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带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1057发布日期:2019-11-29 18:25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砂带倒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砂带倒角机。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上的毛刺,有些是由于切削加工过程中塑性变形引起的,有些是铸造、模锻等加工的飞边残料。对于一些精磨零件,一般先精磨然后去毛刺倒角。在精磨零件交接面去毛刺倒角方式中,一般采用毛刷抛光的方式去除毛刺并倒钝锐边。采用该种方式,在去毛刺的同时,毛刷会破坏毛刺附件精磨面的平整度,影响精磨零件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去除毛刺,又不会影响工件精磨面平整度的砂带倒角机。

为了实现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砂带倒角机,包括带工作平台的机架、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倒角单元和自转工装单元,自转工装单元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平台上的卡盘以及驱动卡盘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倒角单元包括底座以及相对工作平台倾斜设置的倒角座,底座与工作平台滑动连接,底座的上部设有相对工作平台倾斜的倾斜面,倒角座滑动连接在倾斜面上,倒角座的滑动方向与底座的滑动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倒角座上设有砂带以及砂带压轮,砂带和砂带压轮均朝向自转工装单元所在方向凸出,砂带与砂带压轮抵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倾斜设置的砂带压轮压着砂带在旋转中的工件的棱边上倾斜来回移动,既能去除工件棱边上的毛刺,又不会影响到工件精磨面上的平整度;通过底座带动整个倒角单元向着工件所在方向移动,使得砂带能在工件的棱边上倒出符合要求的倒角,既结构简单,又经济易用。

进一步的方案是,倒角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倒角座上的砂带送卷盘和砂带收卷盘,所述砂带送卷盘和所述砂带收卷盘分别通过卷盘驱动机构驱动同方向转动;砂带的第一端与砂带送卷盘连接,砂带的第二端经过砂带压轮与砂带收卷盘连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同方向旋转的砂带送卷盘和砂带收卷盘,对砂带进行送卷和收卷,既方便及时调整砂带的打磨位置,保证倒角作业的连续性,又方便整理砂带,即使砂带再长,也能保证生产环境的整洁。

进一步的方案是,砂带压轮与砂带收卷盘之间设有砂带牵动轮和两个压紧辅助轮,砂带牵动轮与砂带牵动驱动机构连接;两个压紧辅助轮分别与砂带牵动轮的连线成一锐角,砂带依次与其中一个压紧辅助轮、砂带牵动轮、另一个压紧辅助轮抵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通过设置砂带牵动轮带动砂带进行收卷运动,通过设置两个压紧辅助轮,使得砂带能尽可能多地与砂带牵动轮的周面直接接触,为砂带提供更大的牵引力,保证砂带牵动轮一定能带动砂带移动。

进一步的方案是,两个压紧辅助轮的各自第一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一起,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倒角座铰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倒角座上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设置在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砂带牵动轮的一侧上,并与所述连接板的侧面抵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将两个压紧辅助轮先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与倒角座连接,既方便砂带倒角机的组装,又方便调节两个压紧辅助轮与砂带牵动轮之间的距离,进而调整砂带的松紧度。通过设置定位销能防止两个压紧辅助轮向着砂带牵动轮方向移动,避免砂带出现松弛现象。

进一步的方案是,倒角座上还设有若干个导向辅助轮,各个导向辅助轮相互平行,砂带与各个导向辅助轮的周面抵接。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导向辅助轮,既能改变砂带的方向,又能改善砂带的松紧度,方便砂带进行打磨作业。

进一步的方案是,倒角单元还包括水平移动伺服平台,水平移动伺服平台设置在工作平台上,底座活动设置在水平移动伺服滑台上,水平移动伺服滑台和底座均设置在所述自转工装单元的一侧上。

