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94431发布日期:2022-05-18 10:21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


背景技术:

2.线束是一组金属线或电缆绑在一起以在设备之间传输信号或电能的连接,例如,线束是汽车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插头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由于线束在生活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线束的插头端子也随之增多,尤其是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由于汽车内部线路较多,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但是由于现有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结构较为简单,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车身会受到不同程度颠簸,线束插头端子连接可能因不够牢固而容易造成松脱,从而影响汽车电器的正常使用。松动的汽车线束端子还会造成线路连接不良,断断续续的电流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导致汽车设备的更换维修费用较高,因此对于现有汽车线束端子,设计了一种经改进的带有保护壳的新型防松脱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从而提高整体汽车线束端子的实用性。图1示出了一个这样的示例。
3.如图1所示的一种设置在汽车线束插头端子103外围的金属保护壳,包括夹紧套101和保护套102,通过夹紧套101把保护套102和汽车线束插头端子103固定在一起,首先夹紧套101套在汽车线束插头端子103后壳上,将保护套102的一部分伸入夹紧套101内侧,另一部分包裹汽车线束插头端子103的一部分,此时保护套102装配到位,通过铆压机铆压后,夹紧套将插头端子103和保护套102固定在一起。然而,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铆压,造成铆压固定后,夹紧套外径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插头端子和保护套铆压固定后,夹紧套外径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包括:
6.力传递装置,被配置为将铆压刀模纵向位置的移位转换为径向挤压力,其还包括能够反弹的弹簧,以采用全自动的保护套铆压、以及更牢固精度更高的铆压,进行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的自动装配;
7.铆压刀模,被配置为执行以下动作:
8.与所述力传递装置协作以便将布置在铆压刀模处的线束插头端子和保护壳铆压到一起。
9.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保护壳设置在汽车线束插头端子外围,包括夹紧套和保护套;
10.夹紧套把保护套和汽车线束插头端子固定在一起,首先夹紧套套在汽车线束插头
端子后壳上,将保护套的一部分伸入夹紧套内侧,保护套的另一部分包裹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的一部分,此时保护套装配到位,通过铆压机铆压后,夹紧套将插头端子和保护套固定在一起。
11.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力传递装置包括:
12.模具外套,被配置成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所述内部空间用于容纳内模芯;
13.气缸,被配置为带动内模芯沿模具外套的轴向运动,以使内模芯在模具外套的轴向上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移;
14.内模芯,其具有力传递装置,所述力传递装置被配置为内模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移时,将挤压力从模具外套传递给铆压刀模;
15.其中铆压刀模被布置在内模芯中。
16.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将套上保护壳的线束插头端子放置在铆压刀模中;
17.使气缸带动内模芯沿模具外套的轴向运动,以便将保护壳铆压到线束插头端子上;以及
18.使气缸复位并取出保护壳已经铆压到位的线束插头端子;
19.反弹的弹簧复位推挤铆压刀模返回。
20.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力传递装置为贯穿内模芯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被配置为在受到布置在模具外套的内壁上的顶块的挤压时向内模芯的内部滑动以便将挤压力传递到铆压刀模;
21.通过更换铆压刀模固定部长度不同的滑块,改变环形结构的内径,以配合不同的保护壳的加工目标精度尺寸。
22.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内模芯为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每个铆压刀模为扇形,多个铆压刀模并行排列组成环形结构;
23.模具外套、内模芯和铆压刀模的轴向截面为同心圆;
24.将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的保护壳包裹汽车线束插头端子,将保护壳伸入环形结构的中间,并位于同心圆的圆心;
25.所述内模芯的端部具有限位结构,以防止汽车线束插头端子沿径向窜动;
26.所述内模芯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铆压刀模由内模芯带动沿其径向朝圆心移动;
27.所述内模芯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径等于保护壳的加工目标精度尺寸。
28.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模具外套的内壁上设置有顶块,所述内模芯的外侧设置有与顶块相对布置的滑块,其中:
29.所述顶块为沿轴向延伸的长方体,顶块具有与滑块相接触的第一侧面;
30.所述滑块包括沿径向朝圆心延伸的铆压刀模固定部、以及与顶块相接触的接触滑动部。
31.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第一侧面上具有缓坡和平面;所述接触滑动部具有平行于第一侧面的平面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以及连接在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之间的第三接触面,其中:
32.沿径向方向上,第一接触面相对于第二接触面更加远离顶块,第三接触面为坡面以消除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落差;
33.当所述内模芯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接触面卡接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缓坡的一端;
34.当所述内模芯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接触面滑过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缓坡的另一端,直至完全与平面接触;
35.当内模芯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缓坡与第三接触面相对接触滑动。
36.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铆压刀模固定部上具有沿轴向方向贯穿铆压刀模固定部的槽,
37.弹簧固定插销以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插入槽内,
38.弹簧的一端连接弹簧固定插销,另一端连接接触滑动部背对于第一接触面的背面,其中:
39.弹簧固定插销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40.当内模芯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接触滑动部沿径向朝圆心移动,推挤弹簧被压紧;
41.当内模芯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换时,弹簧反弹,推挤接触滑动部沿径向远离圆心移动;
42.接触滑动部沿径向移动时,弹簧固定插销在槽内滑动。
43.可选的,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铆压刀模的数量为3~8个,所述铆压刀模的弧度角度为45
°
~120
°

