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主动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3438发布日期:2020-08-25 20: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退火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下导线轮组及上导线轮组;

所述支架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所述下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下导线轮组,每组所述下导线轮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所述上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上导线轮组,每组所述上导线轮组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

所述下支架为矩形结构,内部中空,所述下导线轮组设置在较长侧壁上,其对应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下支架内部,与较长侧壁垂直的两个侧壁上设有通风口;

所述下导线轮组包括主导线轮、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所述主导线轮、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均为圆筒状,可以沿固定在下支架较长侧壁上的转轴转动,外径尺寸均相同;所述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支架的上部,所述主导线轮的圆心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圆心连线下方的中垂线上,所述主导线轮的圆心到两侧的所述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的靠近主导线轮一侧的竖直方向外切线的距离不小于所述主导线轮的直径;所述主导线轮上开设有若干个过线槽;所述主导线轮与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之间均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过线槽数量相对应的过线孔;所述下支架上靠近所述第一辅导线轮的一侧设有下进线辊,所述下进线辊上设置有与所述过线槽数量相对应的进线槽,所述下进线辊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所述下支架上;

所述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的转向相同,与所述主导线轮的转向相反;

所述上支架为扁平中空结构,其长度与所述下支架相同,两侧设置的上导线轮组的最外侧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所述下支架的宽度;所述上导线轮组与所述下导线轮组的结构呈镜像设置;所述上支架的上部设有一个电机托架,所述电机托架上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驱动导线轮组;

所述下导线轮组与驱动电机的连接方式与所述上导线轮组相同;

所述下进线辊的外侧上方设有上进线辊,所述上进线辊上设置有若干进线槽,所述上进线辊固定在底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线轮两侧的竖直外切线与所述第一辅导向轮及第二辅导向轮靠近主导线轮的竖直方向外切线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线轮、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均设有凸缘,防止最外侧的不锈钢丝滑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采用减速电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主动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槽设置为10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退火主动放线装置,包括支架、下导线轮组及上导线轮组;支架包括下支架和上支架,下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下导线轮组,每组下导线轮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下导线轮组包括主导线轮、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主导线轮上开设有若干个过线槽;主导线轮与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之间均设有固定杆,下支架上设有下进线辊;第一辅导线轮及第二辅导线轮的转向相同,与主导线轮的转向相反;上支架为扁平中空结构,上导线轮组与下导线轮组的结构呈镜像设置;上支架的上部设有一个电机托架,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驱动导线轮组;下导线轮组与驱动电机的连接方式与上导线轮组相同;下进线辊的外侧上方设有上进线辊。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市圣曼不锈钢线棒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