通过设置水平移动伺服滑台,使得底座及底座上的倒角座均能在工作平台上向着工件所在方向水平来回移动,既有利于砂带在打磨作业中的进给,又方便在打磨作业完成后砂带快速远离工件,为工件的夹持工装提供足够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座的倾斜面上设有倾斜移动伺服平台,倒角座活动设置在倾斜移动伺服平台上。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砂带压轮的中心线与工作平台之间的夹角为45°。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通过设置倾斜移动伺服滑台,使得倒角座及其倒角座上的所有部件均能沿着底座的倾斜面来回移动,使得在打磨过程中,砂带的打磨位置能相对工件的棱边上下来回移动,有利于快速去毛刺及45°倒角,也有利于合理利用砂带工作面上的各个部位,避免砂带出现局部脱砂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单元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单元的结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单元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角单元的砂带安装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砂带倒角机包括带工作平台13的机架1、分别设置在工作平台13上的倒角单元2和自转工装单元3。自转工装单元3包括转动连接在工作平台13上的卡盘31以及驱动卡盘31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32。卡盘31设置在工作平台13的上部,旋转驱动机构32设置在工作平台13的下部。机架1的下部设有四个支撑脚11,中部设有置物槽12,用于放置常用工具。自转工装单元3还包括驱动卡盘31夹持或释放工件4的夹持驱动机构33。卡盘31优选为三爪卡盘,夹取驱动机构33设置在卡盘31和旋转驱动机构32之间,能驱动三爪卡盘夹取或释放工件4。倒角单元2包括底座25以及相对工作平台13倾斜设置的倒角座21。底座25与工作平台13滑动连接,底座25的上部设有相对工作平台13倾斜的倾斜面,倒角座21滑动连接在该倾斜面上。倒角座21的滑动方向与底座25的滑动方向在同一平面内。倒角座21上设有砂带22和砂带压轮23,砂带22和砂带压轮23均朝向自转工装单元3的所在方向凸出。砂带22的非工作面与砂带压轮23的周面抵接,砂带22的工作面覆盖在砂带压轮23的周面上,用于与工件4的棱边邻接,方便进行打磨作业。在本实施例中,砂带压轮23的中心线与工作平台13之间的夹角为45°,以进行45°倒角。为了实现自动化控制,机架1的工作平台13上还设有控制器14,控制器14与倒角单元2、自转工装单元3连接。

参加图2至4,结合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单元的其中一个视角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单元的结构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倒角单元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倒角单元2还包括水平移动伺服平台24。水平移动伺服平台24包括安装座241、两个第一导轨242、第一滑座243和水平驱动机构244。安装座241的下部通过连接件与机架1的工作平台13固连。两个第一导轨242平行地设置在安装座241上,第一滑座243活动连接在两个第一导轨242上,底座25固设在第一滑座243上。水平驱动机构244设置在两个第一导轨242之间,能驱动第一滑座243以及底座25同时沿着第一导轨242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水平移动伺服平台24设置在工作平台13上,并设置在自转工装单元3的一侧上,使得底座25能在水平移动伺服平台24上向着自转工装单元3的方向作靠近或远离运动。

底座25的倾斜面上设有倾斜移动伺服平台26,倒角座21活动设置在倾斜移动伺服平台26上。该倾斜面与工作平台13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工件4棱边倒角的角度需求来设置,本实施例优选为45°。具体地,倒角座21包括相交的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优选的,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和第二支撑板212之间设有两个肋板,用以加强其连接强度。第一支撑板211与工作平台13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11与工作平台13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第二支撑板212与底座25的倾斜面平行设置,倾斜移动伺服平台26设置在第二支撑板212上。倾斜移动伺服平台26包括设置在底座25的倾斜面上的两个第二导轨261、设置在倒角座21的第二支撑板212上的第二滑座262、设置在两个第二导轨261之间的倾斜驱动机构263。第二滑座262与第二导轨261相互配合,使得倒角座21能在倾斜驱动机构263的驱动下沿着第二导轨261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倒角座21还包括延伸座27,延伸座27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在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靠近自转工装单元3一端的端部上,并朝向自转工装单元3的方向凸出。