44.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在本发明中,通过力传递装置将铆压刀模铆压刀模纵向位置的移位转换为径向挤压力,一方面实现了采用全自动的保护套铆压,另一方面实现了更牢固精度更高的铆压,实现了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的自动装配,避免了人工装配带来的夹紧套外径尺寸不稳定的问题。另外,通过更换铆压刀模固定部长度不同的滑块,改变环形结构的内径,以配合不同的保护壳的加工目标精度尺寸,可以实现不同尺寸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的加工,使得线束插头端子保护壳加工装置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45.图1是现有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及其保护壳示意图;
46.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示意图;
47.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示意图;
48.图中所示:10-模具外套;11-顶块;12-缓坡;13-平面;20-内模芯;21-第一接触面;22-第二接触面;23-第三接触面;24-铆压刀模固定部;25-弹簧;26-弹簧固定插销;27-槽;30-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参考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50.应当指出,各附图中的各组件可能为了图解说明而被夸大地示出,而不一定是比例正确的。在各附图中,给相同或功能相同的组件配备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51.在本发明中,除非特别指出,“布置在

上”、“布置在

上方”以及“布置在

之上”并未排除二者之间存在中间物的情况。此外,“布置在

上或上方”仅仅表示两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在一定情况下、如在颠倒产品方向后,也可以转换为“布置在

下或下方”,反之亦然。
52.在本发明中,各实施例仅仅旨在说明本发明的方案,而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性的。
53.在本发明中,除非特别指出,量词“一个”、“一”并未排除多个元素的场景。
54.在此还应当指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清楚、简单起见,可能示出了仅仅一部分部件或组件,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根据具体场景需要添加所需的部件或组件。另外,除非另行说明,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例如,可以用第二实施例中的某特征替换第一实施例中相对应或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特征,所得到的实施例同样落入本技术的公开范围或记载范围。
55.在此还应当指出,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相同”、“相等”、“等于”等措辞并不意味着二者数值绝对相等,而是允许一定的合理误差,也就是说,所述措辞也涵盖了“基本上相同”、“基本上相等”、“基本上等于”。以此类推,在本发明中,表方向的术语“垂直于”、“平行于”等等同样涵盖了“基本上垂直于”、“基本上平行于”的含义。
56.另外,本发明的各方法的步骤的编号并未限定所述方法步骤的执行顺序。除非特别指出,各方法步骤可以以不同顺序执行。
5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58.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插头端子和保护套铆压固定后,夹紧套外径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59.为实现上述思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其中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通过以下方法使用:将模具外套加工为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例如空心圆柱),使得内模芯能够设置在内部空间中;将多个具有朝向圆心的弧度的铆压刀模并排布置在内模芯的内侧,将装配好保护壳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放在铆压刀模之间;使得气缸带动内模芯沿模具外套的轴向运动,以使内模芯在模具外套轴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内模芯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被模具外套沿其径向挤压。
60.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模具外套10,被配置成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所述内部空间用于容纳内模芯20;气缸30,被配置为带动内模芯20沿模具外套10的轴向运动,以使内模芯20在模具外套10的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移;内模芯20,被配置为在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移时,被模具外套10沿其径向挤压;铆压刀模,被布置在内模芯20的内侧,具有朝向圆心的弧度。
6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内模芯20为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每个铆压刀模为扇形,多个铆压刀模并行排列组成环形结构;模具外套10、内模芯20和铆压刀模的轴向截面为同心圆。在所述的线束插头端子保护壳加工装置中,将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的保护壳包裹汽车线束插头端子,将保护壳伸入环形结构的中间,并位于同心圆的圆心;所述内模芯20的端部具有限位结构,以防止汽车线束插头
端子沿径向窜动。
6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内模芯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铆压刀模由内模芯20带动沿其径向朝圆心移动;所述内模芯20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环形结构的内径等于保护壳的加工目标精度尺寸。所述铆压刀模的数量为3~8个,所述铆压刀模的弧度角度为45
°
~120
°

