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气道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04251发布日期:2021-08-17 13:4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气道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进气道焊接模具,属于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进气道是空气喷气发动机所需空气的进口和通道,进气道不仅供给发动机一定流量的空气,而且进气流场要保证压气机和燃烧室正常工作,进气道是飞机和汽车的必备部件之一。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对进气道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

进气道采用塑料制成,最常用的进气道加工方法为吹塑工艺,即借助于气体压力使闭合在模具中的热熔型坯吹胀形成中空制品的方法。然而,吹塑加工的进气道最前端与内部通管的平面连接处容易破裂,无法成型,因此吹塑成型的产品废品率很高;此外,吹塑加工的产品裙边约占产品本身重量的50%,因此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极低。

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进气道加工方法采用注塑工艺,即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注塑成型的进气道前壳和进气道后壳,然后进行焊接,使进气道前壳和后壳的边缘热熔,从而焊接成整体结构,然而,在焊接过程中,难以将进气道前壳和后壳对齐,容易使进气道前壳和后壳发生错位,因此无法保证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进气道焊接模具,该进气道焊接模具在焊接时将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完全对齐,避免焊接过程中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发生错位,大大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进气道焊接模具,其包括:

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进气道壳体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二模体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进气道壳体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对设置;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模体和所述第二模体之间,用于加热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的边缘;

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限定所述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相配合。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相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第一模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第二模体的外侧,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二定位杆。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杆靠近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部,所述第二定位杆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部和限位槽相互卡持配合。

可选地,所述进气道焊接模具还包括热熔深度调节机构,所述热熔深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加热机构与第一模体之间的距离和/或所述加热机构与第二模体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热熔深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一调节杆和至少两根第二调节杆,其中所述第一调节杆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调节杆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调节杆的长度之和不大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的长度之和;

所述第二调节部包括与第一调节杆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二调节部还包括与第二调节杆配合设置的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设置于加热机构靠近第一模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块设置于加热机构靠近第二模体的一端。

可选地,每根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或每根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口处安装有第一螺母,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母进入所述第一凹槽。

可选地,所述进气道焊接模具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模体与第二模体之间距离的焊接深度调节机构;

所述焊接深度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第三调节杆和至少两根第四调节杆,所述第三调节杆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四调节杆安装在所述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每根所述第三调节杆和/或每根所述第四调节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口处安装有第二螺母,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螺母进入所述第二凹槽。

可选地,所述进气道焊接模具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模体、第一定位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所述第一定位杆、第一调节杆和第三调节杆设置于所述第一模体的外围,所述第二模体、第二定位杆、第二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均安装在所述第二基座上,所述第二定位杆、第二调节杆和第四调节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模体的外围。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杆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基座相连,所述连接件上设置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定位杆的连接凹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第一进气道壳体的第一吸盘,所述第二腔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第二进气道壳体的第二吸盘。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所提供的进气道焊接模具,通过设置定位机构,限定了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在焊接时将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完全对齐,避免焊接过程中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发生错位,大大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

2.本申请所提供的进气道焊接模具,通过将第一定位部设置与第一模体的外侧,第二定位部设置在第二模体的外侧,可以使操作过程可视化,更精确地使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相配合,进而使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准确地对齐,进一步避免焊接过程中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发生错位,大大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此外,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设置可以更快速的将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对齐,提高工作效率。

3.本申请所提供的进气道焊接模具,通过设置热熔深度调节机构,可以控制第一进气道壳体和/或第二进气道壳体的热熔深度,提高进气道焊接加工的灵活性。

4.本申请所提供的进气道焊接模具,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可以防止加热机构向其中一侧倾斜,保证第一进气道壳体的边缘热熔深度相同,设置第二调节杆安装在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可以防止加热机构向其中一侧倾斜,保证第二进气道壳体的边缘热熔深度相同,进一步保证焊接后的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之间的焊缝深度相同,从而使焊缝处应力均匀分布,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之间的焊缝处产生裂纹,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与第二调节杆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的长度之和,并设置第二调节部设置在加热机构的两侧,和第一调节部相配合,以补偿第一调节部的长度,可以在移除加热机构后,顺利将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配合,避免了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干扰。

5.本申请所提供的进气道焊接模具,通过设置焊接深度调节机构,可以控制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连接在一起后的焊接深度,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之间的焊缝处产生缺陷,从而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之间的焊缝处产生裂纹,保证进气道成品的质量,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使用寿命;此外,热熔深度调节机构和焊接深度调节机构独立设置,可以分别调节热熔深度和焊接深度,保证进气道焊接的批次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进气道成品的质量。

