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夹具数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5144发布日期:2022-11-29 19: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双夹具数控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双夹具数控设备。


背景技术:

2.数控车床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3.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1611142245.3,名称为一种双夹具数控设备的发明,包括:主箱体、前部门把手、前部门、顶部遮灰板、加工设备支架、夹具支架、夹具、控制面板、显示屏、电源按钮、紧急停止按钮、控制旋钮、控制按钮、下部箱体、加工平台,所述主箱体的前部设有前部门,所述前部门上设有前部门把手,所述主箱体的上部设有顶部遮灰板,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有加工设备支架,所述主箱体的右边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上角设有显示屏,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具有有效防止压力过大造成原件损坏的优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加工原件尺寸存在偏差的缺点,如,
4.1、现有的双夹具数控设备通过双夹具对原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原件加工尺寸有一定要求,因此在加工同一批原件时出现加工尺寸出现问题,从而造成原件加工不合格,使得原件加工合格率降低。
5.2、现有的双夹具数控设备在将两块原件进行固定时,为了确保原件安装位置一致,人员需要多次进行校准,从而保证原件安装真确,使得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从而导致原件加工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夹具数控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夹具数控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本体;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一端设有移动块,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内部底端设有调节块,调节块的顶端设有支撑杆;
8.所述移动块的底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内部设有双向反螺纹杆,所述双向反螺纹杆的两端表面设有电动推杆,一端电动推杆的底端设有加工刀具,另一端电动推杆的底端设有导杆;
9.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侧面安装有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表面设有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的内部顶端设有定位套杆。
10.优选的,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内部侧面设有三爪卡盘,数控车床本体的内部底端设有滑块,滑轨的表面一端设有滑块,滑块的顶端位于三爪卡盘对应处设有相同三爪卡盘,三爪卡盘的内部安装有加工原件。
11.优选的,所述数控车床本体的顶端位于第一电机的位置设有支撑块,第一电机的
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纹杆,支撑块的侧面位于第一螺纹杆的底端设有滑杆。
12.优选的,所述移动块通过螺纹结构套装在第一螺纹杆表面,移动块的底端套在滑杆的表面,安装板的侧面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双向反螺纹杆固定安装,安装板的底端位于双向反螺纹杆的下方设有限位孔。
13.优选的,所述调节块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的顶端一侧设有安装凸块,支撑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凸块的顶端。
14.优选的,所述定位套筒和定位套杆之间通过碟形螺栓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的表面位于定位套筒侧面安装有固定螺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双向反螺纹杆、电动推杆和加工刀具以及导杆结构,实现提高加工原件加工合格率,因此避免加工时原件尺寸出现问题,使得加工原件尺寸保持一致,从而提高数控车床加工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支撑杆、第二螺纹杆和定位套筒以及定位套杆结构,实现对加工原件快速安装固定,因此避免人员需要多次进行位置校准,从而降低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安装板局剖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数控车床本体;101、三爪卡盘;102、滑轨;103、滑块;104、支撑块;105、滑杆;2、第一电机;201、第一螺纹杆;3、移动块;301、安装板;302、第二电机;303、双向反螺纹杆;304、限位孔;305、电动推杆; 306、加工刀具;307、导杆;4、支撑杆;401、第二螺纹杆;402、定位套筒; 403、定位套杆;404、碟形螺栓;405、固定螺母;5、调节块;501、转动块; 502、安装凸块;6、加工原件。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双夹具数控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本体1;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一端设有移动块3,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部底端设有调节块5,调节块5的顶端设有支撑杆4;
27.移动块3的底端设有安装板301,安装板301的内部设有双向反螺纹杆 303,双向反螺纹杆303的两端表面设有电动推杆305,一端电动推杆305的底端设有加工刀具306,另一端电动推杆305的底端设有导杆307;
