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左右后门铰链加强板加工用连续模。
背景技术:2.汽车覆盖件结构复杂、尺寸较大且精度要求较高。汽车前门下铰链加强板是汽车车身覆盖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零件形状不规则,零件型面起伏复杂,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由于零件形状不规则,在单件成形时容易产生较大的侧向力,使定位困难,增加成形难度,使模具结构更加复杂;且加工步骤包括冲孔、切边、弯折、成型等,通过单工位模具加工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汽车左右后门铰链加强板加工用连续模,包括下托板,下托板上设置下支撑组件,下支撑组件上设置下模座,下模座上设置下模板,下模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冲孔刀口、第一切边刀口、第二切边刀口、第一折弯刀口、成型刀口、第二弯折刀口、整形刀口、切边冲孔刀口、侧冲切边刀口和折弯分离刀口,下模板两端分别设置下限位组件于下模座上,下模板上方设置上模板,上模板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冲孔冲头、第一切边冲头、第二切边冲头、第一折弯冲头、成型冲头、第二弯折冲头、整形冲头、切边冲孔冲头、侧冲切边冲头和折弯分离冲头,上模板设置于上模座上,上模座通过上支撑组件与上托板连接,上模板两端分别设置上限位组件于上模座上,下限位组件与上限位组件对应设置,冲孔冲头、第一切边冲头、第二切边冲头、第一折弯冲头、成型冲头、第二弯折冲头、整形冲头、切边冲孔冲头、侧冲切边冲头和折弯分离冲头均设置为左右对称双冲头。
4.可选的,下支撑组件包括下垫板,下垫板设置于下托板上,下垫板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下垫脚,下垫脚上设置下模座。
5.可选的,上支撑组件包括上垫板,上垫板设置于上托板上,上垫板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上垫脚,上垫脚上设置上模座。
6.可选的,下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块,下限位块设置于下模座四角上,下限位块旁分别设置下导柱,下导柱之间设置下导块,下导块设置于下模座两端上,下模板两端设置限位导向块。
7.可选的,上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上限位块设置于上模座四角上,上限位块设置于下限位块上方,上限位块旁分别设置上导套,上导套套设于下导柱上,上导套设置于上模座上,上导套之间设置上导根,上导根设置于下导块内,上模板两端分别开设避让槽,避让槽内设置限位导向块。
8.可选的,下模板输出端下方设置导料槽,导料槽设置为两个于下模座一端上,冲孔刀口、第一切边刀口、第二切边刀口、第一折弯刀口、成型刀口、第二弯折刀口、整形刀口、切
边冲孔刀口、侧冲切边刀口和折弯分离刀口分别对应冲孔冲头、第一切边冲头、第二切边冲头、第一折弯冲头、成型冲头、第二弯折冲头、整形冲头、切边冲孔冲头、侧冲切边冲头和折弯分离冲头设置,成型刀口和第二弯折刀口之间设置第一空步工位,侧冲切边刀口和折弯分离刀口之间设置第二空步工位。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一模两件结构,左右件对称布置同时成形,能节约生产成本且利于加工,多个刀口配合冲头设置达到多工位连续加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可同时完成左右件的加工成型,满足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10.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模板与下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模板与上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下托板;2、模座;3、下模板;4、冲孔刀口;41、冲孔冲头;5、第一切边刀口;51、第一切边冲头;6、第二切边刀口;61、第二切边冲头;7、第一折弯刀口;71、第一折弯冲头;8、成型刀口;81、成型冲头;9、第二弯折刀口;91、第二弯折冲头;10、整形刀口;101、整形冲头;11、切边冲孔刀口;111、切边冲孔冲头;12、侧冲切边刀口;121、侧冲切边冲头;13、折弯分离刀口;131、折弯分离冲头;14、第一空步工位;15、第二空步工位;16、导料槽;17、上托板;18、上模板;19、上模座;20、避让槽;21、限位导向块;201、下垫板;202、下垫脚;203、上垫板;204、上垫脚;301、下限位块;302、下导柱;303、下导块;304、上限位块;305、上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16.