6.本申请所提供的进气道焊接模具,通过在第一腔体内设置第一吸盘,进一步将第一进气道壳体固定在第一腔体内部,防止第一进气道壳体与第一腔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吸盘,进一步将第二进气道壳体固定在第二腔体内部,防止第二进气道壳体与第一腔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保证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的边缘完全对齐,避免焊接后的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发生错位,大大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此外,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和第二进气道壳体在冷却时受到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发生翘曲变形,从而提高了进气道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一模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第二模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带加热结构的进气道焊接模具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带加热结构的进气道焊接模具的侧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无加热结构的进气道焊接模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6所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进气道焊接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1、加热机构3和定位机构,其中,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第一模体11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第一腔体,第二模体12设置有用于放置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相对设置;定位机构用于限定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相配合;加热机构2设置在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之间,用于加热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定位机构,限定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相对位置,从而保证在焊接时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完全对齐,避免焊接过程中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发生错位,大大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

具体的,本申请对加热机构2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实现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加热即可。本实施例中的加热机构3包括第一加热部31、第二加热部32和固定板33,第一加热部31和第二加热部32分别设置在固定板33的两侧,其中,第一加热部31用于加热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边缘,第二加热部32用于加热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通过设置第一加热部31和第二加热部32分别设置在固定板33的两侧,从而可以分别控制第一加热部31和第二加热部32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等,提高了进气道焊接过程的可控性。

具体的,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深度大于第一腔体的深度,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边缘突出于第一腔体,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深度大于第二腔体的深度,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突出于第二腔体。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边缘受到第一加热部31的加热后形成第一焊接翻边,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受到第二加热部32的加热后形成第二焊接翻边,第一焊接翻边和第二焊接翻边相互焊接后,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焊接在一起。以上设置方式不仅方便加热机构3加热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而且在加热机构3移出后,便于直接使第一焊接翻边和第二焊接翻边相接触,从而使第一焊接翻边和第二焊接翻边相互焊接在一起。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定位机构包括相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设置于第一模体11的外侧,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第二模体12的外侧,第一定位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一定位杆41,第二定位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二定位杆42。通过将第一定位部设置与第一模体11的外侧,第二定位部设置在第二模体12的外侧,可以使操作过程可视化,更精确地使第一定位杆41和第二定位杆42相配合,进而使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准确地对齐,进一步避免焊接过程中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发生错位,大大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此外,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设置可以更快速的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对齐,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固定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之间的相对位置,增强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间的稳固性,避免焊接过程中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发生错位,第一定位部包括四根第一定位杆41,该四根第一定位杆41两两对称分布在第一模体11的两侧,第二定位部包括四根第二定位杆42,该四根第二定位杆42两两对称分布在第二模体12的两侧。

具体的,第一定位杆41和第二定位杆42可以以任意方式相配合,例如,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只要能实现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相对位置固定即可。优选地,第一定位杆41靠近第二定位杆4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部43,第二定位杆42靠近第一定位杆41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44,限位凸部43和限位槽44相互卡持配合。以上设置方式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具体的,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可以水平放置、倾斜放置或竖直放置,只要能实现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焊接到一起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水平放置,第一模体11平行放置在第二模体12的上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道焊接模具还包括热熔深度调节机构,热熔深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加热机构3与第一模体11之间的距离和/或加热机构3与第二模体12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热熔深度调节机构,可以控制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或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热熔深度,提高进气道焊接加工的灵活性。

具体的,为了同时控制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热熔深度及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热熔深度,使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热熔深度保持一致,保证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焊接后的牢固度,热熔深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加热机构3与第一模体11之间的距离和加热机构3与第二模体12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热熔深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部和第二调节部,第一调节部包括至少两根第一调节杆15和至少两根第二调节杆16,其中第一调节杆15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第二调节杆16安装在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第一调节杆15与第二调节杆16的长度之和不大于第一定位杆41与第二定位杆42的长度之和;第二调节部包括与第一调节杆15配合设置的第一定位块17,第二调节部还包括与第二调节杆16配合设置的第二定位块18,第一定位块17设置于加热机构3靠近第一模体11的一端,第二定位块18设置于加热机构3靠近第二模体12的一端。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15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可以防止加热机构3向其中一侧倾斜,保证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边缘热熔深度相同,设置第二调节杆16安装在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可以防止加热机构向其中一侧倾斜,保证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热熔深度相同,进一步保证焊接后的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之间的焊缝深度相同,从而使焊缝处应力均匀分布,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之间的焊缝处产生裂纹,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一调节杆15与第二调节杆16的长度之和小于第一定位杆41与第二定位杆42的长度之和,并设置第二调节部设置在加热机构3的两侧,和第一调节部相配合,以补偿第一调节部的长度,可以在移除加热机构3后,顺利将第一定位杆41和第二定位杆42配合,避免了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干扰。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避免加热机构3发生倾斜,第一调节部包括四根第一调节杆15和四根第二调节杆16,其中,四根第一调节杆15分别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的两端处,四根第二调节杆16分别安装在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的两端处。