倒角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倒角座21上的砂带送卷盘28和砂带收卷盘29。砂带送卷盘28和砂带收卷盘29分别通过独立的卷盘驱动机构30驱动同方向旋转,本实施例优选顺时针转动。砂带送卷盘28、砂带收卷盘29以及两个卷盘驱动机构30均设置在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上。砂带22的第一端缠绕在砂带送卷盘28上,砂带22的第二端经过砂带压轮23缠绕在砂带收卷盘29上。砂带压轮23通过带有夹持口的连接座271可拆卸地连接在延伸座27靠近自转工装单元3的一端上,并凸出延伸座27的端部。砂带22的第一侧面,即砂带22的工作面用于与工件4的棱边抵接,通过工件4的自转运动以及倒角单元2的倾斜来回运动,以实现去毛刺作业;在去毛刺作业过程中,通过控制砂带22向着工件4的棱边缓慢进给,以实现在工件4的棱边上进行倒角作业。砂带22的第二侧面,即背向砂带22工作面一侧的侧面与砂带压轮23抵接。砂带与工件4的棱边接触的位置即为砂带22的打磨位置。本实施例中,砂带22的打磨位置以及砂带压轮23的中心线均与工作平台之间的夹角均为45°。

倒角单元2还包括砂带牵动轮5、两个压紧辅助轮6以及砂带牵动驱动机构51。砂带牵动轮5、两个压紧辅助轮6以及砂带牵动驱动机构均51设置在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上。砂带牵动轮5与砂带牵动驱动机构51分设在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的两侧,砂带牵动轮5与两个压紧辅助轮6设置在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的同一侧上。两个压紧辅助轮6的中心分别与砂带牵动轮5的中心的连线成一锐角。砂带22依次与其中一个压紧辅助轮6、砂带牵动轮5、另一个压紧辅助轮6的各自周面抵接。两个压紧辅助轮6的各自第一端通过连接板7连接在一起。连接板7的一端通过销轴与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铰接。连接板7为条形结构,两个压紧辅助轮6间隔预设距离地设置在连接板7的两端上。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上还设有定位销,定位销设置在连接板7靠近砂带牵动轮5的一侧上,并与连接板7的侧面抵接。

倒角座21上还设有若干个导向辅助轮,本实施例优选为五个导向辅助轮。其中,第一导向辅助轮81和第二导向辅助轮82均设置在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上,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砂带送卷盘28与砂带压轮23之间。第三导向辅助轮83和第四导向辅助轮84相互平行地设置在倒角座21的延伸座27上,砂带压轮23设置在第三导向辅助轮83和第四导向辅助轮84之间,砂带压轮23的所在位置凸出第三导向辅助轮83以及第四导向辅助轮84所在位置。第五导向辅助轮85设置在倒角座21的第一支撑板211上,且相互平行地设置在砂带牵动轮5与砂带压轮23之间。各个导向辅助轮的中心线相互平行。砂带22的非工作面与各个导向辅助轮的周面抵接。

参见图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倒角单元的砂带安装示意图。砂带22的第一端顺时针缠绕在砂带送卷盘28周面上,然后逆时针经过第一导向辅助轮81,然后依次顺时针经过第二导向辅助轮82、第三导向辅助轮83、砂带压轮23、第四导向辅助轮84、第五导向辅助轮85,再逆时针经过较下侧的一个压紧辅助轮6,再顺时针经过砂带牵动轮5,再逆时针经过较上侧的一个压紧辅助轮6,最后砂带22的第二端顺时针地缠绕在砂带收卷盘29周面上。砂带22的打磨位置为砂带22与砂带压轮23的周面抵接处的背向面。经过一段时间的打磨后,砂带22的打磨位置会出现损耗,发生脱砂现象。此时,可通过砂带牵动驱动机构51驱动砂带牵动轮5顺时针转动的同时,通过两个卷盘驱动机构30分别驱动其控制的砂带送卷盘28和砂带收卷盘29一起顺时针转过预设角度,使得已损耗的砂带22向砂带收卷盘29方向移动一格,使得未损耗的砂带22与砂带压轮23抵接,形成新的打磨位置,方便下一次的打磨倒角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