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焊接、铆接、粘接等,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螺纹连接、键连接、销连接等,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4所示的一种汽车左右后门铰链加强板加工用连续模,包括下托板1,下托板1上设置下支撑组件,下支撑组件上设置下模座2,下模座2上设置下模板3,下模板3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冲孔刀口4、第一切边刀口5、第二切边刀口6、第一折弯刀口7、成型刀口8、第二弯折刀口9、整形刀口10、切边冲孔刀口11、侧冲切边刀口12和折弯分离刀口13,下模板3两端分别设置下限位组件于下模座2上,下模板3上方设置上模板18,上模板18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冲孔冲头41、第一切边冲头51、第二切边冲头61、第一折弯冲头71、成型冲头81、第二弯折冲头91、整形冲头101、切边冲孔冲头111、侧冲切边冲头121和折弯分离冲头131,上模板18设置于上模座19上,上模座19通过上支撑组件与上托板17连接,上模板18两端分别设置上限位组件于上模座19上,下限位组件与上限位组件对应设置,冲孔冲头41、第一切边冲头51、第二切边冲头61、第一折弯冲头71、成型冲头81、第二弯折冲头91、整形冲头101、切边冲孔冲头111、侧冲切边冲头121和折弯分离冲头131均设置为左右对称双冲头。需要说明的是,左右后门铰链加强板可通过刀口配合冲头同时加工成型,加工效率高且质量好,上限位组件配合下限位组件的设置将达到限位下模板3和上模板18的效果,保证加工时的稳定性。
21.具体来说,下支撑组件包括下垫板201,下垫板201设置于下托板1上,下垫板201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下垫脚202,下垫脚202上设置下模座2。
22.需要说明的是,下垫板201通过锁紧螺栓与下托板1连接设置为可拆卸式的。
23.具体来说,上支撑组件包括上垫板203,上垫板203设置于上托板17上,上垫板203上均匀等距的设置若干上垫脚204,上垫脚上204设置上模座19。需要说明的是,上垫板203通过锁紧螺栓与上托板17连接设置为可拆卸式的。
24.具体来说,下限位组件包括下限位块301,下限位块301设置于下模座2四角上,下限位块301旁分别设置下导柱302,下导柱302之间设置下导块303,下导块303设置于下模座2两端上,下模板3两端设置限位导向块21。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导向块21的设置将起到导向料板进料,避免料板在进料过程中偏移而影响加工精度。
25.具体来说,上限位组件包括上限位块304,上限位块304设置于上模座19四角上,上限位块304设置于下限位块301上方,上限位块304旁分别设置上导套305,上导套305套设于下导柱302上,上导套305设置于上模座19上,上导套305之间设置上导根306,上导根306设置于下导块303内,上模板18两端分别开设避让槽20,避让槽20内设置限位导向块21。需要说明的是,上导套305和下导柱302在同一中心线上,避让槽20配合限位导向块21的设置将使下模板3和上模板18配合工作时,避免限位导向块21损伤模板。
26.具体来说,下模板3输出端下方设置导料槽16,导料槽16设置为两个于下模座2一端上,冲孔刀口4、第一切边刀口5、第二切边刀口6、第一折弯刀口7、成型刀口8、第二弯折刀口9、整形刀口10、切边冲孔刀口11、侧冲切边刀口12和折弯分离刀口13分别对应冲孔冲头41、第一切边冲头51、第二切边冲头61、第一折弯冲头71、成型冲头81、第二弯折冲头91、整形冲头101、切边冲孔冲头111、侧冲切边冲头121和折弯分离冲头131设置,成型刀口8和第二弯折刀口9之间设置第一空步工位14,侧冲切边刀口12和折弯分离刀口13之间设置第二空步工位15。需要说明的是,导料槽16的设置将便于输送成品至所需工作位置,便于集中处理,提高其工作效率,第一空步工位14和第二空步工位15的设置将更好的使多工位连续衔
接,满足模具所需加工工序。
27.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下模板3和上模板18分别安装至冲床工作位置上,然后将料板从下模板3的输入端放入,通过限位导向块21达到限位导向效果,然后上模板18工作下压配合下模板3对料板进行加工,过程中冲孔刀口4配合冲孔冲头41、第一切边刀口5配合第一切边冲头51、第二切边刀口6配合第二切边冲头61、第一折弯刀口7配合第一折弯冲头71、成型刀口8配合成型冲头81、第二弯折刀口9配合第二弯折冲头91、整形刀口10配合整形冲头101、切边冲孔刀口11配合切边冲孔冲头111、侧冲切边刀口12配合侧冲切边冲头121和折弯分离刀口13配合折弯分离冲头131,达到连续模加工效果,可同时对左右后门铰链加强板进行加工,过程中,上限位组件配合下限位组件的设置将达到限位下模板3和上模板18的效果,保证加工时的稳定性,加工完成的产品通过导料槽16输送至所需位置。
28.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