具体的,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长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调节,例如滑轨、螺栓等。优选地,每根第一调节杆15和/或每根第二调节杆16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开口处安装有第一螺母19,第一螺栓20穿过第一螺母19进入第一凹槽。更优选的,每根第一调节杆15和每根第二调节杆16的端部均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开口处安装有第一螺母19,第一螺栓20穿过第一螺母19进入第一凹槽。通过旋转第一螺栓20调节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长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精确控制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长度,进而精确控制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热熔深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道焊接模具还包括用于调节第一模体11与第二模体12之间距离的焊接深度调节机构;焊接深度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第三调节杆21和至少两根第四调节杆22,第三调节杆21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第四调节杆22安装在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每根第三调节杆21和/或每根第四调节杆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开口处安装有第二螺母23,第二螺栓24穿过第二螺母23进入第二凹槽。通过设置焊接深度调节机构,可以控制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连接在一起后的焊接深度,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之间的焊缝处产生缺陷,从而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之间的焊缝处产生裂纹,保证进气道成品的质量,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使用寿命;此外,热熔深度调节机构和焊接深度调节机构独立设置,可以分别调节热熔深度和焊接深度,保证进气道焊接的批次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进气道成品的质量。

具体的,为了同时发挥定位机构和焊接深度调节机构的作用,第三调节杆21和第四调节杆11的长度之和最小值大于限位凸部43全部进入限位槽44时第一定位杆41和第二定位杆42的长度之和,第三调节杆21和第四调节杆22的长度之和最大值小于限位凸部43抵接在限位槽44开口处时第一定位杆41和第二定位杆42的长度之和。

具体的,每根第三调节杆21和每根第四调节杆22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凹槽,凹槽开口处安装有第二螺母23,第二螺栓24穿过第二螺母23进入第二凹槽。通过第二螺栓24调节第三调节杆21和第四调节杆22的长度,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且调节精度高。

具体的,焊接深度调节机构包括四根第三调节杆21和四根第四调节杆22,其中,四根第三调节杆21分别安装在第一腔体的相对两侧的两端处,四根第四调节杆22分别安装在第二腔体的相对两侧的两端处。该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之间的焊接深度均匀,从而使焊缝处应力均匀分布,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之间的焊缝处产生裂纹,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进气道焊接模具还包括基座,基座包括第一基座25和第二基座26,第一模体11、第一定位杆41、第一调节杆15和第三调节杆21均安装在第一基座25上,第一定位杆41、第一调节杆15和第三调节杆21设置于第一模体11的外围,第二模体12、第二定位杆42、第二调节杆16和第四调节杆22均安装在第二基座26上,第二定位杆42、第二调节杆16和第四调节杆22设置于第二模体12的外围。通过设置基座,从而提高了进气道焊接模具的一体性,节约了进气道焊接模具的占用空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定位杆41通过第一连接件45与第一基座25相连,第一连接件42上设置用于安装第一定位杆41的第一连接凹槽。具体的,第二定位杆42通过第二连接件46与第二基座25相连,第二连接件46上设置用于安装第二定位杆42的第二连接凹槽。通过设置第一连接件42将第一定位杆41连接在第一基座25上及第二连接件45将第二定位杆42连接在第二基座26上,方便拆卸第一定位杆41及第二定位杆42,便于维修。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腔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第一进气道壳体13的第一吸盘,第二腔体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固定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第二吸盘。通过在第一腔体内设置第一吸盘,进一步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固定在第一腔体内部,防止第一进气道壳体13与第一腔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通过在第二腔体内设置有第二吸盘,进一步将第二进气道壳体14固定在第二腔体内部,防止第二进气道壳体14与第一腔体之间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保证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完全对齐,避免焊接后的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发生错位,大大提高了进气道壳体的成品率;此外,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的设置,可以避免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在冷却时受到残余热应力的影响发生翘曲变形,从而提高了进气道产品的质量。

具体的,本申请对第一吸盘的材质、形状、数量及位置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固定在第一腔体内即可;本申请对第二吸盘的材质、形状、数量及位置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将第二进气道壳体14固定在第二腔体内即可。

在对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进行焊接时,首先通过第一吸盘将第一进气道壳体13固定在第一腔体内,通过第二吸盘将第二进气道壳体14固定在第二腔体内,在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3之间放入加热机构3,调整第一调节杆15和第二调节杆16的长度,以控制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热熔深度,驱动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靠近加热机构3,从而使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处熔融,形成第一焊接翻边和第二焊接翻边,然后驱动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远离加热机构3,移除加热机构3后,调整好第三调节杆21和第四调节杆22的长度,继续驱动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移动,使第一模体11和第二模体12迅速压紧在一起,同时使第一定位杆41端部的限位凸部43进入第二定位杆42的限位槽44内,从而使第一进气道壳体13和第二进气道壳体14的边缘处焊接在一起,冷却后,得到进气道成品。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