6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模具外套10的内壁上设置有顶块11,所述内模芯20的外侧设置有与顶块11相对布置的滑块,其中:所述顶块11为沿轴向延伸的长方体,顶块11具有与滑块相接触的第一侧面;所述滑块包括沿径向朝圆心延伸的铆压刀模固定部24、以及与顶块11相接触的接触滑动部。
6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第一侧面上具有缓坡12和平面13;所述接触滑动部具有平行于第一侧面的平面13的第一接触面21和第二接触面22、以及连接在第一接触面21和第二接触面22之间的第三接触面23,其中:沿径向方向上,第一接触面21相对于第二接触面22更加远离顶块11,第三接触面23为坡面以消除第一接触面21和第二接触面22的落差;当所述内模芯2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接触面21卡接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缓坡12的一端;当所述内模芯2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接触面22滑过在所述第一侧面的缓坡12的另一端,直至完全与平面13接触;当内模芯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缓坡12与第三接触面23相对接触滑动。
65.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所述铆压刀模固定部24上具有沿轴向方向贯穿铆压刀模固定部24的槽27,弹簧固定插销26以平行于第一侧面的方向插入槽27内,弹簧25的一端连接弹簧固定插销26,另一端连接接触滑动部背对于第一接触面21的背面,其中:弹簧固定插销26与第一侧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当内模芯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接触滑动部沿径向朝圆心移动,推挤弹簧25被压紧;当内模芯20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换时,弹簧25反弹,推挤接触滑动部沿径向远离圆心移动;接触滑动部沿径向移动时,弹簧固定插销26在槽27内滑动。
6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通过更换铆压刀模固定部24长度不同的滑块,改变环形结构的内径,以配合不同的保护壳的加工目标精度尺寸。
67.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将模具外套10加工为具有内部空间的圆柱,使得内模芯20设置在内部空间中;将多个具有朝向圆心的弧度的铆压刀模并排布置在内模芯20的内侧,将装配好保护壳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放在铆压刀模之间;使得气缸30带动内模芯20沿模具外套10的轴向运动,以使内模芯20在模具外套10轴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内模芯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被模具外套10在其径向上挤压。
68.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中,通过将多个具有朝向圆心的弧度的铆压刀模并排布置在内模芯20的内侧,将装配好保护壳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放在铆压刀模之间,气缸30带动内模芯20沿模具外套10的轴向运动,以使内模芯20在模具外套10轴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内模芯2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换时,被模具外套10沿其径向挤压,实现了汽车线束插头端子103与保护壳的自动装配,避免了人工装配
带来的夹紧套外径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69.本发明提供了能够安全又方便地将保护套102和夹紧套101铆压在一起的设备,并且保证铆压后的尺寸13.83
±
0.1的稳定性。通过气缸上下移动,使滑块移动,从而导致铆压刀模从多个面上下铆压夹紧套,加工效率高,加工装置结构简单,易操作,铆压后的尺寸稳定。
70.另外,通过更换铆压刀模固定部24长度不同的滑块,改变环形结构的内径,以配合不同的保护壳的加工目标精度尺寸,例如铆压后的尺寸为13.83
±
0.1mm或1.9
±
0.6mm,可以实现不同尺寸的汽车线束插头端子的加工,使得线束插头端子保护壳加工装置通用性更强。
71.综上,上述实施例对汽车线束插头端子与保护壳铆压装置的不同构型进行了详细说明,当然,本发明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中所列举的构型,任何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构型基础上进行变换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举一反三。
72.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73.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发明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