28.支撑杆4的底端侧面安装有第二螺纹杆401,第二螺纹杆401的一端表面设有定位套筒402,定位套筒402的内部顶端设有定位套杆403;
29.具体的,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使用时,当人员将成品加工原件6放置在滑块103顶端侧面的三爪卡盘101中央位置,接着人员将支撑杆4通过调节块5在滑轨102移动到滑块103一侧,接着将支撑杆4顶端贴在三爪卡盘101侧面,接着人员通过移动第二螺纹杆401表面的定位套筒402,接着将定位套筒402顶端的定位套杆403顶端侧面与成品加工原件6侧面相互平齐,接着将人员通过固定螺母405对定位套筒402底端移动位置进行定位,随后人员将调节块5移动到数控车床本体1内部侧面三爪卡盘101,接着通过旋转转动块501将支撑杆4与定位套筒402位置进行水平对调,接着通过对数控车床本体1侧面三爪卡盘101内部待加工原件6位置进行固定安装,因此避免人员需要多次进行位置校准,从而降低人员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当人员对待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时,人员首先通过外部控制器使得导杆307对成品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路径进行确定,接着人员控制第二电机302通过输出端双向反螺纹杆303将两组电动推杆305移动到待加工原件6表面以及成品加工原件6表面,同时电动推杆305底端的加工刀具306 位于待加工原件6表面,并且另一组电动推杆305底端的导杆307位于成品加工原件6表面相同位置,接着人员通过第二电机302带动双向反螺纹杆303 表面的电动推杆305进行移动,当导杆307随之成品加工原件6表面加工路径行走时,加工刀具306随着导杆307行走路径在待加工原件6表面行走,同时对待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因此避免加工时原件6尺寸出现问题,使得加工原件尺寸保持一致,从而提高数控车床加工效率。
30.进一步,数控车床本体1的内部侧面设有三爪卡盘101,数控车床本体1 的内部底端设有滑块103,滑轨102的表面一端设有滑块103,滑块103的顶端位于三爪卡盘101对应处设有相同三爪卡盘101,三爪卡盘101的内部安装有加工原件6;
31.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人员对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时,人员将成品加工原件6安装都滑块103顶端侧面的三爪卡盘101中央位置,接着将待加工原件6安装到数控车床本体1内部侧面三爪卡盘101中央位置。
32.进一步,数控车床本体1的顶端位于第一电机2的位置设有支撑块104,第一电机2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一螺纹杆201,支撑块104的侧面位于第一螺纹杆201的底端设有滑杆105;移动块3通过螺纹结构套装在第一螺纹杆201表面,移动块3的底端套在滑杆105的表面,安装板301的侧面设有第二电机 302,第二电机302的输出端与双向反螺纹杆303固定安装,安装板301的底端位于双向反螺纹杆303的下方设有限位孔304;
33.具体的,如图1和图4所示,在对待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时,人员首先通过控制第一电机2带动第一螺纹杆201表面的移动块3移动到两块加工原件6正上方,当移动块3通过螺纹结构在第一螺纹杆201表面移动的同时,位于支撑块104侧面底端的滑杆105对移动块3移动进行限位,接着在移动块3带着底端安装板301移动位置后,人员开始对待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首先第二电机302带动双向反螺纹杆303表面两端电动推杆305移动,同时电动推杆305通过限位孔304进行限位。
34.进一步,调节块5的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块501,转动块501的顶端一侧设有安装凸块502,支撑杆4的底端转动安装在安装凸块502的顶端;定位套筒402和定位套杆403之间通过碟形螺栓404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401的表面位于定位套筒402侧面安装有固定螺母405;
35.具体的,如图2所示,当人员通过调节块5在滑轨102表面移动的同时,连带将转动块501顶端的支撑杆4进行移动,当人员通过支撑杆4、定位套筒 402以及固定螺母405相互配合完成加工原件6位置安装后,人员通过支撑杆 4底端与安装凸块502之间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杆4通过转动放平,从而避免对加工造成影响。
36.工作原理:使用时,在人员对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时,人员将成品加工原件6安装都滑块103顶端侧面的三爪卡盘101中央位置,接着将待加工原件6安装到数控车床本体1内部侧面三爪卡盘101中央位置,接着人员将支撑杆4通过调节块5在滑轨102移动到滑块103一侧,接着将支撑杆4顶端贴在三爪卡盘101侧面,接着人员通过移动第二螺纹杆401表面的定位套筒 402,接着将定位套筒402顶端的定位套杆403顶端侧面与成品加工原件6侧面相互平齐,接着将人员通过固定螺母405对定位套筒402底端移动位置进行定位,随后人员将调节块5移动到数控车床本体1内部侧面三爪卡盘101,接着通过旋转转动块501将支撑杆4与定位套筒402位置进行水平对调,接着通过对数控车床本体1侧面三爪卡盘101内部待加工原件6位置进行固定安装,当人员通过支撑杆4完成加工原件6位置安装后,人员通过支撑杆4 底端与安装凸块502之间转动连接,使得支撑杆4通过转动放平,从而避免对加工造成影响,当人员对待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时,人员首先通过外部控制器使得导杆307对成品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路径进行确定,接着人员控制第二电机302通过输出端双向反螺纹杆303将两组电动推杆305移动到待加工原件6表面以及成品加工原件6表面,同时电动推杆305底端的加工刀具 306位于待加工原件6表面,并且另一组电动推杆305底端的导杆307位于成品加工原件6表面相同位置,接着人员通过第二电机302带动双向反螺纹杆 303表面的电动推杆305进行移动,当导杆307随之成品加工原件6表面加工路径行走时,加工刀具306随着导杆307行走路径在待加工原件6表面行走,同时对待加工原件6进行加工。
37.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38.最后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