯齿之间相对的面为平行面,且第一锯齿底端与芯轴底端相隔一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柱顶端对应第一锯齿设有若干第二锯齿。
采用上述方案,首先将内铜卷网与内铜套组件放置在下膜组件上,并将外铜套放在上冲头组件下方,气缸驱动,带动上冲头组件向下移动,从而将外铜套向下压,当上冲头挤压到内铜卷网时,上冲头受到一个向上的力,从而沿着镂空轨道旋转,上冲头绞住内铜卷网,从而将内铜卷网的梳齿螺旋卷曲,并将外铜套套入内铜套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与组装,不仅适用于加工铜母组件,而且可拓展到加工其它需要螺旋卷曲的产品上(如电线芯),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铜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冲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冲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卷曲机构,包括:底板1、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导柱2、设于所述导柱2顶端的气缸固定板3、设于所述气缸固定板3上的气缸4、设于所述导柱2上并与所述气缸4连接的移动板5、设于所述移动板5底面的上冲头组件6、以及设于所述底板1上并位于所述上冲头组件6下方的下模组件7。
请参阅图3,所述上冲头组件6包括:设于所述移动板5底面的螺旋外套61、设于所述螺旋外套61内的上冲头62、以及设于所述上冲头62侧面的侧柄63。所述螺旋外套61内部中空,所述上冲头62一端置于该螺旋外套61内,另一端露出于螺旋外套61。所述螺旋外套61侧面设有镂空轨道611,所述侧柄63插入该镂空轨道611中。
请参阅图4,所述上冲头62包括:柱头621、设于所述柱头621底端的芯轴622、以及设于所述芯轴622周围的若干第一锯齿623,所述柱头621的直径大于芯轴622的直径,柱头621嵌入至螺旋外套61内部,所述螺旋外套61底端设有供芯轴622露出的通孔。所述第一锯齿623均匀分布,即相邻两第一锯齿623之间间隔的角度相等,相邻两第一锯齿623之间相对的面为平行面,且第一锯齿623底端与芯轴622底端相隔一定距离,相邻两第一锯齿623间隔的间隙恰好容纳内铜卷网的单个梳齿,第一锯齿623用于卡合内铜卷网顶端的梳齿。
所述镂空轨道611包括第一部以及与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垂直于水平线,所述第二部一端与第一部连接,另一端向下方倾斜。
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下模组件7包括:设于所述底板1上的下模套71、设于所述下模套71内部的下模柱72、以及设于所述下模套71侧面的顶料气缸73。
所述下模套71中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模柱72嵌入至该第一通孔中,下模柱72顶端未露出下模套71且与下模套71顶面隔有空腔74,该空腔74用于放置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所述下模套71侧面设有第二通孔75,第二通孔75与所述空腔74连通,所述顶料气缸73伸入该第二通孔75内。
所述下模组件7侧面设有感应器支架76以及设于所述感应器支架76上的感应器,用于感应产品是否到位。
所述下模柱72顶端对应第一锯齿623设有若干第二锯齿76,第二锯齿76用于卡合内铜卷网另一端的梳齿。同样地,第二锯齿76均匀分布,相邻两第二锯齿76之间相对的面为平行面,相邻两第二锯齿76间隔的间隙恰好容纳内铜卷网的单个梳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放置在下模组件7的空腔74内,并将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下端的梳齿卡合在第二锯齿76之间,此时,感应器感应到产品到位,顶料气缸73前伸,将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夹持固定,再通过外部的夹持组件8将外铜套加持到上冲头62下方。然后气缸4驱动上冲头组件6向下移动,芯轴622先穿过外铜套,然后带动外铜套继续向下移动,芯轴622底端插入内铜卷网内,且内铜卷网内铜套组件上端的梳齿卡入第一锯齿623之间的间隙中。芯轴622继续下压,将内铜卷网的梳齿翻边,并且芯轴622受到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侧柄63沿着镂空轨道611旋转,将梳齿螺旋卷曲。芯轴622继续下压,将梳齿彻底翻边并将外铜套套入内铜套上。
综上所述,首先将内铜卷网与内铜套组件放置在下膜组件上,并将外铜套放在上冲头组件下方,气缸驱动,带动上冲头组件向下移动,从而将外铜套向下压,当上冲头挤压到内铜卷网时,上冲头受到一个向上的力,从而沿着镂空轨道旋转,上冲头绞住内铜卷网,从而将内铜卷网的梳齿螺旋卷曲,并将外铜套套入内铜套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与组装,不仅适用于加工铜母组件,而且可拓展到加工其它需要螺旋卷曲的产品上(如电线芯),实用性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