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519174发布日期:2022-12-13 18: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轧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现在宽厚钢板一般都是采用宽厚板轧机生产,厚板坯在浇铸时,铸机为提高铸坯质量,一般都采用轻压下。这样铸出来的坯子,一般都是上表面宽度宽,下表面宽度窄,上下表面宽度差一般相差6~13mm,钢板轧制时,展宽轧制后,由于受展宽比的影响,钢板上下表面的宽度差进一步加大。板坯在加热炉加热过程中,如果下表面温度比上表面温度低的较多,这样在展宽轧制时,上表面的变形量比下表面大。前述几个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轧完的钢板上表面宽度比下表面宽,钢板越厚、宽度越宽、展宽比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呈现“倒梯形”现象,严重时,下表面宽度比上表面宽度窄40mm以上。宽厚板一般都是四切交货,需要对钢板双边进行剪切,由于下表面宽度比上表面宽度窄的较多,为了保证钢板下表面的剪切质量,必然增加轧制大板的宽度余量,这样就会损失一部分成材率。因此如何减少轧制大板的上下表面宽度差,减少轧制大板宽度余量,提高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是宽厚钢板生产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公开号cn 101367091 a的专利“高强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高强钢的板形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钢板的平直度,但对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控制方面没有涉及。
4.公开号cn 108655184 a的专利“宽度大于等于3500mm钢板板形控制方法”提供了一种宽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宽钢板的平直度,但对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控制方面没有涉及。
5.公开号cn 113617854 a的专利“一种tmcp钢板尾部板形控制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采用tmcp工艺生产的钢板的板形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控制采用tmcp工艺生产的钢板尾部平直度,但对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控制方面没有涉及。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减少钢板切边量,提高钢板成材率的方法。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一种改善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的方法,包括:
9.(1)采用具有粗轧机、精轧机双机架的宽厚板轧机生产,在粗轧机上完成钢板的展宽轧制;
10.(2)板坯出炉时,上下表面的温差不超过30℃;
11.(3)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的直径大25~40mm;
12.(4)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咬入速度为0.5m/s,咬入长度为0.5m;钢板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线速度比上工作辊的线速度快3%~8%;
13.(5)在钢板的展宽阶段轧制时,除鳞1~2次,除鳞方式为正除;
14.(6)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扭矩为轧机设计额定扭矩的80%。
15.进一步的,所述厚钢板为厚度大于等于30mm,宽度大于等于2700mm的钢板。
16.进一步的,具体包括:采用具有粗轧机、精轧机双机架的宽厚板轧机生产,在粗轧机上完成钢板的展宽轧制;所生产的钢板厚度为30mm,宽度为2700mm;板坯出炉时,上下表面的温差为30℃;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的直径大25mm;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咬入速度为0.5m/s,咬入长度为0.5m;钢板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线速度比上工作辊的线速度快8%;在钢板的展宽阶段轧制时,除鳞1次,除鳞方式为正除;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扭矩为轧机设计额定扭矩的80%。
17.进一步的,具体包括:采用具有粗轧机、精轧机双机架的宽厚板轧机生产,在粗轧机上完成钢板的展宽轧制;所生产的钢板厚度为48mm,宽度为2850mm;板坯出炉时,上下表面的温差为26℃;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的直径大40mm;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咬入速度为0.5m/s,咬入长度为0.5m;钢板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线速度比上工作辊的线速度快3%;在钢板的展宽阶段轧制时,除鳞2次,除鳞方式为正除;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扭矩为轧机设计额定扭矩的80%。
18.进一步的,具体包括:采用具有粗轧机、精轧机双机架的宽厚板轧机生产,在粗轧机上完成钢板的展宽轧制;所生产的钢板厚度为50mm,宽度为3120mm;板坯出炉时,上下表面的温差为21℃;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的直径大32mm;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咬入速度为0.5m/s,咬入长度为0.5m;钢板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线速度比上工作辊的线速度快5%;在钢板的展宽阶段轧制时,除鳞1次,除鳞方式为正除;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扭矩为轧机设计额定扭矩的80%。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20.通过调整板坯加热时加热炉上下烧嘴的热量供给,使上下表面的温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样有利于展宽轧制时,钢板上下表面宽度差控制。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大,是为了展宽轧制时,在相同的轧制力下,下表面有更大的压下量,延伸变形更大,有利于消除上下表面宽度差。展宽阶段轧制时,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速度比上工作辊的速度快,和轧制时除鳞,都是为了使展宽轧制时板坯的下表面的延伸比上表面大。展宽阶段设定较小的扭矩是为了避免由于板坯温度不均匀,或板坯长度、厚度不准时,轧制时实际扭矩大,导致上下电机减速,无法有效控制轧制时钢板上下表面的延伸量。
21.本发明实施简单,主要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参数设置及改进操作方法和合理的配辊,就能有效控制宽厚钢板的上下表面宽度差,改善宽厚钢板的横向断面矩形度。使用该方法后,宽厚钢板的上下表面宽度差由以前的40mm以上,减少到5mm以内,减少了切边量,提高了成材率,效果十分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23.实施例1
24.一种改善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的方法,包括:
25.采用具有粗轧机、精轧机双机架的宽厚板轧机生产,在粗轧机上完成钢板的展宽
轧制。所生产的钢板厚度为30mm,宽度为2700mm。板坯出炉时,上下表面的温差为30℃。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的直径大25mm。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咬入速度为0.5m/s,咬入长度为0.5m;钢板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线速度比上工作辊的线速度快8%。在钢板的展宽阶段轧制时,除鳞1次,除鳞方式为正除。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扭矩为轧机设计额定扭矩的80%。最终轧完的钢板,下表面宽度比上表面宽度窄5mm,效果良好。
26.实施例2
27.一种改善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的方法,包括:
28.采用具有粗轧机、精轧机双机架的宽厚板轧机生产,在粗轧机上完成钢板的展宽轧制。所生产的钢板厚度为48mm,宽度为2850mm。板坯出炉时,上下表面的温差为26℃。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的直径大40mm。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咬入速度为0.5m/s,咬入长度为0.5m;钢板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线速度比上工作辊的线速度快3%。在钢板的展宽阶段轧制时,除鳞2次,除鳞方式为正除。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扭矩为轧机设计额定扭矩的80%。最终轧完的钢板,下表面宽度比上表面宽度窄3mm,效果良好。
29.实施例3
30.一种改善宽厚钢板横向断面矩形度的方法,包括:
31.采用具有粗轧机、精轧机双机架的宽厚板轧机生产,在粗轧机上完成钢板的展宽轧制。所生产的钢板厚度为50mm,宽度为3120mm。板坯出炉时,上下表面的温差为21℃。粗轧机的上工作辊比下工作辊的直径大32mm。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咬入速度为0.5m/s,咬入长度为0.5m;钢板咬入阶段下工作辊的线速度比上工作辊的线速度快5%。在钢板的展宽阶段轧制时,除鳞1次,除鳞方式为正除。钢板在展宽阶段轧制时,设定扭矩为轧机设计额定扭矩的80%。最终轧完的钢板,下表面宽度比上表面宽度窄2mm,效果良好。
32.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